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7、七、学而“实习”之 [一] ...
-
1. 小马落户
风儿吹,花儿笑,太阳当空照。
闹铃响,鸟儿叫,上班不迟到。
站在257号巴士上,摇摇晃晃的和最后一点儿残留的睡意抗争。最后几站途径的都是工厂区,很快就看到PHILIPS的厂房了,可巴士还有半站路要走。
怎么都是平房?这片地很便宜吗?我半眯着眼睛看那一排排厂房朝后退去,PHILIPS的标志牌朝后退去,公司正门朝后退去……正门?不好!快按铃!!!一个急煞车后,我们一伙十好几个IA student晕头转向的下了车。(IA = Industrial Attachment)
“好险!差点儿坐过站……”众人心有戚戚焉。
然后呢?十几双眼睛望来望去,沉默中得到了一个共识——进去,找。
昂首阔步迈进大门的时候,门口的警卫大哥仅仅打量了我们片刻,丝毫没有阻拦盘问的意思,想必有关IA student报到时间的相关通知已经到位。
Human Resource Office很容易就找到了。(想想也是,于情于理这么重要的办事处都不可能在眼睛看不到的几角旮旯里出现,PHILIPS这么大的公司怎么可能犯这种规划性的错误?)
一个叫Hazel的Office Lady(挺漂亮的年轻女人,颇有公关小姐的架势)给我们介绍了PHILIPS的概况,然后就带我们进各自的部门报到了。解散我们之前她留下了自己office的电话,说以后有任何需要都可以找她,尽管后来不少人发现打这个电话十次有九次都没人接,当时听她这么说的时候还是有种安心的感觉。
我发现自己的名字被孤零零的列在一行,意思就是没人做我的partner。也好,我安慰自己,说不定反而有机会接触更多的人。是福是祸,来了再说。
我的supervisor是Project Management Department的manager之一。大家都叫他Peter,慈眉善目的像个好好先生。
还不能掉以轻心,我告戒自己。“人不可貌像”的道理早就知道,现在到了理论联系实际的时候。
我的座位在一间叫做“One Room”的办公室里面。刚听到这个名称的时候我深深为之动容,因为第一印象竟和北大的“未名湖”如此相似……让我在一个陌生的环境里有了种奇妙的亲切感。
环顾四周,我惊讶的发现几乎人人电脑上都有一两个小玩意儿。Peggy的是帆船,慧玲的是一对胖乎乎的瓷娃娃……于是乎,一匹褐色的小马驹儿在第二天来到了One Room,成为继我之后又一个短期住户。
2. 我打、我打、我打打打……
既然名义上是个“上班族”,每天少不了的一件大事就是——打卡。
没错,打卡。不要露出那种失望的表情好不好?这是个很严肃的话题。
打卡有打卡的学问。
首先,你要记着对表。打卡钟前,众生平等。管你看的是Singapore Time还是Greenwich Time,就算你手上戴的表是李光耀送的礼物,打卡钟一跳过8点,照样扣钱,一分钟也要扣。
这说的是打上班卡。好在从第二天开始每天早上都搭乘公司的shuttle bus,虽然不得不一大早披星戴月的往shuttle bus的pickup point赶(途径云南园和Jurong West组屋区,横穿PIE的时候还能欣赏天桥下的车水马龙流光异彩),想来总比因塞车而迟到要好的多。
再说说打下班卡的情形。5点35分放工,通常5点半开始收拾东西。有什么档案没存盘的,report没写完的,表格没画好的,零食没吃饱的,小觉没睡醒的,game没打赢的(oops,不要让老板听到)……都开始手脚并用的忙活起来。如果5点34分你还没在打卡钟前出现,那么,很抱歉,你永远没机会打到5点35分的卡了。这不仅是面子的问题,同时更意味着shuttle bus上可能将不再有你的座位。
什么?为什么会这样?还用我说吗?看看打卡钟前面排的长龙还有什么瞧不明白的吗?
34到35的等待是最激动人心的时刻。等啊……等啊……怎么还不跳呀?快跳——快跳呀!难不成坏掉了?卡在34动不了了?种种猜测煎熬着众人的苦难心灵,耐不住性子的难免对无辜的打卡钟来上一顿无伤大雅的拳打脚踢。
“咯噔——”一声,仿佛世间美妙至极的仙乐,带走了一天9个多小时积累下来的疲劳,迎来了美好夜生活的向往……如果是礼拜五,那么打卡钟前的队伍看起来会更长,那“咯噔”一声听上去也更加动人。
历史悠久的打卡钟(至少看上去如此,事实也的确如此)偶尔也会不负众望的“罢工”一两次。长长的卡片插进去,却听不到“卡——”的一声。头一次遇到这种状况的人难免紧张起来——打不到卡,HR Office会不会当我们旷工啊?会不会扣薪水?……其实完全没有紧张的必要。打卡钟没别的毛病,就是欠揍。只需抡起拳头捶个一两下(最多三下),保证它放弃罢工,乖乖回来工作。
实习多日,一日两次,我就这么和打卡结下了不解之缘。
3. Friday Is Casual Day
实习第一天的任务是拆熨斗,认识熨斗各个部件的性能。照Peter的说法是,先了解一个Iron,再去了解如何制作一个Iron,最后了解如何大量生产Iron……
看上去不难,真的动起手来却是问题一大堆。一个个螺丝拆下来堆在一边,熨斗的外壳却不见有一点松动的迹象。Snapfit也不至于这么坚固吧?一气之下我抄起老虎钳从前端剪出一个豁口,硬生生掰了开来。掰开之后才发现在旋钮底下藏着个漏网的小螺丝,一时无语……
把拆坏了的熨斗拿给Peter看,他只笑着说了句“It’s ok. We still have a lot of sample models. Do you want another one?”然后从柜子里又拿出一个款式相近的样品交给我。言下之意,我可以放胆去拆,反正他们多的是,拆坏几个也不要紧。
我瞧见外壳上一道明显的裂痕,空白的地方写着“drop test #10”的字样,这才明白这么多可以供我们拆装的熨斗是哪儿来的。PHILIPS果然是大公司啊……
实习的头几天就在拆拆装装拼拼凑凑中过去了,到了礼拜五,我把成功拆装过一遍的熨斗样品和画好的零件interface草图以及两个结构改进方案交给Peter。在办公室见到他的时候我有点儿惊讶。因为他今天穿的不是平时那种正式的shirt and long pants,而是极为休闲的一件T-shirt和牛仔裤。从他的office出来途经另外几个部门的时候我不免留意了一下,发现大家都穿的格外随意,基本上都是T-shirt and jeans。
我问Peggy为什么会这样,她让我自己去看公司主页。
公司主页我自从进PHILIPS以来就没去看过,因为在PHILIPS不能上网,也就是说既不能上华新,也不能用MSN和□□,所以我平时连IE都懒得开。经Peggy一提,我倒是对那素未谋面的主页来了兴趣。打开一看,首页顶端豁然一行醒目的滚动字符串——FRIDAY IS CASUAL DAY!
有意思。我四下里瞧了瞧穿着和平时迥然不同的员工们,以及众人脸上仿佛比平时轻松得多的神情,不禁暗暗佩服制订这条规章的人。不费吹灰之力就能在每周工作日的最后一天调动起员工的情绪,妙啊!
再看看自己一身行头——也是T-shirt and jeans,几乎天天如此。HR的人不说,我自然也懒得穿什么劳什子的工作套装。一句话——
Everyday is Casual D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