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0、第五十章 ...

  •   令月站起身来,定了定心神,她还有很多事情要做。打开殿门,王秉忠和德妃就立在门口。令月从没有刻意拉拢过王秉忠,不管他对皇帝有多么忠诚,也要考虑自己的未来。此刻,他也别无选择。
      在令月说出皇帝已驾崩之后,王秉忠明显身形晃了晃,似是已经预料到了。
      “王总管,当着德妃,本宫问你,皇上可有立储秘旨?”令月威势十足。
      王秉忠摇头,“回禀娘娘,皇上未曾秘密建储。皇上仓促驾崩,前朝后宫,自然以娘娘的旨意为尊。”
      令月有条不紊地吩咐着,“皇上驾崩前,已为本宫留下遗旨,事关国本,需宣召宗族亲贵与军机大臣共同见证。如今,为保京城安稳,秘不发丧。传旨后宫,所有人不许走动,待在自己的宫里,德妃姐姐,你额外派信得过的人去阿哥所,把孩子们保护好,带到乾清宫来。宣九门提督,闭锁京城,不许出入。王总管,你亲自出宫一趟,宣毅亲王、禧郡王、军机大臣入宫。”
      王秉忠领命去了,德妃没有说话,令月走过去握住她的手,然后点了点头。在这个时候,如果令月反悔,德妃是无可奈何的。

      亲贵大臣深夜入宫,得知皇帝驾崩,都茫然无措。五个孩子们也都到了,跪在养心殿,面带悲色。
      禧郡王倒是清醒,头一个开口,请令月做主,宣布皇帝遗旨。
      令月看一眼德妃,朗声道,“皇上口谕,令二阿哥彦昌即皇帝位,三阿哥彦康出嗣为毅亲王之子,四阿哥彦真出嗣为醇亲王之子,仍留宫中,由德妃抚养。”这两位王爷都是先帝的侄子,且没有嫡出后嗣。
      旨意一出,无人质疑,德妃松了一口气,她赌对了,在皇帝和令月中间,她选对了人。毕竟让即位的不是彦康,没有人会质疑令月口中的真假。尤其是,让兄弟出嗣,这很像皇帝干得出来的事情。
      王秉忠眼中有深深的震撼,似乎到了此刻,他才反应过来,令月和德妃,早就是一条船上的人。只是他和皇帝有一样的疑惑,为何令月愿意将皇位拱手让人。
      军机大臣当即拟旨,内务府有条不紊地接手开始准备国丧,天大亮时,消息才散了出去,一切尘埃落定,禧郡王和毅亲王已拥护着彦康顺利平稳地登上了皇帝位,改年号为崇仁。

      崇仁元年春,丧期结束,皇帝去丧服登基,册封德妃为太后,令月为淑贵太妃,睦嫔为睦太妃,祥嫔为祥太妃,明贵人为明太妃,并将冷宫中的定嫔放出来封为定太嫔,让她在寿康宫颐养天年,其余人也皆安排妥当。
      “令月,你真的要走?”已经成为太后的德妃,在皇帝和彦康的陪伴下来到寿康宫。令月正在收拾东西,东西也不多,她只想带走卓晴的绣品,彦宁生前的物品,还有贤贵妃的一缕头发。
      “额娘,你走了,我会想你的。”彦康拉着令月的手,很是不舍。
      令月摸着彦康的头,看向太后,“按照咱们的约定,姐姐,你该放我离去了。容谙姐姐托付我的事,我想亲自去办。江南,江南好不好?容谙姐姐没去过,我也没去过,但那是姐姐你的家乡,我想,我和她都会喜欢的。”然后又看着彦康,“额娘也想带着你们走,可是你们都是皇家血脉,额娘也只能等你们些时日了。等你成亲开府,便带着彦真,还有你大姐姐二姐姐,来南方看望额娘,好不好?”

