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言
现言
纯爱
衍生
无CP+
百合
完结
分类
排行
全本
包月
免费
中短篇
APP
反馈
书名
作者
高级搜索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越女 ...
南林深处,晨雾未散。
越女已然起身,立于一片青翠之间。
她身形纤瘦,却站得笔直如新竹,柔韧挺拔。
天光尚未大明,林间只有雀鸟偶尔的啁啾,和着她平稳绵长的呼吸声。
这是她十几年来雷打不动的日常。
天未明时便已起身,面对东方微白之处,呼吸吐纳,凝神静气,感应天地间流动的生机。
随后,便是数个时辰不间断的挥剑练习。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剑锋划破空气的嘶鸣,几乎成了南林的一部分,与风声、雨声、落叶声融为一体。
她的剑并非名器,只是一柄普通的青钢剑,剑身甚至因常年使用而显得有些单薄。
但在她手中,这剑却仿佛有了生命,时而如灵蛇吐信,迅疾刁钻;时而如江海凝光,沉静磅礴。
不知从何时起,她察觉到一道注视的目光。
并非林中走兽那警惕好奇的窥探,那目光更沉静,更幽深,带着一种近乎审视的意味。
她剑势未停,心神微动,眼角余光瞥见不远处一棵古松的虬枝上,立着一只通体雪白的猿猴。
它不像寻常猿猴那般躁动,只是静静地立着,歪着脑袋,金色的眼瞳一瞬不瞬地盯着她的剑招,竟似在端详琢磨。
越女心中讶异,手中剑招不由缓了一分。
她倏然扭头,目光直直望向那白猿。
白影一闪,那处枝桠空空如也,只微微晃动,仿佛方才只是晨曦投下的一个错觉。
越女凝神屏息,缓缓回过头。
另一侧,一株老梅树下,不知何时,竟站着一位鹤发老翁。
他身着粗布麻衣,身形清癯,面容红润,竟无多少皱纹。
唯有一双眼睛,澄澈如孩童,又深邃如古井,映着林间的微光,仿佛已看尽了百年沧桑。
老翁抚着长须,缓缓开口,声音不高,却清晰地穿透了清晨的薄雾,落入越女耳中:“吾闻子善剑,愿一见之。”
越女收剑而立,气息丝毫不乱。
她客客气气地回应,言辞谦逊,姿态却不卑不亢:“妾不敢多所隐,惟公试之。”
她心中清明,这老翁与那白猿的出现都绝非偶然,眼前之人,恐是隐世的异人。
老翁不再多言,微微一笑,随手在身边竹丛折下一根三尺来长的竹节,那动作随意得如同拂去身上落叶。
也不见他如何作势,只手腕轻轻一抖,那根竹节竟嗤的一声轻响,破空而来,去势不快,却隐含一股锐利无匹的劲力,直刺越女面门。
且那竹节飞至半途,竟微微颤动,笼罩了她上身三处大穴,后着无穷。
这一掷,已然超越了寻常武学的范畴。
越女眸光一凝,在那电光石火之间,她并未后退,亦未硬格,只是手腕极其微妙地一转,手中青钢剑的剑尖向上轻轻一挑,精准无比地迎向竹节中段力道最弱之处——并非击打,而是用一股柔劲顺势一引一带。
那蕴含内劲、足以洞穿木石的竹节,被她这般一引,竟乖巧地变向下坠。
未等其堕地,越女左足悄无声息地向前滑出半步,左手纤指探出,如拈花般,稳稳地将那竹节接在手中。
整个过程行云流水,不见丝毫烟火气,仿佛那竹节本就该落入她手中一般。
高手过招,胜负只在毫厘之间。
这看似平淡无奇的一掷一接,其间凶险与精妙,唯有局中二人自知。
老翁眼中掠过一丝难以察觉的赞赏。
就在这时,一声清越的猿啸自林梢响起。
越女不由侧头望去,只见先前消失的那只白猿重又出现在不远处的树梢之上,对着老翁的方向呼啸一声,旋即身影一晃,如一道白色轻烟,没入苍翠的深林,眨眼间便不见了踪影。
越女再回过头来,梅树下的老翁也已杳无踪迹,仿佛从未出现过,只有她手中那根微温的竹节,证明着方才并非幻梦。
空气中,只留下一缕若有似无的、松针与清露混合的清气。
她握着竹节,独立林中,良久未动,心中若有所悟,又似有更多迷雾涌起。
又一日。
林外的寂静被陌生的脚步声打破。
一行数人,衣着虽力求简朴,却难掩其上的精细纹路与周身的气度。
为首者是一名中年文士,面容俊雅,目光睿智,虽徒步于山林,却自有龙章凤姿,正是越国大夫范蠡。
他奉王命而来。
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矢志雪耻,广纳天下贤才奇士。
范蠡曾偶入南林,机缘巧合得见越女练剑之姿,惊为天人,故向越王举荐,言南林中有越女,剑法通神,天下无双。
越王闻之,心动不已,乃遣范蠡前来相请。
越女于草庐前接待了范蠡。
范蠡执礼甚恭,说明来意:“王闻女子剑术超绝,心甚向往。敢请女子入宫一见,王欲请教剑之道。”
越女沉默。
她久居山林,不问世事,但…她终究是越人。
宫殿之中,气象森严。
越王勾践端坐于上,虽历经磨难,眉宇间仍存锐意与沉郁。
他看着殿下立着的越女,布衣荆钗,却如空谷幽兰,自成气象。
压下心中些许疑虑,开口问道,声音在空旷的殿中回荡:“夫剑之道如之何?”
