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城里的月光 ...

  •   到城里讨生活,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第一难就是落脚。姜木生和杨华两个小家庭初到清州市时,真的是两眼一摸黑。好在给二舅杨华联系工作的同学有个亲戚算是清州市人,家在清州市的城乡结合部,自家独栋的小楼,一楼自家做豆腐卖豆腐,二楼住人,三楼四楼出租,故而姜艾一家人初到清州市里就先蜗居在这间小出租屋内,而由于前生姜艾小时候发的一场高烧,生的这场大病,把这段记忆全部给遗忘了。所以姜艾刚重生时,一会儿没反应过来。

      姜艾自从发现自已重生回到5岁后,沉默了好久……

      一方面是因为自从弟弟姜海出生后,自已在家里的家庭地位直线下降,虽然上辈子已经感受过一次,但是重新再回到这个压抑的环境中,还是让她心累不已。特别是杨慧在家带孩子,看儿子姜海哪哪儿都好,特别可爱。看姜艾这个女儿就没有那么顺眼了,稍有不顺心,就拿姜艾发作。

      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害怕自已不小心做出什么怪异的行为,说错了什么话,招来大人的怀疑和责骂。

      一家人已经在清州市住了大半年了,姜木生在运输队工作,因为人头脑聪明,性格又大胆,学会了开拖拉机,就开始了跑运输的生活。基本上是白天不着家,从来不管事。杨慧开始了全职家庭妇女的生活,两个孩子还小,姜艾虚岁5岁,但实打实满算是4岁大,姜海更是还不到1岁,连话也不会说,正是离不了人的时候。

      两个年轻人自从来到城里开始了新生活,感觉到生活有了新的盼头。特别是姜木生虽然工作辛苦,收入却也是比之前多了许多,足够一家人的开销有余,时不时还能买点肉食改善生活。杨慧虽然要一个人带俩孩子,但是没有婆婆给气受,家务也不多,清闲的时候还能去房东家看看电视。

      可以说两个人都对现在的生活再满意没有了。而两个人都偏爱小儿子,基本上对姜艾不关注,也就没发现姜艾的异常。

      上辈子两个人也是这样,从来没有主动关心过姜艾的生活和学习。姜木生还好些,会给姜艾生活费和学费,让姜艾顺利的读到大学毕业。但条件就是要求姜艾工作5年内偿还家里20万,结婚的话要求男方给30万彩礼,当作抚费姜艾长大的报酬。

      杨慧更是对姜艾不喜,从就非打即骂,和姜木生吵架后就对把气撒在姜艾头上,说就因为姜艾是个女儿让婆家对自已不满,没有地位。姜艾从小到大穿的都是校服或者表姐们送的旧衣服,吃饭也不能上桌。不能养长发,因为洗头费水,甚至冬天洗头也只能用冷水。所以一到冬天,姜艾的个人卫生真的是,现在回想起来自已也是老脸一红,难为了当初的同桌。

      姜艾在这样的环境下,从小养成了自卑的性格,也没有朋友,唯一的爱好就是爱看书。各种杂书,不论什么,姜艾都能沉的下心去看,因为在书的世界里,她觉得她真正得到了自由。

      因为爱读书,爱学习,姜艾考上了大学,读的是会计专业,毕业以后姜艾没有回家乡,而是在魔都一家企业里做会计,对经济、金融方面也略懂一些。但是她仍旧没有朋友,因为父母不幸的婚姻,也不愿意谈恋爱。

      姜艾觉得自已上辈子可能是有些抑郁的,不然不会长时间的失眠,导致最后死去又重生。而姜艾现在的感觉也十分抑郁。

      姜艾拿起扇子轻轻的为弟弟赶蚊虫,心中不免自嘲,重活一回又怎样呢,父母不重视,难道会因为重生一回而改变吗?现在夫妻俩感情还好,等过两年,夫妻俩的感情被金钱、现实所消尽,自已又会成为他们之间的夹心饼干。难道还要再次重温一回充满了家庭暴力的生活吗?

      作为一个只有5岁大的小孩,自已能做些什么,没有帮手,空有再多的想法,掌握再多的先知也是徒劳?更何况,如果自已和杨慧和姜木生说自已有法子能挣钱,估计等待自已将是秋风扫落叶一般的敌情审查和怀疑,就算真的挣的钱,估计和自已也是半毛钱关系没有。但如果什么都不做,就像上辈子一样,不要说再重活20年了,这样的日子再重过20天姜艾都觉得受不了。

      作为一名受过高等教育,掌握先进知识和先进技能的新时代独立女性,姜艾决定没有条件创造条件咱们也要上。干脆利落,敢爱敢恨才是她姜艾的性格,而不是在犹豫中蹉跎。

      下了决心的姜艾第二天起了个大早,和杨慧说了一声,就出了门,沿着弄堂走到村外的小公园。

      说是小公园,实际上就是几株大梧桐树,边上围了一围栏,连个池子都没有,村里的老人和小孩都喜欢聚在这里乘凉晒太阳,谈天说地,嬉笑玩耍。姜艾站在一棵梧桐树下,夏天的梧桐树叶碧绿青翠,枝叶舒展,遮住了早晨微热的阳光。

