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第3章 ...
-
刘邦虽然来到南郑,但他并不甘于受封汉王。只是由于考虑到自己势单力孤,当时才没有立即起来反对项羽,而到了南郑,情况发生了变化:一方面刘邦所率士卒不服水土,讴歌思念东归,他必须立即决断;另一方面,项羽分封不均,齐国田荣反叛,也为刘邦提供了东进的机会。由于诸将士思念故乡,逃亡的很多。治粟都尉(一个负责钱粮的小官)韩信也开小差了。萧何闻讯来不及报告汉王刘邦,便追韩信去了。韩信是淮阴(今江苏)人,出身贫寒。据说,他年轻时,在家乡淮阴有人当众侮辱他,说:“你要是不怕死,就用你的佩剑把我刺死,如果你怕死,那就从我的□□爬过去。”韩信仔细打量了一下这个人,认为匹夫见辱,拔剑而起,这并不是真正的勇敢,就真的从其□□爬了过去。项梁率兵北上路过淮阴时,韩信投奔了他。项梁死后,他归到项羽麾下,几次上书献策,项羽都没理睬。刘邦到汉中就任汉王,韩信投靠了刘邦,做了一名掌管钱粮的小官。不久他犯法当斩,俯身就刑,一抬头看见刘邦的部将滕公,便道:“汉王不是想得天下吗?为什么要杀壮士?”滕公见他出言豪壮,身体魁梧,觉得是条汉子,便救了他,向刘邦推荐,刘邦任命他为治粟都尉,未重用。
萧何与韩信几次长谈,十分器重他的才干,也曾向刘邦举荐过,也未引起刘邦的重视。韩信估计萧何已举荐过他,却仍不被重用,遂弃职逃去。
萧何追韩信去了。有人不明真相,奏告刘邦:“丞相也跑了!”刘邦慌得不知如何是好,好像失去了左右手似的。过了两天,萧何回来了,去见刘邦,刘邦又喜又怒地骂道:“你为什么也逃跑?”
“臣不敢逃跑,臣去追逃跑的人。”萧何说。
“你追何人去了?”刘邦问。萧何说:“追韩信。”刘邦又骂开了:“跑掉的将尉已经几十个了,你都没有去追,区区韩信,你倒去追了,一派胡言!”
“那些人都算不了什么。”萧何说,“至于韩信,可是难得的栋梁之才。大王如果只想当个汉中王,没有韩信倒也罢了;如果想拥有天下,没有韩信怕是不行。大王自己拿主意吧!”
“我当然想打出去,怎甘心呆在这里。“刘邦道。
大王若想出汉中,能重用韩信,韩信自会留下;如果不用他,他终究会离开的。”萧何说。
刘邦沉思了片刻,道:“我听丞相的,拜他为将军!”
“拜个将军留不住他。”萧何说。
“那就拜为大将军!”刘邦咬咬牙。
萧何见状,高兴地说:“好极了。”刘邦准备召韩信入见,拜为大将军。萧何说:“大王对臣下不大礼貌,今天召韩信来拜大将,就像召唤一个小孩子来一样。这样随便,是留不住韩信的。大王若决定拜他为大将,就选个吉日,斋戒一番,设个坛场。隆重地拜授,才像个样子。”刘邦依言而行。
拜韩信为大将军后,刘邦问计于韩信。韩信答道:“项羽背弃原约,而改封大王于南郑,这是对大王不公的,降级使用。大王所属将士都是山东的人,日夜希望打回老家去,如果能及时用其锐气,定能制胜,如果等到天下已经安定,民众都各安其所,就没有士气可用了。当务之急就是引兵向东。”同时还全面陈述了项羽可取与三秦可并的计策。汉王刘邦也是这么想的,英雄所见略同,刘邦大喜。
汉王元年(公元前206年)五月,刘邦以萧何为丞相,留守关中,自己与韩信将兵暗渡陈仓(今陕西宝鸡东),袭击项羽分封在关中的三个秦王,揭开了“楚汉战争”的序幕。刘邦首先向项羽分封抵挡他的雍王章邯进攻。章邯率兵迎击,两战皆败,被刘邦困在废丘(今陕西兴平东南,当时为雍国都)。汉王刘邦于是打下雍地。向东咸阳进发,带兵围雍王于废丘。派遣诸将攻城略地,扩充地盘。在汉军的强大攻势下,塞王司马欣、翟王董翳都被迫向刘邦投降。刘邦很快占领了整个关中。楚汉战争正是爆发。
田荣起兵反叛后,自立为齐王。他先任彭越为将军,帅兵万余在梁叛楚,然后支持陈余在赵地起兵反判,完全打乱了项羽分封在东方的统治秩序。而这时刘邦又在西方还定三秦。这就更使项羽手忙脚乱了。项羽大怒,立郑昌为韩王以据刘邦,命将军萧县(今安徽宿州)县令萧公角进攻彭越,被彭越打败。项羽自己则率军攻打齐、赵。其间张良在韩地巡略,送信给项羽说:“汉王想得到关中,能践行先入关的为王之约,他就会停止进兵,不敢继续东进。”项羽因此就暂时没有西顾之意,而北击齐王田荣。
汉王元年(公元前206年)九月,汉王派遣薛欧、王吸出武关,会合据守南阳的王陵之兵,从南阳去沛地迎接太公、吕后。项羽闻讯,就派兵在阳夏(今河南太康)堵截,王陵等无法前进。
汉王二年(公元前205年)十一月,正当项羽与齐、赵激战时,刘邦率兵出关,向中原进军。汉军声势浩大,河南王申阳主动投降,刘邦置其地为河南郡。郑昌顽抗,被韩信击破,也被迫投降。刘邦回到关中迁都栎阳(今陕西栎阳,在西安市阎良区)。瓦解敌方和巩固后方,刘邦下令,若敌方将领率万人以一郡降,封为万户侯,开放秦朝原来的苑囿园池,让民众耕种。
是时,萧何奉命留守关中,征收赋税,筹办粮草。刘邦很快平定关中,命萧何与太子刘盈留守。他与韩信统兵东进,与项羽决一雌雄。刘邦迁都栎阳后,萧何侍奉太子坐镇栎阳(今陕西临潼东北),制定了法令法章,修建了宗庙社稷、宫殿及县邑衙门。他每办一件事,都请示刘邦,刘邦无不批准;有时来不及请示,就先酌情实施,待刘邦回来再奏告。刘邦初战不利,士卒伤亡很多,萧何总是及时把征集起来的士卒补充上去,使刘邦有能力继续与项羽周旋。
