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8、女儿的决定 ...
-
虽说早已进入了夏季,但这几天的气温着实有些反常。窗外的风,像疯了似的,不停地哀号着,而噼哩叭啦的雨,也是不甘落后,铺天盖地地倾盆而下。
因女儿说今天要回来,我便站在马路这边的阳台上,隔着玻璃,看着窗外。
天空有些灰蒙,街上行人稀少,车辆也不多,偶尔过去一两台,也是缓慢前行。
而街道两边,不知名的树木像喝醉了酒似的,在狂风大雨中东倒西歪,晕头转向,仿佛要被人撕裂一般。但很顽强,始终屹立不倒。
我稍微移动了半步,一阵冷风突然从没有关严实的窗户隙缝里吹了进来,使我打了个冷噤,就像是秋天,竟让人感到丝丝寒意。
女儿是等雨小了些,她爸开车去学校接她回来的。
当初,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时,因从幼儿园一直到大学,始终都在同一个城市就读,让女儿感到很亏似的,还有几分不情不愿。后来,又因步行只要三十分钟就能到家,羡煞她的几个远在异乡的高中同学,才又欢天喜地。
女儿回来时,我正在厨房系着围裙择菜,准备做饭。她似乎兴致很高,拿着自己前不久,自作主张,先斩后奏买下的苹果手机,站在我旁边,笑眯眯地说:“妈妈,我决定了。”
“决定什么?”我一时摸不着头脑。
“我要考研!”女儿郑重其事地说。
“考研?”我顿时一喜,一边在心里重复了一遍,一边平静地看着她,也没接腔。我知道她的话还没有说完。
“我们寝室,八个人,”女儿继续说,“只有我一个人想考研。”
“那她们准备考什么?”坐在客厅沙发上看手机的女儿她爸,突然插了一句。
“有的说是家里已经帮着找好了工作,”女儿转头看着客厅她爸说,“有的说是不知道,有的想考选调生。”
女儿说完,见我跟她爸都不支声,又接着说:“但熊熊(她高中时的一同学,现在又跟她同校)决定要考。昨天晚上我跟她出去吃饭,我们俩人讨论了半天。为了减少难度,我们初步把目标定在一本学校。熊熊想考浙江那边的电影学,我选了文艺学,我想去湖南。”
不管是考大学,还是考研究生,我听到最多的话就是——如果选不了好的学校,那就选一个好的专业,为了将来好就业。
话虽如此,但没有东西是一成不变的。而且,什么才是好?恐怕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再说,好的东西,谁都想要,竞争自然激烈。
对于女儿的定位,我还是挺支持的。至于专业,毕竟要读书的人是她,肯定要以她的喜好为主,我并不打算横加干涉。只是想到武汉的高校很多,况且离家又近,就问:“为什么不考虑武汉?”
“武汉人太多,我不喜欢。”女儿想也不想就说。
吃个海底捞,或者照个登记照,也要不辞辛苦往武汉跑的女儿,竟然还说不喜欢。
我一眨不眨地看着她——这小棉袄!还真是让为娘的有点捉摸不定。
“我喜欢湖南!”女儿嘻嘻笑着说。
“湖南也不远,开车三四个小时就能到。”一直坐在客厅沙发上看手机的她爸,突然又插了一句。
女儿曾和同学不止一次去过湖南游玩,特别是长沙。回来后,是说很喜欢,还说将来要在那里定居,我还以为不过是句玩笑话。
“学校今年考研的招生简章都还没有出来,所以这只是一个初步的计划。”女儿又嘻嘻笑着说。但说完,并没有走,而是低头看起了手机。
考研的竞争如同考公务员,同样很激烈,尤其还要跨专业。像她这样整天只知“既勤奋又努力”地看手机,而不拿书本的人,也想去赶热闹?就像我姐说的——不是我打击她。
但我并没有直接打击她,也没有鼓励,而是似笑非笑地问:“拿手机去考?”
女儿听出我的不怀好意,瞥了我一眼,仰起头,用鼻子“哼”了声,一边往外走,一边说:“我已经在网上买了教材,还在路上。”过了片刻,又加了一句,“我可是个有规划的人。”
言外之意就是——别小瞧了俺!
那咱们就,骑驴看唱本——走着瞧吧!我看着女儿的背影在心里说了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