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8、却是石榴知立夏 ...
-
许是初春时下了太多雨,今年谷雨倒是一直都是晴阳。
屋里苏瑶摆弄着那日花市上买回的牡丹,哪怕是勤换着水,晒着太阳,这么多日也恹恹的了,怕是要不了几日便残花落尽了。
苏瑶在这边伤怀着,明婆倒是乐得很,翻晒着竹篾上的茶叶念着:“这几日日头好,再晾一天就能炒青了。”竹篾里的叶片已经被晒的打蔫儿了,一摸都是干瘪的,“刚好炒完茶,立夏给你们做茶叶蛋吃。”
“好哦!”杏儿正在看石榴树,闻言凑到明婆旁应和。
可惜第二日就下起了雨,怕叶子反潮,明婆打算起火炒茶。
炒茶的火候很难把握,火大了叶子容易焦,火小了翻几下就凉了。茶叶也要在锅里不停抖散而且只能用手翻揉,要感受温度。
明婆一个人忙前忙后,杏儿和苏瑶只能帮些清洗器具的小忙。晒干后拢共一箩筐的茶叶到了午时才炒完,明婆分了两罐出来平常泡着喝,剩下的再蒸干燥过后压成饼,可以放很长一段时间。
苏瑶濯手烹茶,拿出了珍藏的一套花鸟纹茶具。让杏儿去后院井里吊上冬日里收下的那罐梅花雪水,在茶灶上大火烹煮,用沸水将将杯盏冲洗后,加入炮制好的新茶,再将略凉些的水冲入茶盏,合盖两息便可饮用,用雪水泡的虽是热茶却仍能品出一丝清凉。
苏瑶邀明婆杏儿入座,拿腔道:“请君一品,较卢仝陆羽如何?”明婆杏儿不理会苏瑶偶尔的文人腔调,端起杯盏呷了口茶。杏儿咂么了一口茶水一本正经回道:“甘滑香洁,不逊于卢童路。”
“噗呲。”苏瑶笑趴在桌上,二人茫然望去,苏瑶笑了一会儿才开口:“这卢仝、陆羽,乃是二人,茶仙茶圣是也。”杏儿的脸瞬时涨得通红,“姐儿!莫要拿奴婢寻趣儿了!”
“下雨了!”杏儿突然道,二人向门外看去,细细密密的雨落入院子,“哎,快到黄梅时节喽。”明婆捶了捶肩膀,担忧地看着雨幕。
这段时候的雨有股子霉味,闷闷的,有一搭没一搭地下着,断断续续的雨,总也放不了晴。一场雨足足下了十多天,直到立夏。
长雨霁,暑风和,一夜无风无雨,睡梦中悄悄别了春。与夏日同来的还有酣味斋这半月的账册,前些日子谷雨时市面上新茶冒了截儿,苏瑶收购大量谷雨茶来做糕点,茶味点心一推出,客人都很喜欢,营收这两日也飞涨。
苏瑶还睡着,杏儿便将账册放入书房,轻声叫苏瑶起床。
苏瑶见外头晴开了,心情也是大好,将账册搬到院子的石桌上翻看着。
“真奇,年年石榴都在立夏这几日生芽儿。”苏瑶从账本里抬起头扒着石榴枝察看,石榴枝泛着浅浅的绿色,花苞尖尖隐隐透出鲜红。
杏儿也凑过来:“要不了几个月就有石榴吃啦。”“急的你。”苏瑶敲敲杏儿的脑袋,笑骂。
“嘿嘿,明婆的茶叶蛋煮好了吧,我闻着香了!”杏儿抽抽鼻子,向厨房喊。
“小狗鼻子,煮好了,来吃吧。”明婆从厨房探出半个身子。
明婆挑的蛋个个个头不俗,泡在加了茴香、桂皮、茶叶、盐、酱油的卤水里被浸染成油润的褐色。拨开敲裂的外壳,白嫩的鸡蛋上染出枯叶色的裂纹,咬一口,鸡蛋的香味加上茶叶的清香,让人回味无穷。
苏瑶一连吃了三个才停,杏儿本还想再吃,被明婆拦下了,说是中午还有糯米饭,这才让杏儿放下了手中的第五个蛋。
立夏日是要荐新的,将时令蔬果祭献给祖先神明以行迎夏之礼,常用就是樱桃、香梅、元麦,但明婆昨日忘了去买,便只能用蚕豆、笋和豌豆来做尝新宴,又把苏瑶春分时做的酒起封为佐,三人推杯换盏也不讲究食不言了,其乐融融,在饭桌上说起酣味斋的前景又是一阵开怀。
饭毕,有信客上门送了封信,是济南府寄来的,苏瑶一看信封上书“瑶儿玉展”,欢欣极了,连忙拆开信件,细细读起来。
信中写道:自别后,游旅三年有余,至济南府遇一良人,落居于此。半年已过,吾之居所也圆年少时同你所言之梦,入园为窈窕幽径,绿玉万竿。中汇涧水为曲池,环池有竹树云石,垂柳小桥,纸窗竹屋。思来想去,瑶儿今岁已满十六,便想邀你前来游玩几月,瞧一瞧济南大明湖夏日风光。静候。
苏瑶嘴角的笑意越来越深,半盏茶后,苏瑶放下信,眼眸晶亮,“先生落居济南了,此番是邀我前去游玩。嬷嬷,杏儿,我们明日便启程吧!”
“不行,济南路途遥远,瑶姐儿草草前去恐有危险。况且,这酣味斋也离不开人。”明婆立马虎着脸反对。
“那我们明日找个镖师一同去!酣味斋店里的伴当训的都很不错了,十天半个月的离了人也没关系的。明婆不会有事的!”苏瑶极力劝说明婆。杏儿没有说话,但眼睛里明晃晃写着想去二字。
明婆叹了口气:“也罢,我明日同你们一起去找个可靠的护卫送你们前去济南,我一把老骨头了,也走不了这么远的路,就留在这吧,酣味斋有个事,我也能帮衬一下。”
谢歆听苏瑶说要去济南的事,打包票说找护卫的事包在她身上,苏瑶不同她客气,让祖父帮着多选选,待回来时,给她带济南的特色物拾。
三日后,一切安排妥当,苏瑶、杏儿跟随谢歆师兄北上的车队一同出发前往济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