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9、第九章 ...
-
天色蒙蒙亮,东方刚刚露出鱼肚白,街道两旁只有早起的商贩叮叮当当开始张忙,高恬已经坐上了去大理的旅游车,车内的灯光很暗,其他游客睡眼惺忪,上了车以后便养精蓄锐,连平素里折腾闹腾不得闲的孩子也一片安静。高恬在途中一眼未合,就着车灯的光线,一路上她的目光都在信纸和窗外相互交替。她实在难以平复内心激动的心情,窗外各种景色一闪而过,伴随着车辆碾压柏油马路特有的沙沙的声音,所有的一切纷纷向后退去,时不时有车辆尖锐的鸣笛声呼啸而过,惊到了躲在两旁树上的鸟儿,它们扑棱棱拍打着翅膀向更远更高处飞去。
途经之路,田园小径,谷道幽深,路边的野花伴着阳光灿烂盛开,五颜六色,花儿朵朵皆娇艳,层次分明。
在高恬二十多年的人生中,她遇到过很多巧合,走在路上天上有麻雀飞过,鸟屎正好掉在她肩膀上,在日流量三十万的某一个中转站地铁迎面遇上多年未见的高中同学,逃课出去逛商场正碰上来北京出差,因为领带忘记带来而去商场买领带的老爸,但都不及这次踏破铁鞋无觅处。
当她看到信中两人自报英文名字,Clarice,Daniel的时候,她的心脏明显开始颤抖,立马就将明信片和信联系起来,一步步证明自己的猜测。明信片上的话是写给面前这些信中的Clarice的,Dan是Daniel的简写,高恬翻出手机里的明信片的照片,一个一个字母对照,准确无误。高恬脑海中瞬间涌进无数种可能,首先可以确定的是,信是阳媚写的,如果推测的没错,也真的这么巧合的话,写明信片人就是温璟贤。
如果上面所有的相遇都能归结为巧合的话,这个事件真的不知道用什么词定义才为准确。有志者事竟成?可是,这是高恬寻找无望,选择放弃这条新闻,试着去寻找其他新闻线索的路上遇到的,现在再纵观前面遇到的种种,这些信息都像是她来到昆明之后自动找上门来一样,尤其是眼前这个峰回路转,不是单凭努力得到的。这一切简直就是命运的安排,除了这个理由,她再也想不出第二个。自己在毫无头绪的情况下跑到昆明,恰巧就住在他们住过的酒店,还无意中去过画着三口之家水彩画的酒吧,现在已经去往了大理洱海的路上。
而阳媚恰巧就在漂流瓶被发现的时间里,写了自己的故事寄给陌生人,又由于机缘被她拿到了。这个世界得有多少巧合凑在一起,才会让这件奇妙的事情在冥冥之中悄然发生。这样的概率有多大,高恬不知道。
天色大亮,柔和的阳光透过晨曦的蒙蒙薄雾,折射成一道道明亮的光线,隐隐刺眼,两旁的道路上雨霁风光,莺飞草长。
高恬闭上双目享受片刻这样不可多得的时光,怀着激动的心情继续看下去。
不知道怎么说到年龄上,我看了看窗外,今天还没有过完,按照我们当地的习惯,过了今天,明天才是二十岁的第一天。于是我说,“我十九岁,大二,开学就大三了,你呢?”
“我比你大,我外婆说,今年是我的属相年。”
我大脑打转一圈才明白,“你是说,本命年吧。”
他琢磨了一下,点点头。
我一时脑袋短路,今年是什么属相?
我问他,“我听人家说,一个人过了二十岁以后,时间就开始不停地快进,会有很多想法想要完成,有很多东西想去尝试,好多好多事情想去做,可是又好像什么都来不及,是这样吗?”
他皱了皱眉头,认真思考了一下我的问题,摇摇头回答说,“我没有这个感觉,不过我认为,只要你下定决心要做某一件事,放手去做就行,跟几岁是没关系的,什么时候都不晚。”
他看着我手边的地图,感兴趣地拿起来看,然后问我,“你要去一个地方的话,能通过地图找到吗?”
“嘿嘿,找不到,你也知道,有的人,尤其是女性,在辨别方向上的能力,比其他人要相对弱一些。不过我在慢慢学着找了,我们班级教室的墙上贴着好几张地图,有一张很大的世界地图,每次轮到我打扫卫生,打扫结束了,我就把桌子挪过去,踩在上面研究世界地图,我对很多地方都很好奇。有时候我在网上看到新闻,一部电影是在哪个城市拍摄的,我就去看那一部电影,看那个城市的风景是什么样的。第二大地图是中国地图,我就是在非常仔细非常认真地研究完中国地图以后,才敢出来旅游,我来以后,买了云南地图,然而并没有什么用,我来到这里才发现,我只知道一个城市到另一个城市的路线,一个地方在地图上的大概位置,其他的我根本不知道。”
他一直保持着倾听的姿态,脸上带着微微的笑容,安静,从容。我不知道是什么意思,空气中弥漫着尴尬的气氛,我连忙顾左右而言他,“其实,我们班里还有其他国家的地图,一张南美洲的,就是你们美国的,北美的,北欧的,东欧的,比例很大,上面的城市都很详细。”
我记得酒端上来的时候,我还在问他去过北京吗?他摇了摇头。
我穷追不舍继续问,“那你以后会去北京吗?”
