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言
现言
纯爱
衍生
无CP+
百合
完结
分类
排行
全本
包月
免费
中短篇
APP
反馈
书名
作者
高级搜索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2、《承业》 ...
昭关的晨光漫过偏院老槐树时,Claire.Adams已坐在石凳上,指尖抚过膝头那本泛黄的《埃利亚斯农事记》。书页间夹着的竹牌边缘磨得发亮,上面“槐安”二字的刻痕却仍清晰——那是当年Dylan带着瀛洲学堂的孩子们,用九黎竹料亲手刻的。
“风大,怎么不多披件衣裳?”Violet.Graham提着食盒走来,素色披风上绣着的稻穗纹样已有些褪色,却仍透着细腻。她将一件厚毡毯搭在Claire肩头,指尖触到对方微凉的手背,忍不住握紧了些,“今早槐安派人来说,潇湘江的新码头竣工了,想请我们去看看。”
Claire抬头,见Violet发间的素白绢花换了支银质的,是当年婚礼上九黎族长送的贺礼,如今还泛着柔光。她笑着点头,目光掠过院角那架竹编摇篮——槐安小时候总爱躺在里面,被风吹得轻轻晃,九黎匠人刻的稻穗与鹰徽,至今还在阳光下泛着浅淡的木纹。
车马抵达潇湘江码头时,Camilla.Bryant.Adams已站在栈桥上等候。她身着玄色朝服,腰间佩剑的鹰徽与当年Claire的那柄如出一辙,只是剑鞘上多了圈银丝,绣着“承业”二字。见两人下车,她快步上前,动作间带着沉稳的气度,却仍像儿时那样,先扶住Violet的胳膊:“祖母,您慢些。”
Violet笑着拍了拍她的手,目光扫过码头——数十艘粮船正有序靠岸,九黎的年轻匠人指挥着搬运工,将竹管铺在码头边缘,用来引流涨潮时的江水。“当年你母亲教你用竹管储水,如今倒用在了码头。”她转头对Claire说,眼里满是欣慰。
Claire走上前,看着Camilla与工部官员讨论航道规划,声音清晰有力,偶尔抬手在舆图上标注,指尖的动作竟与自己年轻时如出一辙。她忽然想起Camilla刚改名那年,捧着《民政策》来问“何为家国”,当时自己指着偏院的槐树说:“是守着百姓的烟火,也是护着这方土地的根。”
“祖父,”Camilla处理完事务,走到Claire身边,递过一杯温热的槐叶茶,“您当年说,潇湘江是埃利亚斯的血脉,如今这码头,能让西部的粮三天就运到东部,九黎的竹器也能顺着江送到北境。”她顿了顿,目光落在远处的界碑,“北境的新王昨日派人来,想重签通商协议,还说要派学子来瀛洲学堂学习。”
Claire接过茶,指尖触到熟悉的青瓷杯壁,暖意顺着指尖蔓延。她想起当年与Nicholas.Williams对峙的场景,如今北境已不再是威胁,反成了互通有无的友邻。“让他们来,”她轻声说,“教他们竹管储水,教他们种稻,也让他们看看,埃利亚斯的安稳,从来不是靠刀枪,是靠百姓的手,织出来的。”
午后的阳光透过槐树叶,落在偏院的石桌上。Violet正给Claire缝补旧披风,丝线在指间穿梭,偶尔抬头,见Claire正看着Camilla送来的奏折,嘴角带着浅淡的笑意。“槐安这孩子,连赈灾粮的发放明细都写得这么细,倒像极了你。”她笑着说,指尖在披风的破洞处打了个结。
Claire放下奏折,伸手拂去Violet发间的碎叶——方才在码头,风吹落了槐叶,沾在她的发间。“她比我当年更细心,”他说,“上月庐州闹蝗灾,她没急着派粮,先让九黎匠人教百姓用艾草混着谷种播种,既治了蝗,又保了收成。”
正说着,院外传来脚步声,Camilla提着个木盒走进来。盒里放着两匹新染的红绸,边角绣着小小的槐树叶,是按当年Violet婚服上的纹样复刻的。“给祖父祖母的,”她将红绸递过去,“下月瀛洲学堂落成五十周年,想请你们去参加典礼,孩子们还等着听你们讲当年建学堂的事。”
