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5、十三、习剑 ...

  •   但沈青辞却并不在此列。哪怕身边杨羡等人已是被剑意带动得露出沉迷之色,他也始终目光清明澄澈,甚至因为入门剑法的招式比起沈烈所创“分光化影剑法”要逊色许多,他还能饶有余力地记忆剑招、品评高下。待得梁姓女修一遍演习完毕,他竟已将这些剑招记了个七七八八。他心里将入门剑法与父亲平日所教对比一番,觉得这入门剑法剑招简单多了,想来应当不至于像学分光化影剑一般笨拙——当初他足足学了一年,招式才稍稍有了模样。

      “唰”的一声,随着最后一招刺出,梁姓女修手中长剑发出清亮的剑鸣声。恍若平地一声惊雷,沉迷于剑法意境的众人顿时被惊醒,面面相觑的同时又对这位内门师叔的剑法叹为观止。这些人能从散修中脱颖而出进入九霄剑派,绝大多数无论资质心性皆是百里挑一,此刻见识到这等震慑人心的手段,先前那点自傲早不知被丢到哪里去了,只余下对绝世剑术的震撼和向往。

      梁师叔收剑负手而立,见下面的新弟子们个个眼中异彩连连,不由得挑挑眉:“你们若是勤加练习,总有一日也能达到这般境界。”

      傅凌霜咬咬牙,鼓起勇气问道:“那,梁师叔,要练到您这样的程度,需要多久?”

      这也正是诸位外门弟子最想问的问题。梁师叔瞧着那少女微微晕红的脸颊,忽的目露怀念之色:“我自入门始,习剑二十一载矣。”

      顿时,下面传来一阵轻轻的吸气声。

      梁师叔对这些新弟子的反应见怪不怪,拍拍手笑道:“好啦,我修行中人长生久视,尤其是剑法,一开始皆是水磨工夫,一日不练便要生疏。就从这入门剑法开始,我方才演练一遍,尔等记下了几成?”

      话音刚落,众弟子一下子安静下来,面面相觑——光顾着沉醉于对方营造的意境中,他们哪里还记得这是在学剑?梁师叔告诫一声,便又重新教了一遍。这次,虽说意境仍然发挥着影响,但大家再不敢沉迷进去,而是极力排除干扰、观察对方的剑招变化。到下一次演练时,有几个人甚至已经开始小幅度跟着比划。

      如此两三遍下来,新弟子们大部分都对入门剑法有所了解。梁师叔便不再亲自演练,而是让新弟子们自行回忆,自己则负手立在一旁偶尔出言指点。新弟子们少说也是锻体有成,悟性记性都不差,相熟的几人便凑在一处互相讨论。如沈青辞四人便寻了一处,提着师门发放的青钢剑依葫芦画瓢。

      沈青辞想得不错,两三遍看下来,这并不艰深的入门剑法在他脑海中,一招一式都纤毫毕现。然而当他提起青钢剑,试图照着记忆习练时,却总觉得手脚不听使唤,不是刺击时力度不够,就是转折时不够灵活。磕磕绊绊练上一遍,许多地方他自己都不甚满意,每到无法流畅使出的地方他便要停下来揣摩一番,总也不能尽如人意。

      这时他才不得不沮丧地承认,果然以为记住了剑招就能轻松学会的自己还是想太多,就算这么多年练习剑术,也难以弥补肉身资质的差距。依照经验,除非成年累月反复练习,这套看似简单的入门剑法于他而言也仍是困难艰深。

      沈青辞这厢兀自烦恼,落到旁人眼里,如迟文等稍有剑道基础的便不免有些失望惊诧。他们满以为沈青辞好歹有个赫赫有名的父亲,虎父无犬子,怎么着也不至于如现在这般,握着剑的姿势像模像样,使出的剑法却似是而非、远远谈不上出色。

      内行看门道,惊诧之下尚不知该如何重新评估这位同门师兄弟;不过比沈青辞更为不堪的也不是没有,同时入门的也有不少人全无剑道修为,只知看个热闹,见旁的师兄弟都摆开架势练得虎虎生威,不免心中着急,比如杨羡,这位公子哥儿还是被父母硬逼着才跟着武学师傅练了两天,十八般武艺当初就样样稀松平常,许多年下来早就还给了师傅。此时他举着分量不轻的青钢剑才比划了两下,就抓了瞎:“这这这,下一招是什么来着?”

      杨羡抓耳挠腮左右看了看,周纫兰和迟文都还在眉头紧锁地回忆剑招,唯独沈青辞练得虽然招式迟缓,却并无停顿,便如同找到了救星一般:“好青辞,你学过剑法,应该比我记得牢靠得多吧!快教教我,下一招是什么?”