尽管如此,刘邦把大后方交给萧何一人经营,总有点儿放心不下。在刘邦与项羽鏖战期间,即使征战正酣,也不忘派人回关中慰劳萧何。有个姓鲍的文人对萧何说:“汉王风餐露宿,却多次派人慰劳丞相,是对丞相放心不下。鄙人为丞相打算,丞相最好把子弟中能扛枪打仗的都送到东方前线,跟随汉王作战,汉王也就放心了。”萧何听从了他的建议,把子弟数十人送到刘邦身边。有了人质,刘邦总算放心萧何了。
汉王二年(公元前205年)三月,刘邦北渡黄河,西魏王豹带兵投降。殷王司马欣抗拒,被刘邦击败后俘虏。接着,刘邦又南渡黄河,攻克洛阳。当地的一位士绅董公拦住刘邦的马,像他进言道:“如果出师无名,那大事往往办不成。所以说,只有明确敌人的罪名,才能最后制服他。当初,天下的老百姓共同推举楚怀王为义帝,可项羽却放逐并杀了义帝。请大王让您的部队,为义帝戴孝,并通告各路诸侯,联合起来,以讨伐叛逆的罪名征讨项羽。”刘邦采纳了董公的建议,决定为义帝发丧,利用发丧为讨伐项羽制造声势,使刘邦攻伐项羽的军事行动成为名正言顺的正义之举。刘邦在义帝灵前大哭一场,哀临三日。然后,派遣使者向各地诸侯通告说:“天下共立义帝,北面事之。今项羽放杀义帝于江南,大逆无道。寡人亲为发丧,诸侯皆缟素。……愿从诸侯王击楚之杀义帝者。”
汉王二年(公元前205年)四月,刘邦率各路诸侯共五十六万人,东向伐楚,很快攻下了彭城。尽得项羽的金银财宝和美女。
汉王元年(公元前206年)七月,项羽得知田荣自立齐王,就向北发兵攻打齐,他亲自率大军讨伐田荣,田荣在城阳(今山东荷泽市东)列队迎战,田荣战败,退守平原(今山东平原县)。因为田荣一贯好战,不关心百姓的疾苦,所以平原百姓都很痛恨他,趁他战败之机,将他杀了。项羽把齐地的城烧了,活埋了田荣投降的士兵,虏掠他们的妻女,因而激起了齐国百姓的不满和反抗。田横趁项羽主力军撤退,消灭了留在齐国的项羽军队,并全部收复了齐国失去的城邑。田横立田荣的儿子田广为齐王,自己为相,齐国的一切事情,都是田横说了算。齐国在田横的专权下,国力日趋衰落。项羽知道刘邦出关东进后,并没有立即回师应战。他准备把齐国彻底打败后,再全力对付刘邦。这时听说刘邦已经占据彭城,项羽率领精兵3万向南从鲁县(今山东曲阜市东北二里古城村) 穿过胡陵(今江苏省沛县龙固镇东北部湖田中)引兵奔向萧县(今安徽省宿州市),与汉军在彭城灵宿县睢水开战。这时刘邦还在彭城置酒和各路诸侯庆功。楚军在早晨向汉军发动进攻。一日之中,大破汉军。汉军沿谷、泗二水退逃,被杀死十几万人。又在灵璧(今安徽宿县西北)东睢水上被项羽追上,又有十几万汉军被杀死,“睢水为之不流”。项羽三重围困汉王刘邦,正在这时,大风从西北而起,飞沙走石,天昏地暗,楚军大乱,刘邦这才得以逃脱。各路诸侯看到刘邦败了,都逃跑了。塞王司马欣,翟王董翳降楚,殷王司马卬身死。刘邦仅与数十骑逃走,路上十分紧急,楚兵在后面穷追不舍,刘邦在前面的马车由夏侯婴驾车拼命地奔跑。这时途中遇到了他的亲生儿女太子刘盈和女儿鲁元公主,刘邦三次把孝惠帝刘盈和鲁元公主推下车,每一次推下去,滕公夏侯婴就把孩子抱上车,滕公说:“虽然紧急,还可以把车赶快一点,何故把孩子丢下去呢!”早在奉楚怀王之命,率兵反秦西进时,刘邦就觉得带着家人行动多有不便,就把夫人、儿子安置在老家,让审食其留下侍奉。刘邦被封为汉王后不久,出关东进时,他就派人去接老父刘太公、妻子吕雉、儿子刘盈等人。然而因受阻未能到达沛县。这次刘邦在彭城大败,路过沛县。又派人去接家人,但家人都逃散了。路上见到了儿女,未见老父和妻子。这时,刘太公和吕雉正在审食其的搀扶下,四处逃命,不幸,撞上了项羽的军队,全部被俘虏。项羽把他们囚禁起来,作为人质。直到第三年上,才释放了他们。
刘邦退到荥阳,收集逃散士卒。这时,萧何从关中派来增援部队,连56岁以上的老人和不满20岁的青年都被征入伍。同时,韩信也收兵前来会合汉军复振。汉王二年(公元前205年)五月,在荥阳附近,大败楚军于京邑(在郑州荥阳县东南二十里)、索亭(今河南荥阳市索河街道附近)之间,使楚军不能越荥阳而西。
汉王三年(公元前204年)刘邦攻打楚国,兵败失利。是时,吕后兄吕侯为汉将兵居下邑县(在今安徽砀山县),刘邦间往从之,把一些逃散的士卒集中起来,驻在砀郡。刘邦从良地撤退来到虞县(在今河南虞城县西南三里),对身边亲近的人说:“像你们这些人,不配共谋天下大事。”负责传达禀报的随何近前说:“我不理解陛下说的是什么意思。”刘邦说谁能替我出使淮南,让他们发动军队,背叛楚国,在齐国把项王牵制几月,我夺取天下就万无一失了。”随何说:“我请求出使淮南。”刘邦于是给了他二十人一同出使淮南。随何到达后,因为太宰作内主,等了三天也没能见到英布。随何趁机游说太宰说:“英布不召见我,一定认为楚国强,汉国弱小,这正是我出使的原因。