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9、为了大战的准备  ...
            
                
                
                    - 
                          第十九章为了大战的准备(正剧)
  ——《滨海的地下烈火》之八
   一、“除奸支队”大讨论
  有了一定的资金,滨海地下党的武器装备得到了加强,而且“除奸支队”的人员也得到了扩大。滨海地下党通过滨海黑市购买到大量武器,“王八盒子”、驳壳枪、“三八大盖”“歪把子机枪”都有,而且手榴弹、子弹相当充足。最令大家珍爱的,是一门微型的“高吊撸管炮”,还购有二十发炮弹。但遗憾的是,滨海地下党“红通支队”和“除奸支队”的所有人都不会使用这门小炮。幸亏旅顺“武装突袭队”的副队长冯君山曾在南方参加过游击队的多次战斗,他会使用这门小炮。在厉剑锋与何文的努力下,他们的师弟钱四柱也加入了滨海地下党的“除奸支队”,另外,彭忠义书记和厉剑锋队长又发展了两名海港工人曲大钟和任鸿飞加入了滨海地下党的“除奸支队”。但是,滨海地下党的人员组成也还是有问题的,两个懂得日语的同志:一个是彭忠义书记的女儿彭清,她打入了旅顺日本关东军宪兵司令部,领导着旅顺情报小组,一般不能来到市内;另一个懂得日语的是盛奉地下党打入敌人内部的翻译闫旭亭,虽然他兼任滨海地下党旅顺“武装突袭队”的队长,但一般也不能来到滨海市内。这个问题,成为了滨海地下党“红通支队”“除奸支队”的弱项,往往给工作带来不利的影响。于是,彭忠义书记和马玉良同志通过原滨海中华青年会的朋友的帮助,说服了日本工学堂国文老师薛汉民参加了滨海“红通支队”。虽然薛汉民是“红通支队”的成员,主要协助马玉良完成情报收集和传递工作,但在以后“除奸支队”执行完成的许多任务中却发挥了重要作用。另外,刘宝昌做了海南屯茶馆毕老二的思想工作,这个“苦大仇深”的毕老二也参加了滨海地下党的“红通支队”,成为我滨海地下党在海南屯的“交通员”,成了刘宝昌的助手。
  总之,这个“除奸支队”包括马玉良、刘维春、薛汉民在内已经有十几人了,如果再加上旅顺“武装突袭队”,就有二十人左右了。
  在这种情况下,滨海“除奸支队”的部分同志的头脑就有点“发热”了,特别是何文和李三动不动就喊着,应当干点“大的”。骄傲,轻敌,急躁……为了纠正部分同志的错误的思想情绪,并稳妥研究下一步的行动计划,彭忠义书记和厉剑锋队长召集了“除奸支队”的全体成员在甘井子偏远的“海猫村”,秘密召开了个扩大会议。刘妈、刘宝昌、马玉良、刘维春、薛汉民也都应邀参加了会议。
  会议由厉剑锋队长主持,所以,会议开始,厉剑锋队长先发言了:“最近,队里有些同志给我提了不少意见。虽然一些看法在同志们之中还有些分歧,但是,大家的思想应当肯定,心情可以理解。今天把大家召集在一起,就是为了统一思想,并研究下一步的行动计划。我们都是同志,都是生死与共的战斗弟兄,欢迎大家畅所欲言。”李三先说话了:“以前,我们想干‘大的’,干不了。为什么?我们武器不行,没有枪,怎么去消灭敌人?现在,我们可与以前大不相同了,我们不但有枪,而且还有小炮,所以我们应当干点‘大的’。如果我们还像过去那样,平均两个月才能消灭一个小鬼子,什么时候才能把小日本赶出滨海?”何文说:“我同意李三的看法。自打耿飞同志牺牲以来,我们才消灭了几个敌人?这么长时间,我消灭的敌人,还没有耿飞一人在海南屯消灭的敌人多。而且,我们消灭的敌人也多是汉奸,真正的小鬼子,我们又杀了多少?我觉得都对不起耿飞。”刘宝昌问道:“何文,师弟,你知道滨海的日本陆军有多少人吗?”李三抢话说了:“滨海日本陆军有多少人,我们不知道。