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言
现言
纯爱
衍生
无CP+
百合
完结
分类
排行
全本
包月
免费
中短篇
APP
反馈
书名
作者
高级搜索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巴清 ...
秦始皇二十六年,咸阳宫百丈灯烛彻夜未熄。
御座前的玄衣天子正批阅奏牍,忽见岭南道呈来的丹砂贡品中混着一片简牍:
“巴郡枳县清,献丹十万斤贺天下一统。”
始皇抚简沉吟:“可是那个聘私军、筑怀清台的寡妇?”
阶下顿首的御史战兢应答:“此妇掌丹穴之利,僭越礼制...”
话未竟,始皇忽掷简大笑:“朕筑长城缺汞砂防腐,她倒解了燃眉之急——传旨,赐青铜轺车乘之!”
三十年前。巴郡枳县。
丹砂世家的独女,清,幼时即显异禀,能在丹房辨百种矿脉。
某日父执宴客,席间论及《山海经》“丹粟之象”。
十岁女童忽然插话:“《中山经》载丹粟出贲禺,实指朱砂伴生石英。”
满座哗然中,她取来矿样剖解,果见赤砂裹于水晶之中。
出嫁那日,花轿途经自家丹井。
忽有矿工惊呼“井崩”,清扯下盖头直奔井场,凭回声判明坍塌方位。
“取竹龙导气,从东南掘进!”
救出的矿工跪地泣谢时,她红嫁衣沾满丹砂,如霞映雪山。
夫君早逝,清穿着未染色的苎麻丧服,跪在丈夫的椁前。
族老欲收其矿权。
“丹砂之利足以动诸侯,岂可付于妇人?”
“按律当由从子继产,公孙氏已遣三子前来...”
纷纷扰扰,吵吵闹闹,清垂着头,任思绪飘浮。
青铜灯树上的烛火摇曳不定,映照着案几上的矿脉图卷。
清缓缓起身,从漆盒中取出一枚鸡血丹砂原石置于丈夫灵位前。
这是他们新婚时共同在矿洞深处发现的珍品。
“夫人若愿守节,当迁往别院静修。”族长将竹简摊开,“商贾之事自有男子担当。”
清的目光扫过堂下那些贪婪的面孔,忽然想起昨夜在丈夫病榻前立下的誓言。
她深吸一口气,声音清越单薄,却又坚如磐石:“《周礼》载‘妇功之制,丝麻矿冶各司其职’。先夫遗命犹在耳畔,丹砂矿事不必劳烦诸位。”
廿三岁的寡妇当庭展开《矿脉图》,指出契约中“丹井七口”实为虚指:“按秦律《工律》,矿井以硐室计,妾身名下实有十三硐。”
又取出一匣丹砂样本,每罐标着产出井深与汞含量:“最贫之井亦胜他处良矿,岁利可增三倍。”
族老们传看砂罐瞠目结舌——这些标号之法,竟是效法商君书中的户籍制度。
她很快展现出惊人的经营之才。
先革新技术,创“积碓采凿法”以水力破碎矿石;又设“分馏窑”提纯水银,得汞纯度竟达“九转”之境。
清褪去罗襦,以葛布束发,亲自监督水银提炼。
老工匠摇头叹息:“地火三日不旺,辰砂转化不及,恐误官府军械镀造之期。”
清凝视着窑口微弱的火焰,忽然命人取来桐油。
“《墨子·备穴》有云:‘火道不通,则以油膏引之’。”
她亲自将桐油注入陶管埋入火道,又令人改动风箱布局。
当幽蓝的火焰重新升腾时,工匠们纷纷跪地称奇。
她开创的“水飞法”提纯术使丹砂成色陡增,巴郡丹砂很快成为各诸侯国争购的珍品。
最令人称奇的是组织女矿工成立“丹霞营”,专司精细分拣。
老矿工咋舌:“女子目力竟胜男子!”
