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7、正旦朝新 ...

  •   承平十五年正月初一,第一严鼓声响彻云霄。

      霍临川一身紫袍金带,在离宫门还有几十步的距离瞧见了同样身着华服的谢雪臣,两步凑上去,开始窃窃私语。

      “谢大人,新年万福啊。”

      谢雪臣侧过头,见他眉目含笑,半边脸沐着晨光,在玄衣纁裳的威严气质映衬下,竟还是不掩一派顽皮的作风。

      于是眼尾一挑,悠悠地回道:“霍将军万福。还未恭贺将军高迁,”语气又转了几分调侃,“只是这身新制官袍,好像不太适合将军。”

      霍临川微微一笑:“哦?莫不是大人见多了我戎装的模样,一时不习惯吧?”

      谢雪臣有一股要提起他后领子让他别总是那般孩子气的冲动,好歹忍住了,依旧顺着他的话头:“……是,是不大习惯。”

      “那大人可要快些习惯,”霍临川直接俯身凑到了他的耳边,又轻又快地说,“往后还要穿了婚服给你看呢。”

      那股温热的气息灼灼地烫了谢雪臣的耳朵,然后迅速跑开,随着武官的队列到了右掖门外,只远远留给他一个清朗俊逸的笑容。

      谢雪臣又在心内摇头,但依旧像之前千万次那样,被这一笑拨动心弦。

      他会一直保着这一份少年将军的傻气吗?或许这样也未尝不可。

      他这样想着,在左掖门外站定,第二严鼓声轰然响起,文武百官已在按列入宫。

      鸿胪寺迎驾,乐班奏乐,百官朝贺,宰相进表。

      皇帝兴致高涨,在太极殿大封新官:谢雪臣升任尚书令,加赐食邑百户、绢帛三百,着主导盐铁改制,两省辅之;霍临川提为辅国大将军,命加紧操练军队,以防北狄趁机南侵;另又加封了不少官员,提拔了一大批寒门子弟,以填补因世家涉案门生被拔除而留下的空缺。

      底下众官员不住心中腹诽。如今是多事之秋,往常只是一派肃穆热闹的正旦朝贺也不得不添了封官、派职的章程,弄得与平时上朝议事无甚差别。

      但总归是新年新气象,这样的气氛比起从前弯弯绕绕、暗流涌动的“表面太平”,至少是欣欣向荣。

      霍临川新官上任,又逢久违休假,原是不胜欢喜。只有一件事像鱼刺一般哽在他的喉咙:

      谢雪臣竟借着“事务繁忙”,不肯见他。

      他也不是没试过硬闯尚书省。只是尚书令大人一边对着盐铁新策揉着眉心,一边招呼左右下人,就把辅国大将军悻悻地赶去了茶楼。

      霍临川这才觉得,升官好像也不是什么大好事。

      他在杏花楼又独守空座坐到了日暮西沉,持着杯子往底下一瞧,却发现两个熟悉身影。他嘴角一弯,朗声唤道:

      “陆凛,上来喝茶。”

      底下那位高个子的青年应声抬头,见了霍临川,远远抱了抱拳:“霍将军。”看着那楼上人的偏头示意,又转身看着身后抱着一堆东西的阿飞,还是带着他上了茶楼。

      陆凛新封了京师十六卫大将军,又有了新赐的府邸,如今就连身上的常服都比从前精致不少。

      霍临川示意陆凛在对面坐下,自拿了茶壶给他倒上:“我倒是忘了去你的新宅子坐坐。一切可好?”

      陆凛诚惶诚恐地接了他递过来的茶水,道:“一切都好,将军得了空随时过来。”

      霍临川摇着杯子,转向一边的阿飞,问道:“买的什么东西?乔迁新居的布置么?”

      阿飞把怀里的一堆包着红布的东西轻轻放下,道:“回将军,这是陆将军置办的聘礼。”

      陆凛还没来得及眼神示意他噤声,霍临川的声音就又响起。

      “聘礼?”霍临川把目光转回陆凛,“你要给谁家小姐下聘?”

      陆凛只觉得后背慢慢爬上来一层冷汗。

      阿飞见陆凛没反应,又自顾往下说:“霍将军不知道?是许家小……”

      陆凛急急忙忙用手捂住了阿飞即将说漏的嘴,但已无济于事。

      霍临川压制着额上一跳一跳的青筋,手里的杯子咯吱作响,咬着牙噙着笑道:“陆凛,让他说。”

      ————

      趁着夜色,霍临川又熟门熟路摸到了谢府,却见谢雪臣寝屋里没亮灯。

      他心里狐疑,这分明还没到他休息的时候。难道还没从尚书省回来?

      霍临川又轻声翻到院墙外,转过角,只见一道黑影鬼鬼祟祟地在他前头离开了小巷。

      霍临川心中一动,隐了声形就快步跟了上去。

      二人一前一后,就这么潜入了大理寺的存档库。

      屋内一片陈旧的书卷气,整整齐齐立着数十排书架。霍临川跟着那道黑影在书架之间东躲西藏,卡着位置不让他发现。

      现在那黑影点了火折子,就在他几步之外翻着档案。忽听得外头传来脚步声,霍临川终于顾不得,冲上前去把那人拉到书架侧后的影子里,眼疾手快地用手笼住火光,一把将人揽在怀中。

      借着那一晃而过的光亮,二人都看清了彼此。谢雪臣从霍临川的胸膛里抬起头,又惊又疑:“你?”