但是,像现在这样‘老牛破车’,再打二十年,也不能把小鬼子打垮!”刘宝昌说:“那好,李三,明天我们这十几个人就端着枪上街,见了小鬼子就杀!”薛汉民笑了,他说道:“我们就这么十几个人,都不够沙河口警察署的小日本抓的,别说是跟几万小日本的正规陆军‘对阵’。就是日本工学堂的日本人都比我们这支‘除奸支队’的人多得多。”经刘宝昌和薛汉民这么一说,何文和李三都不做声了。刘维春说:“不是不打,问题是我们应当怎样打。”马玉良说:“必须巧打!应当对敌人发起突然袭击!”刘妈说:“我看,最关键的问题是抓住敌人的薄弱环节,应当先打、狠打敌人的薄弱环节。”薛汉民说:“我同意三位的说法,但是,怎样才能像何文和李三说的那样,消灭更多的敌人?‘八两拨千斤’,以少胜多,讲究战果,扩大战果……”薛汉民的发言使会场的气氛缓和了许多,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到地讨论了起来。钱四柱继续说道:“干什么事情都应当有个计划,有步骤地一步步来,不能毛躁。”曲大钟说:“我们只有不间断地连续作战,才能消灭更多的敌人。”任鸿飞说:“大钟,那不行啊,今天打完,明天敌人就会有所准备,再去,不等于送死吗?”何文说:“这好办,‘打一枪换个地方’!”李三说:“对!再来个‘连环计’,让小鬼子不得喘息!”……
   会议最后,彭忠义书记做了总结性的发言:“自打击毙小野井三以来,我们滨海‘除奸支队’取得了一个接着一个的胜利。我们滨海地下党不但武器装备得到了加强,而且队伍也在不断扩大。但是,我们必须认识到,当前我们所面临的斗争形势依然是相当严峻的,我们所处的斗争态势,依然是‘敌强我弱’。因此,我们必须克服‘轻敌’‘急躁’的思想情绪。刚才,大家提了许多宝贵的意见,例如‘避强击弱’‘突袭巧打’‘八两拨千斤’‘打一枪换个地方’‘连环套作战计划’,这些建议太好了。但是,我还要再补充一点看法。大家考虑的问题,多是从战略出发,但是,在战术上考虑还有些不足。有的同志主张,先烧毁枫岭山下枫树沟的敌粮库,那么,这个粮库守备的敌人有多少?敌人在这个粮库中的守备力量是如何布防的。这是要提前摸清的。中国古代的军事家孙武子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就是说要先有一个侦察问题。其次,我们要烧毁敌人的粮库,举着火把往里冲吗?有人说‘化妆巧入’,可是我们连小日本的‘膏药旗’都没有,连敌人的服装都没有,怎么‘化妆’?要炸毁小日本寺儿沟的燃料场,油罐铁板半公分厚,用手榴弹炸吗?有人说,用小炮,谁来开炮,炮放在哪里?这就要有个物资装备等等的准备问题。最后一点,袭击关东州警察局,从里往外炸,还是从外往里炸,袭击日本陆军守备队,怎样进去?怎样撤退?这要有一个严密的稳妥的作战方案,就是说,要有计划有步骤进行……”
  二、消灭散兵备军装
  为了今后能采取“化妆巧入,袭击敌人”的打法,滨海地下党“除奸支队”开始准备小鬼子的服装。可是,小日本陆军后勤部把服装放在滨海市的哪里?查找了几天,也不知道。薛汉民对厉剑锋说道:“即使知道放在哪里,也没法劫取,那不等于打一场大仗吗?但是,我们这些人,过去干的都是‘小打小闹’,没与敌人正规军展开过正面交锋,大战之前,是需要很好进行训练的。我们有的同志虽然有了枪,却从来没打过枪。”厉剑锋说:“薛老师,你年龄稍大点,主意多,你看这服装问题怎么解决?”薛汉民说:“三个月之内,我们不应采取大规模行动,先对我们的队伍进行训练。在这同时,咱们也别闲着,我们利用夜间,或者在比较偏僻的地方,或者在海边,从小鬼子身上剥!‘零敲碎打’,杀几个敌人,让小鬼子人心惶惶,忐忑不安,这不也是战斗吗?”何文在他俩身后上来了,把他俩脖子一搂喊道:“好!妙!高!”
