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第一章 梦生凉(3) ...
-
彦国两百余年,正是繁荣昌盛之时,国宗禹昌宗却于一夜大火毁于一旦,除了风一吹便散的灰烬,便什么也不剩了。
宣帝八年是彦国国史最为浓墨重彩的一笔,勤勤恳恳的宣帝即位后将彦国治理的繁荣强盛、百姓安居乐业,就在举国上下感恩生在一个明君的朝代时,几个早起上山砍柴的农夫却在攀山之时遥遥看到国宗禹昌宗早已化为一片废墟,在晨光熹微的深山老林里,飘过阵阵灰烬的残渣。
这一粒灰烬的残渣,就在彦国的天空下,悄无声息的炸在了每一寸土地上。
次日各地民心惶惶,均传妖火诡异,乃是天兆,纵使宗主身怀异术,却也救火无能,落得个尸骨无存的下场。
可当夜寥寥无几的生还者却道,宗主乃忠贞烈骨,当夜救火不得,看着满天大火和葬身其中的宗门弟子,便朝着供奉历届宗主排位的灵殿方向拜了三拜,携了四十八名族人纵身火海,誓不苟活。
彦国国君宣帝欲求详细,可那几个生还者却在禹昌宗遗留下的灰烬处一同抹了脖子,临死前,几人厉声呵斥彦国君主德行缺失致使妖火灭宗,天道轮回,妖火必再次降临,讨伐宣帝。如今殉宗,乃是因宗主忠心壮举,自己更不能苟活。
相传宣帝气得脸色发青,却是一言未发。
而后,彦国国君下令查清火源,三月之后,仍是一无所获。
宣帝由此战战兢兢度过了三年,生怕真是天降凶兆,殃及一国。可三年过去,仍是相安无事。
而后多少年过去,天下大势分分合合,取代而至的朝代百姓乐业,歌舞升平,甚至于都忘记了彦国的存在,只是百姓酒足饭饱之余,却总能记得赞叹当日宗主的忠贞烈骨,和猜测那场诡异的大火,以及背后的原因。
口口相传下来的故事众多,令人分不清真假,却都话里有话,说一向不喜人命天定一说的彦国国君,却在国宗灭亡后告示天下,此乃天灾,而非人祸。
一道告示模糊不堪,未见一丝真实说明。
而野史杂技却把这一段写的传奇非常,或是政事阴谋,或是情仇毒杀,总之,国宗和彦国,绝不是天灾。
而民坊之间流传的,却都有那么一桩相同的故事。说那国君为了安慰宗主及他族人忠贞烈骨,特建墓陵,棺材装不了尸骨,便葬了好些珍贵的陪葬品。
饶是盗墓贼贪财,却也感念宗主壮烈之举,守着那份职业操守,未曾进入墓陵半分。可偏有狼子野心的,进了墓陵,翻开棺材的那一刹那,却发现四十八具尸体有四十六具好好的躺在那,每个人除了颈间的一点红外,连半分被火烧着的模样都没有。
盗墓贼以为殉宗之说为缪谈,打算扒拉点值钱的玩意就离开,却听见远处传来“嘎嗒、嘎嗒”的声音,带着些许回响,配着本就阴森的陵墓为背景,盗墓贼顿时背后生凉,猛然回头,却看见一名打着红伞的红衣女子走来,画面诡异的很。世人都道那女子美丽的很,可究竟是什么相貌,谁也说不清,有的上了年纪的老人说,那女子几缕发丝垂至胸前,举着伞的那只手壁上还印着妖冶的花,栩栩如生,像是真的要开枝散叶伸展出来。
盗墓贼掏出短剑自卫,女子却嗤笑一声,极是不屑。
盗墓贼被笑的恐惧,颤着嗓子问对方是谁,可那女人并不搭理,举着伞径直走到一处棺材,才回过头看那盗墓贼脚下的麻布袋“把这些东西放回去,今天我不想杀人。”那毫无波澜的口气,却在平淡中透出了一丝不容置疑。
盗墓贼愣了一愣,但也没傻到在这种时刻彰显自己的男人气概,他虽不知那红衣女子是谁,可此情此景,容不得他提出异议,盗墓贼飞快的把麻布袋里面的金银财宝放回棺材,那女子却早已看着自己面前那处空棺材目光深远,明明是盯着棺材看,却又像是看着别的东西。
“我是谁?我是你们口中所说的,那场妖火。”
盗墓贼又是一愣,可那女子也并不在意盗墓贼什么反应,只是抚上棺材内的金银首饰,淡淡道:“你们口中的妖火,说的没错,他们都死在我的火中,却都有着尸骨。”
饶是盗墓贼再傻,也转过弯来明白眼前的女子并非善类,转过身拔腿就跑,却被女子不知何时拿出的一个鞭子抽倒在地,头脑尚在发晕时,就听见女子收鞭嗤笑“不自量力。”
盗墓贼爬起来连连叩头,那女子脚下摆放的红伞却从伞面伸出血腥的枝杈来,朝着盗墓贼蔓延。
盗墓贼吓得魂不附体,伸出颤抖的手指着那枝杈“这、这、这”的说不出个所以然来,女子却蹲下来抚摸着从伞里伸出来的怪异东西,“我今天不想杀人,明天我在带你喝这个人的血好了。”
那本伸到盗墓贼面前的枝杈,却随着女子的话硬生生的缩了回去,“给你一天活头。滚罢。”
盗墓贼浑浑噩噩的回到家中,将经历的一切告诉家人却没被当真,只是第二天傍晚,众人发现盗墓贼死在房里,惨无人形。
门窗良好,陈设依旧,除了墙壁上那几个猩红的大字,再无其他。
:进陵墓者,死。便是那几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