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20、第 120 章 ...
-
内廷司,大靖皇室重要机构之一。内廷司管理皇家事务,诸如皇家日膳、服饰、库贮、礼仪、工程、农庄、畜牧、警卫扈从、山泽采捕等,还分收榷关、收受贡品。内廷司主要机构有“七司三院”,最重要的是广储司,专储皇室的金银珠宝、皮草、瓷器、绸缎、衣服、茶叶等特供品。
简而言之,凡天家家的衣、食、住、行等各种事务,皆由内廷司承办。而内廷司主管不受朝廷三公九卿管辖,稍一松懈,往往容易内部人事冗杂,弊端丛生,盘根错节,贪腐成风。
大靖历代帝王为了确保内廷司的安全,都会选择品行端方的皇族宗亲主管内廷司事务。然而到了惠帝时,为了给燕德夫人增加实力,不仅让燕德夫人认了太仆司徒毅为养父,还擢升司徒毅做了内廷司总管。
内廷司总管官阶不过二品,内廷司却着实油水肥厚。燕德夫人在世时,司徒毅为燕德夫人提供了许多便利,亦没少从内廷司里中饱私囊,等到燕德夫人病重过世,司徒毅察觉形势不对,立即以病痛缠身为由上折辞去了内廷司总管一职。
而在司徒毅任职期间,内廷司账目上林林总总竟然亏损了三四百万两的银子。接任的顺王一查账,便知晓自己接了个烫手山芋。惠帝对燕德夫人用情至深,在得知此事之后念及燕德夫人仙逝未久,触景伤情,有意放司徒毅一面,他才有能惊无险地继续做太仆。
雍宁帝登基初,太上皇余威犹在,又体恤旧臣,雍宁帝在朝政上遇到许多掣肘之事不得不忍了下来。
可如今的雍宁帝已坐稳江山,不再被惠帝的旧臣牵制,要处置一个人走茶凉的太仆司徒毅,比当初扳倒谈太尉容易得多。
事关皇族颜面,内廷司贪腐一案被交由宗正寺与大理寺、刑部三司会审。
当年惠帝在位,司徒家借了燕德夫人的势才逐渐成为京城新贵,论根基地位、家族人才远不及其他国公世家。燕德夫人在世得宠,内廷纷争动荡不休,司徒毅倚仗着宠妃养父的名义,替司徒家捞了不少好处。等太上皇驾崩,曾经被燕德夫人深深得罪过的嫔妃母族,便把目光转到了司徒家。
因此此案虽然牵连甚广,调查起来却十分顺利。
鲁王与浚王奉诏前往司徒府抄家,不仅把司徒毅在内廷司历年贪腐所得银两全数凑齐,还抄出许多逾制之物,都是内廷司专供皇室的特供品。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司徒家在广德年间没少借燕德夫人的名义行不法之事。包揽词讼、重利盘剥、敲诈勒索等罪名不一而足。
太仆司徒毅被拘下狱,其家族人等俱一一论罪处置。
郦长公主其他见识没有,却善于明哲保身。弘义宫里的左良娣岑思按兵不动,司徒毅之孙司徒顺常去皇太子恒宇面前求过几回。
恒宇于心不忍,在雍宁帝面前求情,雍宁帝淡然道:“如柏氏子弟犯法,当奈何?”
皇太子战栗不敢言。
司徒顺常听到祖父在狱中畏罪自杀的消息,已知晓自家大势已去。她个性刚烈,不堪忍受其他姬妾的流言蜚语,在雍宁帝下诏流放司徒家满门那一日,吞金自杀。
皇太子恒宇本对司徒顺常情分平常,没想到她会做出如此决绝之事,不免伤心了一场。但犯官直系血脉不能容留于世,弘义宫亦未办丧事,将司徒顺常的遗体用白绫一卷,匆匆抬出去烧化了事。
顺王年事已高,多次上书请求辞去内廷司主管一职。雍宁帝体恤皇叔,待此案了结,便命仪王烛焘接管内廷司。
不知为何,今年的苦夏格外漫长,直到十月结束,小雪初降,我才真正清醒。
呼延洛与恒襄一月禁足期满,依然活蹦乱跳地在上书房读书,至于表兄弟之间否面和心不合外人不得而知。
广王正妃杨氏在烛烈万寿节期间被放了出来,烛烈早指了一位品貌、门第相差无几的官宦之家的姬君为广王侧妃,这位侧妃被广王钦点主持中馈,正妃杨氏则成为了广王府里的富贵闲人。
司徒家一倒,国库大有入账,可生性节俭的烛烈以敬训长公主国孝未出为由,没有大办今年的万寿节。他不但取消了今年的宫人小选,还恩准内廷中年满二十五岁的宫人一律出宫返乡。
我按着昏沉的脑袋,听宫人一五一十讲述最近数月来的大事小事,不禁有些头疼。我这一觉,不但睡过了烛烈的万寿节,百里炽繁的整生辰也过了。
烛烈与百里炽繁意义不同,他俩的生辰贺仪每年都需精心准备。我已经提前送了烛烈的贺仪,没料到今年会睡如此漫长,足足比百里炽繁的生辰晚了一个多月。
仓促之间难以选择合适的礼物,我思来想去都不得其果,不由长叹了一声。有工夫胡思乱想,倒不如去宵游宫走一趟,今年还未去长福殿一次,当面问问百里有什么想要的,更为稳妥。
从京城到宵游宫有四个多时辰的路程,我并不急于一时,恐下雪天路滑,特意嘱咐了车夫谨慎驾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