  日本滨海陆军后勤部有一支庞大的守备队,驻扎在滨海明泽湖的北边,有一千多人。这支守备队,负责守卫枫树沟山下的粮库、寺儿沟海边的燃料场,负责滨海驿至金州的铁路、路桥安全,负责守卫滨海的几个大煤气罐和西山水库。但是,这支守备队,虽然人数很多,却没有战斗力;因为他们长期不打仗,是“老爷兵”。更有甚者,这支守备队纪律松懈。酗酒,逛“窑子”“白嫖”,拦路劫财,入户抢劫,调戏侮辱妇女,无恶不作。明泽湖一带的中国老百姓,算让他们祸害苦了。有的老百姓干脆搬家到滨海“三不管”、海南屯、金家套住,也不住在明泽湖一带。
  这天夜里,在滨海陆军后勤守备队的东路,两个日本兵已经是喝得烂醉了,但是,这两个小鬼子还是一人手里提了一个瓶子,一边走一边喝。两人搂着脖子,嘴里“唔里哇啦”地说着难听的脏话。突然,他俩看到道东的一个年轻的太太,穿着白绸的漂亮的旗袍,扭着“三节腰”慢慢往南走去。在明亮的月光下,可隐约看到,那条旗袍上似乎印有红蓝的小花,也太好看了,至于说到那旗袍上的一身曲线,恐怕画都画不出来。这个年轻太太,脸上搽的香粉、雪花膏可就是太香了,隔路三米远都能闻到香喷喷的。一个日本鬼子一边扔掉酒瓶子,一边说道:“花姑娘的!”另一个日本鬼子也丢掉酒瓶说道:“要西!花姑娘的。”(意为“好的!花姑娘。”)他俩从肩上摘下枪,端着明晃晃的刺刀,尾随在这个年轻的中国太太身后。这个年轻的中国太太,一看是两个日本鬼子跟来,吓得撒腿就跑。于是,两个小鬼子跟在这个太太的后面跑着追来。说也奇怪,这个太太越跑越快,两个小鬼子就是追不上。离守备队很近,还不能放枪,于是,这两个小鬼子沮丧地慢慢停下了脚步。突然,他俩发现,这个年轻太太也跑不动了,似乎是在蹲下提鞋,似乎是跑得没有劲了。一个小鬼子一边笑着一边说道:“要西,要西……”他俩又紧步追来。年轻太太一看他俩又追来了,起身就跑。待追到明泽湖小树林,这个年轻的太太,突然一下子没影了。两个小鬼子站在树林边,东看看,西看看,四处寻找“花姑娘”。这时“嗖,嗖”两支箭从树林射出,这两个小鬼子应声倒下。何文和李三猫着腰,端着弩,从小树林出来,后面是钱四柱和曲大钟提着“王八盒子”,最后是“年轻太太”任鸿飞,他的手里提了一支驳壳枪。闹了半天,这个“年轻太太”是任鸿飞“扮演”的。五个人赶紧把两个小鬼子拖到小树林中,又给了他俩几刀,这两个“盲眼色鬼”就都“鬼命呜呼”了。他们五个人脱下敌人的服装、皮鞋,摘下帽子、腰带,装在旅行袋里。何文、李三挎上“三八大盖”,载着旅行袋,骑着自行车直奔“百味茶行”而去。任鸿飞没法换装,曲大钟用自行车载着任鸿飞,把这个“大娘们”送回了家中。钱四柱的家离明泽湖不算太远,他把枪打开保险别在衣内腰间,把一支镖放在兜里用手握着,趁夜急步走回家中。
  还不到一个月,日本陆军后勤守备队就失踪三个鬼子兵。守备队队长龟田雄俊郎大佐下令:禁止小鬼子们夜晚单独出行,并派出小分队每晚四次在明泽湖一带巡逻。其实,龟田大佐不下令,守备队的小鬼子们夜晚也不敢出营,一个个吓得都成了缩头乌龟,个个心里忐忑不安,惶惶不可终日。这下子麻烦了,滨海地下党“除奸支队”上哪去剥小鬼子的服装?何文、李三是接受队长厉剑锋所交给的任务,来组织力量完成这项工作的。他俩真急了,吃不好,睡不好,还想不出办法。于是,何文跟李三来到“百味茶行”二楼向厉剑锋汇报。厉剑锋也拿不出好主意,这三人可犯了难。这时,坐在窗边“望风”的刘妈一回头说道:“剑锋,把薛汉民找来吧,他年龄大点,有文化,还能出主意……”第二天夜晚,薛汉民也来到“百味茶行”二楼。听厉剑锋把情况一说,薛汉民就乐了,薛汉民说:“这有何难?鬼子巡逻,我们也巡逻!”何文“啪”地一拍桌子:“好主意!”厉剑锋和李三也琢磨过来,但李三说:“队长,不行啊,我们才搞了三套服装。”厉剑锋说:“有!以前我们还搞了三套小鬼子服装。”“望风”的刘妈回过头来说:“都在我这儿,还有一个‘大盖帽’,不过我要把它们再洗一洗……等我看看还有什么……”
