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6、(原创)高三语文教师郑元惠关于初中学生期末试卷分析 ...


  •   此试卷贴近中考,与初中新教材课内知识衔接紧密,课外考题部分更注重理解和分析能力的提升,积淀学生深厚文学底蕴和文化素养。
      基础知识部分:
      1 背诵诗句注意关注诗句意思和表达思想情感。
      如: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一句讽刺了统治者求仙访道,不顾民生;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表达怀才不遇,壮志难酬,报国无门;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表达自己虽辞官归京但关心国家命运的爱国之心。
      2 语句表达注意语句衔接,承上启下,注意词语区别和成语积累。
      如:烙印更强调烫下标记,留下深刻印象,而底色则强调打底的颜色,整幅画打底的色调,根据语境壮美底色更合适;举不胜举和不胜枚举是近义词,都可以形容数量很多。
      文言文部分:
      1 注意文言文翻译
      平时积累并结合上下文理解并背诵文言文字词含义
      2 了解文言文大意和主旨,会根据原文来翻译断句,回答问题。
      如:以纸贴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意思是:用纸条标记他们,每一个韵部制作一个标签,用木格储存它们。古诗词鉴赏部分:
      1 注意课内古诗词所选取的意象及内涵把握,举一反三,利于课外拓展延伸。
      如:子规又叫杜鹃花,悲啼溅血,古代传说,它的前身是蜀国国王,名杜宇,号望帝,后来失国身死,魂魄化为杜鹃,悲啼不已。子规即杜鹃鸟,在古代诗歌中是凄凉哀伤的象征,以烘托伤春、惜春之情,抒发乡愁、思念之情,倾诉悲苦、哀怨之情。表达思念故国、故乡和亲人之情,还可用来比喻忠贞,誓死不屈的民族气节。
      2注意诗句中的景物描写,借景抒情,寓情于景。
      如:“旧东风”是说杜鹃鸟的精魂,飞到江边,追忆往日的东风,是表达故国之思。而行人望的是家乡,是思念家乡。遗恨指的是亡国之恨。
      现代文阅读部分:
      1 注意把握文章脉络,理清楚穿起事件的线索。
      如:以金箍棒为线索,围绕期盼金箍棒,制作金箍棒,得到金箍棒,舞动金箍棒,比试金箍棒情节展开,贯穿全文,使文章脉络清晰,层次分明,烘托人物形象,点明中心,深化主旨。
      2 注意写作顺序尤其是插叙、倒叙的作用。
      3 注意修辞手法的运用,如反复表强调,丰富人物形象。注意设悬、铺垫等运用,注意情节结构作用,概括人物形象特点、把握心理变化原因及过程、归纳中心思想情感。
      如:爷爷的逗趣顽皮,让“我”由期待到失望再到惊喜的心理变化过程,赞美了童真童趣。
      再如:我喜爱金箍棒的原因是羡慕孙悟空勇敢顽强,不畏艰难,敢于追求梦想并努力实现梦想,是一种内在英雄梦的外化。而爷爷送我的金箍棒唤醒了我的英雄梦,让我对未来充满信心,也暗自下决心要勇敢战胜困难,追求梦想。表达了我对美好未来的憧憬和向往,也表达了我对爷爷的疼爱和鼓励的感激。
      名著阅读部分:
      注意主要情节和人物形象特点的把握。
      如:《骆驼祥子》中虎妞泼辣、霸道、蛮不讲理;《海底两万里》中尼摩船长勇敢、富有正义感。
      语言文字表达运用部分:
      注意结合生活画面和真情实感,注意语言表达清晰得体。
      如敬老从心开始,孝亲从我做起。
      可以回忆生活中父母对自己的点滴关爱,可以通过父母年轻时候照片与现在照片的对比,触摸岁月的痕迹,感受生命的付出。
      如:题目中劝说小骆尽孝,可以写——小骆,尽孝需趁早,不要等到父母老了才想起来孝顺父母,他们为我们不辞劳苦,默默付出,无怨无悔,不知不觉间,眼角鬓边都沾染了岁月的沧桑。那么,让我们多关心他们一点,多体谅他们一些,从生活小事做起,让父母笑口常开,让他们为我们的懂事与成长感到欣慰和自豪!愿子欲养而亲尚待,愿孝顺之人福报绵长。
      写作:
      1 注意解题立意。
      如:《我的生活充满花香》题目中,花香的象征内涵,如生活中的希望,善良等美好品格,让你感受到生活中的美无处不在。
      2 注意结构思路开头结尾扣题,点明中心,升华主旨。中间行文可运用段首句概括段落主要内容,可运用排比或比喻等修辞手法增添文采……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