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谁道是倾城 ...

  •   春末夏初,细雨纷纷。金台山脚下的小城里,似是大晴天般的热闹非凡。打着油纸伞的人们沿着街道叽叽喳喳的站了一路,顽皮的孩童跑来跑去不小心撞上街边的货摊,便有妇人揪着耳朵训道:“再闹,小心妖怪把你捉了去!”那孩子便皱着小脸委委屈屈,过不了一会就又笑嘻嘻的跑开了。
      人群里不知是谁嚷了一声:来了来了!便都齐刷刷的向那街头望去,一顶雕花垂帘的软轿慢悠悠的行了过来,前后跟着四个清秀小斯,轿边撑伞走着个水灵灵的绿衣丫头,眉目乖巧讨喜,一双大眼睛滴溜溜的转,脚步轻盈的好似要飞起来。顽皮的小孩子追逐打闹着,不小心跑到街中央,正摔倒在轿子前。绿衣丫头笑着将那娃娃扶了起来,轿子里的人闻声掀开了帘子,一双素白如青葱的手,纤细灵巧的好比最擅弹奏的乐师,周围于是炸开了锅:“看看,倾城姑娘!”
      再没有比倾城二字更体贴的形容词形容那女子的美貌。眉间点着莲花印,再清澈不过的水般双眸,漾着一股化不开的温柔风情。双唇红的恰似熟透的樱桃。真真一朵水池中盛开的莲花,空灵的好似不识人间烟火,仿佛不小心落在人间的仙子。
      “绿袖,给他几个银两买糖吃,别惊了小孩子。”声音婉转,像山泉叮咚。
      那丫头脆脆的应了声,手指点了点那孩子的额头:“小鬼头,今个算你有福了,拿回去买糖吃,可千万不要乱跑了。”那孩童仿佛呆了,直到人群中急急跑来一个挎着篮子妇人:“才多大一会你就给我乱跑,还不快走,快谢谢倾城姑娘。”
      孩子便痴痴的问:“娘,那是神仙姐姐吗,比画上的还好看哩。”
      人们便都笑了开来。这小小的城里谁不知道风月楼的倾城姑娘,虽是烟花巷里的风尘女子,却是卖艺不卖身的。一曲相思调,一支霓裳舞,一手素琵琶,千金也难求。自打年前她来了城里,理所应当的做了头牌。她接客从不接有妇之夫,只要家有妻小任凭你腰缠万贯也休想见得红颜一面。不仅如此,还是个心地善良的主,时常打发人送些银两给那孤苦小儿,每月十五都会去金台山上的金台寺烧香拜佛,捐些香火。前些阵子城里断断续续的有人失踪,都是年轻的壮男。她便拿了好些银两抚慰那些失了顶梁柱的孤寡妇人们。平日总是难得一见的,于是每到十五街上便站满了人,只为一睹那倾城的风采。
      城里的人们都说,真是难得的好人啊。
      在屋檐底下摆摊的老卦师摸着胡子一本正经:自古红颜多祸水啊。
      街边的人们便又啐了一口,张瞎子,又胡说八道了吧,不看看谁给你的酒肉钱!
      老卦师便又哧哧的笑了,摆着他那万年不变的挂片,用仅剩的一只眼盯着画的乱七八糟的图,嘴里念念有词。他常年穿着一件宽大的袍子,颜色旧的看不出来原来的样子,老人们都说,他原来是个俊秀的道士,只可惜后来疯掉了。
      那精致的软轿又不紧不慢的行了起来,一会便晃过了街头向那金台山上走去。
      金台寺坐落在山中央。轿子在山脚就停了下来。倾城下了轿,四个小厮在原地候着。只携了绿袖步行上山。
      小丫头边走边抱怨:“真搞不懂姐姐怎么想的,每次都要走上去。”嘴上抱怨着却走得欢快。倾城只是笑,嗔道:“心诚则灵,佛门之前理应放尊重些。”
      绿袖却受不了似的捂着耳朵笑:“姐姐的心事我最明白不过了,这个就叫爱屋及乌罢。”

      金台寺隐在山林间,一派清幽的地方。已是人间四月天,寺里的桃花却开得正旺。再熟悉不过的寺门,行过青石道,正中便是大殿。往里走向左拐,是一片荷花池,一条曲曲折折的石桥通向池中央的凉亭。绿袖便在那桥边站下了,倾城慢慢走过去,脚步压得轻轻地。行至凉亭,还未开口,背对着她的人便停下了手中的木鱼,转过身来,微微屈身:施主有礼了。
      倾城忙回到:扰了师父清修。
      对面站着的人身形修长,穿一身青色袈裟,眉宇间至纯至真一股清气,挺拔如山间的竹,温润如石中的玉,仿佛生就是为了得道。平淡的没有情绪的脸,无悲无喜,无欲无求,却俊雅的好似一幅泼墨山水。
      他是寺里的方丈,法号忘尘,二十多岁的年纪修为却早已高过寺里年长的僧人,都恭恭敬敬称他一声大师。
      他却轻轻摇头:“世间万象自有因果,贫僧不过窥探一二,如何当得上大师二字?”
      于是每次前来,倾城都称他师父。话并不多,谈几句佛经,品一壶香茗,或者只是静静坐着,听他诵经。不多不少,每月一次。她恭敬:多谢大师指点,又打扰了。
      他谦和:施主作伴是贫僧的荣幸。
      照例在那石桌旁坐了下来,桌上简单的一壶茶,一盘棋,一卷经。倾城看着池中光秃秃模样,几根搭着头的荷茎孤零零的立着,眉头轻蹙,轻轻的问道:“这荷怕是开不成了吧?”
      “往年都开得很好。”
      “今年大抵不会了。”
      “会的。”
      “师父又如何笃定?”
      青衣的出家人却不再说话,只执起手边的壶斟了一杯茶,蓝底白花的粗瓷杯,衬得手指修长白皙。该是一双执笔作画的手,却每天翻着枯燥的佛经。他看着池子,不动声色,只是缓缓开口,“据说城中并不太平。”
      倾城望着手中青绿的茶,应道:“是啊,据说失踪了不少男丁,师父怎么看?”
      “万物生长自有天理,逆天理者不得容。”
      她抬头看着他如诗如画的侧脸,“许是时候未到吧,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