使我得以召见,我的话要是说的对呢,那正是英布想听的;我的话说的不对呢,让我们二十人躺在砧板上,在淮南广场用斧头剁死。以表明英布背叛汉国亲近楚国之心。”太宰这才把话转告给淮南王,淮南王英布见了他。英布九江郡六县(今安徽六安市)人。早年因罪受过黥刑,俗称黥布。见了英布,随何说:“汉王刘邦派我恭敬地上书英布驾前,我私下很奇怪的是,您为什么和楚国那么亲近。”英布说我面向北边以臣子的身份侍奉他。”随何说大王和项王都列为诸侯,北向而以臣子的身份侍奉他,一定是认为楚国强大,可以把国家托付给他。项羽攻打齐国时,他亲自背负着筑墙工具,身先士卒,大王应当出动淮南全部人马,亲自率领他们,做楚军的前锋,如今只派四千人去帮助楚国。面北而侍奉人家的臣子,本来是这个样子的吗?刘邦在彭城作战,项羽还未曾出兵齐国,你就应该调动淮南所有的人马,渡过淮河,帮助项羽与刘邦日夜会战于彭城之下。您拥有万人之众,却没有一个人渡过淮河,这是垂衣拱手地观看他们谁胜谁败。把国家托付给人家的人,本来就是这个样子的吗?你挂着归向楚国的空名,却想扎扎实实地依靠自己,我私下认为大王这样做是不可取的。可是您不背弃楚国,是认为汉国弱小。楚国的军队即使强大,却背负着天下不义的名声,因为他背弃盟约而又杀害义帝。可是楚王凭借战争的胜利自认为强大,刘邦收拢诸侯之后,回师驻守城皋、荥阳,从蜀汉来运粮食,深挖壕沟,高筑壁垒,分兵把守着边境要塞,楚国要想撤回军队,中间有梁国相隔,深入敌人国土八九百里,想打又打不赢,攻城又攻不下,老弱残兵辗转运粮千里之外,等到楚国军队到达荥阳、成皋,刘邦的军队却坚守不动,进攻又进攻不破,退却又逃不出汉军的追击。所以说楚国的军队是不足依靠的。假使楚军战胜了汉军,那么诸侯们自身危惧,必然要相互救援。一旦楚国强大,恰好会招来天下军队的攻击。所以楚国比不上汉国,那形势是显而易见的。如今您不和万无一失的汉国友好,却自身托付于危在旦夕的楚国,我私下替您感到疑惑,我不认为淮南的军队足够用来灭亡楚国。只要您出兵背叛楚国,项羽一定会被牵制几个月,刘邦夺取天下就可以万无一失了。我请求给您提着宝剑归附汉国,刘邦一定会分割土地封赐大王,又何况还有这淮南,淮南必定为您所有啊。因此,刘邦严肃地派出使臣,进献不成熟的计策,希望您认真考虑。”英布说:“遵从你的意见。”暗中答应判楚归汉,没敢泄露这个秘密。
这时,楚国的使者也在淮南,正迫不及待地催促英布出兵,住在馆驿里。随何径直闯进去,坐在楚国使者的上席,说:“九江王已归附汉王,楚国凭什么让他出兵?”英布显出吃惊的样子。楚国使者站起来要走。谁和趁机劝英布说:“大事已成,就可以杀死楚国的使者,不能让他回去,我们赶快向汉靠拢,协同作战。”英布说按照你的指教,出兵攻打楚国罢了。”于是杀掉使者,出兵攻打楚国。
项羽派兵攻打英布,英布逃到刘邦那里。英布到时,刘邦正坐在床上洗脚,就叫英布去见他。英布见状,怒火烧胸,后悔前来,想要自杀。当他退出来,来到为他准备的馆舍,见到账慢、用器、饮食、侍从官员一如刘邦那么豪华,英布又喜出望外。后来英布派人到九江招揽了旧部数千人,加上汉王刘邦拨了一些军队给英布,在成皋(今位于河南省荥阳市汜水镇虎牢关行政村)驻军。英布是项羽手下的一员猛将,他的反叛不仅使项羽丧失了一支重要的力量,同时由于项羽要分兵平判,也给刘邦的正面战场减轻了压力。
汉王二年(公元前205年)六月,刘邦回到栎阳,立太子刘盈。然后下令对围困在废丘(在今西安市长安区高桥街道东)的章邯实行总攻。汉军引水灌废丘城,废丘守军投降,章邯自杀,雍地最后平定。刘邦设置了河上等五郡。是年关中闹饥荒,米价涨到了万钱。
汉王二年(公元前205年)八月,刘帮派郦食其劝说魏王豹投降,并许诺能劝降,就以魏地万户侯封他,魏豹没有答应。汉王刘邦以韩信为左丞相,与曹参、灌婴一起攻打魏地。郦食其回来,刘邦问:“魏大将谁?”回答说:“柏直。”刘邦说:“乳臭未干,不能抵挡韩信。骑将谁?”郦食其回答:“冯敬。”刘邦说:“是秦江冯无择的儿子,虽然贤,但不能抵挡灌英。步卒将谁?”郦食其回答:“项它。”刘邦说:“他不能抵挡曹参。我没有什么忧虑的了。”
汉王二年(公元前205年)九月,韩信击败了魏军,俘虏魏王豹。刘邦置河东、太原、上党郡。韩信请求率兵3万,愿往北打下燕赵,东去攻打齐国,向南断绝楚国粮道,刘邦同意。
汉王三年(公元前204年)十月,韩信、张耳在井陉口与赵军会战。战役中,韩信根据“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军事理论,背水列阵,从而大败赵军,斩赵将陈余,俘虏赵王歇。
汉军在其他战场虽然取得了胜利,但在主战场上仍处于劣势。汉王三年(公元前204年),汉军在荥阳一带设防。为了保证军粮,汉军修筑甬道,从黄河上通过,到原秦的大粮仓敖仓去搬运粮食。项羽却多次侵夺汉军的甬道,使汉军粮食紧张。项羽将刘邦围困于荥阳,刘邦非常害怕和忧虑,他和郦食其商量如何削弱项羽的力量。郦食其说:“从前商汤推翻了夏桀,自然分封他的后代在杞。周武王伐纣,也分封他的后代在宋。当今秦王暴政,不讲仁义道德,侵占了诸侯各国的社稷,吞灭六国之后,使他们的后代没有立锥之地。如果你真正能分封六国的后代,全部颁发印玺,这样受封的群臣百姓必定都会对你感恩戴德,莫不向往你的名字风采,仰慕你的品德,心甘情愿做你的臣仆。你的德性已经确立,就可以称王天下,项羽也一定会前来称臣。”刘邦说:“很好。赶快刻印,然后请先生前去颁发。”