Violet接过红绸,指尖抚过细腻的丝线,忽然想起自己第一次在学堂教孩子们唱《英烈传》的场景——Dylan举着木牌,声音稚嫩却坚定,槐安坐在最前排,手里攥着块小竹牌,跟着轻轻哼。如今那些孩子,有的成了九黎的匠人,有的成了守边的士兵,还有的,像Camilla一样,成了护着埃利亚斯的人。
夜色漫进寝殿时,Claire与Violet并肩坐在床榻边。烛火下,Violet将红绸叠成方巾,放在Claire的枕边,又把那枚“槐安”竹牌放在方巾上。“当年我们捡槐安时,谁能想到,她会成埃利亚斯的主。”她轻声说,指尖摩挲着竹牌上的刻痕。
Claire握住她的手,目光落在帐顶——当年两人相拥的剪影,仿佛还映在上面,烛火摇曳间,竟与眼前的暖光重叠。“是这方土地养着我们,”他说,“从九黎的竹管,到瀛洲的学堂,再到如今的码头,都是百姓一起,把日子织得安稳。”
窗外的槐树叶被风吹得轻响,混着远处巡夜卫兵的脚步声,成了夜最柔的背景。Violet靠在Claire肩头,呼吸渐渐平稳,发间的银绢花蹭过他的衣领,带着淡淡的皂角香。Claire睁着眼,感受着怀里人的温热,指尖轻轻摩挲着她的发梢——九黎的风、潇湘江的水、瀛洲的书声,还有身边的人,都是这岁月里最珍贵的念想。
次日清晨,Camilla来接两人去瀛洲学堂。马车驶过青石板路,Claire掀开车帘,见巷口的麦饼摊还在,摊主已是李大娘的孙子,见了他们,笑着递来热饼:“老主公,您还记得当年我奶奶给您做的麦饼不?”
Violet接过麦饼,咬了一口,还是熟悉的味道,混着九黎蜜饯的甜意。她忽然想起当年Claire带着自己去看麦浪,在玉米地里的那个轻吻,阳光落在两人身上,暖得像此刻的晨光。
学堂的铜钟响起时,孩子们已在槐树下列队等候。他们手里捧着新刻的木牌,上面写着“英烈之名”,见Claire与Violet走来,齐齐躬身行礼,声音清脆:“见过老主公,见过老主母!”
Camilla牵着两人走到戏台旁,九黎的老族长正用竹管吹着《春耕记》的调子,年轻匠人在梁上挂红绸,上面写着“承先志,护家国”。Violet看着戏台上的戏班,忽然想起自己年轻时登台的模样,如今戏班里的孩子,正唱着自己当年改的唱词:“瀛洲土,埋英烈,学堂书声续英魂……”
Claire走到Dylan身边,他如今已是瀛洲学堂的老夫子,鬓角染霜,却仍握着那支竹制教鞭,指着黑板上的“国”字,给孩子们讲解:“外面是‘囗’,像埃利亚斯的城墙,里面是‘玉’,是百姓的安稳日子。”
夕阳西下时,众人坐在槐树下,吃着九黎的竹筒饭,听Camilla讲未来的规划——要在西部再修三座引水渠,要让瀛洲学堂的学子去蓬莱学习造船,还要把槐安小时候的竹编摇篮,放进学堂的陈列室,让孩子们知道,埃利亚斯的安稳,是一代又一代人守出来的。
Violet靠在Claire怀里,看着远处田埂上的农户,正忙着秋收,金黄的稻浪翻涌,与当年自己在戏里唱的“稻浪翻涌迎归客”一模一样。她轻声说:“当年你说,有我在,再累也踏实,如今看着槐安,看着这日子,倒觉得更踏实了。”
Claire低头,在她发顶印下轻吻,指尖拂过她发间的银绢花:“只要这槐树还在,只要百姓的烟火还在,埃利亚斯就永远安稳。”
夜风渐起,吹得槐树叶沙沙作响,孩子们的笑声混着九黎的竹管声,在瀛洲的上空久久回荡。
全文,完。
亲爱的读者们,你们看到这里时,《埃利亚斯》已经完结。由于作者的个人学业问题,码文存稿的速度不如放假时期,所以请读者们耐心等待我新的一本小说。谢谢各位。[求你了]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32章 《承业》
下一章
上一章
回目录
加入书签
看书评
回收藏
首页
[灌溉营养液]
昵称: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你的月石:
0
块 消耗
2
块月石
【月石说明】
打开/关闭本文嗑糖功能
内容: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