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CASE ONE ...
-
1.
豆青死了。
这是他时隔三十年之后,第二次登上本地的报纸。
在柳城这个人口不足百万的小城市,豆青曾是饶有名气的工厂诗人。他第一次登报,就是为宣传自费出版的诗集——《豌豆苗》。这本呕心沥血的著作,记录了他引以为荣的十年知青岁月和一些牢骚。只是此后,他便汲汲于蝇头小利,埋没在柴米油盐,再也没能出版任何的诗文。
直到他的死亡。惨烈的现场也阻挡不了他的才华……
2020年10月20日上午,柳城市公安局会议室。
“死者豆青,男,曾任飞亚集团制造厂二厂会计,出事几个月前刚刚办理了退休手续。肇事司机王昌元,男,四十岁,货车司机,疑似疲劳驾驶,撞上骑车穿行马路的豆青。2020年10月18日上午6点22分,交警大队一队在接到报案后第一时间出警,当场控制住肇事者王昌元。大概在6点30分,市120救护中心到达事故现场,豆青经医生鉴定当场死亡。”正在刑警队一众人面前作讲话的是交警队大队长谢同晖,他旁边正襟危坐的是刑警队队长许振英。这种场景并不常见,却也暗喻这个案件之复杂。
“噔噔。”在会议室的低压气氛中,手机提示声都显得极为突兀。
谢同晖继续说道,“事故现场位于凤苑南立交桥下,肇事车辆行车轨迹、死者身上各处伤情,均符合交通意外现场。但本案仍有个疑点,在死者豆青紧握的右手中发现一个纸团,上面还写有一首诗。因此,我们立刻经报上级机关同意,下一步侦破工作由交警大队交由柳城市刑警大队全权负责。大体情况就是这样,我们这次来,就是把证据进行移交。”
许振英露出仪式化的笑容,清清话筒准备开始讲话。
此时,最角落的一个人突然插进一句。“谢队长,我有个问题。”他声音洪亮,显然要就这个问题高谈阔论一番。
“庄屿!”许振英斥责道,“注意你的身份。”
身份?白孟这才意识到,此人并不在应出席会议名单之列。
“哎,老周。”谢同晖小眼一眯,仿佛这是件喜闻乐见的事,说:“让这位同志说,有什么问题大家一起讨论嘛。”
庄屿不动声色问道:“请问是谁最先发现豆青手里的纸团?”
“是我们队的实习警员,白孟。”谢同晖抬手指向台下一位略显稚嫩的年轻人,全场的目光顿时集中在他身上。从进入会场一直假装不存在的白孟心跳莫名加速,他有种感觉,将要发生什么了不得的事儿。
这感觉从来很准。
“许队,不介意让白孟详细说说这个情况吧。”庄屿一脸纯真,却直接主导了会议走向。
许振英颔首同意他的请求,面色愈来愈差。
白孟见此一激灵站起来,板板正正地敬个礼,然后把来龙去脉说了个清楚,并在最后说出了自己的判断,“如果车祸只是偶然事件,正在骑车的豆青不会攥个纸团在手里,所以我认为这个案件并不普通,应该另有隐情。”
这也不是什么新鲜论断,刑警队的众人心知肚明。
庄屿看了眼白孟,继续朝向谢同晖开火:“谢队长,交警队是否调看过案发地完整的监控录像,我指的是事故前一周的录像。”
谢同晖未置可否,只听庄屿抛出王炸,“当然,除了监控,我这儿还有证据表明,豆青的死亡或许是早有预谋的。”
在他手机上,显示收到保险公司出具的一份电子保单,这是豆青死前一个月购买的人身意外保险,包含车祸等意外伤害范围,保险额度为1000万,受益人为李香芹,豆青的结发妻子。
1000万。即使早有准备,在场的人头脑中都不免浮现出“骗保”这个念头。除了庄屿,他仿佛站在楚河汉界之外,更为冷静地盯着这盘棋。
会议心照不宣地走向共和,许振英决定成立“1018”专案组,指名庄屿作为组长负责侦破这个“骗保”案。顺水推舟地,庄屿申请抽调交警大队的白孟从旁协助,以更好开展调查。
庄屿,不到三十岁,年纪轻轻的准警督,拥有本单位最长的头衔——柳城市公安局刑警大队特殊刑事案件调查科科长。但从他空降柳城市局到现在,已经坐了半年多的冷板凳。拜队长许振英所赐,庄屿的调查科是全局姥姥不疼舅舅不爱的科室,人员构成从头到尾只有他一人。
尸位素餐,庄屿无论如何也做不到。
所谓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在这个案子上,庄屿逆风翻盘,从开始混进了交接会议,到成功争取到案件的主动权。
但在谢同晖看来,这不过是一场对等的交易,他卖个破绽,庄屿卖了个人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