郦食其还没有走,张良就从外面进来拜见刘邦。刘邦正在吃饭,便对他说:“子房快来,有人正在为我策划战胜项羽的计划。”便把郦食其的话说给张良听,问道:“你以为怎么样?”张良问:“是谁为你出的主意?你的大事就坏在这个主意上!”刘邦问:“为什么?”张良对他说:“请把你的筷子借来比划一下。”然后对他说:“从前商汤讨伐夏而又敢于分封他的后代在杞,是因为他算准了能够制夏桀于死命,不会东山再起。今天你能制项羽于死命吗?”刘邦说:“还不能。”张良说:“这是不可以这样做的第一个理由。周武王讨伐殷纣王之后,还敢纷封他的后代在宋,是因为他有把握能得到纣王的脑袋。今天你能得到项羽的脑袋吗?”刘邦说:“还不能。”张良说:“这是不可能的第二个理由。武王占领殷商之后,表彰商容的故里,光耀囚禁箕子的地方,封比干的坟墓。如今陛下能封圣人的坟墓,表彰贤者的故里,光耀智者的门庭吗?”刘邦说:“不能的。”张良说:“这是不可以这样做的第三个理由。他们能将矩桥的粮食、鹿台的钱币分发给贫苦百姓,今天你能散发府库赐给贫苦百姓吗?”刘邦说:“还不可能。”张良说:“这是不可以这样做的第四个理由。殷灭亡以后,武王改兵车为乘车,将兵器放倒,用虎皮盖了起来,用来表示天下不再打仗。现在你能禁止武器推行文治,不再用兵了吗?”刘邦说:“不可能。”张良说:“这是不可以这样做的第五个理由。将马在华山的南坡放掉,以表示不再需要它。今天你能将战马当成无用的东西放掉吗?”刘邦说:“当然不能。”张良说:“这是不可以这样做的第六个理由。将牛放在桃林的东坡,表示不再用它去运送军粮。今天你能将牛放掉,不再运送军粮吗?”刘邦说:“不可能。”张良说:“这是不可以这样做的第七个理由。再加上天下许多人离开他们的亲人,抛下祖坟,告别故园,跟随你打天下,日日盼望的就是那块封地。如果你重新恢复六国,封立韩、魏、燕、赵、齐、楚之后,天下的游士都各自回去侍奉自己的主人,返回故园墓地,你又靠谁去夺取天下?这是不可以这样做的第八个理由。再加上当今没有比项羽更强大的,就是重新建立六国都比他弱小,仍然要屈从于他,你能让他们来臣服于你吗?如果你真正来采取郦食其的计谋,那你的大事就坏了。”刘邦气得把口中的饭都吐了出来,骂道:“这个无用的书生,差点儿坏了你爷爷的大事!”立即下令将印销毁了。
汉王三年(公元前204年)四月,项羽包围了荥阳。刘邦无奈,向项羽求和,以荥阳以西为汉,项羽不答应。刘邦忧心如焚,对陈平说:“天下纷纷扰扰,什么时候才能安定呢?”
陈平为刘邦评析时局,指导出路,他说:“项王的为人,恭敬有礼而仁爱,廉洁好礼的人大多归附了他;到了论功行赏、授官爵、封食邑的时候,却又很吝啬,那些士人因此又不归服他。大王傲慢而不大讲究礼仪,廉洁的士人不来投奔大王;然而大王能够把官爵、食邑慷慨地分封给有功之人,因此好利无耻之人又多归附于大王。如果各方中有谁能去掉两方的短处,吸收两方的长处,那他只要挥挥手,天下就可以安定下来。虽然大王喜欢任意侮辱人,不能得到廉洁的士人,但楚国也存在着可以进行扰乱的因素,项王身边刚直的臣子范增、钟离昩、龙且、周殷之辈,不过几个人罢了。大王如果能够拿出几万斤黄金。施行反间计,离间楚国的君臣,使他们互生怀疑之心,项王为人猜忌多疑,相信谗言,这样他们内部一定会互相残杀。我们乘机发兵攻击他们,粉碎楚军是一定的。”刘邦闻言大喜,拿出四万斤黄金给陈平,任凭他使用。
陈平用重金收买了项羽手下的一些人,让他们到处散布谣言,说钟离眛等人做项羽的部将,功劳虽多,但终不能划地封王,他们准备同汉王刘邦联合,消灭项羽,瓜分楚国,各自为王。项羽果然怀疑起来,不相信钟离眛等人了。刘邦、陈平又向项羽最得力的谋士尊称亚父的范增下手。一次项羽因事遣使到刘邦处,刘邦准备了最高规格的饭菜,让人端了上去,见到项羽的使者,假装吃惊的说:“我们以为是亚父的使者,原来是项王派来的。”使者回去把这种情况一一报告了项羽,项羽果真怀疑起范增来。范增建议尽快拿下荥阳,项羽不肯听从。范增听说这是因为项羽对他有了疑心的缘故,怒气冲天道:“天下大事基本成定局了,君王自己干吧!请把我这把老骨头赐还,让我回家。”项羽也不挽留,范增愤愤离去,半路上毒疮发作而死。
汉王三年(公元前204年)四月,楚军对荥阳的攻势更加猛烈。项羽派兵攻打汉军,城内缺粮,将士也精疲力竭,刘邦十分着急。这时,刘邦的大将韩信率领的一支迂回包围项羽的军队,进展迅速,他们消灭了黄河北的赵国后,举兵东进,攻占了齐地,韩信于是派人对刘邦说,齐地刚刚平定,不立个王难以镇抚,要求代理齐王。刘邦大怒,骂道:“我困在这里,时时刻刻都盼望他早点西进来解困,他却竟想自立为王!”陈平忙从后面踩刘邦的脚,伏在他耳边说:“我们正处在危机时刻,哪能阻止韩信立为王呢?不如顺水推舟,封他为齐王,好好待他,把齐地交给他。不然怕生事端。”刘邦也省悟骂道:“大丈夫平定诸侯,要做就做个真王,何必当个代理齐王!”于是遣张良到齐地,封韩信为齐王,督促他尽快出兵西进。
