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0、数据化的人格  ...
            
                 
                
                    - 
                          林烬站在归墟书店门口,指尖在袖口内侧无意识地摩挲着那枚微型探测器。金属的冰凉透过薄薄的作战服纤维渗出来,像她此刻试图维持的、无懈可击的冷静。巷口的阳光斜斜切过门楣,在青石板上投下一道暖融融的金线,竟让她作战靴的阴影也柔和了几分。
 
 她深吸一口气,推开了那扇深棕色木门。
 
 “叮铃——”风铃的声音清脆得像初春融化的冰棱,混着旧书特有的、沉淀了时光的墨香,还有一缕若有若无的、加了蜂蜜的咖啡甜香,一并涌了进来。这味道比望远镜里捕捉到的要具体得多,不是“穹顶”数据库里冰冷的化学成分分析,而是能实实在在钻进鼻腔,让她这个早已习惯了压缩饼干和消毒水味的人,莫名地感到一阵放松。
 
 书店里很静,只有偶尔响起的、指尖划过书页的“沙沙”声,像春蚕在啃食桑叶。沈知微正坐在靠窗的藤椅上,手里捧着一本深蓝色封面的书,阳光落在她微垂的眼睫上,投下一小片扇形的、温柔的阴影。听到门响,她抬起头,那双眼睛亮得像浸了晨露的黑曜石,嘴角弯起一个极浅的弧度,声音轻得像羽毛落在纸上:“欢迎光临,随便看看吗?”
 
 林烬的心脏像是被什么柔软的东西轻轻撞了一下,漏跳了半拍。她按预设的话术,尽量让声音听起来平稳无波:“嗯,想找本……能打发时间的。”说完,她刻意移开视线,看向书架,避开沈知微的目光,怕自己训练有素的眼神会泄露一丝一毫的动摇。藏在领口的微型镜头已自动启动,无声地记录着一切。
 
 指尖划过一本本泛黄的书脊,从《诗经》到《庄子》,粗糙的纸面带着岁月的质感。眼角余光里,沈知微已低下头,重新沉浸在自己的书中。她翻页的动作极轻,指尖捏着书页的一角,仿佛那不是纸,而是易碎的蝉翼。林烬的终端屏幕上,“目标行为:阅读,无异常反应”的字样刚跳出来,就听到沈知微的声音再次响起,带着点不易察觉的好奇:“你好像……不太习惯这里的味道?”
 
 林烬猛地回头,有些猝不及防。沈知微已站起身,手里拿着一本浅绿色封面的书,正缓步朝她走来。那本书的封面上印着“夜晚的潜水艇”五个字,字体柔软得像天上的积云。走到她面前时,沈知微将书递过来,指尖不经意地擦过林烬的指腹——那触感冰凉而细腻,像刚从井里捞上来的玉,瞬间在林烬的皮肤上留下一丝极淡的凉意。
 
 “我猜你会喜欢这个,”沈知微的声音很轻,带着一种笃定的温柔,“里面讲的是,一个人怎么在心里建一艘潜水艇,在自己的世界里寻找自由。”
 
 林烬接过书,指尖蹭过封面柔软的纸面,心里某个被数据和指令层层包裹的坚硬角落,似乎也跟着软化了一点。她想起昨天从望远镜里看到的画面——沈知微给那个小姑娘递书时,也是这样,指尖会轻轻托着书底,生怕对方拿不稳。她翻开扉页,第一句话便映入眼帘:“我的潜水艇是核桃壳做的,舵是用牙签做的,螺旋桨是秋天的银杏叶。”字迹旁边,有一行小小的铅笔批注,是沈知微的字迹,娟秀而温暖:“有时候,心里的世界比外面的更真实。”
 
 沈知微就站在她身边,身上带着淡淡的、像晒干的皂角混着旧墨的干净味道。“主角以前总被要求要‘实用’、要‘正确’,”她轻声解释着,目光落在林烬紧绷的肩线和刻意保持的、标准的社交距离上,像是看穿了她所有的防备,却又不点破,只是语气温和,“后来他发现,那些不实用的、奇奇怪怪的想法,才是自己真正的样子。”
 
