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5、第十五章 闲话家常  ...
            
                
                
                    - 
                          薛婶子来了孙家好几次,言语间有意无意间透露出了陆家老太太不怎么好相处的情况。孙老实搔了搔头,憨厚的笑着:“再怎么不好处,那也是孙姐儿的婆婆。我早和孙姐儿说过了,要她将婆婆当亲娘一般看待,万万不可顶撞婆婆。”
  王氏也点点头,附和道:“我当媳妇的时候就少说话,多干活。做饭、煮茶先问婆婆。所以婆婆也对我挺好的。我也是这么教孙姐儿的。她若性子古怪,你就伏低做小暖着她让着她。以孙姐儿的伶俐劲儿,再加上这一片诚心就算是石头也能暖化了。”
  薛婶暗暗摇了摇头,孙老实的娘是多么和善的一个老太太。当初看孙老太太待王氏和亲闺女一样,这街坊四邻凡是当媳妇的没有不羡慕的。于是薛婶借口要看孙姐儿,就提着裙角来到楼上。刚一打帘儿就看着孙姐儿歪在坐榻上,榻上大片的红布、绣线、针包滚做一团。孙姐只顾低着头打着手里的络子。
  薛婶儿叹道:“孙姐儿,不是婶子说你。你若是把打络子的心放一丝两丝儿的在缝衣绣花上,你娘也不用这么愁了。”她提起衣服展开看了看,又笑道:“孙姐儿到底是个聪明人,看看这两天的衣裳做的齐整多了,针脚又细又密都快赶上外面成衣铺子的活计了。”孙姐咬着丝线,从牙缝儿里挤出话:“那是我娘这两天帮我做的。”
  薛婶顿时无语,于是坐在孙姐儿身边,拿起针线替孙姐儿缝了起来。做了一会活计又忍不住唠叨起来:“孙姐儿,这缝补衣服的活计若不好好练练,恐怕日后不好与婆婆相处呢。”
  “那有什么?着急穿了大不了去成衣铺子买上一两件。有钱还害怕买不着衣裳?”孙姐口中说着十指却不停,丝线纵横交错间一个精巧的蝴蝶络子已成型了。孙姐儿串了两颗米珠,然后将打好的络子递给薛婶子:“这个给婶子留着玩吧!”然后探着身子从坐榻边的一个花木柜子里取出一个黒木匣子。然后从小匣子里面取出二三十个打好的络子递给薛婶儿:“这是上次婶子你说的赵家丫头婆子们要的,这花样,颜色,还有个人的名字都打上去了。还劳烦妈妈给送过去。”
  薛婶接过来赞了一番:“孙姐儿的手真是巧。这每个花样都不一样,最最难得的是每人的名字都用彩线打上去了。上次我送给刘婆子的那个络子,她爱的和什么似的。还嘱咐我告诉你,让你多给她打上两条。那络子钱我明日给你送来。”孙姐笑了,跳下坐榻收拾了盘点心过来,抢过薛婶儿手里的衣裳针线,随便囫囵一卷往针线筐里一塞道:“瞧婶子说的,若不是婶子我哪有这钱赚。再说了,依侄女想着那些大户人家什么精巧新奇的花样没有见过,这有名字的络子还真没有多少。这次我的婚事多亏了婶子,那钱婶子就留下一半吧!也算是侄女儿的一片心!”
  薛婶子笑着答应了。寻常的络子只能买五个钱,孙姐儿的络子丝线颜色样样都是好的,那些丫鬟婆子自己都认不全自己的名儿,有个这么新奇的物件自然抢着买。所以即使孙姐儿的络子收二十五个大钱,也有人抢着买。自己帮孙姐陆陆续续的卖出了将近二百个络子除去二百文的本钱,孙姐儿和自己三七分账。自己足能落一千四百个大钱,这可是一两四钱银子啊。
  薛婶子道了一声生受,接着感慨:“你说说像你这十分人才,又识字儿。投到哪个大户人家里面不是金尊玉贵的大家闺秀。可惜……”孙姐儿从匣子里面取出一支堆纱的花儿打量着,满不在乎道:“婶子你常年行走于宋州的大户之间,难道还不知道富贵人家自有富贵的糟心事儿。倒不如这小户人家呆的自在。那些大户人家的闺秀出个门子婆子丫鬟呼啦啦一大堆,看着脑仁都疼。我出门买个针头线脑,果子点心的,告诉我娘一声抬脚就去了。就是最近要给我说亲,我娘把我拘在家里哪都不让去闷也闷死了。要说识字,婶子可要羞死我了。只不过借个方儿,盯着孙虎那个皮猴儿多写几笔字罢了。”孙月香说的含含糊糊,你怎么理解都成。自己是认得字,可是是简体字。再说了一个淘气的大字不识的丫头突然变得聪明伶俐,还可以归结于长大懂事。若是再识字的话,那可就要被当成妖精附体了。
  薛婶儿道:“我也猜着是这样,你家也就小虎识字。待小虎再长大些,婶子帮你打听着看能不能寻些关系。荐到当铺布庄上给人当个帐房,自是一番好前程。”孙姐儿抿嘴一乐:“那就劳婶子费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