汉王三年(公元前204年)五月,将军纪信见情况十分危急,便对汉王说:“现在情况紧急,臣有办法,可保汉王你逃走。”在得到刘邦同意后,由陈平又献一计,并写了降书,派人送交项羽,说汉王今夜便出东门投降。到了半夜,荥阳的东门大开,只见两千名妇女一拥出城,楚军一哄而上,刘邦因此得以带领几十骑人马从西门出城逃走,命韩王信与周苛、魏豹、枞公继续把守荥阳。那些妇女走完了,天已经亮了。这时酷似汉王模样的纪信,卧在一乘龙车上,但一直用衣袖遮住自己的模样,楚兵以为是汉王出降,欣喜若狂,高呼万岁。项羽出营审视,见车上坐着的人不是刘邦,便问:“你是何人,敢冒充汉王?”纪信答道:“我乃大汉将军纪信。”项羽又问:“汉王在哪里?”纪信说:“早已离开这里了!”项羽生气极了,下令将军齐集火炬,烧毁了龙车。纪信被活活的烧死了。刘邦统一全国建立汉朝后,便于第二年将纪信家乡从阆中县分出,汉高祖刘邦御赐“安汉”,属充国县。公元598年(隋开皇18年)改安汉县为“南充县”。由于纪信为保刘安汉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后人立庙以祀。历代王朝都有追封:隋唐以后官方屡有封敕和祭祀,宋封“忠祐安汉公”,元封“辅德显忠康济王”,明封“忠烈侯”。
守荥阳城的周苛、枞公这时相互商议说:“背叛汉国、反复无常的君王魏豹,很难让人和他一道守城!”随即就杀了魏豹。
项羽占领荥阳后,接着又攻克重镇成皋(今河南荥阳泗水镇)。刘邦为把项羽从荥阳、成皋引调到外线,率军在宛县(今河南南阳)一带活动。项羽果然率军来与刘邦决战。刘邦坚壁不战。这时彭越率军渡过濉水,大破楚军。项羽便命将军终公守成皋,自己领兵东击彭越。刘邦迅速北上,击破终公重新占领了成皋。
六月,项羽已打跑了彭越。获悉汉军重又驻军成皋后,项羽就领兵西进,攻下荥阳,生擒了周苛。项羽对周苛说:“你若归降我,我将任命你为上将军,并分给你三万户的封地。”周苛斥骂道:“你不赶快投降汉王,眼看着就要被俘虏了。你绝不是汉王的对手!”项羽便煮杀了周苛,并杀了枞公,俘获了韩王信,随即包围了成皋。汉王逃跑,只身与滕公夏侯婴共乘一辆车子出成皋城的玉门,往北渡过黄河,投宿在小修武驿站的客舍中。次日清晨,汉王自称是汉国的使者,奔驰进入赵军营地。这时张耳、韩信还没起床。汉王即闯入他们的卧室,夺走他们的印信兵符,用指挥旗召集众将领们,调换了众将的职位。韩信、张耳起床后才知道汉王来了,大吃一惊。汉王就夺了两人手下的军队,即命张耳去巡行收集兵员,守备赵地。授韩信相国的职位,让他集结赵国尚未征发的部队去攻打齐国。汉军将领们陆陆续续地从成皋逃出,继续追随汉王。楚军于是便攻下了成皋,接着又打算西进。汉王即派兵在巩县抵御楚军,使他无法西进。
汉王三年(公元前204年)六月,项羽击败彭越,立即率兵攻打荥阳。他攻下荥阳后,让钟离眛守荥阳,在围成皋。刘邦自知不敌,只身逃走,仅与夏侯婴渡河来到张耳、韩信驻军的小修武(今河南获嘉县小修武)。然后,派张耳到北方赵地招兵,派韩信东击齐国。对于项羽,他则固守不战,仅派卢绾、刘贾率步兵两万,骑兵数百,渡过白马津(今滑县东北),深入楚地,增援彭越惊扰楚军。汉军先后攻占了睢阳(今河南商丘南),外黄(今河南民权县西北)等十七城,项羽被迫再次率兵东击彭越。
汉王三年(公元前204年)九月,项羽离开成皋时,对大司马曹咎嘱咐说:“好好的坚守成皋,如果汉王要挑战,切勿应战,只要挡住他东进,任务也就完成了。我十五天一定能平定梁地,那时再来与你会师。”于是带兵向东进发,一路上攻打陈留、外黄。外黄起先不归顺,过了几天终于投降了,项羽很生气,命令男子15岁以上的全部到城东去,要把他们活埋了。外黄县令门客的儿子13岁,前去劝说项羽,说道:“彭越凭强力威胁外黄,外黄人害怕,所以才姑且投降,为的是等待大王。如今大王来了,又要活埋他们,百姓哪儿还有归附之心呢?从这往东梁地十几个城邑的百姓都很害怕,就没有人肯归附您了。”项羽认为他的话很对,就赦免了准备活埋的那些人。项羽东进睢阳县,睢阳人听到这种情况,都争着归附项羽。
汉王四年(公元前203年)十月,刘邦围攻成皋,汉军数次挑战,曹咎果然遵令坚守不出。后来,刘邦采取激将法,派人到城下轮番辱骂。汉军一连辱骂了六天,曹咎的心理崩溃,决定出战。汉军乘楚军渡汜水至一半时,全军出击,楚军大败,大司马曹咎﹑长史司马欣自杀,成皋的粮草被汉军尽夺。凯旋途中的项羽闻知成皋已失,便领兵西下。至此,刘邦开始由弱变强,项羽之败成为必然。
