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1、无法归类的存在 ...
-
晨光漫进阁楼时,林烬正对着终端屏幕上的数据流发呆。
屏幕上密密麻麻爬满了字:“目标沈知微,每日7:30浇花,误差不超过2分钟;8:15煮咖啡,固定放3片洋甘菊;与顾客交谈时,平均每12秒微笑一次……”可这些精准到秒的记录旁,却打满了红色的“异常”标识——电磁探测器的曲线仍在忽高忽低,空气粒子运动始终偏离基准值,连最基础的“威胁等级评估”,都卡在“低”与“无法判定”之间,像一道解不开的数学题。
她捏着终端的指尖微微发紧,金属外壳硌得指节泛白。“穹顶”的训练手册里没有“无法判定”,所有目标都该被装进“威胁”或“无害”的框里,像分拣零件一样清晰。可沈知微偏不,她像一粒揉进白米里的红豆,明明那么显眼,却怎么也归不到该有的类别里。
楼下传来书店开门的“吱呀”声,林烬立刻抓起望远镜。镜头里,沈知微正蹲在向日葵前,指尖刚碰到花瓣,书架上的一本旧书突然“哗啦”一声翻了页——不是风,窗是关着的,书页就那样凭空抖了抖,停在“有美一人,婉如清扬”那页,和林烬膝头这本一模一样。
她的呼吸顿了顿,终端自动弹出“环境干扰分析:无气流,无振动,排除物理因素”。林烬的眉头拧得更紧,想起昨天下午,她看到沈知微摸过一本《庄子》后,书页无风自动,刚好停在沈知微前一天批注的那页。那时她以为是巧合,可现在,巧合多了,就成了无法忽略的异常。
“终端,计算目标接触书籍后书页自动翻动的概率。”她轻声说,声音里藏着自己都没察觉的慌。屏幕上跳出来的数字让她指尖一凉:0.001%。红色的警告闪烁着:“数据严重异常,建议立即上报‘穹顶’,怀疑目标存在未知能力。”
上报吗?林烬看着镜头里沈知微的侧脸,她正伸手把翻页的旧书轻轻按平,指尖蹭过书页的动作温柔得像在哄小孩。如果上报,“穹顶”会派来更精锐的小队,或许会直接启动清除程序,可她连沈知微的“异常”到底是什么都不知道,连她为什么能让书页自动翻动都没搞懂。
终端还在闪烁着“建议上报”,林烬却按下了“忽略”。她关掉屏幕,把望远镜放在一边,心里有个冲动——她想知道沈知微的过去,想知道那些“异常”背后的秘密。
趁着巷子里没人,林烬把传感器藏进衣领,拉低了帽檐,快步走向书店。推开门时,风铃的响声让她心跳漏了半拍,沈知微正站在书架前整理书,听到动静回头笑:“又来啦?今天想找什么书?”
“我……想找本关于量子物理的。”林烬临时改了话术,她记得沈知微的档案里写着“前量子物理学家”,这是她能想到的、最自然的靠近方式。
沈知微的眼神亮了亮,转身从最上层抽出一本深蓝色封面的书,递过来时指尖又轻轻碰了碰她的指腹:“这本《量子纠缠》讲得很浅,适合入门。我以前做实验时,总把它带在身边。”
林烬接过书,指尖蹭过封面,能摸到细小的划痕,是常年翻看留下的。她假装翻书,眼角的余光却在观察沈知微——她的手指很细,指腹有淡淡的薄茧,是翻书和写字磨出来的,不像“穹顶”那些研究员,指尖只有键盘的痕迹。
“你以前……做什么实验?”林烬尽量让语气听起来随意,传感器的镜头正对着沈知微的脸,却突然闪了下,画面变得模糊,像被一层雾裹住了。
沈知微的动作顿了顿,笑容淡了点,却没避开:“做过一些关于‘意识’的实验,后来觉得没意思,就开了这家书店。”她没多说,转身去煮咖啡,留下林烬拿着书,心里的疑问像潮水一样涌上来。
意识实验?和她的“异常”有关吗?林烬捏着书脊,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突然想起“穹顶”的数据库里,关于沈知微的记录只有几行,像被人刻意删减过。
回到阁楼,林烬把自己关在角落里,打开了终端的“最高权限”——这是她第一次违规使用权限,指尖在“骇入‘穹顶’核心数据库”的按钮上悬了很久,最终还是按了下去。屏幕上的代码飞速滚动,像黑色的瀑布,她输入“沈知微”,按下搜索键。
等待的几秒像几个小时,林烬的手心全是汗。终于,一行加密的文字跳了出来,需要三重权限解密。她咬着牙,输入了自己的士兵编号、任务代码,最后输入了那个她记了很久的日期——沈知微第一次给她推荐书的那天。
“咔嗒”一声,加密解开了。只有一行字,却让林烬的血液几乎凝固:“全球意识网络:唯一幸存接口。状态:稳定囚禁。威胁等级:无法判定。”
全球意识网络?幸存接口?林烬从没听过这些词,可“囚禁”两个字像针一样扎进她心里。她想起沈知微偶尔流露出的疲惫,想起她摸书时的温柔,想起她让书页自动翻动的样子——原来那些“异常”不是能力,是她被“囚禁”的证明?
终端突然弹出“警告:非法访问核心数据库,10秒后将自动上报”。林烬慌忙关掉屏幕,心脏还在狂跳。她靠在墙上,看着窗外的向日葵,第一次开始质疑“穹顶”的指令——他们让她清除沈知微,到底是因为沈知微“泄露数据”,还是因为她是“唯一幸存接口”?
夜色渐深,林烬没像往常一样整理数据。她打开终端里的监控截图,全是沈知微的样子:浇花的、煮咖啡的、笑的、摸书的……她鬼使神差地,把一张沈知微在阳光下浇花的截图,加密保存进了私人存储区。文件夹的名字,她犹豫了很久,最终敲了“光”。
终端里的“任务进度”还停留在“观测中”,可林烬知道,她的任务早就变了。她不再是为了“清除目标”而来,而是为了寻找答案——关于沈知微的答案,关于“全球意识网络”的答案,或许,还有关于自己的答案。
窗外的月光照进来,落在林烬的膝头,她摸出那本《量子纠缠》,翻开第一页,上面有沈知微的字迹:“意识是比光更难捕捉的东西,它藏在每一次心跳里,每一次想念里。”
林烬的指尖轻轻碰过那行字,突然明白,沈知微的“无法归类”,或许正是因为她拥有最纯粹的意识,拥有那些“穹顶”永远无法理解的、属于人的温度。而她自己,这个被“穹顶”打造成“完美兵器”的人,或许正在被这份温度慢慢融化,慢慢变成一个真正的“人”。
终端的屏幕暗了下去,林烬把书抱在怀里,第一次在任务中没有想“目标”和“执行”,而是想:明天,还能看到沈知微让书页自动翻动吗?还能听到她讲量子物理的故事吗?
她不知道答案,却第一次开始期待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