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9、大雪 ...

  •   永嘉初年,青州大雪。
      云牧山上笼了一层厚重的积雪,山道旁的几株松树枝被压弯了腰。
      很多年不曾下过如此大的雪了。

      沈千舟独自走在下山的小道上,飘雪落在肩头,也并不在意。

      山脚下的农户都知道,山上有位沈道长,生得年轻,相貌俊俏,却常年一个人住在山上的小破道观里,无人知其来历和身世。
      但人人都知道,若是遇上什么邪祟怪事,找沈道长,定能解决。

      孩子们尤其喜欢沈千舟,不为其驱邪的本事,只因为每次从山外回来,沈千舟总会带回些稀罕物,有时是吃的,有时是玩儿的,全都毫不吝啬地送给了那些光着脚到处跑的娃娃们。

      多少年了?记不清了。
      山下的孩童从少年到中年再到老年,沈千舟似乎一直是这般模样。可没人觉得有什么不对,依然熟稔地叫着沈道长,仿佛这样的人就该是神仙模样,不老不死。

      虽说瑞雪兆丰年,但这样大的雪,也算是天灾。
      青州城里的境况自是要好些,还远没到过不去的地步。
      只是山里的百姓,若家中无储粮和干柴,免不了要遭一番苦。

      沈千舟拎着一篮子白菜萝卜,迎着风雪,走进了一间矮房。

      “婆婆,身体怎么样?”沈千舟随手拍了拍身上的落雪,将篮子放在桌上,又感受了下屋里的温度,上前在炉子里添了些炭火。
      “还好,麻烦你跑这一趟。”婆婆半靠在榻上,盖着一层破旧的薄被,最上面加了床厚重的新被,那是快入冬时沈千舟从观里背下来的。

      住在这儿的婆婆腿脚不便,据说丈夫早先去世,唯一的儿子几年前说要参加科举,这一去就再也没回来。

      沈千舟是在一次从青州城回山的路上遇见她的。
      当时大雨,婆婆见他冒雨上山,硬是要将屋里唯一的伞借给沈千舟,沈千舟推辞不过,便接受了。后来下山还伞,一来二去也算熟了起来。

      婆婆日常自己干些简单农活,有时也会做些小玩意儿走很久去城里卖。沈千舟空闲时常来看望。

      虽说这世上受苦受难的人那么多,沈千舟也知道他终究无法救度所有人,最好的相处之道就是始于一面终于一言,但他这么多年依然随心而为,任性惯了,做想做的,说想说的。

      “这几日雪大,您还是少出门,多休养,保重身体。”沈千舟蹲在火炉旁暖着手,领口的几片雪化了,在衣襟上染了几抹深色。
      婆婆轻声说:“我知道的,你也别常往这跑了,雪天路滑,山路不好走。”
      “好。”

      婆婆知道过几日还是会见到沈千舟拎着一篮子别的什么下山来,但嘱咐的话每次都会说,毕竟没有人就该做这些。

      沈千舟没有久留,原本打算去城里找人喝酒,但看这雪颇有越下越大的架势,便还是转身回了山。

      山间很静,除了脚下踩雪的咯吱声,就只能听见吹雪的风声。
      “哇哇!”一阵突然的啼哭打破了这份寂静。
      像是婴儿的声音。
      这样的大雪里在山中听到婴儿哭喊可不是什么好兆头,沈千舟想。

      循着声音到了一棵松树下,果然看到了个裹得严实的小娃娃。许是刚出生不久,被放在竹筐里,一丁点儿大,双颊冻得通红,脸上还留着两道泪痕。

      哎,沈千舟默默叹了口气,然后将孩子小心地抱在怀里。
      天生无魂,倒真是要费些心思养活这小崽子了。

      婆婆看着刚走不久的沈千舟又折返回来,还以为是出了什么事,但看到他护在怀中的襁褓,想了想便明白了。
      “生在这样苦的冬日,真难为这孩子的阿娘了。”婆婆看着沈千舟抱着孩子坐在炉子旁,“遇到你,也算是老天给他的幸运。”

      沈千舟低头看了眼已经安然熟睡的小家伙,不知在想些什么。
      “若明知活下来,以后的路也定会遇到诸多不可知的困苦艰难,这又算是福,还是祸呢?”
      “他的路要自己走,并不在于你。况且,即使心中纠结,你也还是把他带回来了,说明你已经做好了选择,不是吗?”
      沈千舟笑了,抬眼看向婆婆:“您跟我说说能给他吃些什么,等会醒了又该哭了。”

      沈千舟没养过这么小的孩子,十分认真谨慎地记下了婆婆传授的各种经验。
      看来是给自己找了个不轻松的活儿啊。

      回到观里,沈千舟用米熬了汤,一点点地喂给这孩子。
      倒是不哭不闹,乖巧得很。

      给你取个什么名字呢,沈千舟看着屋外连绵的山。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叫你沈行怎么样?”像是在询问意见,“你不说话就当你答应了。”怀里的娃娃听不明白,转着圆溜的眼睛,只是笑。
      “那就叫这个吧,沈行。”

