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1、下次一定 ...

  •   柳清清有一个习惯,心里烦的时候就爱往河堤跑。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正是草长莺飞的好季节,河堤两侧是果农种的桃树,花朵都已经盛开,桃之夭夭,灼灼其华,粉花绿叶之间蜂飞蝶舞。
      河堤一侧是满是林木的荒野,紧挨着河的地方土地肥沃,是村里人种的庄稼,柳清清家的一亩地也在这里。
      柳清清说是爱往河堤跑,其实是爱往自己家的田地里跑。
      母亲还在世的时侯,总爱管着她,不让她一个小女孩去河堤。因为建国前,河堤附近的荒野林木里还有獾出没,獾是一种食肉性动物,据说吃过村里的小孩子,建国后曾有专门的捕捉队来捉过几次。
      柳清清小的时候也怕獾,长大后觉得它们很可怜,只是她也明白,生存本身就是一件残酷的事情,弱肉强食,适者生存。她又觉得自己的同情心太过幼稚。

      巡完地,她直接往养猪场那边去,其实养猪场那边每个人各司其职,她即使不去,也能正常运转。
      但是她习惯什么都在自己眼皮子底下的实感,心里有数,她才有安全感。

      村子里通往河堤的路有好几条,四通八达的,柳清清沿着河堤走了一段路,捡着一条离养猪场距离合适的大路,下了河堤。
      刚走到下坡,就看到周京墨站在路边看着她笑,怕她看不见似的,扬起手跟她打招呼:“清清,清清——”
      他个子很高,人又瘦,皮肤又白,站在路边,像是一株青竹,在灰扑扑的早春风光里,格外的生机勃勃。

      柳清清现如今对生命力旺盛的植物格外喜欢,她的嘴角带了一抹笑意,表情也柔和下来,快走了几步,随意和他打招呼,“早饭吃过了?”
      周京墨往她身边跨了几步,然后才跟着她的步子一起并肩往回走。
      “吃过了,碗也刷好了,院子也扫了一遍,鸭子也喂好了。”周京墨一件件数着早上做过的事,语气雀跃又自豪,像是做了什么了不得的事。毕竟他来的时候什么都不会做,现在不仅能把家务做好,连铲猪粪都得心应手了。
      “谢谢你啊,周京墨。”柳清清的沉重心情,有了一丝丝的慰藉,聊胜于无,但总比没有好。

      两个人随意聊着天,还没说几句话,柳清清的心情就继续沉重了起来,因为她看到了顾仁青。
      她知道自己不能再躲了,因为事情总是要面对的。

      “早啊。”周京墨也看到了人,主动热情地去跟顾仁青打招呼。
      柳清清就是在那一瞬间,有些羡慕周京墨,一派天真,什么都不用担心,所以自带一股勇气。
      柳清清站在他身边,似乎也能分到一丝他的勇气。她深呼吸一口气,主动地跟顾仁青打招呼:“早啊,来找我的吗?”

      顾仁青点了点头,脸上是妥帖温润的笑容,他身后是初升的太阳,光芒万丈,他踩着日光而来,影子被拉长,刚好在柳清清的脚边。

      周京墨不得不承认,顾仁青是正剧风小说里的标配男主,温柔好看又强大。但故事类型还没明确!他周京墨也没有输,只要戏份足够多,谁给谁当配角还说不准呐!他推着柳清清走了几步,狠狠地在顾仁青的影子上踩了几脚。

      顾仁青一来,周京墨就再也插不上话了。

      顾仁青把手里的本子打开,见缝插针地和柳清清做着说明,“清清,你的养猪场年出栏量低于2000头,规模属于小养殖户,养殖自动化低,抗风险能力低,融资难度也大,这个是客观的事情。”

      柳清清心里的无力感漫涌了上来,她明知道自己接下去的话没有丝毫的用处,她还是说了出去,像是勉强找到了一丝底气,才能强撑着自己继续走下去。
      “是,我属于小养殖户,只是恰恰是我们这些小养殖户和散户占据了全国的大规模市场。”

      顾仁青看向柳清清的目光温柔,像是在注视着嘴硬的女儿,他不在意柳清清语气的不好,他的态度始终是无比的包容,语气也一如既往的轻缓。
      “清清,得出你的结论的那些数据,我们是一起看过的,你也看出来了是不是?散户养猪规模持续下降,相比20年前下降超过50%,小规模养户大幅上涨至27%,中等规模养殖场也上涨至14.5%,大养猪场占比13.5%。养猪已经开始逐渐向工业化、规模化养殖转变。”

      柳清清的嘴巴张了张,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她知道的,所以她才感到无力。她的肩膀一点点垂下去,颓然的无助,她眼睛里的倔强和不服也一点一点消散,最后归于一种无可奈何的平静,她低下头不再讲话,由着顾仁青随便说什么。