剑的道理,究竟是怎样的?
越女抬眸,目光清亮坦然,她的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
“妾生深林之中,长于无人之野,无道不习,不达诸侯,窃好击剑之道,诵之不休。妾非受于人也,而忽自有之。”
我生于丛林,长在荒野,不曾学习过什么大道理,也不与诸侯权贵交往,只是私下里喜好击剑之术,日夜思索练习。
我的剑道,并非得自他人传授,而是在长年累月的修炼中,自己忽然领悟的。
越王闻言,兴趣更浓,追问道:“其道如何?”
那你所悟出的,究竟是怎样的道?
越女略作沉吟,似乎在斟酌如何用言语描述那幽微深奥的体会,随即缓缓开口,言辞简洁,却意蕴万千:
“其道甚微而易,其意甚幽而深。”
剑道精微而直接,它的意蕴幽远而深邃。
“道有门户,亦有阴阳。开门闭户,阴衰阳兴。”
剑术有守攻之势,如同阴阳变化,开门迎敌,闭户自守,阴气衰微,阳气便盛。
“凡手战之道,内实精神,外示安仪。”
但凡实战之道,内在要充盈精神,外表却要示人以安详仪态。
“见之似好妇,夺之似惧虎。”
静时像温婉的女子,动起来夺击时要如受惊的猛虎,令人生畏。
“布形候气,与神俱往。”
布设形招,等待气息与时机,要与心神一同进击。
“杳之若日,偏如腾兔,追形逐影,光若仿佛,呼吸往来,不及法禁,纵横逆顺,直复不闻。”
其势幽远如太阳运行不可捉摸,其变偏斜如腾跃的狡兔般难以预料,追击形影,剑光闪烁似有还无。
呼吸往来之间,动作快得不容人思考法规禁令,纵横进退,或逆或顺,令人无从判断听闻。
“斯道者,一人当百,百人当万。”
若能掌握此道,一人可抵挡百人,百人可抵挡万人。
“王欲试之,其验即见。”
大王若想验证,不妨一试。
越王听完这一番玄妙又自信的论述,目光锐利起来。
他并非完全理解,但那“一人当百,百人当万”之语,深深打动了他图强雪耻之心。
他需要亲眼见证。
于是,越王命令殿前百名精锐勇士,手持长戟,合力围攻越女。
勇士们轰然应诺,戟光如林,从四面八方攒刺而来,杀气弥漫殿宇。
越女神色不变,手中仍是那柄普通的青钢剑。
她身影晃动,如风中柔柳,在那密集的戟影中穿梭自如,竟无人能沾她衣角。
剑光闪处,并非硬碰硬的格挡,而是每每于间不容发之际,轻点疾刺而来的戟杆发力之处,或引或拨,或挑或压。
只听叮当之声不绝于耳,伴随着勇士们的惊呼,他们手中的长戟竟不由自主地脱手飞出,或被带得歪斜刺向同伴,阵势大乱。
不过片刻,百名勇士手中皆空,长戟落了一地,而越女依旧独立场中,气息匀停,仿佛只是做了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
正如她当日接住老翁掷来的竹节那般轻松自如。
越王目睹此景,猛地从座位上站起,眼中爆发出惊人的光彩。
他终于信服,大喜过望:“真天赐神技于越也!”
他当即以重礼相待,恳请越女留下,将剑道传授于越国军士。
自此,越女于校场之上,开始教导军士剑术。
她教习的方法与众不同,不重死招,而重意蕴,重感应,重那“内实精神,外示安仪”的境界。
她挑选领悟力强的军士,亲自点拨,将那幽深微妙的剑意,化入适合战阵搏杀的技巧之中。
军士受其教者,达三千人。
这批精锐,后来成了越军的中坚,剑术犀利,身手矫捷,在日后吴越争霸的战场上,立下了赫赫战功。
岁月流转,倏忽岁余。
越女感到所能传授的已然尽数传授。
她越发思念南林的寂静,思念那只有风声与剑声作伴的纯粹时光。
一日清晨,她飘然离去,如同来时一般突兀,未向任何人辞行。
待越王再欲使人请教时,才发现她居住的客舍早已空置,案上只留下一卷她亲手所书的、阐述剑道精要的竹简。
人已不知所踪。
越王遣人多方寻找,终不得其迹。
她仿佛化入了南林的云雾深处,再不复出。
唯有那玄妙莫测的越女剑法,经由那三千军士,部分地流传了下来,成为越国一剑倾天下的传奇。
我不喜欢金庸的《越女剑》。
凭什么越女要爱上范蠡啊?
你们臭男人真是惯会做白日梦啊!![小丑]
心中无男人!拔剑自然神!
我们剑神根本不需要男人!!![笑哭]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3章 越女
下一章
上一章
回目录
加入书签
看书评
回收藏
首页
[灌溉营养液]
昵称: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你的月石:
0
块 消耗
2
块月石
【月石说明】
打开/关闭本文嗑糖功能
内容: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