      ——

      “臭小子!我园里的萝卜是不是又被你偷偷拔了,沈行!你给我下来!”沈千舟手里攥着根木棍,对着厨房顶上的沈行愤愤骂道。
      “师父,这次真不是我,是山上那只野兔子!”一个十五六岁的少年从屋顶一跃而下,一身朴素的白衣,长发简单束着,一落地就往身后的竹林里跑。
      “我看你才是野兔子,好你个……”
      “我去练功了师父!”沈行一溜烟儿便没影了。
      “给我回来!”沈千舟手中的棍掷出去,扫过一阵凌冽的风,正落在沈行脚边。
      “谢师父不杀之恩!”

      哎,儿大不中留,家里的萝卜也留不住啊。
      沈千舟一转手腕,长长的木棍回到手中,又随意把它靠在门外的墙上。

      沈行一口气溜到后山腰,谨慎地向身后望了望。
      呼,没追来。
      从衣袖里拿出了两根罪证——萝卜,握在手上,弯着腰探头找着什么。

      “花花?”沈行沿着土路旁的矮树丛看过去。
      一个毛茸茸的身影钻出来,贴着沈行的脚蹭了两下。
      是一只兔子,原本雪白的毛因为整日待在山里,粘着些尘土碎叶,搞得倒像只花色的了,所以沈行自作主张叫它花花。

      “嘿,看我又给你带什么好东西了。”沈行将萝卜递过去,看花花慢慢啃着。“可惜师父不种胡萝卜,不然你可就有福了。”
      想到师父气急的样子,沈行忍不住笑:“那我估计更要被师父抓住打一顿不可。”
      花花抬头,红色的眼睛看着沈行,耳朵微微动了下,表示听不懂沈行在说些什么。
      沈行伸手摸了摸兔子的头,柔声道:“好了,我要回去了,下次再来看你。”

      沈行又在日常练功的地方待了一个时辰,说来练功还是不会真偷懒。太阳落山前还运气很好的在山涧里抓到了条鱼。

      回到道观没见着师父,沈行也并不意外。从后院摘了几棵菜,将鱼处理完做了鱼汤。
      饭菜端上桌,门口才终于出现了沈千舟看上去有些疲倦的身影,夕阳将影子拉的很长。

      看到沈行手中的汤碗,沈千舟在空气中嗅了嗅,“做了鱼?”
      “嗯。”沈行将汤放在桌上,“师父又下山了?回来得这么早,看来这次的梦不难解。”
      沈千舟走到桌旁懒懒坐下:“师父的事情少打听,你的事还没找你算账呢。”
      沈行给师父盛了碗汤,然后自己也坐下,强行扯开话题:“说我有入梦天赋的可是师父,不让我跟您下山帮人解梦的也是师父。”

      沈千舟口中嚼着饭菜,含糊道:“你还小,先练好本事才是要紧事,况且……”
      “况且我生来无人魂,魂魄不稳,不能轻易入梦,我知道师父。”沈行接过话。
      “知道就好,这是你的天赋也是你的祸端。”沈千舟又夹起一筷子菜送进嘴里,“好不容易把你养到这么大,能给师父做顿饭,这一出去就交待了,我也太不划算了。”
      “那我究竟什么时候才能跟师父一起出去?”

      沈千舟似是认真思考了一番:“再过几年,等你二十,到那时候我带你下山。”
      “真的?”
      “真的。”
      “多谢师父!”

      沈千舟放下碗,目光盯着沈行,认真道:“在那之前……”
      “什么?”
      “你要再敢偷我一根萝卜,就休想求我带你下山!”沈千舟作势要敲沈行的脑袋。
      沈行反应极快,瞬间从椅子上跳开,离着桌子三尺远。
      “我错了师父!”沈行将沈千舟面前的空碗拿走,“我去洗碗!”
      说着就飞奔进了厨房。

      “你小子,当初把你捡回来可不是让你偷我菜的。”沈千舟冲着沈行的背影喊道。
      沈行在灶台后探出头,说:“我知道,是因为师父您是心地善良,胸怀苍生,救苦救难的活神仙,山下的婆婆从前跟我说了几百遍了。”
      沈千舟也被这不着调的逗得没了脾气,嘴角忍不住笑。

      沈千舟看着在厨房收拾的沈行,想了想,随意叫了句:“沈行。”
      “嗯?怎么了师父。”
      “明日天气不错,带你去城里看看如何?”
      沈行语气有些兴奋:“青州城吗?不是说等我二十再下山?”
      “只是随意转转,帮人解梦的事想都别想。”
      “哦。”
      “想去吗?”
      “想!”
      “那明日去。”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