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9、女儿的忙碌 ...
-
已经决定要考研的女儿,忽然变得忙碌起来,一连两个星期都没着家。这是自她上幼儿园开始,离开我们身边最长的一次。因而她爸不由得感叹起来:想见女儿一面,也变难了。
但她不仅仅是因为学习才忙碌,更多是因为排练节目。
都说响鼓不要重锤,我倒底没忍住,在微信里小心翼翼地问她:书看得怎样?
因为昨天晚上跟同事一起吃饭,他有个儿子,跟我女儿同龄,也是明年大学毕业。也说要考研,样子做得也极好,一口气买回了好几本书,让做父母的心头禁不住一喜。
但同事说,一连过了好几天,你要问他书看了没有,他头倒是点得跟鸡啄米似的,但那几本书就像买回来做摆设一样,除了外面那层薄薄的包装纸不见了之外,其它根本没有被翻动的痕迹,更别说在上面做什么笔记。
同事说的时候,一副恨铁不成钢的样子,很无奈地把头摆了又摆,最后总结一句:都是手机惹的祸!
女儿好像懒得应付我似的,只回了短短两个字:在看。
光是“在看”有什么用?我不禁着起急来,紧跟着又问:记得住吗?
也算是一面响鼓的女儿,倒也实在,立马回了三个字:记不住。
说来说去,等于是白说了。真是叫人一个头,两个大!
但丫头长大了,为娘的打也打不得,骂也骂不得,只能自我安慰似的沉住气,耐心地说:没关系,笨鸟先飞,一遍记不住,就看两遍,两遍记不住,就看三遍,总能记住。
女儿很快回道:最少要看三遍。
我一愣!感觉不像是在跟我开玩笑,便问:谁说的?
女儿说:学姐。
还知道跟学姐取经,看来这丫头的准备工作做得还是蛮足的!也许还有希望!我顿时又高兴起来。
但我记得她也买回了四五本书,而且我还随手拿起来翻过,每一本都像砖头似的厚厚的。
“最少要看三遍,”那得看到猴年马月?而且就算看了三遍,也没人能保证她一定会记住。
看来有点悬!不能高兴得太早!
只好又耐心地给她加油:不要着急,慢慢来。
女儿很快回道:我知道。
过了一会,女儿突然说:妈妈,我明天中午回家吃饭。紧跟着又说:想喝番茄汤,想吃蛋蒸肉。
下面还有一张图片:一个戴着白色发带,脸上像涂了面粉似的胖胖的小女孩,光着两只小膀子,笑眯眯地不停地两边晃着小脑袋瓜,十分可爱!
果真是有妈的孩子像个宝,可以随时随地撒撒娇。
我连忙回道:好的。
但第二天,女儿一回来就说,吃了午饭就得回学校,同样不是因为要学习,而是因为有排练。
去年就听她说过,学校正在编排一出大型原创黄梅戏,导演是一个全国有名的国家一级演员。全校共有八十多名师生参与演出,她和班里其他三名女生也在其中。
去年年底,该戏在市里的黄梅戏大剧院首演时,我本来是要去看的,后来因故没去成。女儿说是首演反响很好,今天暑假有可能要去北京演出。
尽管女儿在其中只是扮演一个微不足道的小角色,但学校里的活动,我向来是鼓励并不是特别活泼外向的女儿积极参与,权作是一种锻炼。
女儿很善于模仿。
有次回来,说老师要挑几个学生排练节目,结果有同学举手发言。女儿就模仿着同学的腔调,一边举手,一边说:“老师,我要考研。”言外之意是我没有时间,请你不要选我。
然后又模仿双手交叉抱在胸前的老师,微微偏着头,一副很不屑的样子说:“要考研是吧,没问题,你可以去考。但我挑选演员,是看得起你。”
那天吃饭她爸值班不在家,只有我跟女儿俩个人。我一边吃,一边问她:“节目排得怎么样?”
比起排练,其实我更关心她考研的事情,但又不能把弦绷得太紧,只好顾左右而言他。
女儿笑眯眯地说:“反正一有时间就排练,有一点点辛苦。”
我说:“演员这个职业,看着很光鲜,但老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这碗饭也是不好吃的。”
女儿好像有些后悔似的说:“是不好吃,弄得我都没时间看书。”
我看着她,十分平和地说:“时间不是等出来的,而是像海绵里的水,你只要挤,就会有。”
女儿又笑着说:“所以每次排练,我都把英语书带上,一边等,一边背单词。”
听她这么一说,我稍稍有些欣慰。能不能考上是一回事,但学习的态度一定要端正。
女儿好像突然想起来似的说:“姐姐考得怎么样?听说公务员和事业人员的成绩早就出来了。我也不好问。”
“我也没有问。”我说,“但听你姨妈说,全军覆没,连笔试都没有过。”我顿了顿,又补上一句,“看来真的没有那么容易。”
我特地把“容易”两个字咬得重一些,是想着女儿如果研没有考上,有可能会走上跟她姐姐同样的道路,所以提前打打预防针。
女儿毫不在意,想也没想就说:“像姐姐这种情况,更不容易。但明年可以接着再考,毕竟有过一次经验。”
我说:“她自已是想再试一次,但你姨妈不太赞成,说是太辛苦了。熊熊的书看得怎么样?”
女儿笑眯眯地看着我说,“昨天还跟我诉苦,说是看得头都大了。”
我也微笑着说:“没有哪碗饭是好吃的,要努力。”
女儿乖巧地点头:“知道。”
嗯!态度真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