  这天夜里十一点,一列鬼子巡逻小分队五人在班长的带领下,在明泽湖东路巡逻。突然,对面也走来一列巡逻小分队,在一个少尉军官的带领下,这个小分队迎面走来。待到跟前,这个小分队停下,少尉军官用日语喊道:“富士!口令!”鬼子巡逻小分队停下了,他们面面相觑,心想:“口令?富士?”少尉从腰间枪套拔出枪顶在鬼子小班长头上:“为什么不回令?!”鬼子小班长说:“少,少,少尉阁下,今晚没口令呀……”少尉军官伸出左手就给了这个鬼子班长一嘴巴子:“回令‘樱花’!你们是干什么的?”鬼子班长说:“我们是巡逻队。”少尉说:“巡逻队为什么不带袖标?为什么不打军旗?”这六个小鬼子定睛一看,来的这支巡逻队每人都带有袖标,上面用日语写着黄字“巡逻”,打头的那个在枪尖上还挑着日本军旗。少尉说道:“缴械!带回守备队审查!”鬼子小班长心想:回守备队就好办了,看是谁有错误!少尉一挥手,这支巡逻队的其余五个人,就把他们六个人全缴械了。这个“少尉”是谁呀?薛汉民!队列打头的是李三,接着是何文、钱四柱、曲大钟、张东来。薛汉民对小鬼子们喊道:“立正!向后转!向前看——齐!”不懂日语别说话,李三就是有点毛躁,他骂道:“八嘎牙路!开路衣麻斯!”“开路衣麻斯”?这是日本人说中国话呀,鬼子班长知道上当了。鬼子班长回头看了看李三,撒腿就跑。何文眼尖腿快,一个箭步上去,“一绊子”就把鬼子班长撂倒,这个小鬼子爬起来还想再跑,何文一枪托砸在他右肩上,他爬起来,再也不敢跑了。何文揪着他后衣领把他押回队列。于是,六个小鬼子全举起手来。等把这六个小鬼子押进小树林,薛汉民命令这六个小鬼子蹲下解下鞋带,接着,小鬼子们背靠大树,倒背双臂,两个大拇指头并在一起被用鞋带死死系住。这六个小鬼子有点哭笑不得:这中国人真节约呀,抓人连绳都不用。当六个队员解果了六个敌人之后,把衣服鞋帽等装在两个旅行袋中,何文、李三,曲大钟三人背着枪,载着旅行袋,骑着自行车直奔“百味茶行”而去。薛汉民、钱四柱、张东来三人不会骑自行车,就到了钱四柱家中,暂且过了一夜……
  守备队大佐龟田简直被气疯了,一个巡逻小分队六人死在守备队附近的小树林中,竟然一点声息都没有。他派出四辆三轮摩托车架着机枪,白天黑夜,在明泽湖一带多次进行巡逻。何文、李三又傻眼了,怎么办?厉剑锋、何文、李三三人又把薛汉民找来,何文说:“‘军师’,再出点好主意吧。”薛汉民说:“活人还能教尿憋死!李三,你不是说过‘打一枪换个地方吗?’去小平岛!”厉剑锋说:“小平岛是小军港,但守军是陆军。是鬼子的衣服就行,非要剥守备队的衣服吗?不过,薛老师,怎么把敌人从军营里引出来呢?”薛汉民说:“不用引,他们自己就出来了。”厉剑锋三人目瞪口呆:自己出来?薛汉民说:“天越来越热,小鬼子不下海洗澡?但是,小平岛是军港,海军不允许陆军小鬼子在小平岛洗澡。那他们到哪里洗?要么是东边的河口,要么是西边的西大亭。‘守株待兔’!枪都不用放!”“啊~作贼抢哪……”李三大声喊道。刘妈在窗前回过头来说:“李三,小声点!”
