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第五章 ...

  •   李家的正厅“宜福堂”,宽敞高阔,紫檀木家具泛着幽深的光,空气里名贵的沉水香气味也压不住老房子特有的气息,暖炉烧的很旺,外面天寒地冻,厅里却温暖如春,还不时飘来一种若有若无的清冽菊花香。

      这菊香源于端坐在正中的李老太太,她穿着簇新的宝蓝团花缎袄,料子极好,却像是套在了一个不合适的骨架上,头发一丝不乱,只戴了一支素银簪子,脸上带着年轻时常年劳作留下的纵横沟壑,眼神异常明亮,老太太爱拾掇花草,身上总是带着花草气息。

      李家从前是庄户人家,得幸于祖坟冒青烟,两个儿子都中了进士,有了功名被高门看重招为女婿,有了岳父扶持,加上兄弟俩自己也上进努力,从庄户人家进阶成了京城大户。李家两兄弟,哥哥叫李志毅,正妻张氏,生有一儿一女,还有个妾室生了个女儿。弟弟叫李志修,正妻徐氏,也生有一儿一女,徐氏管家甚严,多年不许李志修纳妾,可她管的住家里管不了外面,李志修的外室子李景文偏偏还争气,前两年竟然中了解元光耀门楣,李志修不顾让她的反对将外室母子接进来给了名分。

      李老太太跟着儿子享福,从种田劳作的农妇成了官家老太太,但是改不掉从前的习惯,总是喜欢种些花草果蔬,还常常自己亲手制作菜肴点心,每天乐在其中,很少过问家中事,家里上下都是两个儿媳打理。

      李家大房夫妇李志毅和张氏在老太太左下首,是新郎李景宏的大伯大伯母,李志毅面容儒雅,带着和煦的笑意。张氏面容端丽,温和的笑着,眼神里藏着精明和利落,带着恰到好处的打量从董绣心身上扫过。张氏生有一儿一女,长子李景荣站在父母身后,挺拔如松,肩宽背直,剑眉星目,英气逼人,现在是四品武官,董绣心认亲后,他还要赶着去任上,所以穿了一身石青色武官常服。女儿李静玉站在母亲身侧,穿着浅碧色云锦袄裙,温婉娴静,如一株幽兰,对新嫂嫂颔首微笑。大房唯一的庶女李慧玉只有十岁,挨着姐姐身边,小鹿般的眼睛好奇的看着董绣心。

      皓月捧着红漆托盘,上面是热气氤氲的青瓷盖碗。她低头垂眼,清晰的感知到董绣心接过茶盏时指尖无法控制的轻颤。

      “祖母请用茶。”翠织和红绣扶着董绣心跪在老太太面前,她双手举起白瓷茶盏,声音刻意放柔,微微有些甜腻。

      李老太太接过茶,轻轻的抿了一口,将茶碗放在一旁,细细打量了一番董绣心,董绣心静静的接受李家最高长辈的审视,老太太语气平缓,带着一丝乡音:“起来吧,平日里也没什么大事,闲了便去我院子里看看花,陪我说说话。我那儿花草多,想必你会喜欢。”

      董绣心恭敬的说道:“孙媳知道了。”

      接下来给公婆敬茶才是重点,董绣心是二房儿媳,公公李志修年过五旬,却依旧能看出年轻时的俊朗,他接过茶,只说了一句:“往后在家中不要拘谨,大家都是好相与的。”语气平淡,再没有多说什么。

      婆婆徐氏端坐如钟,穿着一身深紫金线团花锦袄,发髻高耸,带着赤金镶宝的满池娇分心,虽保养得宜但颧骨偏高,嘴唇削薄,两边的法令纹像用刀刻的一般,整张脸都写满了刻薄。她慢慢接过茶碗,用茶盖轻轻撇了撇浮沫,并不喝,抬眼用刀片一般的目光,把董绣心从头刮到脚,目光紧紧的来回扫过她那满头珠翠,丝毫不掩饰审视和挑剔。

