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清宁宫 ...
-
唐高祖武德九年六月九日,李世民下令李建成满门抄斩,唯独留下了七岁的永乐公主。
秦叔宝负责将永乐公主送给长孙皇后。他骑马在前开路。
马车跟在后面,缓缓的驶进大明宫。车厢上系着的铃铛清脆的响着。
秦叔宝又不由得有点好奇的望向车厢中一言不发,面色冰冷的小公主。她真是一个漂亮的孩子,肤白若雪,唇红如花,和那个女子惊人的相似。可这个孩子真的很奇怪,他一生阅人无数,却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孩子。太子府满门抄斩,怨声载道,呼声震天,这个七岁的孩子却不哭不闹,只是冷冷的望着亲人一个个被处死。
斩草不除根,春风吹又生的道理,李世民不会不懂,但他还是留下了这个孩子。秦叔宝也没有劝阻,毕竟只是一个小女孩,毕竟是那个女子的孩子。但秦叔宝还是不由的感到一丝不安,到底这个孩子的表现,真的太不像一个孩子了。
马车刚进太明宫,便看见一个老嬷嬷便带着两座轿子守在路中央,看来是早就等在这儿的。秦叔宝认出领头的嬷嬷是李世民之母窦太后的亲信云吟姑姑。
云吟姑姑上前施礼:“参见秦将军。秦将军护送永乐公主辛苦了。奴才奉太后懿旨接公主前往清宁宫。”
秦叔宝:“姑姑有礼了,我奉陛下之命,将公主交由长孙皇后,太后怕是尚不晓得。”
云吟姑姑冷笑道:“陛下旨意,太后尽数知晓。但太后的心意,陛下却未必得知。”
云吟姑姑再次向秦叔宝施了一礼,叹了口气道:“如今大局已定,陛下心愿得尝。秦将军也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又何苦为难一个无父无母的孩童。”
秦叔宝心中也是一动,是啊,灭了人家全家,却又要人家和灭族仇人住在一起,的确太没人性。
云吟姑姑看出秦叔宝的动摇,立马又道:“陛下仁慈,即答应保全公主,自然是希望公主安康喜乐。公主突遭大变,心绪定然不稳,不过是想着公主和太后到底熟络些,住在一起也好照顾一些。秦将军如若能成全,太后得知,必然欣喜。秦将军若是执意不肯,奴才完不成太后交代的任务,便只能赖在这儿了。”
秦叔宝望着挡在路中央的一众人,不禁又好气又好笑。大小战争,他经历过无数次,软的不行便来硬的,礼不成,兵便罢,可现在他却不晓得该怎么办了。以往遇到实在讲不过去的坎,拔剑冲过去便罢了。可如今如何是好,总不能拿着刀枪赶走这一众宫女太监?且不说如此会得罪太后,就是拿着刀剑欺负这一群不会武功的妇孺,也不是秦叔宝所为。他本也可以就这么耗着,派人去请示李世民。可现在李世民的现在哪里还有半分心思理会这些小事,那个女子的死,早就把他整个魂都带走了。就连将永乐送给长孙皇后,也不过是随口一句的吩咐。秦叔宝心想。罢了,就将她交予太后,就当是做个好事了。
秦叔宝:“太后思念公主心切,臣下岂敢强留。请姑姑带公主回去复命吧。”
云吟姑姑心喜,向着秦叔宝施礼道谢:“多谢秦将军成全。”
秦叔宝也不再多言,只是下马,和云吟姑姑一起请永乐下车。
秦叔宝望着永乐坐上云吟姑姑的轿子,不知道是不是他的错觉,那个孩子上轿之前似乎回头看来他一眼。
黄昏的清宁宫非常安静,安静的有些凄凉。
窦太后一个人坐在空旷的大殿,思绪飘得很远。她还不满五十岁,但已经是满头的银发。
“真像一个太后”,她在心中嘲笑自己。日落后的大殿很冷,她不由的裹紧了身上的锦裘。她想起了自己小时候的情景。她是北周名将窦毅与襄阳长公主的女儿,周武帝最疼爱的侄女。她自一出生便受到了万千宠爱。母亲说她生来不凡,自一出生,头发便长过颈项。相士说这是大贵之相,她将来必然是有大出息的。她也没有辜负众人的期望,随着年岁增大,出落的越发美丽智慧。父亲爱恋的对母亲说:“此女才貌如此,不可妄以许人,当为求贤夫。”而她自己也是这样想的,她这般容貌才学当配天下第一的大英雄,过天下女子都羡慕的生活。转眼间,她到了婚嫁的年纪。父母不愿意让她随便嫁给一个王公子弟,所以为她设英雄宴,举行比武招亲。那真是轰动大周的事情,全城的人,都想一睹这个美貌与才学兼备的郡主,所有的天下才士都为娶她为妻而使出浑身解数。