  接连几天高温,太阳把大地晒得小风一吹就尘土飞扬,这扇子扇的风似乎都是热的。毒日头接连几天把人烤得喘不上气,浑身“冒油”。在河口东面的金沙滩边,十个小鬼子把枪架起,脱了个精光,跳到水里,往里面的一个小岛礁游去。在岸边,他们只留下一个小鬼子端枪守候着。
  突然,从岸边玉米地里“嗖嗖”射出两箭,留守岸边的小鬼子应声倒地。这时,何文、李三端着弩从玉米地里出来。紧接着滨海地下党的其余十个队员也从玉米地里出来。何文、李三蒙面端着弩,站在海边警戒着海面。十个队员迅速把被射杀的小鬼子,把枪支,把小鬼子的服装都拖进玉米地。这时,远方岛礁上的小鬼子们看到了,他们纷纷跳入水中,往岸上游。何文、李三连发四箭,射中水中的一个小鬼子。余下的小鬼子一看不好,就又反身向岛礁上游,谁也不敢再往岸边游。他们急得在小岛礁上直蹦,“呜里哇啦”地叫,却就是不敢靠岸。待队员们换好服装,何文也换好服装,李三和曲大钟把大家换好的服装和带血的小鬼子服装装在两个麻袋里,李三和曲大钟载着两个麻袋,骑自行车,奔西岗市场“百味茶行”而去。何文带着九个队员来到大路上,给枪上好刺刀,扛在肩上站好,薛汉民喊道:“立正,向前看齐!齐步走!衣其,衣其,衣其!”(衣其,衣其,衣其!:意为“一,一,一!”)一会,薛汉民喊道:“跑步走!”这跑在队列最后的吕平西可毁了,因为多出一支枪,他要背两支枪跑步。——这水中的小鬼子不能来追吗?上不了岸!日本人洗海澡全都光着腚。
  三、除奸夺车备服装
  中国有句话说的是:“打仗,要做到‘兵贵神速’。”滨海地下党的“除奸支队”执行任务,往往要长途行军搞“夜袭”。可是,这滨海地下党却不能建立一支骑兵部队。马从哪里来,马在哪里养,这马吃的草料也不是一口两口就可以解决的。所以,滨海地下党“除奸支队”必须有个十几辆自行车才行。
  在上一世纪四十年代前后,这“脚拉车子”,也是个“稀罕物”。“大老爷”穿长衫马褂,一般坐马车,不骑自行车;“大少爷”一般都是坐“黄包车”,也不骑自行车。骑自行车最多的是日本军部、警部的日本翻译和汉奸狗腿子。中国人家能骑上自行车的,往往生活都在中等水平上下,另外,这大户人家养的家丁也可能骑自行车,其实他们这些当差的也是“狗腿子”。不过,这些汉奸、狗腿子也不是中国的穷苦人,虽然穿着中国式的短衣肥裤戴着礼帽,但那衣服的面料,那帽子也还是比较讲究的。像毕老二,戴了一顶小毡帽,穿套粗布衣裤,腰里扎个草绳子,骑车一上街,这汉奸特务就会跟上。而且,这自行车在当时社会,也是很难买到的。虽然滨海地下党自打烧了“曹氏小洋楼”以后,有了一点资金,要买十几辆自行车,还是比较困难的。即使有了这十几辆自行车,往哪放?刘宝昌家可以放辆自行车,他是沙河口警察署侦缉队的副队长,曲大钟家也可以放辆自行车,他的家庭条件稍微好点。但是,毕老二家要放辆自行车,汉奸特务们马上就会怀疑他是不是偷来的。所以,搞来的滨海地下党的自行车还要有个存放地方,最好是存放在甘井子海猫村那个比较偏远靠海边的地方。