刘邦攻占成皋后,立即进围荥阳。项羽听说成皋失守,立即回师。刘邦撤围后退,两军在荥阳东北的广武山形成对峙。对峙数月,项羽感到这样下去对自己不利。因为刘邦夺取成皋后,可以从敖仓取得军粮,而楚军却由于彭越在后方骚扰,经常袭击粮道,军粮供应不上。为了逼迫刘邦投降,项羽想出了一个办法,把前时俘虏的刘邦的父亲刘太公带到了阵前,对刘邦说:“现在你不赶快投降,我把你的父亲烹了。”不料刘邦对此毫无所惧,竟说:“我和你曾受命怀王,‘约为兄弟’,我的父亲就是你的父亲,如果你一定要烹了你的老子,那么看在兄弟份上也分给我一碗肉汤吧。”项羽气的发昏,当时就要杀掉刘太公。项伯劝他说:“究竟谁能得到天下还不知道,况且争夺天下的人也不顾家室,即使杀了也不起作用,只会使双方的怨仇更深罢了。”项羽只好作罢。关于这段历史,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项羽本纪》上如是记载,汉王曰:“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杯羹。”
不久,项羽又向刘邦单独挑战。刘邦却笑着拒绝说:“我和你只斗智,不斗力。”然后指责项羽有十大罪状说:“最初我和你项羽都受命于怀王,说是先入关平定关中的,就在关中做王。你项羽违背约定,让我在蜀、汉做王,这是第一罪。你项羽假借怀王的命令,杀了卿子冠军(宋义),而自尊为上将军,这是第二罪。你项羽已经援救了赵地,应当返回复命,而你擅自胁迫诸侯的军队进入函谷关,这是第三罪。怀王约定到秦地不要残暴掠夺,你项羽火烧秦朝宫室,挖了始皇帝的坟墓,私自聚敛秦朝财物,这是第四罪。又硬是杀掉了秦朝投降的国王子婴,这是第五罪。在新安,用欺骗的手段坑杀了秦朝子弟二十万,而封他们的将领做王,这是第六罪。你项羽让自己的将领都在好地方做王,而迁走原来的诸侯王,使臣下争为叛逆,这是第七罪。你项羽把义帝驱逐出彭城,自己建都彭城,夺取韩王的土地,合并梁、楚称王,多划给自己土地,这是第八罪。你项羽派人在江南暗杀义帝,这是第九罪。为人臣下而杀害了他的君主,屠杀已经投降的人,执政不公允,主持约定不守信用,为天下人所不容,大逆无道,这是第十罪。我带领正义之师随从诸侯来诛除残暴的贼人,派受过刑的罪人杀死你项羽,我何苦与你挑战!”项羽听后大怒,弯弓射中了刘邦的胸部。刘邦为安抚军心,却握着脚说:“这个凶虏,居然射中了我的脚趾。”项羽无奈,只好回到了军中。刘邦因箭伤很重,回到成皋城中。
刘邦病好后,向西入关,来到栎阳,慰问当地父老,摆设酒席,杀了原塞王司马欣,把他的头悬挂在木杆上示众。刘邦在栎阳停留了四天,又回到军中。这时候,关中的军队出关参战者增多了。
是时,彭越带兵驻在梁地,往来袭击骚扰楚军,断绝楚军粮食供给。田横前往梁地依附他。项羽多次攻击彭越等人,齐王韩信又进兵攻打楚军,项羽害怕了。双方就这样对峙了十个月,刘邦兵盛食多,项羽兵疲食绝。最后在辩士侯公的说和下,刘邦和项羽约定:双方以鸿沟(今河南荥阳、中牟、开封一带)为界,“中分天下”,西边属汉,东边归楚。项羽送回了刘邦的父亲和妻子,汉军官兵都呼喊万岁,然后项羽回营别去。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鸿沟之约。
鸿沟之约后,项羽率兵东去,刘邦也引兵西还。张良、陈平进谏说:“汉已据有天下大半,诸侯又都归附,楚已兵疲粮尽,这是要亡楚之时,不珍惜这个机会消灭项羽,那真是养虎遗患了。”刘邦醒悟,立即向楚军追击。
项羽获悉龙且已死,非常害怕,立刻派遣盱台人武涉去游说齐王韩信说:“天下人同受秦朝暴政的苦累已经很久了,因此同心协力攻打秦朝。秦王朝灭亡后,诸侯军将领按照功劳的大小,划分土地,分封为王,使士兵得到休整。而今汉王重又兴兵东进,侵犯人家的王位,掠夺人家的封地,已经攻陷了三秦,还要再领兵出函谷关,收集诸侯的军队向东去攻打楚国,他的心意是不吞并天下誓不罢休,贪得无厌竟到了如此过分的地步!况且汉王是靠不住的,他好几次身落项王的掌握之中,项王因可怜他而留给他活路,但是他一脱身就背弃盟约,重新攻打项王,不可亲近信赖竟也到了这步田地。现在您虽然自以为与汉王交情深厚,替他竭尽全力地用兵打仗,但是最终还是要被他拿下的。您之所以能苟延至今,就是由于项王还存在的缘故啊。目前楚、汉二王成败之事,关键就在您了。您向西依附汉王,汉王即获胜;向东投靠项王,项王即成功。倘若项王今日遭覆灭,那么接着就轮到灭您了。您和项王曾经有过交情,为什么不反叛汉国来与楚国联合,三家瓜分天下各立为王呢?!现在放过这个良机,自下决心投靠汉王来进攻楚国,作为智者难道原本就是这个样子的吗?”韩信辞谢道:“我事奉项王的时候,官职不过是个郎中,地位不过是个持戟的卫士;所说的话项王不听,所献的计策项王不用,为此我才背叛楚国归顺汉国。而汉王则授给我上将军的官印,拨给我几万人马,脱下他的衣服让我穿,推过他的食物让我吃,并且对我言听计从,所以我才能达到今天这个地位。人家如此亲近、信任我,我背叛人家是不吉利的。我即使死了也不会改变跟定汉王的主意!望您替我向项王致歉。”