      树下已经有一群小伙伴聚在一起玩跳皮筋了,小花看见姜艾来了,热情邀请姜艾加入。姜艾空有一颗怀旧的心,但没有怀旧的命,总是跳了几下就犯规,只能站着当柱子看小花他们跳的不亦乐乎。于是也就不折腾了,发挥下爱幼的美德,站着当柱子,刚好可以想事情,挺好。

      姜艾人站着,思绪的雷达却已经开始扫描方圆一公里的街面上了。现在的生活水平虽然没有21世纪那么优越,物质消费和精神消费都比较贫乏,跟21世纪的生活水平相比绝对是天差地别。

      但是这时期人民的消费潜力十分巨大,长期压抑一朝得以解放的人民,随着经济发展,也开始追求生活品质。加上中国人普遍爱讲面子,潜意识中有一个攀比的心态,这时期的消费者心理普遍带着一种非理性消费的心态,可以说这时期的钱是最好赚的。

      但是非理性不等同人傻钱多,这个时候的人还是相对精打细算的,如果你的东西和市面上大路货一样,想要买高价那也是做梦。所以,要做有特色,但又不能太超前的产品。

      姜艾想到了餐饮业。前生姜艾大学毕业后就再也没有回家乡,一个人在外面租住,起初是为了省钱,后来做多了也发现下厨的乐趣。特别是一个人感到孤独的时候,安安静静的在厨房里做一个提拉米苏给自已,也算是自已给自已的爱吧!

      做会计工作事无具细,记账手续繁琐,工作压力很大,姜艾上辈子的愿望就是开一家小吃店,开心的时候招待有缘人,不开心的时候就关门去采风放松。

      姜艾注意到有一家早餐店生意挺不错的,重点留意了一下,主要是卖油条、包子、馒头,喝的有豆浆、馄饨、紫菜汤。虽然样数少,但是吃的人不少。姜艾还看到马路上有几个小摊,其中有一摊是卖烧饼的,生意也不错。姜艾在心里细数了一下客流量和消费情况,暗暗计下。又看了一下,店面中还有一家比较大的店面,挂着饭馆的招牌,只不过现在还没有开门,看来只做午餐和晚餐生意,也不知道都卖些什么,只能以后再了解了。

      姜艾小朋友对早上的收获表示很满意,开开心心的和小伙伴们告了别,准备回家再重新捋捋。慢慢计较,从长计议。

      走着走着,突然听见有人在喊着自已的小名“豆豆……”,这声音耳熟,姜艾扭过头去看。外婆杨素芬从远处慢慢走过来,还有二舅妈周菊英一起。姜艾看着眼着50多岁,头发还没有全部发白的矮胖妇妇,脸上挂着的是熟悉的慈祥笑容,真有隔世之感,激动的扑进外婆的怀里。杨素芬一把抱住外孙女,对外孙女的亲近很是很开心,笑呵呵的说,“乖囡囡,这么想外婆呀!”

      姜艾趴在外婆的怀里,故作害羞,双眼已经湿润,低头将眼泪偷偷擦去,心里是即开心又酸楚。如果说在姜艾30年的人生里充满的孤独的寒冰,而杨素芬则是能融化孤独的火种。

      或许是出于怜爱,杨素芬总是对姜艾特别宽容和关爱,从小到大,她总是关心着姜艾,经常把攒的钱偷偷塞给姜艾花。她总会劝解姜艾,人生最重要是开心快乐,平安健康,要抱着一颗感恩的心去享受生活中的美好。

      杨素芬是地主家小姐出身,嫁给了门当户对的地主儿子杨知乐,前半生虽然也经历了战争,但也算是平安顺遂,没吃过苦。新中国成立后,以为可以过上安稳的日子。结果因为地主成份,被划为阶级敌人,这辈子的苦都在后半辈子给吃了。在□□中,姜艾的外公杨知乐早逝,那时小女儿杨慧还不满10岁。但杨素芬硬是咬着牙,拉扯着四个儿女,还让杨慧读上了书。可以说杨素芬的思想是比较开明的,带着一种经历过苦难后的豁达。

      但是她的四个儿女却没有让她安享晚年,她最终一个人孤独的在老屋里过世,而姜艾也没来得及赶上见老人最后一面,这是她最大的遗憾。

      杨素芬和周菊英带着姜艾来到姜家的出租屋的时候,杨慧正背着姜海在水池边洗尿布。看到姜艾就大声骂道:“又死哪里去野了,成天成天不着家。一点都不知道大人的辛苦”。姜艾有了外婆的撑腰,加上换了个芯子,不愿白受冤屈,就反驳说,“我早上出去的时候和你说过了!”杨慧一听姜艾顶嘴就来气,上身掐了姜艾一把,张嘴要骂。杨素芬拦住了,“你干嘛,小孩出去玩不是很正常的,你生什么气!”说着,把姜艾放下,拉着杨慧一起,顺手帮忙洗了剩下的尿布。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