  所以,滨海地下党“除奸支队”不但要从小鬼子身上“剥衣服”,还要从汉奸狗腿子手里夺自行车,从汉奸狗腿子身上“剥衣服”,还要在海猫村这个联络点,盖个小油纸房放自行车。厉剑锋把这项任务交给了李三、何文、曲大钟三人来完成,因为他们三人都会骑自行车。他们三个人在海猫村邢爱春大叔的院里盖好了油纸房,坐在屋里商量怎样去夺得自行车。何文说:“要夺得自行车,最好从关东州警察局下手,他们的汉奸狗腿子多,自行车多。”李三说:“要从关东州警察局来夺车,可能麻烦较大一些。这关东州警察局在明泽湖南面,日本陆军后勤守备队在明泽湖北边。由于我们把日本后勤守备队给搞得人心惶惶,龟田雄俊郎大佐每天派出三辆摩托车架着机枪白晚巡逻,恐怕我们夺车有困难。”“曲大钟说,我们就三个人会骑自行车,一次也就是能搞两三辆车,搞多了,也带不走。我看,从滨东警察署下手就可以了。”李三说:“这滨东警察署也是提心吊胆,这汉奸特务也是不敢夜里出门。我看,从沙河口警察署和甘井子警察署着手能好些。这两个警察署离明泽湖比较远,汉奸特务警惕性能低点。另外,刘宝昌老大哥在沙河口警察署是侦缉队副队长,还可以给我们提供一些情况。”何文说:“对!从沙河口下手!”曲大钟说:“也不一定非要从警局、警署下手。警署下面的一些‘小衙门’,也有狗腿子汉奸骑自行车,他们更好对付!”
  第二天晚上,李三、何文、曲大钟趁夜来到海南屯刘宝昌的家里,把他们的劫车计划跟刘宝昌一说,刘宝昌说:“明天,先把熊大成的车劫了,枪也给他缴了。他的枪比我的枪好,是驳壳枪。他家住在王家沟以东,在上坡的小树林前,把他绑起来。不过,你们可不能杀他。”李三问道:“为什么?”刘宝昌说:“他是侦缉队队长,我从他嘴里能获得许多情报。再过几天,我的自行车和枪也交给你们……”何文说:“没有车,没有枪,你怎么上班?”刘宝昌说:“我也让你们‘劫’了呀!”曲大钟乐得说:“大哥,你太能演戏了!”
  第二天晚上,熊大成骑自行车回家,在王家沟上坡时,他下了自行车,喘着气推着车慢慢地往家走。突然一支枪顶在他的腰后,他回身一看,三个蒙面人,三支枪对着他。熊大成赶紧举起手:“别开枪,别开枪,我投降……”这熊大成的自行车也倒了,他吓得都好尿裤子了。李三缴了他的驳壳枪,何文、曲大钟把熊大成推进小树林,剥了他的外衣,用小绳把他给捆了起来。于是,三人骑一辆自行车离开了王家沟。何文坐在车的前横梁上,曲大钟坐在车的后坐,李三骑着自行车。想一想刚才熊大成那个狼狈相,三人真乐死了。熊大成不愧姓“熊”,当队长也是个“熊样”!
  熊大成在小树林里喊了一宿“救命”,也没个人来救他。待第二天早晨,他才被一个拾草的老头解开绳子从小树林里走出来。他没吃饭,赶紧回到警察署报告,浅川四郎这个“刚愎太郎”,抬脚就把他踹倒:“丢枪,死了死了的!”
