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8、俞大娘 ...

  •   贞元十八年的扬子江雾霭里,俞大娘的万石航船正升起赭色巨帆。

      船首犁开青琉璃色江水时,忽见十余艘蒙冲快艇破雾而来,桅杆飘着淮南节度府的青雀旗。

      “奉察访使谕,检校漕运私货!”

      绿袍官员跃上甲板,靴尖踢开竹篓,滚出的竟是岭南荔枝。

      舱帘后转出个系郁金裙的妇人,云鬓只簪一支木算筹:“使君可要尝鲜?节帅夫人订的荔枝,冰鉴里还存着蜀地井凉。”

      她指尖轻点货册,“淮南道二十二州春赋绢帛,此刻正悬在贵府纲船桅索上——需要妾身助官爷清点否?”

      官员踉跄退步时,满船桨手忽然齐声吆喝起航歌。

      俞大娘含笑递过荔枝竹篓:“且给节帅带个鲜趣。”

      转身时算筹划过货堆,在漆箱刻下深痕——那底下实则是苏杭绣娘为宫中赶制的端午龙舟锦。

      桨轮搅碎江月廿载,她早已不是那个在漕船偷学舵术的小娘。

      当年嫁作俞家妇时,翁姑只让她管伙房柴薪。

      直至某夜漕船沉没,她竟凭着听老舵师闲聊画的河川图,指出货应分装三艘吃水浅的艄船。

      “妇人岂知航运事?”账房先生掷来算盘。

      珠子迸溅中,她信手写出新式核算法:将货物按沉浮系数分等,再依水道季候配船。

      老船主盯着沙盘上她排布的船阵,忽然将俞氏航印塞进她手心:“试试无妨。”

      这一试便试出了冠绝江淮的航队。

      她改良的八槽船设前后双舵,能在险滩原地回旋;又创“梅花式”货垛绑扎法,使载货量翻倍仍稳如磐石。

      当她的船队首航扬州时,桅杆竟比望江楼还高,市井笑称“俞大娘航船,岁修一寺檀”。

      但真正让“俞航”名动天下的,是贞元十四那场漕运之争。

      河北藩镇扣留贡船,朝廷欲改道淮泗。

      各船行皆畏湍急水道,惟她连夜凿通废弃隋渠,以竹笼装巨石沉底固堤。

      当首船桅顶掠过汴州水门时,岸上观察使惊见船首立着个披黛色斗篷的妇人,正以红绸为号指挥百舸入闸。

      此刻荔枝事件后三日,果然有节度府书吏密至:“节帅欲请娘子督运岭南军粮。”

      她捻着算筹不语——这分明是要借她的船队暗输兵械至藩镇。

      夜雨敲舷时,她忽闻琵琶声咽。

      循声见底舱有个少年乐师,正抚着开裂的紫檀琵琶落泪。

      一问才知是淮西流民,家族因拒绝为藩镇私运粮草遭祸。

      “娘子航船遍天下,可知今岁各道新增多少‘沉船’?”

      少年弦索骤裂,“皆是不肯运兵械的良商!”

      她默然返回舵室。

      案头摊着各地货报:河北多出三成“陶器”,剑南陡增“药材”,浙东“新茶”竟需千石大船运输。

      算珠噼啪声中,她忽然推散全部账册。

      天明时分,节度使收到俞航奇特的回礼:十二艘航船模型,以金丝楠木雕就,船底皆刻着“民”字。

      附信唯有一句:“舟载民心则浮,载兵戈则覆。”

      当月江淮哗传俞航尽数泊港维修。

      实则她亲率船队突现峡江,借秋汛急流勇闯险滩,将朝廷囤积的江南米粮直送长安。

      当神策军将军登上她的主船时,见她正指挥桨手以特制棉囊包裹船底——此法竟使运损较官船减半。

      “娘子要何封赏?”

      她指向舷窗外纤夫:“求免江淮三年纤课。”

      贞元廿年寒食节,俞大娘航船迎来特殊乘客:当年少年已成长为宫廷乐师,奉旨采录各地航歌。

      他惊讶发现船工们传唱着新调,词中尽是水文暗号与货运秘语。

      “这是娘子创的《红莲航书》。”老舵工笑指桅杆顶的红莲灯,“航灯语指挥船队,歌声传水文,算盘声定货价——三样合一,便是天下最快的货运法。”

      乐师在琵琶上记谱时,忽见俞大娘凭栏远眺。

      江风拂起她鬓间白发,那支木算筹却仍簪得齐整。

      远处有新建的俞家船坞正下水新船,船首竟破天荒雕着女性神祇像——梳望仙髻,执罗盘与算盘。

      “娘子可知朝廷欲开女科考?”乐师突然发问,“虽只限医算二科...”

      江鸥掠过她唇角笑纹:“老身五十始学操舟,六十方通筹算。倘有女子愿十六学航术,廿六岁岂不能做船王?”

      夕阳沉入金波时,她忽然教乐师弹奏新曲。

      五指轮拨间,竟将筹算口诀、风向术语、水道暗礁谱成琵琶急雨。

      忽见上下游俞家航船同时转舵,藉乐声完成编队变阵,似红莲绽放在千里江面。

      此后《红莲操》传遍江河。

      商船闻声知水文,绣娘闻声改织帆,甚至有大食商人译谱为《东方船歌》。

      而俞大娘始终再未下船,有人说见她化作领航灯旁的新星,也有人见她隐入某艘无名的航船——船头刻着小小的红莲,货舱装满女孩们寄来的习作算稿。

      直至乾符年间,有起义军攻占扬州船库,见铁柜藏着一支木算筹并一卷《红莲航书》。

      扉页题着:

      “舟楫破千浪,算珠度万金。莫讶红妆误,经纬自在心。”

      窗外正过官船,船首女神像的罗盘永指东南——那是海贸初兴的方向。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8章 俞大娘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