      太后忍不住道,“为何这么急?你等孩子们都长大开府了再走也好。”
      令月摇摇头,“彦真才五岁呢,等他娶妻开府还有十余年。姐姐,我有一桩心愿未了,实在不想在宫里待下去了。”
      “什么心愿?”
      “听说南方灵隐寺的长明灯灵验,我想亲自去为彦宁、卓晴、容谙姐姐请长明灯,即便是在梦中,我也想跟他们再见。孩子们我带不走,只能请姐姐代为照料,等他们能自由出宫了,就来江南找我。我只想做孩子们的额娘,除此之外,我不需要任何身份了。贵妃也好,贵太妃也好,于我而言,不过是枷锁罢了。姐姐,除了碧落,让我带着山茶和山竹一起出宫去吧,她们本就不是宫里的人,容谙姐姐看到她们重获自由,也会高兴的。我想,在江南寻一处不大不小的宅院养老,偶尔出游,或是做些自己想做的事,也算不枉活一生。”

      太后叹了口气,“江南是我的家乡,我会让阿玛寻一处宅院予你,钱的事你也不必操心……我做了这太后,一辈子出不去这紫禁城了,就当你做我的眼睛,再去替我看一看,山川河流,大美风光……你放心,孩子们我定会好好照顾的。对了,你若有信要给我给孩子们,便交给我娘家人,我会安排好的。”
      令月含着泪,笑着握住太后的手,“姐姐,你总是情感细腻……我明白了,将来我会多写信回来的,一定不会忘了你和孩子们。”
      太后也含泪点头,“好……去吧,走得远远的,别再回来了……山高水长,望卿珍重。”

      令月拜别过静太妃后,寻了个深夜,一辆马车便载着她和所有的行李,还有碧落、山竹、山茶,驶出了这围困她多年的紫禁城。
      崇仁元年三月,淑贵太妃钮祜禄氏病逝,皇帝追封为淑懿皇贵妃,葬入妃陵。
      从此,这世上再无淑贵太妃,只有钮祜禄令月。

      数年后。
      江南出现了一处救济女子的善堂,名为容谙阁。里头的女子互帮互助,学习生存的技能,养活自己。有的精于手工,会制作精美的头面首饰;有的会设计,设计出漂亮的衣裳;有的会刺绣,据说江南最火的珍宝买卖商万金阁都会定期上门收一些绣娘的作品拿去售卖;有的擅长照顾人,便会去大户人家帮忙看看孩子,照顾产妇;还有的会行医,便会专看妇人疾病。
      这些女孩子从四处逃难而来,有些是要被父母卖到暗娼馆子的,有些是穷得活不下去,有些是父母双亡遭了天灾,有些是被丈夫抛弃,有些是抗拒家族安排……总之,这地方来者不拒,只要人品端正,愿用自己的双手养活自己,阁主都愿意收留。进来的人,不管从前是什么身份,进来之后都只留下自己的名字,同所有人以姐妹相称。
      因此处收容女子,引起许多人不满,对这地方的探查就没有少过。可是查来查去,连阁中的人也只知道这儿的主人,大家都叫她月娘子,再查不出任何身份。还有些起了歹心的,想偷袭容谙阁,毁了这些女人清白,可惜人还没靠近就死了个干净,一时间众人都猜测这容谙阁背后定有什么官府势力,只是众说纷纭,无法确认,这阁主也鲜少露面。

      这一日深夜,又有人不知死活地想擅闯容谙阁,被暗卫解决得干干净净,暗卫首领飞速到离此处不远的一个别院,禀报其主人,“……王爷,已收拾干净了,想刺杀娘子的,是夏家的人。”
      “嗯……夏家,就是那个做皮肉买卖的吧,这城里许多青楼和暗娼馆都是他们开的。容谙阁收留了这么多女子,搞得他们生意难做,抓不了年轻姑娘,便要痛下杀手……一群畜生。”毅亲王打开折扇,缓缓道,“动了不该动的人,那就抄了吧。”
      轻描淡写一句,一旁伺候的太监已经明白过来,“奴才这就上报苏州知府。”
      毅亲王往外走去,“套车,本王要去容谙阁。”

      令月对儿子的深夜来访不是很意外,这个孩子从小就想一出是一出的。成婚之后就请旨离京,跑到江南盖了个别院,带着福晋常住在这里,方便跟令月见面。除了太后吩咐娘家人保护令月的安全以外,彦康也额外派人盯着,知道令月的善举动了很多人的利益。
      “额娘,我来看看您。”彦康一进门就大大咧咧坐下,顺手拿起桌上的点心吃起来,“碧落姑姑手艺真好,待会儿我带点儿回去,福晋喜欢这个。”
      令月笑道,“你们几个,真是叫我没闲着。这一年,瑞兰和额驸带着孩子们来看了我;静华和额驸也带了太后的书信来看我;你上个月又偷偷瞒着太后把彦真带过来,把太后吓一大跳,你这孩子,我可是收到你皇兄的家信了,跟我告你的状呢。”
      “皇兄日理万机,怎么还有空跟您告状呢!成成成,额娘,您快给皇额娘写封家信,我立刻带着回京城,皇额娘一高兴,皇兄就舍不得骂我了。”彦康嬉皮笑脸。