  第三天晚上,李三、何文、曲大钟三人都来到刘宝昌家。李三说:“大哥,这样干,可就太慢了,我们三人想分开干。想一天晚上弄三辆车。”刘宝昌说:“不能轻敌,一定要带武器,一定要蒙面。我看,可以再找三个不会骑车的队员帮忙,往回走,他们可以坐在自行车后坐嘛。这样,两人一组,能好些。”
  不出一个月,这沙河口警察署丢了六辆车,死了五个侦缉队队员,这侦缉队可就人心忐忑,乱套了。这天早上一上班,刘宝昌向浅川四郎报告,昨天晚上,他的车与枪也被蒙面人劫去,浅川四郎可真傻眼了,他气得大骂:“八嘎!诶——八嘎牙路!”
  紧接着,甘井子警察署和滨东警察署也发生了相同的情况,失车,失枪,死人。于是,三个警察署派出侦缉队四处搜查被劫的自行车,以求迅速破案,可是查了半个月,也没发现自行车的影子。这自行车不翼而飞,真神了!
  这天早晨,一大早,毕老二来到“百味茶行”二楼,找到刘妈。他递给刘妈一个信封,说是刘宝昌让转交彭忠义书记的情报。刘妈一看,在信封上画了一支箭,知道情况紧急。待毕老二走后,刘妈赶紧锁上楼门,奔“丁冬钟表店”而来。在“丁冬钟表店”,刘维春将刘妈引到后屋,刘妈看到彭忠义书记和厉剑锋队长都在。彭忠义和厉剑锋看完情报后,两人立即奔向滨海驿火车站。这份情报说:甘井子警察署“线报”说:最近在甘井海猫村一带经常发现有三个人骑自行车而来,却是徒步而归。甘井子警察署、沙河口警察署、滨东警察署要在三天以内联合三家侦缉队对海猫村一带进行大面积的“拉网搜查”。
  彭忠义和厉剑锋乘晚班火车,分别来到旅顺“百顺饭店”和水师营“天天香饭馆”。夜里,阚兴世和彭忠义书记赶着大马车,来到海猫村,不久,厉剑锋和仝放也赶着一辆马车来到海猫村。于是五个人将十几辆自行车搬到两辆马车上,趁夜奔向旅顺和水师营。这十几辆自行车被暂时分为两地保管。以后这些自行车分为海猫村、三道沟、牧城驿、水师营、旅顺五个地方分散保管起来。
  第三天,滨海三个警察署的侦缉队一百多人,在海猫村搜查了两天,不但把海猫村搜了个“底朝天”,即使周围的山林、海边也被搜了个遍。他们也来到邢爱春的院里,发现那个小油纸房就是个用树皮围起来的小柴草房,里面除了树枝,柴禾、烧草,再什么也没有。至于家里,就一个年迈的老头邢爱春,再没别人。这些狗腿子,可以说是满报希望而来,扫兴而归。以后,他们再没追查搜查。为什么?滨海地下党的自行车够数了,小鬼子汉奸们再没丢自行车、失枪、死人。
  四、将计就计除汉奸
  可是甘井子警察署侦缉队的副队长季永泰却不死心,他认为甘井子海猫村可能有滨海地下党的一个“据点”,他想查出这个联络站,以求升官发财,当然,这也是因为他对于警署侦缉队的队长外号叫“梁大头”的梁风岐不服气,他大有“取而代之”的想法。季永泰要独揽其功,所以他就要背着“梁大头”秘密地来做这件事。
  季永泰与刘宝昌有一面之识,刘宝昌突然接到季永泰的信,他要请刘宝昌喝酒,刘宝昌就知道季永泰有事求他。酒饭间,季永泰说:“宝昌队长,我想跟你借两个人。”刘宝昌问道:“你想借人干什么?”季永泰说:“我在甘井子椒树房发现了滨海地下党藏匿自行车的蛛丝马迹,想让你派两个弟兄帮我前去搜查。”刘宝昌说道:“你是甘井子警察署的侦缉队副队长却要从沙河口侦缉队借人,你这是唱的哪出戏?”季永泰说道:“这件事我不想让甘井子警察署先知道。”刘宝昌说:“奥,我,我明白了……”刘宝昌心里想:“这季永泰不想让甘井子警署知道,是要独揽其功,要与“梁大头”争个高低。