      沈青辞本在练习一招始终做不到位的招式,闻言扭过头去瞧了一眼,便见对方比了一个剑花,顿时了然:“接下来顺势往斜上方撩起,待得势尽,便反向刺出。”

      杨羡依言而行。未及下一招,沈青辞皱眉道:“错了。右上方三寸。”杨羡先是一惊,反应过来后又摆摆手:“三寸而已,青辞你也未免要求太高,以后改改就好了。”

      沈青辞却摇摇头:“今日习剑时要求不严,明日对敌时差了这三寸,说不定就是一死一生。”刚开始习剑时,沈烈便要求沈青辞必须每招都严格到位,以增强对肉身的控制能力,故而他才对自己演练时与心中所想不尽相同的地方格外在意。周纫兰和迟文闻言同样点头表示赞同,这也是他们锻体时家人常常嘱咐的话,习武也罢习文也罢,万不可不求甚解。

      “好好好,你们说的是。”杨羡无奈地摊开手,继续回忆下一招剑式。其他几人也重新开始习练,偶尔碰上拿不准的,便互相讨教一番。如此这般几次下来,杨羡三人奇道沈青辞竟然全数记了下来,不过想到人家许多年剑法也不是白练的,比他们记得多些实属寻常,相比于他“惊人”的肉身资质,这点悟性反倒并不引人注目。

      梁师叔虽未明言,神识中早将这一批新来弟子的表现瞧得清清楚楚,也大致明白了这些人的剑术天分如何。她眼光毒辣,如沈青辞这般似是而非的花架子几乎处处是破绽,如此资质在凡间武者中不知凡几,放在九霄剑派压根就不够看。这类弟子她看了一眼便没了兴趣,只暗自着重关注几个天分不错的弟子,心中估量他们至少能到什么境界。君子群而不党,大派弟子心中自有一杆秤,遇上的人是否值得结交、亦或是该敬而远之,早在一开始就算计得清清楚楚,少有一开始针锋相对、后来反而好得如胶似漆的。而同一门派中,又多了派系之争这类态度暧昧分寸敏感的问题,对外自然是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对内,护短却是人之常情,即便是修道中人也不能免俗。譬如梁师叔,作为意剑峰有望真传的内门弟子,自然对有修习意剑资质的弟子更上心些。

      她盯着某个角落的弟子看了许久,忽然开口道:“那个高个子的女孩儿,对,就是你。将方才那一式再来一遍。”

      梁师叔点出的那人正是傅凌霜。傅凌霜正跟着昨日认识的女伴一同习练,忽然听到师叔点名要指点自己,不由得心中一阵又惊又喜;不过她好歹曾是一国公主,再大的场面也见识过,当下极力收束心思,绷着一张俏脸,将方才的招式重新比了一遍。

      梁师叔表面上不动声色,心里却是暗暗称奇,这女孩儿头一次练这套入门剑法,有几式剑招却已经有了一丝空濛、轻灵的意味,就算加上自己演示时透露意剑意境的缘故,有这番模仿意境的天赋也难得得很。要知道,剑法得其形易,得其神难,她本意是用意剑干扰、锤炼新弟子的心境便罢,想不到意外发现了一个好苗子。她也是见猎心喜,对傅凌霜有几处招式不够准确的地方随口指点起来。

      这番举动虽未明言,但落到新入外门尚未站稳脚跟的众人眼里,便是傅凌霜得了内门师叔的青眼。心思活络些的,不免想到是否要尽早与师兄师姐师叔师伯们打好关系,乃至于重新估量起对傅凌霜的态度,其中诸般心思,难以一一道尽。

      如此这般,结束了一早的功课,休息一段时间后外门弟子便该去往棠棣小筑继续学习方术、篆文等基础课业。但这时连川师兄却赶来拦住了众人,原来是昨天答应带大家去览胜楼挑选功法的缘故。

      览胜楼同样在含英山,乃是一座五层的小楼,第一层摆放的都是各种方术的基础资料,与外门弟子在棠棣小筑所学相互映照,可以随意兑换;第二、三层则分别是各种剑术和各类功法,除了进入外门时有一次兑换的机会,日后想多兑换几本,便要靠善功换取,一来防止弟子分心贪多,二来也是门派为了教育弟子凡事有所付出才有所收获的道理。至于第四、五两层,就不是外门弟子可以进入的地方了。

      连川应是提前向守门的弟子打过招呼,领着一大群人进入览胜楼,那两位外门弟子也没有太过惊讶。简单盘问过之后,许多出窍期的散修就直奔二楼三楼去了——独立修行到这个境界的散修多半对基础杂学有所了解,反倒是吃够了没有好功法的亏,一旦夙愿得偿、有改善功法的机遇,难免心痒难耐。

      览胜楼藏书汗牛充栋,一本本道藏都是用玉简储存在博古架上,那一排排的书架延伸到屋子深处,一眼甚至望不到头,想来又是某种拓展空间的仙家手段。沈青辞想着父亲的叮嘱,对锻体期而言,阅历、修为都有限,功法之流尚在其次,关键是打好基础。眼见绝大多数师兄师姐都匆忙上楼,他干脆先在一楼挑选起需要的杂学玉简。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