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6、先人文章 ...
-
十六、
我端正地坐在桌前,在一盏灯下。
提笔细校古人言。
一个银白色的泛着珍珠光泽的幽灵就正坐在我身旁。
“请原谅我冒昧打扰。”我恭敬地说。
那是一个长发白须的老者,他一抬袖,笑呵呵地说:“无妨,无妨。”
我向他轻点头,将桌前的书籍双手奉上,诚恳地问:“关于您的这段话,世上普遍流传有两个版本,不知您可否告知,哪个版本才是正确的呢?为此唤醒您,还请见谅。”
他捋过胡须,微眯眼看着,仔细辨认他当年留下的只言片语。半晌,却又将书放下,长叹:“沧海桑田,连文字也变化不少啊。”
“那已经很好了,”我笑道,“贵国的文字拥有悠久的历史,发展脉络也有迹可循,史上传下的众多典籍,后人阅读也不会有太多障碍。至多,是如今日这样的有两个或多个版本——传抄过程中,衍文阙文,误文形讹,这都是难免的。”
“但是——还有更多文明的文字,早已随着岁月的流逝而无从考据,甚至不为人知啦。”
“哎……”他点点头,用手慢慢拂过那书上被油墨打印出的文字,“如今世上,都用这样的字体么?清晰端正,用来传阅也不错,可惜……终究无风无骨。”
“自然不是,”我笑笑,“这只是普遍印来的,人们写字,还是各有不同的。只是,的确学当年字的人并不多。”
“但能读书的人却大大增多了呀!”他点头叹道,满足地笑了起来。
“有这样方便的传印之法,想必碍于门庭、
束脩不能读书的学子也会少上几许吧!”
“是的,”我笑起来,“人们能够触碰到知识的机会的确多了,但对知识的敬畏和渴望却少了。算起来,也许从古至今能真正悟道的人依旧寥寥,古时或还更多些。”
“嗯……不可这么说。愿不愿是一回事,能不能却是另一回事。有那天梯放在稚子面前,总好过一生都求不得好啊!”他带着微微的不赞同,注视着我。
“您说得有道理,”我恭敬地行了个古礼,“有幸能面见您的魂魄,探讨一番,是我的幸运。”
他拱手与我对拜:“不必客气,你是有大神通的人,胜过我这早已作古的老头子千万啦。”
“那么还请问,”我还是想起了最初问的问题,“这两个版本,究竟哪个更正确呢?”
“哈哈。”他拂了拂胡须,竟有些得意地笑道:“误了!误了!两者皆误!”
我有些惊讶,复又请教道:“那不知,当年您所著之文,是怎样的呢?”
他摆摆手:“噫——著书立言是生者之事,我既已死,便无需再言。你日后,也别再唤我啦。”
“是。”我长长一拜,目送这魂魄回归到书籍的字里行间。
心中复杂。
——这并不是真正已经投胎转世的魂魄,而是我从文字间所残留的信念所唤起的,写下那字时作者的心境所留下的灵魂碎片,也可以称作闪回记忆。
因为世传有两版,我就都搜集来,既然能够唤出他来,就说明有一版的确是真的。
——可是,原来当年你所写下的,竟不是心中真实所想吗?
究竟是世人误你,还是你误世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