      令月拍一拍彦康的手背,“你当我不知道,你皇兄说了,你成日带着彦真不学好,前些日子彦真调皮捣蛋,在养心殿捉弄军机大臣,还是皇上替他道的歉。这孩子,跟他额娘一个样,不叫人省心。”
      彦康哈哈大笑起来,“我可是怕皇兄得很,这天下最不怕他的就是彦真了。有皇额娘护着,他天天闯祸,一旦闯祸吧,我和静华又赶紧进宫去求情,皇兄挨个骂完,气就消了。额娘,等我这回从京城回来,我带着你和福晋去五台山上香祈福如何?”
      “好,正好这些日子不平静,我也许久没出门游玩了。阁里的事情交给山竹和山茶吧,你多派人看着,别闹出事情来。我本意只是收留些可怜女子,结果没想到天下的可怜女子有那么多,反倒叫人盯上。若不是有你们,只怕这容谙阁早开不下去了。”
      彦康摆摆手,“额娘放心,那些暗卫是皇兄交给我的,专门保护额娘的安全,不会有事。额娘,您想做什么就放手去做,我们所有人都支持您。尤其是皇额娘,知道您开了个专门收留女子的善堂,又用贤娘娘的名字命名,支持得不得了,直说想来瞧瞧,只不过不方便出宫,只能叫儿子去讲述了。对了,儿子想起一桩好笑的事情来,皇后嫂嫂诞下大阿哥之后,皇兄便赶紧求皇额娘给彦真选福晋,想叫他搬出宫里,生怕他带坏了小侄儿。皇额娘一向疼爱彦真,舍不得他,结果呀,静华给出了个馊主意,把彦真送到禧郡王府去,跟着禧郡王学习处理政务……禧郡王是长辈,彦真不敢调皮,昨儿才收到他来信求救,说想来找额娘呢。”
      令月笑得前仰后合,“禧郡王是先帝的堂叔,最是严肃的,这可真是苦了他了。不若,你去跟你皇额娘说,叫彦真过来,陪我去爬了五台山再回京城去罢?叫他歇息些时日。”

      谁知,彦康是个最会搞事情的,从京城拉了一船人过来。除了皇帝和太后,能来的全来了。瑞兰和额驸抱着两个儿子一个女儿来的,静华和额驸还没有孩子,彦康带着福晋和小女儿,彦真孤家寡人一个,全部都来陪令月爬山,这让太后很是孤单和嫉妒。
      令月给太后写了长长的信,附加五台山土特产几大袋子,还有容谙阁里头出品的精品刺绣,叫彦康送回去哄太后高兴。

      五台山最高处,风很大,瑞兰急忙把披风给令月披上,“额娘,这里容易着凉,您别久站。”
      令月点点头,“额娘有桩事情要做。”令月从碧落手里接过那个匣子,是贤贵妃生前留给她的一缕头发,她一直没想好要放到哪里。她打开匣子,随着山顶的大风,那一缕头发很快就不知道被风远远地吹走了。
      令月冻得鼻尖儿有些红,但心里很高兴,不禁在问,容谙姐姐,你看见了吗?

      时间过得很快,令月要做的事情一件又一件地做完了。她去了德妃的家乡,感受江南水乡的温柔缱绻,听评弹小曲。她由彦康陪着游历了许多地方,看见壮阔的山川湖海,也感叹着人沧海一粟的渺小。她去了趟漠河,可惜卓晴的额娘已经病逝,令月为她上了一炷香。她去了杭州灵隐寺,为许许多多可怜人点上了一盏永不熄灭的长明灯。
      太后有时候也感慨,与令月的生活比起来,做太后都显得格外没意思。
      崇仁十二年秋,静太妃病逝了。令月为她在江南立了牌位,做了法事。