比试已经到了最后的阶段,留下了的,都是大周一等一的才俊。但最终抱得美人归的只能是一个人。
窦毅命人画了两只孔雀在屏风中间,求婚者各射两箭,他暗定谁能射中孔雀的两只眼睛,谁便获胜。射箭的人一个超过一个,却没有一个符合要求。她那时也是裹着一件锦裘,却没有现在所感到的寒冷。那时她坐在珠帘后,紧张而雀跃的等待着那最终胜利者——自己生命中最重要的男人。
然后他出现了。年少英俊,身姿挺拔,她的心突然漏跳了一下。眼看着他气定神闲的搭箭拉弓。两支羽箭破空而出,正中孔雀的眼睛!!她的心欢喜的快要跳出胸腔,眼睛一瞬不停的瞧着他,而他却只是微微一笑,依然是一副云淡风轻的样子,他似乎知道她在看他一般,抬头望向了她所在的阁楼。她连忙别过脸去躲进珠帘之后,再回头时他已经在接受众人的祝贺,但不晓得怎么回事,她总觉得他的嘴角噙着一抹笑意,似是逮住了她适才的窘态。
晚上,母亲告诉她,他的名字叫李渊。
洞房花烛夜,他掀开了她的红盖头,依旧是那般风轻云淡的样子,嘴角还是噙着一抹笑意。她就这样陷入那悠然淡泊的笑容之中了。他是一个好丈夫。一表人才,年少英雄,待她也是极好的。她也是一个好妻子,才貌双全,温柔贤惠。
他们有过一段极好的日子,她为他生下了四个儿子,他愈加爱惜她。那些日子,非外的美好绮丽。她忘了相士所说的“大贵之相”,她也忘了他是天下第一等的英雄。
隋末政局动荡,乱军四起。大业十三年五月,李渊携次子李世民揭竿而起,挥军南下,称帝,国号“唐”。
她成了尊贵无比的皇后。却失去了往日最平凡珍贵的幸福。望着铜镜里自己的容颜,不知何时,皱纹已经爬上了她的眼角。而他正值壮年,是大唐最有权势的男人。他们搬进了最豪华的宫殿。可是他来她宫里的次数却越来越少,最后发展到几个月也见不到他一面。一开始,她听说他新宠了某个妃子,又纳了某个贵人时,心里还会刺痛,渐渐的,她也麻木了。一开始,她还会害怕这清寂无人的清明宫,夜夜都要点着长明灯才能入睡,渐渐的,她也习惯了。习惯了清寒,习惯了黑暗。她的四个儿子也大多离她远去了,他们都像他,爱动尚武,李唐平定中原,他们一个个都是身先士卒的猛将。唯有李建成作为长子。留了下来,帮助李渊处理朝堂的日常事务。她才得以有一个孩子陪在身边。虽然都是亲生的儿子,但她不得不承认,她最痛爱的,还是长子李建成。他让她第一次体会到做母亲的感受。她生李建成的时候,因为是头胎,难产,生了一天一夜才生下来。因而更加珍爱这个长子。
她原以为这一生也就这样了,清宁宫虽然凄寒,至少她还有美好的回忆,至少她还可以看着他幸福。儿子门虽然远征沙场,至少最疼爱的那一个在身边。可上苍,容不得她留下这最后一点幸福。玄武门之变,李世民杀兄囚父,登上了李唐的帝王之位。几乎是一夜之间,她失去了仅有的一切,而夺取一切的,却是自己的亲生儿子!她的头发白了,白的很快,就在这几天之间·····
“太后!”云吟打断了窦太后的思绪,:“我将永乐公主接来了。”
“快带过来。”窦太后说。
云吟领着七岁的小永乐来到窦太后面前。她还是一言不发。窦太后将一众太监宫女撤下。云吟也自觉的退了出去。
窦太后将永乐冰冷的小身体拥挤怀里:“孩子,哭吧,不用强忍着,皇奶奶给不了你别的,唯独陪你哭一场。”
父亲被诛,永乐没有落泪,母亲自尽,永乐也没有落泪,甚至诸位哥哥在自己面前被处死,她也没有落泪。此刻,她却扑进窦太后的怀里,银牙咬碎,泣不成声。
窦太后也不禁泪如雨下。李建成被杀,李渊被囚。永乐是失去了父亲和祖父。窦太后则是失去了儿子和丈夫。
大明宫的夜很冷,冷的人骨子里发寒。同病相怜的祖孙俩抱在了一起,这是她们仅有的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