可是,滨海地下党在椒树房没有联络站,这季永泰跟我也是在“耍心眼子”,很有可能他发现了海猫村的某些迹象。海猫村不是滨海地下党的重要联络站,但大型会议却是要在海猫村邢爱春处召开的。原来,在这里藏有自行车,而且下一步,也还要在这里藏匿几辆自行车。如果是这样,那么邢爱春大叔就危险了,看来,必须除掉季永泰。”刘宝昌决定将计就计多除掉几个汉奸,刘宝昌说:“永泰,两个人够吗?我给你三个人吧。”季永泰说:“那更好了。最好明天上午八点,让他们三人骑车到椒树房南面的小树林等我,要带好枪。但你不要告诉他们来干什么,来后我告诉他们。”第二天一早,刘宝昌把三个队员打发走了之后,快十点了,刘宝昌对熊大成说:“这甘井子警察署季永泰在椒树房南面发现了滨海地下党藏匿自行车的地方,从我们这里借了三个人今天下午去搜查,他想‘吃独的’。”熊大成说:“那不行,我们的人多,查出来滨海地下党是我们的功劳。下午,我们去看看。”
  当刘宝昌所派来的三个侦缉队队员来到椒树房南面的小树林,见到了季永泰,四人还没说上几句话,四面几张弩一起把箭射向他们。原来,厉剑锋、李三、何文、钱四柱、曲大钟、任鸿飞早在这里端弩持枪等待着他们,这四个汉奸做梦也没想到他们刚见面就被围歼。
  下午,熊大成和刘宝昌等十几个人来到这里,发现这四个人枪没有了、车没有了,外衣也没有了,全是中箭而亡。刘宝昌说:“队长,立即对椒树房一带展开搜查。”可是搜查了一下午连根鸡毛也没发现。
  第二天,熊大成通过电话,添油加醋地,把情况向甘井子警察署情报科侦缉队的“梁大头”一说,梁风岐乐得嘴都闭不死。他暗自庆幸:可少了一个“身后大患”。“梁大头”又添油加醋地向情报科山田方信少佐一报告,山田方信挂死电话后大骂道:“活该!”
  五、训练队员做准备
  按彭忠义书记和厉剑锋队长的要求:“除奸支队”每个成员,包括“红通支队”持枪的男同志,都必须能单手骑车打枪,都必须会射弩,都必须能骑车发镖。但是,马玉良、刘维春、薛汉民、钱四柱、任鸿飞、张东来、吕平西、毕老二都不会骑自行车。于是,李三接受任务要教会这八人骑自行车,并要教会他们射弩。应当这样说,这两项训练,滨海地下党取得了相当好的效果。
  按要求这些人应当都能骑车发镖。这项训练任务是由厉剑锋与何文负责的。但是,训练的结果,只有四人能骑车发镖,这四人是:厉剑锋、刘宝昌、何文、钱四柱,而他们都是滨海武林名人修建池的弟子。李三也能使镖,但是,骑车发镖就没有“准头”。镖的“身法”要求不高,但是,在基本功上,却不是一般人能在短期做到的。
  厉剑锋将训练结果向彭忠义书记做了汇报,彭书记说:“镖的使用,不是一时半时可以作到的,以后还要加强训练,希望大家能加强基本功,自主训练。”过了一会,彭忠义书记说:“看来,要请上河地下党和南平地下党帮忙,看能否搞到几支无声的枪。”过了一个多月,上河地下党很欠意地转告彭忠义书记,没能买到无声的枪,南平地下党也没有购得无声的枪。但是,南平地下党却帮助搞到了三支带“消音管”的“勃朗宁”,这也让彭忠义书记和厉剑锋乐坏了。以后,这第一支带“消音管”的枪被分配给了李三,因为他经常要作为厉剑锋、刘宝昌的助手执行特殊的危险任务。这第二支、第三支带“消音管”的枪被分配给了薛汉民和任鸿飞,因为在“除奸支队”执行危险任务时,他俩可能要“扮演”特殊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