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9、膳祖 ...

  •   会昌二年的扬州城浸在桂子香气中,段府后厨却比考场更肃穆。

      一个绾着青巾的妇人正以银刀批切蒸豚,突然掷刀长叹:“火候差了一息,肉理便失了三转的柔韧。”

      满室庖丁屏息,唯有灶膛里燃着果木的焰舌噼啪作响。

      ——这便是后世《膳夫录》中秘载的“段公府上脍炙方”,而执刀者,正是被尊为“膳祖”的传奇女厨。

      故事须从长庆元年说起。

      新任扬州大都督府长史段文昌赴任途中,于淮水畔尝到一味“金齑玉鲙”。

      但见脍丝薄如蝉翼,拌着金橙丝与冰屑,入口竟有琵琶声佐味。

      段公大惊:“何人调鼎?”

      只见苇棚中转出布衣荆钗的妇人,执礼如士人:“民女本长安尚食局婢子,因宫变流落江淮。”

      段文昌见其案上《食材札记》标注着“春韭用卯时露”“河豚去毒须验菊汁”,当即以师礼相邀:“请为段府掌鼎鼐。”

      她入府首日便革新厨制:将“红案白案”细分作“炙脍蒸齑”四部,设“五味监”品评每日膳品。

      最奇的是她创“饮食录”,以朱笔批注如兵法:“炊米若布阵,水火需相济”“脍鲤似抚琴,薄厚皆成韵”。

      某日宴请盐铁使,她呈上“雪婴羹”——取河豚肝膏雕作婴孩状,浮于乳汤。

      宾客惊疑不敢动箸,她却先尝三匙:“拼死吃河豚,不如巧治其毒。”

      原来她以甘草汁浸透,又以高温瞬蒸去毒。

      段公抚掌:“汝当得‘膳祖’之号。”

      大和六年,段文昌奉调回长安任刑部尚书。

      膳祖随行北上,于灞桥畔忽命停车。

      她指着柳絮道:“长安水硬,需取柳絮初落时的软水烹茶。”

      又对惊讶的众人解释:“昔在尚食局,宋学士教过‘水性分五等’。”

      重返长安的她如鱼得水。

      尚食局女官慕名来访,见她正教庖人“以纸测油温”——悬方寸麻纸入油,沉底则凉,瞬化则老,徐徐绽花方为六成热。

      女官窃语:“宫中秘技她竟外传?”

      膳祖朗笑:“食道如医道,岂可秘而不宣?”

      真正令她声震京华的,是化解一桩外交争端。

      吐蕃使臣质疑唐宴奢靡:“肉林酒池,岂是圣朝所为?”

      膳祖当即呈上“素蒸音声部”——用七十种蔬果雕成乐工歌女,蒸熟后清香满殿。

      使臣叹服:“大唐食艺亦是修行。”

      甘露之变那年,长安血雨腥风。

      段府闭门谢客,膳祖却每夜携食盒出入牢狱。

      她将药膳藏在雕花点心夹层,以“探望厨徒”之名救助流徙官员。

      某次狱卒疑心食盒沉重,她坦然开启:“莫非疑藏匕首?”

      见盒中不过寻常的胡麻饼,狱卒讪讪放行。

      事后段文昌方知,那些胡麻饼内嵌铁匙,饼馅浸过参汁可吊命。

      老人颤声问:“汝不怕死?”

      膳祖正调制醒酒汤:“尚书可记《吕氏春秋·本味篇》?伊尹以鼎鼐说汤王,食道亦仁道。”

      她最惊人之举是教授牢头们“验毒膳”:用银簪试不出的慢毒,竟可观察肉羹冷却后的凝纹判断。

      此举救下数十死囚,却无人知是段府女厨暗中指点。

      会昌元年,段文昌临终前召她至榻前:“吾欲将汝记入族谱。”

      膳祖却摇头:“奴愿尚书准还扬州,将食道传于百姓。”

      她带走的不过一箱食札,却有段家仆僮百人自愿追随。

      重返扬州的“膳祖食寮”开创厨行新规:收徒不论出身,唯考校“味觉敏慧”与“厨德”。

      她亲自设计“九转考核”:从辨药性到掌火候,最后需以三钱油烹出三日不馊的旅食。

      某日来了个特殊学子——被贬为庶人的前太子少傅。

      老人苦笑:“欲学雕虫技糊口。”

      膳祖令其切三日豆腐,忽然问道:“可悟了?”

      少傅怔忡片刻,猛然拜倒:“原来刀工重意不重形,如同治国需顺势而为。”

      遂成食寮最擅雕花的高徒。

      大中三年,膳祖无疾而终。

      临终前她正修订《食经》,墨迹停在“论醒酒汤”章:“醉者非酒也,心也。解醉需先解心结...”

      千载以下,扬州厨行仍传唱着“膳祖十诫”:戒用稚畜,戒浪费五谷,戒以奇味炫技,戒秘方自珍...

      而她最爱的玉尖面制法,早已融入市井——便是今日扬州早茶中的“三丁包”。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9章 膳祖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