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云集山房 其一 ...

  •   祖师殿后头便是云昭观的后院,名字很雅致,叫云集山房,是云昭观最北端的建筑,也是道观内诸人生活起居的地方。
      云集山房是传统的三进四合院建筑,东、西两院加起来的面宽与前边神殿的院落面宽相当。
      宅院坐北朝南,正中有座五段式门楼,高约七米,巍然屹立,风雨侵蚀,苔痕历历。
      木门上方的门庭翘角飞檐,青瓦木椽,瓦当纹饰精美。瓦当下方是一条中式风格的雕花装饰檩条,其下是一根圆形木柱和扁状方木组成的门楼横梁,圆柱上有蓝色波浪花纹装饰并间有松鹤图;扁状方木上有花式海浪木雕图案,正中鲤鱼头外露,两边各隐藏着一条飞龙,有“鲤鱼跃龙门”之意 。鲤鱼露头木雕下方,是一个木雕太极图案,与之相接的是一条一窄一宽木檩组合的门楼横梁。
      宽一些的木檩上,彩云状木雕纹饰中有传神的马鹿、麒麟木雕图案。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鹿”与“禄”谐音,象征富裕。麒麟则象征太平、长寿,还有“麒麟送子”的说法。
      青砖柱脚和门楼墙段有精美图案装饰,墙段顶端瓦沟与斜面伸展的菱形花砖组成波浪式立体图形,花砖与几何图案组成的柱脚顶端线条流畅精美,与正中老旧木门相映衬,古朴耐品,美轮美奂。
      门楼的另一个亮点,是后方两侧檐角下的一个吊坠式木制小物件,顶端有铜钱状纹饰图案,中间为一朵袖珍花朵图案,下部图形描金渡彩,精美雅致。
      门楼青砖砌就的柱脚顶部,与木结构横梁相接的地方各有一个龙凤组合的木雕榫头,“凤凰”展翼待飞,“龙”抬头回望,一派龙凤呈祥的吉兆。尤其是“凤凰”张开的翅膀,镂空木雕精致华美,堪称木雕绝品。
      下方枕石上各有一对石雕狮板门子,一雄一雌,都是头披卷毛,突额隆鼻,小头、利爪、躯体瘦长劲健,极其精美,造型独特,精巧玲珑。
      中间的大门是生漆大门,门上梁枋,有门簪四枚,上悬匾额,书“云集山房”四字。
      门框上还钉了个小木牌,上边写着“本是民居,非请勿入。”
      云昭观到底是道观,又在旅游景点,偶尔也会有游客来参观,里头是挂这个牌子是为着避免有游客误闯入道观诸人生活起居的地方。
      整座门楼虽不是很气派,但动静结合、传统文化精华闪耀的设计理念,与历经百余年风雨磨蚀雄风犹存的气势,还是反衬出了主人当年的荣耀与不凡。
      岁月风烟磨蚀了世间万物,古老气派的建筑也因年久失修显得斑驳老态,门前三级石阶之上,门前两侧花台荒草滋长、石缝里的枯草随风摇曳,有一种岁月凄艾、孤清冷寂的感觉。
      当下立有高约一米的直壁式青石台基上,台基高五阶。
      门环上的锁就是那种笨重的大铜锁,上面镀金錾刻花纹,精致不凡。
      这锁也是另有玄机,鞠芷山把特制的钥匙捅进去之后,左旋三圈,每一圈转完,都能听见“咔嚓”的齿轮转动声,三圈转完,锁芯的栓收缩起来,这才算是打开了。
      这锁复杂又笨重,平日里这大门都是不用锁上的。
      踩着门前的青石板路面,登门楼三级青石台阶,过古老厚实的斑驳门槛,进得门去,眼前的视野豁然开朗,宛如遁入另一个世界。
      入内后回头再看门楼,字枋内书“觉岸”二字,四周遍饰麒麟、白鹿、青狮、祥云、荷花、兰草图案,雕饰精细,依稀可辨。
      里头建有瓦顶砖基的影壁一座,壁座以石灰石精工雕琢成须弥座式样,四周装饰着砖雕,正中有三宝火焰纹珠,两侧则有单浮云,顶端立望天吼兽,特色十分鲜明。
      院内方砖墁地,色调以灰色为主,古朴大方。
      门楼东边是车轿房。一棵大香樟树就长在对着的墙角,高出了围墙有一倍多,看样子有些年头了,枝繁叶茂的,在院子里投下浓密的阴影。贴着墙根种了几丛月季,还垒了假山砌了鱼池,肥壮的锦鲤游来游去。
      自影壁向西过屏门,似乎便与喧嚣隔绝,人就不自觉地静下来。
      里头是狭长的一进院,大约百来平米,脚下的地面用的是侧砖铺地,地插花图案为由中心逐渐扩散的菱形方胜纹样。一只青铜大水缸摆在正中,阳光刷亮了袅袅上升的水汽,静好安稳。
      左手边可见一溜三间南房,外面错落有致地摆放了搭配清雅的花卉和盆栽,靠门的右边摆放了一套精致的迷你景致,白色的铃兰爬满了窗棂。
      明间雕梁画栋,装饰豪华,墙上挂有雕真武大帝像,面形方正,双目轻闭,髭须低垂,长发披于脑后,神态平和宁静。身着道袍,腰束飘带,腹部隆起,双脚下垂,正襟危坐。右手自然抚右膝,左手于左膝上结手印。衣纹条条,轻飘流畅,依身附体,栩栩如生。
