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6、纵横弟子 ...
-
第六章纵横弟子
多年以后,戴夏早已不愿去想飓风过岗时的种种险象环生。倒是风平浪静后与出渔的对话还会时常想起。那时,大船在风暴中损坏,其余人要等到新派出的大船去接回岸来。而戴夏、出渔、魏毅还有向导,乘坐出渔那只小船先行返航,
戴夏说:“你这呆子,准备呆在岛上一辈子不回去吗?”
出渔说:“我以为你死了,回去也没人管我吃住。”
“你脑子真是灌了米浆,那庸医骗你的话你也信?”
“他没说错啊……”
出渔往破衣服里摸了摸,摸出一只鸡蛋大的珍珠。他这身衣服已经破得快遮不住身子,不知道他怎么还能藏住这只硕大无比的珍珠。
戴夏接过来认真打量,心里盘算着除掉租船的费用,也还能剩下不少。她这次逆了父亲的意,以后要维持阔绰潇洒的生活,估计只能靠这珍珠了。
出渔一把抢过去,揣回烂衣服里,这枚明珠就这样暗投了。
“这个我要留着,以后造大船!”
“什么?”戴夏以为自己听错了。
“我在岛上这段时日算清楚了一件事情。现在最大的船是白圭家的商船,龙骨长十二丈,两层重楼,能航行百里。如果龙骨做到五十丈,船舱分成十多个独立防水的小仓,即使二三个损坏进水,仍能照常航行。甲板上的重楼能有七层,竖三丈风帆。这样的大船能行千里……这样我们能去很远很远的地方。”
“你想去哪里”戴夏问他。
“你说往极东之地会有什么?”
“蓬莱以东都是仙境了吧,倒真是好地方。”戴夏促狭的心想,要是前两天你挂了,现在已经知道那仙境长啥样了!
“师姐,你别走神啊。到时带着你去啊,你可带好吃的用的。”
得,这小子还预着她呢。
戴夏不想和他胡扯了,把坐在一旁的魏毅招招手叫过来,继续说:“魏毅你和出渔说说刺杀我的那些刺客吧,让他也防着点!”
“射过来的箭簇有刻字,这个一点不难。现场也找到了木刻‘杀’字令。秦国刺客都是杀人留名,重在威慑。这些东西我仔细查看过了,应该不是仿冒。”
没有人发现出渔浑身怔一下,戴夏拍他的肩膀说:“你得小心!秦,虎狼之国,刺客遍天下。虽然现在不知道为何对我动手,但是说不准也会对着你……”
“戴夏,我有话对你说……”出渔拉上戴夏走到船尾,估摸着魏毅听不到他们说话了,然后凑到戴夏耳朵边正准备说话。戴夏突然又说:“你觉得魏毅如何?你认识他早,说说看!”
“什么……”出渔愣了,不知道她要说什么。戴夏笑了,看向魏毅,红了脸颊。出渔突然又明白了戴夏在问什么,心情一落千丈。他看向魏毅……
魏毅双手抱青铜剑站在船头,他身板挺拔如乔木,海风吹飞他额头的发丝,看向远方的目光炯炯有神,的确是个标致模子。即使这几日艰辛,戴夏和出渔已经憔悴得脱了层皮,却一直都对生存信心满满,就是因为有这么个可靠的魏毅在身边。
出渔从心里叹了口气,说:“你想将魏毅安排在身边不难。他缺钱爱钱,只要有足够的报酬就可以。”
“嗯,我正是这么想的……”
“但要留住他却不易。魏毅祖上是魏国的大将军,家道中落,到他这一辈只剩他这么个落魄子孙。他是要恢复祖上荣耀的,这个事情他曾对我说过。”
身处贫贱而心怀鸿鹄之志,魏毅原来是这样的人。
戴夏的眼睛睁大了,不相信地打量远处的魏毅。背后说人是不厚道的,魏毅感觉十分灵敏,回过头来打量这对鬼鬼祟祟的师姐弟。看了一遍,两遍……直到这二人全身冒冷汗。
这一年,注定风波不断,戴夏寻出渔出海遇风暴,白家大船毁于一旦,人命没出,但是那艘大船是白圭老爷子亲自督造的,准备来年投入海运,这一下,毁了他的计划。老爷子气得吹胡子瞪眼,这事闹得沸沸扬扬。戴夏听到消息,顿时有了将纵横小弟子出渔许给白家大孙女的心。这时的纵横小弟子面黄肌瘦、蓬头垢面、衣衫褴褛,看到一个红薯就能眼冒金光。不知道白家大孙女能不能看得上。
十日以后回到临淄时,师父已在学宫的校舍里等着戴夏和出渔。
上一次见着师父已经是半年前的事,戴夏欢喜得很,赶紧让出渔为师父端茶送水,捏肩捶背。然后观察着师父的神色,心里的算盘打了一遍又一遍,准备好好求师父一把。
戴夏揣摩人心的技能都是师父教授,且就学了点皮毛,所以她打探不出师父的想法。试探无果,她撇撇嘴,端正身子,乖乖跪坐在师父面前。
戴夏将自己的课业交给师父,师父看了点点头。
戴夏将出渔的课业交给师父,师父看了又点点头。
“师父,出渔的课业是不是进步很大?”戴夏问。
“嗯,不错!”