      董绣心跪在徐氏面前的蒲团上,皓月及时递上茶盏给她。她稳稳举起,在徐氏尖刻的审视下努力保持清晰:“儿媳给母亲请安,请母亲用茶。”

      “模样还算周正。”徐氏声音不高,没有丝毫温度:“只是在规矩上,怕是在家时教导的不够精心,到底上姨娘养的,也就只能这样了。”她接过茶,垂眼喝了一口就将茶碗重重的顿在手边,一声脆响,董绣心肩膀一缩,屏声静气。

      “既进了我李家,就得守我李家的规矩。晨昏定省,服侍公婆,伺候夫君,是第一要紧事!针黹女红,掌管听雪堂,更要好好用心,别整天就想着涂脂抹粉,穿金戴银!我们宏儿一个月后才会回来,你别以为这一个月松懈懒散,若是宏儿回来了有一丝不满意,那就是你娘家不会教养女儿。”徐氏语气越来越重,每个字都狠狠砸下,正厅里落针可闻。

      董绣心脸上的血色褪得干干净净,幸好胭脂上得厚,才没让人看出来。手缩在缀了一圈绒毛的袖子里,死死的掐着掌心。

      张氏皱了皱眉,眼神里有一丝不易察觉的嫌恶,仅一瞬便恢复了笑意,说道:“弟妹这话可有些过了,人家孩子远道而来,何必头回见面就这么严苛呢?侄媳妇方才给我们敬茶,礼数周到得很。弟妹这般疾言厉色,知道的你是在教媳妇规矩,不知道的还以为我们李家容不得新妇喘口气呢。”语速平缓,却字字清晰。

      徐氏的脸色阴沉下来,声音像冷硬石子敲打在地上:“我管教自己媳妇,用不着外人瞎掺和,大嫂的手伸得也太长了,劝你管好自家,少盯着别人。”

      张氏的女儿李静玉嘴边的笑意消失了,坐直了身子,目光清冷的看向徐氏,俨然一副护母的姿态。徐氏看了李静玉一眼,这侄女从小就处处比她的女儿李佩玉强,她看这侄女不顺眼很久了。

      “大嫂自家的姑娘还不够你操心的?管起别人来了。”徐氏的青玉耳环微微颤动:“若是我不严加管教新媳妇,她要是懒散起来,家里的姑娘们还不有样学样?若是静玉侄女学得松懈懒散,您还不得找上门来怪我媳妇带坏了闺女,到时候静玉侄女说不上好亲事,您可别唉声叹气!”

      话里话外诅咒李静玉,张氏可半点不能忍:“那会儿你徐家的侄女作为二媳妇进门时,弟妹可护得紧,从来没让她尽媳妇的本分,那会儿怎么不怕带坏了家中姑娘?”张氏笑意褪却,锐利的盯着徐氏:“要说规矩,你们这房的二媳妇比大媳妇更早进门,本就坏了规矩。”

      似乎是提起了什么大家都忌讳的事儿,徐氏脸涨的通红,想大骂又硬忍了回去,转头狠狠的瞪了身后的庶子李景文一眼。李志修静静的喝茶,仿佛眼前的剑拔弩张与他毫不相干。李志毅轻轻拉了拉张氏的衣袖,示意她少说几句,张氏顺着丈夫坐下,眼神依旧挑衅的看着徐氏。

      皓月轻抬眼帘,这才看到徐氏身后的年轻夫妇。李景文在李家总排行排第三,长孙李景宏,此孙李景荣。李景文身姿修长,清俊非常,剑眉挺拔,眼尾轻挑,鼻梁挺直,通身一股书卷气,只是神色间带着一丝难以言喻的沉寂阴郁。徐氏的娘家侄女徐舒莲一身桃红遍地金袄裙,满头珠翠,越拼命打扮越是衬得外貌不如意,她皮肤蜡黄,眉眼寡淡,鼻梁扁平,嘴唇薄而色淡,一双眼睛带着无法掩饰的尖刻,和徐氏如出一辙。