 她顿了顿,眼神清澈地看着林烬,那目光仿佛能穿透她冰冷的作战服,看到她层层伪装下的、那个空无一物的内核:“你看起来,总在逼着自己‘正确’,其实偶尔‘不对’也没关系。”
 
 这句话像一根细针,精准地刺破了林烬用理性和指令筑起的坚固外壳。她的心跳骤然漏了一拍,藏在口袋里的手不自觉地攥紧了,指甲深深掐进掌心,试图用疼痛来维持清醒。她慌忙移开目光,把书合上,放在收银台上,声音有些干涩:“就这本吧,多少钱?”
 
 沈知微弯腰找零钱,长发垂落下来,发梢不经意地扫过林烬的手背,带来一阵轻微的、像羽毛拂过的痒意。“不用钱,”她说着,从抽屉里拿出一枚小小的、压平的银杏叶书签,轻轻夹在书里,然后把书递给林烬,“这个送给你。”
 
 书签上,用细巧的钢笔写着一行字:“给心里有潜水艇的人。”
 
 林烬接过书,指尖捏着那枚薄薄的银杏叶,叶脉清晰,还带着一点干燥的、阳光晒过的植物香气。沈知微看着她,眼神澄澈得像一汪深潭,能映出她此刻所有的慌乱与动摇:“这本书真的很适合你。它讲的是,一个过于丰富的内心,如何为自己构建一个真实的幻境,并在其中……获得自由。”
 
 “自由”两个字,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在林烬的心里漾开了圈圈涟漪。她想起“穹顶”的训练基地,想起那些冰冷的白炽灯,想起教官说“兵器不需要自我,只需要执行”。她的人生就是一串精准的代码,永远在追求“最优解”和“绝对正确”。她从未有过什么“内心的世界”,更不知道“自由”是什么滋味——直到此刻,直到遇到沈知微。
 
 “谢……谢谢。”她接过书,声音比刚才轻了许多,甚至带上了一丝自己都没察觉的颤抖。她转身快步走出书店,风铃的响声在身后追着,像是沈知微那句没说完的话,又像是她自己心里,某种沉睡已久的东西正在悄悄苏醒的声音。
 
 回到阁楼据点时,天色已经渐渐暗了下来。林烬把自己摔进椅子里,长长地舒了一口气,才发现手心已经被攥出了几道红痕。她定了定神,拿出终端,将传感器收集到的数据导入系统。屏幕上立刻跳出密密麻麻的参数:“空气粒子运动异常,存在未知波动;电磁值不稳定,峰值达1.2高斯;目标影像……”
 
 她的目光骤然停住了。
 
 所有关于沈知微的影像数据里,她的面部都笼罩着一层柔和的、像是阳光透过薄纱般的光晕。那不是设备故障造成的模糊,而是一种温暖的、无法用数据解释的光芒,从她的发梢到嘴角,都被这层光晕温柔地包裹着,显得格外不真实,却又无比温暖。
 
 林烬皱起眉,立刻用“穹顶”的最高权限启动了数据修复程序。一遍,两遍,三遍……无论她怎么尝试,那层光晕都像刻在影像里一样,顽固地存在着,无法消除。她把脸凑近屏幕,指尖轻轻抚过影像中沈知微的轮廓,那层光晕在指尖下似乎还微微晃动着,像有生命一般。
 
 终端弹出“数据异常,无法修复”的红色警告,可林烬却第一次没有理会。她关掉终端,将那本《夜晚的潜水艇》放在膝头,指尖摩挲着封面上的字迹。窗外的风又吹了进来,带着归墟书店特有的墨香和暖意。
 
 她轻轻翻开书,找到那枚银杏书签。灯光下,沈知微娟秀的字迹清晰可见:“给心里有潜水艇的人。”林烬的嘴角,不自觉地弯起了一个极浅、极温柔的弧度。
 
 她想,或许,她也能试着,在心里,为自己建一艘小小的潜水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