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6、六、诗情  ...
            
                
                
                    - 
                        
  两个孩子每天早起学习汉文,接下来是藏文、佛学、天文、地理、诗歌……在这些课程中,两个孩子不约而同的都喜欢上了诗,他们两个经常捧着《诗境》爱不释手,箫玲还会给阿旺嘉措讲一些《诗经》里的诗,并把唐宋名家的一些佳作拿给阿旺嘉措看,阿旺嘉措对这些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经常通宵达旦,专心研究。两人也经常在一起写诗谈诗,所以长进很快。阿旺嘉措也会自己写一些诗,但总觉得不算好,所以也没有拿出来给箫玲看过。林公是一个琴棋书画样样经通之人,除了教他们汉学,还教他们音律,他教女儿古筝,教阿旺嘉措吹箫,两个孩子都是天资极高的,用不了多久,就已经吹弹得有模有样了。箫玲和阿旺嘉措两个孩子,自小都是孤独长大,没有玩伴,如今相遇,自然高兴,况且两个人又有共同爱好,念诗弹琴,甚是和睦。
  一次,阿旺嘉措一个人捧着一本书在看,神情十分专注。箫玲从后面悄悄的走了进来,本想吓他一下,可是看见他专注的样子,并未忍心,只是趁他不注意,从后面一下子夺过他手里的书,一看,原来是《诗境》,一下子没了兴致,说道:“我还以为你看的是什么好书,原来是它呀,这本书我一点也看不懂,没意思。”阿旺嘉措赶忙笑着说:“这本书里有很多关于诗的学问,它能教会你如何写出一首好诗。”箫玲不服气的说,想学诗,我可以看《诗经》,那个还好懂些。”阿旺嘉措笑笑说:“这就是文化的差异,那本《诗经》我倒觉得很拗口难懂呢。”“哪里不懂,可以问我呀,很小的时候爹爹就给我讲过这本书!”阿旺嘉措连忙拿来〈诗经〉,翻到其中一篇指给箫玲看,箫玲边看边念道:
  瞻彼淇奥,绿竹猗猗。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瑟兮僴兮,赫兮咺兮。有匪君子,终不可谖兮。
  “这个呀,写的是一个女子遇见了一个美貌的君子,形容他‘骨器象牙切磋,翠玉奇石琢磨。气宇庄重轩昂,举止威武大方’最后说‘有此英俊君子,如何能不想他’”说着,意味深长的看向阿旺嘉措英俊的脸庞,不觉脸上一热,阿旺嘉措并没有注意到箫玲的变化,他似懂非懂,沉默不语。箫玲见他不出声,就又指了一首说:“这首和你刚才说的那首意思差不多,我来解释给你听”:
  野有蔓草,零露漙兮。有美一人,清扬婉兮。邂逅相遇,适我愿兮。
  野有蔓草,零露瀼瀼。有美一人,婉如清扬。邂逅相遇,与子偕臧。
  然后解释说:“刚才那首写的是一个女子见到一个美貌的男子后便念念不忘,这首却是写一个男子见到一个貌美的女子后一见难忘,日日思念,诗是这样写的:
  郊野蔓草青青,缀满露珠晶莹。有位美丽姑娘,眉目流盼传情。有缘今日相遇,令我一见倾心。
  郊野蔓草如茵,露珠颗颗晶莹。有位漂亮姑娘,眉目婉美多情。今日有缘喜遇,与你携手同行。
  “眉目流盼传情”阿旺嘉措默默念着,抬眼看着玲儿那双灵动的大眼睛,不仅恍然大悟,说道:“这个形容你倒是很恰当!”箫玲的脸腾的一下红到了耳根,阿旺嘉措也后悔说了这句话,赶紧转移话题又说:“还有一首,虽然意思看懂了,但是不明白会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事,这首不是《诗经》里的,是上次你给我看过的“,说着便念了起来:
  皑如山上雪,皎若云间月。
  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
  今日斗酒会,明日沟水头。
  躞蹀御沟上,沟水东西流。
  凄凄复凄凄,嫁娶不须啼。
  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
  竹竿何袅袅,鱼尾何簁簁!
  男儿重意气,何用钱刀为!
  他刚念完,玲儿便抢着说道:“这首诗我极爱,诗是汉代的才女卓文君所作。据传说,司马相如发迹后,渐渐耽于逸乐、日日周旋在脂粉堆里,直至欲纳茂陵女子为妾。卓文君忍无可忍,因之作了这首《白头吟》,呈递相如,表示恩情断绝之意。随诗并附书曰:“春华竞芳,五色凌素,琴尚在御,而新声代故!锦水有鸳,汉宫有水,彼物而新,嗟世之人兮,瞀于淫而不悟! 朱弦断,明镜缺,朝露晞,芳时歇,白头吟,伤离别,努力加餐勿念妾,锦水汤汤,与君长诀!”司马相如因此打消了娶妾的念头。”阿旺嘉措接道:“故事的内容我懂了,但是我不理解你们汉人,为什么有了一个这么爱自己的妻子,还要去娶别的女人?听说汉人都是一夫多妻,皇帝还要有几十个妃子呢!我们藏族人就很少有这样的。”箫玲笑问道:“那你呢?”阿旺嘉措被问得脸一红,低声说道:“两个人能够在千万人海相遇,已是不可思议。若再能与之相伴一生那真是几生几世修来的福气。只有前世做了好事,受到佛祖眷顾的人才能如此,所以怎能不珍惜?阿旺嘉措此生只要找到一个心爱的姑娘就知足了,三妻四妾,从未想过!”一番话说得箫玲颇为感动,她听得有些痴了,口中默默重复道:“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
  一天,阿旺嘉措看见他房间的桌子上有一张纸条,心想一定又是玲儿在搞鬼,打开看时,只见上面用汉字写着一首诗,是李白的《长干行》:
  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剧。
  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
  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
  十四为君妇,羞颜未尝开。
  低头向暗壁,千唤不一回。
  十五始展眉,愿同尘与灰。
  常存抱柱信,岂上望夫台。
  十六君远行,瞿塘滟滪堆。
  五月不可触,猿声天上哀。
  门前迟行迹,一一生绿苔。
  苔深不能扫,落叶秋风早。
  八月蝴蝶黄,双飞西园草。
  感此伤妾心,坐愁红颜老。
  早晚下三巴,预将书报家。
  相迎不道远,直至长风沙。
  阿旺嘉措看了喜欢,心中暗想:“玲儿总爱读这些汉人写的诗词,我如何不写一首西藏的诗给她看呢?“想到这里,诗兴大发,隧提笔回了一首:
  那一刻我升起风马不为乞福只为守候你的到来,
  那一天闭目在经殿香雾中蓦然听见你颂经中的真言,那一日垒起玛尼堆不为修德只为投下心湖的石子,那一夜我听了一宿梵唱不为参悟只为寻你的一丝气息 ,那一月我摇动所有的经筒不为超度只为触摸你的指尖,那一年磕长头匍匐在山路不为觐见只为贴着你的温暖,,那一世转山转水转佛塔啊 不为修来生只为途中与你相见,那一瞬,我飞升成仙,不为长生,只为佑你平安喜乐。
  箫玲看后大喜,没想到阿旺嘉措诗长进如此之快,诗中句句传情,字字透爱,缠绵婉转,清远悠长,旺哥哥果然有几分才情,想到这里,心底不禁升起一丝温暖的情愫,脸上洋溢出幸福的笑容,她把诗折好,小心的收藏了起来,两人就这样你来我往,多少心思都藏在诗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