      顾仁青又跟她说了全国小规模养殖户的一些情况,最后才切入主题。
      “清清,猪粪如果不好好处理,会造成水体污染、水体富营养化和疾病传播,你是知道的。”
      “是,我知道。”她知道所有的道理,她也在为此努力。即使已经有了不坏的结果,可她还是有一点点的不甘心。
      因为,她知道,如果只有她自己的话,她努力的极限也是徒劳。最后还是需要依靠周京墨爸爸和顾仁青以及更多人的后续帮助。
      她讨厌自己的生死存亡依靠别人的不安全感。
      可她又知道,即使不甘心也没办法,因为客观存在就是客观存在,她不得不那样做。

      “清清,政府免费安装的沼气池虽然达到了对猪粪的部分处理,再排放,但是资源化利用率你也看到了,只有10%—20%的粪污进行了资源化利用,而且受气温限制,冬季无法正常运转,经过发酵的沼液、部分沼渣和未被填入沼气池的粪污则没有得到很好的处理,被直接排放到周围环境中......”
      顾仁青平时不怎么多话的一个人,此刻为了说服柳清清,像是在写论文一样,摆事实讲道理,一步一步地和柳清清讲着所有的事情,以便让她更加容易地接受最后得出的那个结论。
      “为治理猪粪污染,我们市专门成立了由环保、畜牧等多部门组成的污染源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各单位领导亲自抓,努力地在寻求最优解。清清,你要相信我们。”

      柳清清忽然抬起了头,眼睛里有一丝迷茫,又有一丝倔强,“所以这次是结束了吗?”
      顾仁青看着她,突然不知道该开口说些什么,是啊,这可以是结束了吗?当年政府免费给养殖户建了沼气池,不也没办法彻底治理猪粪污染吗?这次真的可以吗?

      柳清清固执地看着他,又问了一遍道:“所以,这次是最后一次了吗?”

      顾仁青注视着她,目光有了不忍,他几乎要避开女孩的目光,但他不能。一次次的摸索,一次次的试错,不只是养殖户在承担损失,更多像他一样的人也在一起承担着失败后的风险。
      他只能说:“清清,凡事没有绝对。”

      “哦。”柳清清低下了头,不再讲话,她希望现实像戏曲里唱的那样,天降紫微星把所有的困境一步到位的解决,而不是花着几十万几百万的钱,结果只是又一次徒劳无功的摸索。

      曾经以为沼气工程是良策,但是实践证明它综合利用率低,经济效益差,所以这次是兴建异位发酵床,核心是采菌和发酵床的日常维护。因各地的环境条件不同,菌种需技术员到当地采集培养,“私人定制”的菌种采集一直阻碍着该技术的推广速度和难度。
      现在政府出钱出力解决了菌种问题,建成后还有资金补助,但是初期费用还是不低。

      柳清清是知道唯物辩证法的,她知道事物的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而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辩证统一。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上升的、前进的,但发展道路却是曲折的。
      但是,她好累啊。
      顾仁青说的对,她家的养猪场规模属于小养殖户,养殖自动化低,抗风险能力低,融资难度也大,这个是客观的事情。

      她想起书里看来的一句话:生来平庸,难免失望无力。
      她低着头走路,不再讲话。

      顾仁青和柳清清认识多年,知道她已经听进去了自己的话,也不再继续说什么了。
      刚才几乎要吵起来的两人,这会儿都安静了下来。

      清晨的朝霞光芒万丈,地里的麦苗绿油油的,三个人沉默地走在路上。
      周京墨看了看身量单薄的柳清清,又看了看挺拔如松的顾仁青,两个人的影子被阳光拉长,交叠在一起,像是相互扶持着。
      他快步走了几步,站在了柳清清的身侧,安慰她说:“清清,即使这不是最后一次,但还有那么多人努力,会变好的,这次不行,下次再来就是了嘛。”

      他的语气轻巧又无所谓,颇有站着说话不腰疼的嫌疑。柳清清发现周京墨真的是天真到有些傻气,傻气到又有些可爱,连跟他生气的力气都没有了。
      她无奈的笑了一声,仿佛真的被他说服了,点头敷衍他说:“是,这次不行,下次一定。”

      周京墨以为自己真的安慰到了她,乐观又天真地笑说:“对嘛,别担心,还有很多人也在一起努力啊,未来肯定会变好的。”

      柳清清一直和一板一眼的顾仁青打交道,习惯性的做最坏打算,客观理智是处事的唯一标准。
      现如今,哪怕她觉得周京墨是在说些废话,内心也奇异地得到了一丝力量,她怀疑自己沾染了周京墨的傻气,竟然会被没什么建设性的鸡汤文学废话安慰到。

      她的目光瞥到身边的两个人,又得到了一点其他的安慰。一个是帮她申请政府补助的大学生村官,另一个是抓着他晃一晃就能晃下来钱的摇钱树,她有什么好怕的呢?

      她深呼吸了一口气,抬头去看头顶的天空,云霞绚丽,阳光温暖,一切似乎也没那么糟糕,她还能拥有一丝渺小的希望。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