“这一段兵家论述如何?请师父点评!”
戴夏递上一卷竹简,上面落着出渔的名字。
师父接过去看,越看越认真,到后来忍不住点头赞叹。
“出渔,这段写得很好。用兵贵在神速……好好,进步很大!”
出渔果然老实,也不敢给师父捏肩了,跳到师父面前跪着说:“师父,这不是出渔……”
“师父,您再看这篇!”戴夏又拿出一卷竹简,上面同样落着出渔的名字。
这次师父不再赞叹,看完后细细打量着出渔,脸色上的笑容也没了。
“这……不是你们写的吧!”
“是是……哦不是不是!”出渔已经言语不清了,红着脸不停申辩,“师姐,你害我!”
戴夏笑了,道:“师父,这些课业确实不是出渔写的,出渔偷懒,叫了一个叫魏毅的小哥代劳。师父您看,魏毅的兵论是不是写得很好?师父,不如您收他下来指点一二?”
师父无奈的,摇摇头叹气:“你这鬼丫头,铺垫那么多就是想让我收魏毅那小子为徒吧!你们不知道纵横家每一代只有两名弟子!”
鬼谷门入师极难,但是戴夏和出渔入师门时年纪都小,倒是从来没想过为何只有他师姐弟两人。有时看到儒家弟子满天下,随便去哪里都有人过来热热乎乎地招呼一声“师兄,师弟”的,还羡慕了戴夏好长时间。
“先不说这个,有另一件事情要和你们说。”师傅又说,“今年冬月初,齐王要到稷下学宫听天下策士论政,你们有何想法?戴夏,你先来!”
关于稷下论政,戴夏已经准备了很久,她来了精神,立刻就将师父当做是齐王,现场演练起来。
“大王应取合纵之策。安抚毗邻的宋国、燕国,并游说诸侯,合力攻秦。”
“哦?为何?”师父假扮齐王应答。
“天下诸侯,以齐国和秦国国力最盛,且国力相当。齐在东,秦在西,相隔赵、魏、韩、燕等诸国。齐国近交,以增强国力;远攻,以克制秦国,如若秦国破则霸业可成!”
“那,卿对克秦可有建议?”
“合纵以克秦,强兵以克秦。强兵可效仿赵国,胡服骑射,建立强大的骑兵,使齐国,车有千乘,马万匹,披甲士兵百万。”
赵国在十年前颁布新令,效仿北方游牧名族的传统,改军服为衣袖窄口精干胡服,练习骑马和射箭的技术,建立强大的骑兵。十年下来,赵国骑兵从五百增至两万,并在最近以快速的骑兵战术攻击中山国,取得大胜。赵王的胡服骑射,成了诸侯国里的神话。
如今,戴夏在齐国提胡服骑射,也算应景。
对于这些论点师父没有评价,他转而问向出渔。出渔还在为魏毅拙笔代刀之事纠结着,一听师父询问,慌慌张张的摆手道:“师父不是我干的!”
什么乱七八糟的,戴夏吐吐舌头,心想,这糊涂小子免不了师父一顿罚。
师父也懒得问了,从怀里取出一卷竹简,放在书案上道:“这是师祖留下的《鬼谷卷》,你们仔细研读。记得,论证以齐王听信谁的观点为胜负之分。然后……”
师父停顿片刻,戴夏觉得气氛突然变得有点冷了,抬起头来望师父。
“然后,你二人中胜者留在齐国为卿,失败的那个必须离开齐国!”
“为什么!”二人惊呼。
“鬼谷弟子,一成一败,一荣一辱。你二人之中,只有一人能成为未来的鬼谷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