      霍临川忙抬起一只手捂着他的嘴,用口型比了个“嘘”的形状。

      二人生等着外头巡卫的脚步声消失,才终于开始互相兴师问罪。

      谢雪臣的嘴得了自由,即刻便问道:“你到这里来做什么?”

      “自然是跟着你来的啊。”霍临川一手把火折子再露出来,另一手却没想着把人放开,“我还没问你到这里做什么呢。”

      谢雪臣撑着他的肩膀,挣了两下没挣开,无奈抬头道:“……你把我放开再说话。”

      霍临川搂着他的腰又往自己怀里带了一带,不管不顾闭了眼:“不要。我都多久没见你了,让我抱会。”

      谢雪臣无法,叹了一口气:“我是过来查汾水沉铁的档案。”

      霍临川不解:“你还惦记着崔琰跟你说的那话?”

      大理寺狱中,谢雪臣询问是否世家因为李玄查到汾水沉铁案才出手,却得到否定的回答。

      霍临川终于放开他,谢雪臣即刻又吹了火折子继续翻找。霍临川抱着手倚在书架上,不解道:“你既要查,拿平反李氏旧案作理由,让许平钧调出档案不就是了?”

      谢雪臣摇了摇头:“陛下可不一定会查到这个案子。”要为李氏平反,只消把先帝命李玄暗查盐铁的指示公之于众,在辅以崔琰诬陷他走私的证据便是。

      可他总觉得,这或许就是当初先帝不愿保下李家的关键。

      霍临川算是明白了。按他这位祖宗一贯的性子,不把这点疑惑彻底查清便是彻夜难眠。于是拿过谢雪臣手上的火折子,取了书案上的油灯点燃,道:“我同你一起找。”

      他依照谢雪臣的指示,到了另一处存放李玄当初暗查盐铁的手记的书架翻找。果然找到一本记有汾水沉铁案的记录。

      “……汾水码头,千斤精铁被北狄匪兵所劫。官兵与之苦斗,最终尽数沉舟……所打捞的精铁重量远不到千斤之重……或并未沉铁,而是被匪兵劫走,不知去向。”

      霍临川将那书页拿给谢雪臣查看,而谢雪臣拿起手上大理寺所记档案:“……于汾水码头遇劫,沉铁千斤。官兵打捞之力有限,止数十斤锈铁耳。”

      二人面面相觑。

      李玄明显怀疑汾水沉铁案是世家走私,这也是谢雪臣起疑之因;但大理寺的官方记录又将其草草归因于“打捞之力有限”,更像是粉饰太平。

      一通搜寻,终算得一无所获。

      霍临川借着微光,见谢雪臣一脸的沮丧,嗤地一声扯开笑容:“累啦?”

      谢雪臣抬眼,不明所以地望着他。

      “我还当尚书令大人的身体是铁做的,白日里忙公务忙得没空见我,夜里还要亲自查案。”霍临川抬手揉了揉阳关穴,合了眼哼哼唧唧装作头疼道,“我可是日日独守空房,生怕扰了大人休息。真是没想到……”

      谢雪臣听着他这一段幽怨,终于忍俊不禁。

      霍临川偷偷睁开一眼,见起了效果,马上拉着他软磨硬泡:“大人,今夜让我抓住,可不能再把我打出门去了。”

      谢雪臣看着他眼里的精光,终究还是让他得逞了。

      谢府主屋,帐内一时大汗淋漓。

      谢雪臣仰面躺着,发丝凌乱地贴在额上,用手臂遮了遮双眼,沉吟道:“快散架了……”

      霍临川今天跟吃错药似的。颇为……不温柔。

      “我跟你有仇吗……”

      “有仇!”霍临川往他肩膀上又轻咬了一口,嗔道:“谁让你骗我。”

      “我何时又骗你了?”

      霍临川把他的脸掰过来,正对着自己:“要不是今日看到陆凛在置办聘礼,你还想把他和许明棠的事瞒着我到何时?”

      谢雪臣眼里闪过一瞬震惊:“……你都知道了?”

      霍临川又倾身压在他身上,居高临下,语气带着威胁:“你果然瞒我……好你个谢雪臣,你是不是早就跟她说清楚了,带着一群人把我当猴耍呢?好玩吗?嗯?”

      这也怪不得谢雪臣。霍临川每每在有许明棠在场的时候,眼刀只想着往她和谢雪臣之间切断,从未注意过她往陆凛那边递过去多少眼神。

      “你竟敢……让我醋了这么久……”霍临川越说越咬牙切齿,又往他腰上狠狠掐了一记。

      谢雪臣没忍住笑,要拉被子往头上蒙,被霍临川一把扯开。

      他不过是悄声念了一句“确实好玩”,就只好被狠狠折腾到半夜才止住。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27章 正旦朝新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