秦王政十五年,秦楚大战致丹砂滞销。
她反其道行之,大量收购别家矿场,更遣商队远赴夜郎国。
族人怒斥“败家”,她却指着新绘的《西南丹砂水道图》:“楚地战乱,正可开辟僰道—泸水新商路。”
果不其然,三年后秦设黔中郡,她的丹砂已垄断夜郎市场。
真正令她声动巴蜀的,是化解那一桩惊天矿难。
巫郡丹井塌方百人被困,她亲赴现场指挥救援。
以竹管输送空气,用酒醋软化岩层,更独创“悬吊式支护法”。
救出最后一名矿工时,井壁忽现赤色岩画——天然形成的玄鸟图案。
众人跪呼“丹神显灵”,她却道:“此乃朱砂氧化之象,速记入《矿志》。”
财富积累伴随风波渐起。
郡守欲以“僭越”罪没收其业,指控她“私养甲士”。
公堂上她出示秦王亲颁的《矿冶律》:“凡产丹砂处,准募卫队防六夷劫掠。”
又呈上账本:卫队经费单列,从未占用税赋。
郡守翻至末页忽见丹砂拓印——正是献给华阳太后的寿礼标记,顿时汗如雨下。
更危险的较量来自咸阳。
有官员举报她“以丹砂资敌”,证据是运往义渠的商队记录。
她星夜入京,直赴少府衙门呈上契约:所有销往戎地的丹砂皆混入秦军特制毒剂。
“戎人用毒砂祭神,三月内部落祭司尽数癫狂。”
少府令骇然:“此乃《孙子兵法》‘不战屈人’之策!”
始皇闻奏后沉思良久。
彼时正逢求仙热潮,方士称“水银可炼不死药”,而巴清提供的丹砂纯度远超琅琊贡品。
更令他心动的是,此妇竟在奏章中建言:“可于陵寝以水银为江河,镇四海之气。”
千古一帝与丹砂女王的会面充满玄机。
咸阳宫偏殿中,始皇隔珠帘问道:“一妇人何以富甲天下?”
她从容应答:“妾非富甲天下,乃以天下之力富巴蜀。”
呈上的丹砂样本盛在玉盘,竟自动聚成九州图形。
始皇忽问:“可知朕为何赐乘轺车?”
她垂首:“陛下实赐丹砂专营之权。”
君臣心照不宣——帝国需要水银防腐陵寝,更需要丹砂控制方士。
离宫时她获特许“筑台自守”,实为默许其私人武装的存在。
怀清台修筑时,她融入了惊人巧思:台基埋设水银机关,墙壁掺入丹砂防蛀,更设观星台测算矿脉。
有儒生讥讽“妇人之台妄比章台”,她却在台顶刻下《丹铭》:“丹心可炼金石化,何须男儿定乾坤。”
晚年她将产业尽献朝廷,唯求保全矿工生计。
始皇准其请,却下密诏:“巴清之后,丹砂不复私营。”
临终前,她将业已扩至江南的产业交给女弟子们打理,遗嘱只书九字:“取于地,还于天,归于人。”
送葬队伍绵延十里,巴山群峰间回响着工匠们的悼歌。
她简朴的墓穴中,唯一陪葬品是当年丈夫灵前那枚鸡血丹砂石,经年依旧鲜红如初。
三百年后,司马迁游历巴郡时,在废弃矿洞的石壁上读到一段铭文:
“女子之强不在抗暴,而在承天地之重而不折;女子之慧不在机巧,在知进退存亡而不失其正。”
太史公慨然叹曰:“清,穷乡寡妇,礼抗万乘,名显天下,岂非以财耶?非也,其精诚之道也。”
1982年,考古工作者在秦始皇陵封土堆发现异常汞含量,分布图案竟与渤海湾轮廓惊人相似。
而千里之外的重庆长寿区,村民仍传唱着古老的丹歌:
“丹井深深深几许,巴娘子,凿通天地路。水银泻地作星河,照得千秋万岁烛。”
丹砂尽处,青山依旧。
查史料词条是“巴寡妇清”。
古时候女子是男子附属,哪怕这个男子已经没了,也要特别注明是“寡妇”。。。。。
我很烦这个由男性书写的规则。。。。
所以清的成就,更显难得。
这是那么多不允许女人出现在史书里的男人们都没有办法随意抹去的成就!!!
另外,如果丈夫还在,也许所有的成就最后还是归到了丈夫头上。。。。。。。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4章 巴清
下一章
上一章
回目录
加入书签
看书评
回收藏
首页
[灌溉营养液]
昵称: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你的月石:
0
块 消耗
2
块月石
【月石说明】
打开/关闭本文嗑糖功能
内容: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