      下边有一张黄花梨四面平台座式长案,案面攒框装板,板心独板,四框与腿足以粽角榫相合,形成四面平式。转角处微倒圆并起委角线,以增层次之变化。腿足和四框皆挖弧嘴柔婉相接,并演变起细韧的阳线强调边缘,腿足下方承托泥。托泥大边和抹头间以明燕尾榫相合。在托泥与腿足相接的上方,又设横向小角牙附在托泥上,与腿□□接为壸门状,形成一个倒“凸”字形的开光空间,宛若腿足的两个附足。
      整体黄花梨制成,深褐色微泛红,甚为老辣,造型高古而简练,非常少见。
      案上设有蚰耳炉,造型端庄大气,铜质细腻,皮壳温和细糯,敞口束颈,口沿外翻,双耳形简如龙,恰合双龙护持之大义大吉也。腹部圆润中不失端庄,圈足略微外撇,线条流畅,舒展柔美。
      案台两边设一整套八仙桌与太师椅,茶具为青花盖钟,地上铺大块方砖,花几上供养着两盆兰花。
      两侧博古架为四面平式样,造型简洁,干净利落,并且在架几的中腰各设抽屉一具,增加其实用性,整体色泽深沉浓重,用料厚实丰巨,极具仿古之风。
      下边两厢则设了两套靠背椅和方几,靠背椅通体雕工繁复,横材分为五截,第一三五截饰花卉纹,第二截雕刻两只螭龙回首相望,第四截雕刻卷草纹,连为如意云头状。椅腿之间装壸门式牙板,边缘起阳线,方腿卷云足,整件造型新颖独特,古朴素雅,设计感极强。
      桌上所设茶具为天青色品茗杯,地上的方砖较明间纤小,花几上,两株杜鹃开得正好。
      会客厅对面又是一堵高墙,中间开有大门,门口透雕了花顶饰门楼,称为垂花仪门。门楼上层为悬山式,灰筒瓦层面,过陡脊,券顶上砌一圈花檐,两门柱间为方格窗,下扇为条石,有护柱抱鼓石和石狮伏立的步鼓门枕石,门柱内有一座两重木屏壁,木屏可以对开,两侧可以沿回廊绕行入内。
      门扇不同于传统四合院的乳钉纹门,而是雕有百只不同姿态的喜鹊,配以梅枝、花朵组成图案,透出一种岁月沉淀下的宁静。
      江蓠不急着进去,而是往西边再过了一道屏门,墙边植有一排海棠,枝叶婆娑。
      西南角里还有一间南房,里头已经空置了,不过看地面上灰尘的印迹,应该是存放过一些大件的物品。
      从西南跨院出来,回到屏门间的小院,进入垂华门内,又是一道影壁,却与前院的影壁不同,无砖无瓦,系由本色黄杨木雕成,四块相拼,很像是一面屏风。上面以浮雕手法刻着四幅山水:峨眉山月、姑苏夜月、卢沟晓月、沧海涌月。
      虽都是月色,却情趣各异,令人浮想联翩。
      绕过这道影壁,便又是一间大院,呈正方形,足有二百来平米,周围有起台回廊四合。地上都铺了三尺见方的水磨大青砖。十字形的砖垠南路通往所有的门,四角分布着一处花圃、一处水池与一处假山。
      东西各有厢房三间,都是单檐歇山顶,四面以游廊相连,围合成四合院落。院落内砖、石、木雕精妙古典,给人以庄重典雅之感。
      靠近正房门口的地方有一树白花,开得如云如雾,端地浪漫,树下还有石桌石椅可供闲坐。
      除此之外,院子四周都是连廊,从东边过渡到西边,通往各个厅堂,这样的建筑结构能让人雨天不湿脚,必要时候还能起到防火防盗的作用。
      东西两侧厢房里头都是一样的设置,明间是小客厅,两侧次间都是卧室,睡床是体量较大,纹饰素雅的架子床,搭配一对容量较大的顶箱柜,再加上配套的架几案作为书桌摆在窗下,板正得像是学校的宿舍。
      据鞠芷山解释说,原本几间屋子都是留给道观挂单的道士住的,道士们搬走之后,这里也就空置下来了。
      江蓠简单看了下,两侧耳房都是公共卫生间,生活设施都是齐全的,虽然比较老旧,但是修缮过,都还能用。
      东厢房南面耳房里头是厨房,朝向内院开门,门外檐下两边都搭着木架子,可以用来置放器皿。
      檐下还有晒干了之后的玉米、辣椒、蒜头,结成一串一串,用一根横木支着,挂在檐廊下的墙面上,使得这座院子多了些人间烟火气。
      江蓠还以为里头会是那种烧柴的土灶,没想到竟然还是一器连做的“凹”字型定制橱柜,燃气灶、吸油烟机、洗碗机、洗水池、烤箱、微波炉等等,一应俱全。
      中间还摆了一张柚木架几案,有一米五长,体量高大,案面为一块整板装成,案脚为夹头榫,简明扼要,两侧小几也是光素无纹,带一屉一橱,储物功能强大,整个案台的风格既凝重又透出妍秀的一面,可谓“粗”中有细。
      因着高度适宜,应该是拿来当做操作台了,下边还堆着一排整齐的陶制的坛子,里头装有各式各样的腌制食品,像是腌菜和酸萝卜、剁辣椒之类的。江蓠揭开其中一个坛子的盖子看了看,闻不出好坏,不过她记得,这些腌制的食品,保质期都蛮久,应该没坏。
      不过很显然,鞠芷山并不会下厨做饭,因为这些厨具都干干净净,没有一点使用痕迹,柜子里连着基本的调味料都没有。
      厨房两面都有窗户,鞠芷山把它们都撑了开来,便于通风,光线从窗台撒下来,室内没有任何阴暗的角落,自然也不会显得脏乱。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