武涉走了后,蒯彻知道天下胜负大势就取决于韩信,便用看相人的说法劝韩信道:“我相您的面,不过是封个侯,而且又危险不安全;相您的背,却是高贵得无法言表。”韩信说:“这是什么意思呀?”蒯彻道:“天下开始兴兵抗秦的时候,所担忧的只是能否灭亡秦朝罢了。而如今楚、汉纷争,连年战火,使天下的百姓肝胆涂地横遭惨死,父子老少的尸骨暴露在荒郊野外,数也数不清。楚国人从彭城起兵,辗转作战,追逃逐败,乘着胜利势如卷席,威震天下。然而兵困京县、索城一带,被阻在成皋西面的山地中无法前进,于今已经三年了。汉王率十万大军,在巩县、洛阳一带抵御楚军,凭借山河地形的险要,一天之内打几次仗,却无法取得一点点功绩,而是受挫败逃,难以自救。这即叫作智者勇者都已困窘不堪了。百姓被折腾得精疲力尽,怨声载道,民心无所归倚。据我所料,这种形势如果没有天下各国的圣贤出面,天下的祸乱就必定无法平息。目前楚、汉二王的命运就牵系在您的手中,您为汉王效力,汉国就会获胜;您为楚王助威,楚国就会取胜。若您真肯听从我的计策,那就不如让楚、汉都不受损害,并存下去,您与他们三分天下,鼎足而立。这种形势一构成,便没有谁敢先行举手投足了。再凭着您的圣德贤才和拥兵众多,占据强大的齐国,迫令赵、燕两国顺从,出击刘、项兵力薄弱的地区以牵制住他们的后方,顺应百姓的意愿,向西去制止楚、汉纷争,为百姓请求解除疾苦、保全生命。这样,天下的人即会闻风响应您,哪还有谁胆敢不听从号令!然后您就分割大国,削弱强国以封立诸侯。诸侯已被扶立起来,天下的人便将顺从,并把功德归给齐国。您随即盘据齐国原有的领地,控制住胶河、泗水流域,同时恭敬谦逊地对待各诸侯国,天下的各国君王就会相继前来朝拜齐国表示归顺了。我听说‘上天的赐与如不接受,反而会受到上天的惩罚;时机到来如不行动,反而会遭受贻误良机的灾祸’。因此,望您能对这件事仔细斟酌!”韩信说:“汉王对我非常优待,我怎么能因贪图私利而忘恩负义啊!”蒯彻道:“当初常山王张耳和成安君陈馀还是平民百姓的时候,彼此就结成了生死之交。待后来为张黡、陈泽的事发生争执构怨颇深时,常山王终于在泜水南面杀掉了成安君,使成安君落了个头脚分家的结局。这二人相互交往时,感情是天下最深厚的,但最终却彼此捕杀对方,这是为什么呢?是由于祸患从无止境的欲望中产生,而这欲望使得人心难以预料啊。现在您想要凭忠诚和信义与汉王交往,但你们两人的友好关系肯定不会比常山王、成安君二人的友情牢固,而且你们之间所涉及的事情又多比张黡、陈泽类的事件大,故此我认为您坚信汉王绝不会危害您,也是大错特错的了!大夫文种保住了濒临灭亡的越国,使勾践称霸于诸侯国,但他自己功成名就却身遭杀害,犹如野兽捕尽,猎狗即被煮杀一样。从结交朋友的角度说,您与汉王的交情不如张耳和陈馀的交情深;从忠诚信义的角度说,您对汉王的忠信又比不过文种对勾践的忠信。这两点已经足够供您观察反思的了,望您能深深地考虑。况且我听说,‘勇敢和谋略过人,令君主为之震动的人,自身即遇危险;功勋卓著,雄冠天下的人,即无法给与封赏’。如今您拥有震撼君主的威势,挟持无法封赏的伟绩,归依楚国,楚国人不会信任您;归附汉国,汉国人将因您而震惊恐惧。那么您带着这样的威势和功绩,想要到哪里去安身呢?”韩信推辞道:“您先别说了,我将考虑一下这件事。”过了几天,蒯彻又劝韩信说:“善于听取意见,就能够预见到事物发生的征兆;善于谋划思索,就能够把握住事情成败的关键。不善于听取意见、思考问题而能长久地维持安全的人,天下少有!所以为人明智坚定,决择事情就会果断;为人犹疑多虑,处理事情时就会招来危害。一味在极其微小的枝节末梢问题上精打细算,遗漏掉那些关系国家生死存亡的大事,智慧足以预知事情应该如何去做,作出了决定却又不敢去执行,就会为一切事情埋下祸根。功业难得成功而容易失败,时机难以把握却容易贻误。时机啊时机,失去了就不会再回来!”但是韩信仍然犹豫不决,不忍心背叛汉王;且又自认为功劳多,汉王终究不会夺走自己手中的齐国,于是就谢绝了蒯彻。蒯彻随即离去,假装疯狂做了巫师。
汉王五年(公元前202年)十月,刘邦在阳夏(今河南太康县)之南追上项羽。他遣使与韩信、彭越约期会师,共击项羽。到了固陵(今河南太康西),韩信、彭越两军未至,项羽向刘邦发起攻击,汉军大败。刘邦逃回营垒,掘深壕沟坚守。刘邦问张良道:“诸侯不遵守约定怎么办?”张良回答说:“楚军快被打垮了,韩信和彭越还没有得到分封的地盘,所以他们不来是很自然的。君王如果能和他们共分天下,就可以让他们立刻前来,如果不能,形势就难以预料了。君王如果把从陈县(今河南省淮阳县)以东到海滨一带地方都给韩信,把睢阳以北到谷城(位于今湖北省襄樊市)都给彭越,使他们各自为自己而战,楚军就容易打败了。”刘邦说:“好。”于是派出使者告诉韩信、彭越说:“你们跟汉王合力击楚,打败楚军之后,从陈县往东至海滨一带地方给齐王,睢阳以北至谷城的地方给彭相国。”使者到达之后,韩信、彭越都说:“我们今天就带兵出发。”于是韩信从齐国起行,刘贾的部队从寿春(今安徽省淮南市寿县城关寿春镇)和他同时进发,围困寿春县,刘邦也派人诱降楚国大司马周殷。屠戮了城父(位于今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城父镇 ),到达该下(今位于安徽省灵璧境内)。大司马周殷叛离楚王,以舒县(今安徽省六安市舒城县)的兵力屠戮了六(安徽省六安县)县,发动了九江兵力,随同刘贾、彭越一起会师在垓下。到十二月,双方在垓下会战,汉军三十万人团团围住了项羽。