      此刻,她的眼睛毫不掩饰的钉在皓月身上,目光里的嫉恨,浓烈得完全遮不住,仿佛皓月的美貌是对她赤裸裸的挑衅。

      皓月能清晰的感受到目光的灼烫,她只能把头垂得更低。

      徐氏下首坐着她的亲生女儿李佩玉,十五六岁的年纪,穿着海棠红缠枝莲纹锦缎袄,头上的红玉蝴蝶簪微微晃动。容貌和徐氏略微相似,比徐舒莲好看些,但远不如李静玉那般光彩照人。她眉眼继承了父亲的清秀,因骄纵显得张扬,下巴微抬,眼神带着毫不掩饰的挑剔,对庶女出身的嫂嫂的鄙夷丝毫不掩饰。

      “行了!”一直没说话的李志修终于开口了,对着徐氏厉色道:“媳妇第一天见婆家人,你这样像什么样子!让新媳妇看笑话!”

      李老太太摘了旁边桌案上的腊梅,低着头摆弄着,看惯了两个媳妇你来我往,眼前发生的事她视而不见。老太太虽是婆婆但制不住两个出身高门的儿媳,两个儿子在官场需要亲家铺路,她在家根本说不上话。

      眼看着妯娌俩连这样的日子都要掐架,李老太太也不敢对儿媳们疾言厉色,只能吩咐身边的李嬷嬷:“你去带着大孙媳妇认亲,结束了我好回屋去,这儿闹得慌。”又对董绣心说道:“别跪着了,认亲还没完呢,去见见你的小叔小姑。”

      董绣心如蒙大赦,在翠织的搀扶下站起来,走向几位同辈人。她给李景文徐舒莲夫妇送上准备好的见面礼,徐舒莲接过董绣心送的玛瑙项链,抬眼看着她清秀的面庞,脸上挤出一丝僵硬的笑容。

      她给李景荣李景文两位小叔子各送了一枚白玉扇坠,三位小姑子送了绣帕和东珠耳环,三人皆是一样的。

      认亲敬茶过后,就是新娘子进门的第二道礼仪,吃婆家饭。按照规矩,由婆母亲自执箸,给新媳妇喂在婆家的第一口饭食,周围的人再说几句“婆家的饭好不好吃?”“要不要吃一辈子?”之类的吉祥话热闹热闹,也就算是全了。可这种时候少不得遇到那类心思不正的婆母,那就成了新娘进门领教婆婆的第一份教训。

      孙妈妈捧着朱漆托盘过来,托盘里是热气袅袅的羊肉汤面,汤色醇厚,面条雪白,旁边还放着一双银筷子。徐氏拿起银筷子挑起几根面条,脸色发寒的看向董绣心,董绣心赶紧上前,微微俯身,正要张口接过,筷子却在她嘴边突然一松,面条落回碗里,溅起几点油星,她只咬到一口微凉的空气。

      旁边的张氏一脸“我就知道”的神情,微微摇头,孙妈妈忙陪笑道:“这面条柔润筋道,不太好夹。”

      徐氏眼里掠过一丝得意,再次夹起几根面条,这次董绣心越发小心,身子俯得更低,不料徐氏手腕一抬,面条直直的擦过董绣心鼻梁,羊膻味混合着热气冲进鼻腔,董绣心被呛了一下,忍不住侧过去轻轻咳嗽起来,肺腑间一阵翻涌。

      待到第三次,徐氏似乎没什么耐心了,直接不由分说将一筷子面条大力塞进董绣心嘴里,筷子的顶端几乎戳到喉咙,董绣心顿时迸出眼泪,喉头反呕,吐不出又咽不下,只能把那口面食强行吞了下去。

      见董绣心满眼泪花的吞下面条,徐氏才把筷子重重放回托盘,她声音不高,字字清晰:“今天这碗面,就是给你提个醒,婆家的饭,从来就不是那么容易下咽的。”