他慎重地考虑了以后,还是摇摇头,说马上就要回美国了,也许没有机会去。
我松了口气,既然以后都不会再见面,我简直要把他当作蓝色知己一样坦诚。果然书中说的对,只有对陌生人,才敢做真正的自己,“那你去过黄石公园喽,罗浮宫,你看到过蒙娜丽莎的画像吗?”
我想他大概也有同感,不然也不会对我无话不谈,“看过,不过真实的画像是很小的一个,要很接近,仔细才能看到。”
“真羡慕你呀,我努力奋斗,希望在三十五岁之前完成的梦想,你却很随意地就做完了。我们两个一比,我忽然好有挫败感。”
他谦虚道,“不要这么说,你也很厉害,你比我小很多,再过两年你不到我这个年纪,很快就能那些地方。”
我也不知道我哪儿来的自信,连连赞同,“你说的也是,其实,我毕业之后顺利进国际旅行社的话,考到领队证,很快就能去了。”
“如果你去美国的话,我非常欢迎。”
“那你喜欢自然风景,还是人文风景?”
“因为机缘我去过的自然风景多一些,不过我也很喜欢世界上每个地方不同特色的人文地理。”
我斩钉截铁地说,“那你一定会喜欢颐和园。”
“为什么?说来听听。”
“颐和园是自然风景和人文风景融为一体的地方,二百多公顷的昆明湖景观水天一色,碧波万顷,加上气势磅礴的皇家园林景观,一年四季,春夏秋冬,每个季节的风景各不相同,门票也很便宜,是我在北京最喜欢的地方。里面很大,你可以在里面呆一整天都不会厌烦,夏天还可以在昆明湖划船。”
他歪着脑袋想了想,“昆明湖?和这里的昆明有联系吗?”
他问的问题可是我的专业知识,我当然回答起来在所不辞,于是我洋洋得意介绍起来,“这个,还真有关系,要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西汉时期,汉武帝派使臣去探索现今印度一带的时候,经过云南这里,有一个滇池,叫昆明国,使臣经过这里屡屡受到阻挠,不能成功去到印度一带。汉武帝是一个很有雄心抱负的人,于是他发誓要拿下昆明国,但他知道昆明国的水兵骁勇善战,而自己的军队不善水上战斗,于是在当时都城西南,也就是现在颐和园的位置开凿了一条操练水军的池子,命名为昆明池,经过长久不懈的努力训练,最后带着兵将和水军前来征战,还真拿下了昆明国。”
“听起来挺有意思的,我都想去看看了。”
“真的,如果你有时间,一定要去颐和园,风景真的很美。”
他真诚地看着我说,“那我要请你当我的导游喽,”
“好呀,我肯定陪你去。”说完我才发觉语气热情过度了,不由脸红,我是感念于他在这里对我的帮助,说的真心话,忽略了他一开始就说不会去。他说想去,也只是客气地随口说说而已吧!
我随便插开话题,“那你去过那么多地方中,哪里的风景是最美的?”
他言简意赅,“马尔蒂夫。”
我眨眨眼,“是马尔代夫吧,我们译成中文是马尔代夫。”
“马尔代夫,是的,那个地方是我见过最美的风景。”
“好,我记下了,等我以后当上国际领队,如果有两个团摆在我面前,我会优先选择马尔代夫的,嘿嘿。那你看过什么自然奇观吗?”
看来他去的地方放真的很多,他需要认真思考了一会儿,才能得出结论,“在密西西比河和墨西哥湾海的交汇处,从远处望去,是一整片汪洋大海,但是当你靠近那条分界线,从船上往下看的时候会发现,有一条非常分明的界限,一边是绿色,一边是蓝色。”
我我明所以,睁大眼睛问他为什么。
“河水是绿色的,海水是蓝色的,对吧,河水和海水,因为密度不同,它们永远也不会融合。”
我们又说到少数民族和宗教。
他饶有兴致地问我,“原来你对宗教也有研究?”
“我是没有宗教信仰啦,但我们书里有这些内容,各个教派的历史,起源啊,发展过程,我们都要了解,现在北京有很多宗教建筑,北海白塔,雍和宫,景山公园的万春亭,里面都有佛像,故宫里最北端的钦安殿,里面有道教的雕像,这些都是来北京的游客常去的地方,他们看到了会问,我们总不能答不上来吧!”
“如果你带着宗教信徒去这些景点,面对他们很专业,你们相比之下会显得业余,有应对的办法吗?”
“不,尊重,我们……不,我国宪法规定,信仰宗教自由,包括有信仰的自由,也有不信仰的自由,普通的游客到这些地方,他们只是到处看看,但一些少数民族的游客来北京,他们对有的地方很感兴趣,如果问我的话,我就如实说我是个门外汉,只是略知一二,她们都理解的。”
我喝到第三杯的时候,身体还没反应,我甚至有点怀疑,那酒会不会是假的。
煞有介事地跟他说起北京来,“北京是一个古代传统建筑和现代建筑并存的城市,在市中心,有红墙黄瓦的皇家建筑,二环内有很多红墙绿瓦的四合院,可是过几条街,又变成了繁华都市的高楼大厦CBD,还有就像进入三维立体,未来的异度空间的银河soho,总之又复杂,又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