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风起云涌 ...
-
怀安二十六年,边患接踵而至,天下人扯旗呐喊,反叛声一片。
茶楼酒肆更是早早成了论国事,声讨帝王的议会大厅。傍晚时分,又到了酒馆最热闹的时候,形形色色的人,都围在桌边开始他们新一轮的声讨。
“帝王无情,何时能看见民间疾苦?”说话的正是那远近闻名的李秀才。
“你这个腐朽书生,你还指望那狗皇帝。”一个壮汉立即回道。
“这位兄弟所言甚是,这天下早已不复安宁。若非浔王威名在外,恐怕我们今日早已沦为他国俘虏。”
“话虽如此,但那狗皇帝毕竟是他老子,谁知他又怀的什么心思。”
此言一出,立刻有人应和:
“恐怕那浔王早已是挟天子令诸侯吧!”
话音一落,桌上人就像是恍然大悟般,开始了对这位浔王的讨伐。
“听兄台一言,醍醐灌顶。若浔王一心为国,何不早承父业,担这护国重担。”
“是啊!听说老皇帝早有退位之意,只是那浔王不知为何迟迟不肯继位。这么一说,仿佛才说的通啊!”
“不管如何说,皇室之人有谁不心怀鬼胎,只是有人城府颇深,不为人所知罢了。”
片刻之后,有人感叹到:
“民生多艰,命若蝼蚁,又有谁能救我们于水火呢?”
“兄台此言差矣,人不救我,我亦能自救。想必大伙都听过云桑阁吧!”
“云桑阁?那不是江南情报组织吗?”
“兄台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传闻那位居江湖翘楚的苍云殿亦是那的暗门。”
一语惊煞了众人,也引起了人们的争议。
“传闻不可尽信,若这天下数一数二的组织都归那一处,朝廷岂不自危?还会如此不管不问?”
桌角一个沉默已久的身影突然抬眼环视着周围议论纷纷的人们“鄙人有个小小愚见不知当讲不当讲?”
“阁下尽管说来。”壮汉急不可耐地应答他。
那人,眉目无色,一副那种让人记上千百遍也记不住的普通面貌。
“如若桑云阁早已富可敌国,且与朝中权贵珠胎暗结呢?”
“权贵?暗结?”
底下顿时噤了声,像是识破了什么惊天秘密,没有人真正地去寻求真相,却都开始了自己的揣测,开始找寻自己新的出路。
浔王府内,两个高挑的身影,一前一后站在庭院深处。
“殿下,此次北征前可有何打算?”
“打算?”
身后之人还未回应,那人又道:
“清峰,你是知道的,初秋将至了…”
莫清峰看着面前那月白色的衣袍,久久才开口:
“属下虽知殿下心思,但不得不多言。此次是殿下首次带兵出征,是万万不可给人留下话柄的。”
话音落地无声,四周一片寂静,静到莫清峰以为身前人不欲再言一语时,一个听似悠远的声音飘进了他的耳中。
“清峰,我们相识很久了吧!”
木浔看着南边那片无星无月的暗黑天际,自顾自地说道:
“十年了,我们相识近十年了。你还记得那时候的我是什么样吗?”
“属下记得。”
“是啊,那种样子的我的确很难让人遗忘。”那时的我,该是最落魄、可怜的模样吧!木浔心想着,不禁溢出了一声苦笑。
夏末的皇城不比江南,夜里早已有了丝丝寒意。夜风荡漾起月白衣袍,在这凉夜竟勾勒出一幅怆然图景。
莫清峰微不可查的叹了口气:
“殿下既然心有筹划,便不必在意属下所言。夜色已重,殿下也该歇息了。”
莫清峰明白,无论事态如何,他还是那个他。他欲去的地方无人可拦,他想走的路无人可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