      当着这么多李家人的面,董绣心不敢说什么。只能默默接过翠织递过来的巾子,轻轻擦去泪花和嘴边的油渍,看了一眼周围的人,似乎没有一个人打算为她说话,她只能忍下这口气点了点头。

      眼看着敬茶结束,李老太太便在李嬷嬷的搀扶下回了自己的院落,连午饭都不和媳妇孙女们一起吃。

      午膳摆在偏厅的花梨木大圆桌上,整只油亮酱红的八宝鸭,汤汁浓郁的火腿煨冬笋,雪白细嫩的清蒸鲥鱼,碧绿爽口的鸡油炒菜心,还有一碟碟精致小菜。

      然而董绣心却无福消受。徐氏落座后眼皮一抬,冷冷道:“新妇,站着伺候!”

      董绣心只觉得一股热血直冲头顶,同为儿媳,坐在徐氏下首的徐舒莲已经拿起了银筷子,夹着一块鸭肉吃着,慢条斯理,理所当然。凭什么?同样是做媳妇的,徐舒莲就能坐着吃饭,她就要站着伺候婆婆。董绣心只能强忍着心里的不满,僵硬的在徐氏身边开始布菜。

      徐氏的刁难无处不在。

      “真没眼力劲,这鲥鱼最精华的部分是给你公公的!”

      “吃饭前要先喝汤,这都不懂吗?”

      “茶碗里都空了,看不见吗?”

      最后连公公李志修都听不下去了,对徐氏说道:“吃个饭你干什么呢?”

      徐氏昂着头瞥了李志修一眼:“谁家做媳妇的不这样?你一个男人少掺和女人的事儿!”

      李志毅半开玩笑的说道:“弟妹这样对媳妇,就不怕将来佩玉侄女出嫁后也被人这样对待?”

      张氏一听就知道机会来了,马上接着说起徐氏最不爱听的话题:“也是,将来佩玉侄女也是要出阁,也是要伺候未来婆婆的。”她顿了顿,意味深长的浅笑道:“不过也不一定,佩玉侄女若是能嫁去她心心念念的贺家,那还用担心什么?贺家公子的母亲,当年可是弟妹的陪嫁丫头,这要是跟她成了亲家,前主子的亲女儿成了儿媳,她还不得把佩玉侄女供起来啊?”只要提起这事儿,徐氏一准炸毛。

      而李佩玉的眼睛瞬间雪亮,脸颊飞上了兴奋的红晕,带着少女怀春的憧憬看向母亲。

      徐氏果然脸色铁青,一看到李佩玉这副模样,更加气恼,对女儿说道:“我说了无数次了,贺家那小子你想都不要想!跟自己的丫鬟结亲家,我丢不起那人!”

      李佩玉霍地站起身,不服道:“贺家哥哥哪里不好?他姑母是宫里的贺淑仪,是四皇子的生母,他是四皇子的表哥,从小聪明绝顶被选进了学宫,跟皇子们一起读书习武,前程远大着呢!您就是为了自己那点面子,要毁了我的终身吗?”

      “住口!”徐氏的声音一抬高,董绣心就脸色发白,手脚冰凉,徐氏对着女儿教训道:“贺淑仪不过是贺老太爷的庶出女儿,从来就与贺老太太这个嫡母水火不容!贺家没有朝堂势力,她自己在宫里都不见得多顺心,还会看顾嫡母的亲孙子?”徐氏的声音带着不容辩驳的决绝:“只要我活着一天,贺家你想都别想!绝无可能!”

      李佩玉站起身就跑了出去,身后两个丫鬟也追了出去,徐氏见女儿这般,一肚子气又撒在董绣心身上:“干嘛呢?看戏呢?还不去厨房装点饭菜给佩儿送到屋里去?”

      董绣心慌忙应了一声,踉跄的退了出去。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