项羽的部队在垓下修筑了营垒,兵少粮尽,汉军及诸侯兵把他团团包围了好几层。深夜听到汉军在四面唱着楚地的歌,项羽大为吃惊,说:“难道汉军已经全部取得了楚地?怎么楚国人这么多呢?”项羽连夜起来,在帐中饮酒。有美人名虞,一直受宠跟在项羽身边,有骏马名骓,项羽一直骑着。这时候,项羽不禁慷慨悲歌,自己作诗吟唱道:“力量能拔山啊,英雄气概举世无双,时运不济呀,骓马不再往前闯!骓马不往前闯啊,可怎么办,虞姬虞姬,怎么安排你呀才妥善?”项羽唱了一遍又一遍,美人虞姬在一旁应和。项羽眼泪一道道流下来,左右侍者也跟着落泪,没有人能抬起头来看他。
于是项羽骑上马,部下壮士八百多人骑马跟在后面,趁夜突破重围,向南冲出,飞驰而逃。天快亮的时候,汉军才发觉,于是命令骑将灌英带领五千骑兵去追赶。项羽渡过淮河,部下壮士能跟上的只剩下一百多人了。项羽到达阴陵(今安徽定远县西北),迷了路,去问一个农夫,农夫骗他说:“向左边走。”项羽带人向左,陷入了大沼泽地中。因此,汉兵追上了他们。项羽又带着骑兵向东,到达东城(今安徽省定远县东南),这时就只剩二十八人。汉军骑兵追赶上来的有几千人。项羽自己估计不能逃脱了,对他的骑兵说:“我带兵起义至今已经八年,打了七十多仗,我所抵挡的敌人都被打垮,我所攻击的敌人无不降服,从来没有失败过,因而能够称霸,据有天下。可是如今被围在这里,这是上天要灭亡我,决不是作战的过错。今天肯定得决心战死了。我愿意给诸位打个痛痛快快的仗,一定胜他三回,给诸位冲破重围,斩杀汉将,砍倒军旗,让诸位知道的确是上天要灭亡我,决不是作战的过错。”于是把骑兵分成四队,面朝四个方向。汉军把他们包围几层。项羽对骑兵们说:“我来给你们拿下一员汉将!”命令四面骑士驱马飞奔而下,约定冲到山的东边,分作三处集合。于是项羽高声呼喊着冲了下去,汉军像草木随风倒伏一样溃败了,项羽杀掉了一名汉将。这时赤泉侯杨喜为汉军骑将,在后面追赶项羽,项羽瞪大眼睛呵斥他,赤泉侯连人带马都吓坏了,倒退了好几里。项羽与他的骑兵在三处会合了。汉军不知项羽的去向,就把队伍分为三路,再次包围上来。项羽驱马冲了上去,又斩了一名汉军都尉,杀死有百八十人,聚拢骑兵,仅仅损失了两个人。项羽问骑兵们道:“怎么样?”骑兵们都敬服地说:“正像大王说的那样。”
这时候,项羽想要向东渡过乌江。乌江亭长正停船靠岸等在那里。对项羽说:“江东虽然小,但土地纵横各有一千里,民众有几十万,也够称王啦。希望大王快快渡江。现在只有我这儿有船,汉军到了,没法渡过去。”项羽笑了笑说:“上天要灭亡我,我还渡乌江干什么!再说,我和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西征,如今没有一个人回来,纵使江东父老兄弟怜爱我,让我做王,我又有什么脸面去见他们?纵使他们不说什么,我项籍难道心中没有愧吗?”于是对亭长说:“我知道您是位忠厚的长者,我骑着这匹马征战了五年,所向无敌,曾经日行千里,我不忍心杀掉它,把它送给您吧。”命令骑兵都下马步行,手持短兵器与追兵交战。光项羽一个人就杀掉汉军几百人。项王身上也有十几处负伤。项王回头看见汉军骑司马吕马童,说:“你不是我的老相识吗?”吕马童这时才跟项羽打了个对脸儿,于是指给王翳说:“这就是项王。”项羽说:“我听说汉王用黄金千金,封邑万户悬赏我的脑袋,我就把这份好处送给你吧!”说完自刎而死。据汉书记载,项羽为灌婴所杀。书中所说:“灌婴追斩羽东城。”王翳拿下项羽的头,其他骑兵互相践踏争抢项羽的躯体,由于相争而被杀死的有几十人。最后,郎中骑将杨喜,骑司马吕马童,郎中吕胜、杨武各争得一个肢体。五人到一块儿把肢体拼合,正好都对。因此,项羽的土地分成五块;封吕马童为中水侯,封王翳为杜衍侯,封杨喜为赤泉侯,封杨武为吴防侯,封吕胜为涅阳侯。
项羽已死,楚地全都投降了汉王刘邦,只有鲁县不降服。刘邦率领天下之兵想要屠戮鲁城(今曲阜市),但考虑到他们恪守礼义,为君主守节不惜一死,就拿着项羽的头给鲁人看,鲁地父老这才投降。当初,楚怀王封项籍为鲁公,等他死后,鲁国又最后投降,所以照鲁公这一封号的礼仪把项羽安葬在谷城。
汉王刘邦为项羽发丧,哭了一通后才离去。然后回师定陶(今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区),骑马驰入齐王韩信的军营,夺了他指挥的军队。当初项羽所立临江王共敖已死,其子共尉嗣立为王,不投降,刘邦派卢绾、刘贾攻打并俘获了他。
项羽宗族各旁枝,汉王刘邦都不加杀戮。封项伯为射阳侯。桃侯、平皋侯、玄武侯都属于项氏,汉王刘邦赐姓刘。刘邦下令说:“将士征战八年不得修整,万民苦不堪言,现在天下已定,赦免天下除死刑犯之外的刑徒。”就此,楚汉战争终于以刘邦的胜利而告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