      天下安定,皇帝宽仁,令月过得很幸福,也很庆幸,孩子们都是好孩子。
      皇帝的皇后并不出自叶赫那拉氏,想来太后吸取了很多教训,以全族之力辅佐皇帝,却并未以皇帝母族自傲。听彦康说,皇后赫舍里氏是皇帝自己选的,倒是彦康的福晋是太后娘家侄女儿,是彦康替太后送东西出宫遇上的,便去求太后做主娶了来。后来,彦真也成婚了,福晋是四川来的秀女,殿选时因性子爽快大胆被太后看上,让她好好治治彦真。婚后彦真也果然跟个妻管严一样,对福晋百依百顺。
      彦真成婚之后带着福晋来探望令月,令月含泪看着他们夫妻俩,若是卓晴还在,看到这一幕不知道有多开心。令月把卓晴的绣品都给了彦真,然后柔声道,“你额娘说,她很爱很爱你,只是来不及了。以后逢年过节,记得也要为她上炷香。”

      又过了很多很多年,孩子们也都有孩子了,令月也变得头发花白,不再方便外出游玩了。在彦康执意的要求下,令月将容谙阁交给了山竹和山茶,搬到了毅亲王别院去养老。
      有一日,令月起身,在院子里看见一个很熟悉的身影,活泼可爱,年轻单纯。令月揉揉眼睛,走上前握住那女子的手,“卓晴,你怎么在这儿?快跟我走,碧落学会做粘豆包了,我让她做给你吃。”
      可是那女子说,“玛玛,您在说什么?”然后她转头大喊,“阿玛!额娘!快来呀!玛玛说胡话了!”

      来的人是彦康和他的福晋,令月一看他福晋便道,“德妃姐姐,你也来了?”
      彦康和福晋对视一眼,彦康拉着令月的手,“额娘,你看看我,我是彦康。”
      谁知令月一看见彦康就甩开他的手,还把福晋和彦康的女儿拉到身后,“皇上,是皇上!不怕,卓晴,不怕,我会保护好你的。德妃姐姐,你也不要害怕,你跟我在一起,咱们都不要理他。”

      府里人说令月糊涂了,可令月觉得自己没有糊涂,但是她很开心,因为每天都能见到卓晴和德妃。有时候,令月也会拉着德妃的袖子问,“德妃姐姐,你说,容谙姐姐怎么不来翊坤宫了呢?”
      德妃好言好语道,“贤娘娘忙,很忙……贵妃妹妹,咱们先去吃药,好不好?”
      “不好不好……”令月像一个小孩子一样哭闹,“你们是不是在骗我,容谙姐姐是不是已经不在了?对啊,她不在了,彦宁,彦宁也不在了……”
      有时候就这样反反复复,终于有一次,令月正跟卓晴一起扎风筝,看见皇帝回来了,当即便激动得晕了过去。

      当令月醒来的时候,床边已经围了一大圈人。这个时候,她好像清醒过来。德妃不是德妃,卓晴也不是卓晴。
      “彦康……”令月开口的一瞬间,彦康便怔住了,她清醒了,说明她也走到尽头了,于是哭着攥住令月的手,“额娘……额娘您要说什么?”
      令月抬起干瘦的手,温柔地为儿子擦去眼泪,“别哭,别哭,能看见你们所有人,额娘好开心……彦康,我走之后,容谙阁撑不住的,你妥善安置好所有人,悄悄关了它……还有啊,你不要再胡闹了,你都有孩子了……”
      彦康流着泪,哽咽道,“额娘,儿子早就不胡闹了……”

      令月看着孩子们,露出笑容,“瑞兰,多进宫去瞧瞧你额娘,她这一辈子,过得很苦……静华,你也要孝顺太后,照顾弟弟妹妹……彦康,你好好听福晋的话,不要给你皇兄添麻烦……彦真,我要去见你额娘了,她等了我几十年,在下面一定很孤单……你们几个,一定要多陪陪彦昌,别让他担子太重……先帝便是,高处不胜寒,众叛亲离,孤家寡人一个……做皇帝,很辛苦的……你们都要好好的,别做不善良的人,额娘在下面看着,会难过……我这一生,做了你们的额娘,我很满足……够了……”
      前方的光有些刺眼,令月听见一声声轻轻的呼唤,她不禁抬起手,想努力去抓住什么,因为那声音实在是太熟悉了,“彦宁……卓晴……等等我……我来了……”
      令月面带微笑,流下一滴幸福的泪水,溘然长逝。她是幸福的,她这一生有过很多身份,钮祜禄家格格,宜贵人,宜嫔,淑妃,淑贵妃,淑贵太妃,淑懿皇贵妃,但最后,她是以孩子们的母亲的身份离开的。
      天光大亮,令月闭上了眼,再无遗憾。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50章 第五十章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