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言
现言
纯爱
衍生
无CP+
百合
完结
分类
排行
全本
包月
免费
中短篇
APP
反馈
书名
作者
高级搜索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第 1 章 ...
第一章
每年二月的这个星期,都是瑞士洛桑的斯特拉文斯基剧院最热闹的时候。来自全球各地的八十几名少男少女,即将进入这座剧院,参加久负盛名的洛桑国际芭蕾舞大赛。
洛桑国际芭蕾舞大赛,素有“亚洲舞者通往世界名团的跳板”之称,只对芭蕾专业学生开放。与其他有“芭蕾界的奥林匹克”之称的瓦尔纳国际芭蕾舞大赛,各顶尖大团首席都会来参加的莫斯科国际芭蕾舞大赛等面向芭蕾舞演员的国际大赛不同,洛桑大赛仅仅针对学生,且必须是没有与任何舞团签下工作或实习协议的学生。简而言之,这是一场顶尖芭蕾舞团选苗子的大赛。
芭蕾,这门起源于意大利,发扬于法国,又在俄罗斯鼎盛的艺术,一度是欧洲舞者的主场。世界的知名芭蕾舞团大多也在欧洲,亚洲舞者想要跳上顶尖剧院的舞台,曾一度难如登天,而洛桑比赛成了架设在这座鸿沟上的桥梁,越来越多的亚洲舞者通过洛桑赛进入到欧洲名团之中,在顶尖剧院的舞台上崭露头角。
斯特拉文斯基剧院门口,拖着箱子大包小包的,都是远道而来的外国舞者,有的人还来不及去酒店入住,先来剧院报到领号牌和流程说明表。
洛桑大赛一共要比六天,赛制略复杂。在前一年的九月开始网络报名,报名成功的舞者按照组委会规定拍摄一段不超过15分钟的舞蹈视频在官网上上传,十月底组委会会从所有网络报名的视频中进行初筛,筛选出大约80-90名舞者,这些通过网络初选的舞者可以参加第二阶段比赛——即飞赴瑞士洛桑进行现场比赛。六天的比赛中,头四天都是各种舞蹈大师们给选手上课以及排练,并给出选手的“古典芭蕾课堂分数”和“现代舞课堂分数”,第五天进行“舞台预选赛”,选手从组委会规定的古典芭蕾变奏与现代舞片段中挑选一支变奏与一段变奏进行表演,再获得“古典芭蕾变奏分数”与“现代舞分数”,四个分数相加后,按照总分从高到低选前20名进入决赛。第六天决赛,最终会颁发“组委会大奖”一名,俗称“金奖”,六名(包括金奖在内)奖学金获得者,一名“现代舞最佳表演奖”,一名“观众最喜爱选手奖”。获得洛桑奖学金的舞者,将可以自主选择自己想进入的舞蹈学校或舞团,进行为期一年的学习或实习,所有费用都由洛桑组委会提供。
如果只是为了挣这六份来自世界顶尖大团与顶尖芭蕾舞学校的学习机会,洛桑大赛还不至于如此令芭蕾专业学生神往。“学习重于比赛”,“参与重于得奖”,是洛桑大赛区别于传统赛事的一个特点。第五天的“舞台预选赛”结束后,通常于当天晚上八点公布入选决赛的二十名选手名单,但其余落选的舞者并不意味着“淘汰”,他们将接受评委面对面一对一的点评,并可以在第六天参加“赛后招聘会”。
赛后招聘会是一场芭蕾公开课,也是那些因为失误或其他原因而没有进入决赛选手的第二次机会。各大舞团的艺术总监们会在课堂上挑选苗子,有不少在决赛中落选的选手,就是通过这场招聘会得到名团的青睐,进而得到可以选择自己舞蹈生涯走向的机会。
总而言之,这是一场足以扭转年轻舞者命运的大赛,拿不拿奖,进不进决赛都在其次,参加比赛的六天里,每时每刻都在学习交流,平素里难得一见的名团首席与艺术总监,名校校长,著名编舞家等等,都会亲自前来指导年轻学生。能参加一次洛桑,光是这份经历,就足以让专业学生受益良久。
区小鸥一行坐红眼航班从上海飞法兰克福转机到日内瓦,再下来坐机场大巴到洛桑,拖着箱子到剧院门口时,已经大中午了。这年,她就读的上海舞蹈学校一共有三名学生通过网络初选进入洛桑大赛,算上辽芭附中入选的两名男生,中国选手共五名。
辽芭的男生与指导老师头一天就飞过来了,已经办好了登记手续,正在剧院门口等她们。说是指导老师,但其实洛桑大赛不允许随行老师帮选手排练指导,老师跟过来基本属于看孩子加拎包,除了部分赛程时允许陪同进入比赛场地之外,绝大多数时候只能做个观众和保姆。
厉思思老师四十多岁,两年前带学生来比过洛桑,虽然折戟决赛,不过她清楚流程,带着区小鸥他们进了剧院大厅。洛桑大赛分A组B组,是按选手年龄来分的,14-15岁算A组,俗称小组,16-17岁算B组,俗称大组。虽然这么分组了,但比赛上课的时候都是混比的,不管年龄大小也不管男生女生,一块儿比,一块儿争分数,一块儿争最后六份奖学金。
上海舞校这边入选三人,区小鸥差两周满16岁,分入A组,同学舒绍盈略大她半岁,还有一个男生赵烁,不到17岁,三人在舞校都是五年级,辽芭附中的两个男生略大点,刚满17,都是B组选手。区小鸥年龄最小,但由于她有几年美国生活经历,几人之中她的英语最好,厉思思搞不定的地方,她帮着翻译交流,很快就把三人的登记注册手续办好了,一人拿了两块号牌,一本流程说明表与组委会及合作舞团舞校介绍书之外,还被各大赞助商塞了不少广告册子。
经济舱飞跨国长途飞行,能让人全身酸痛,小鸥他们哪怕年轻,这样折腾一路也觉得头晕脑胀,加上时差,刚落地时被二月的冷风一吹尚不觉得,进了大厅办好手续,被暖气一烘,酸疼劲儿才开始泛出来,孩子们都开始犯困,坐在厅里恨不得用牙签把眼睛撑开,好能仔仔细细听全主办方对于赛程介绍的详细说明。
在中国,芭蕾远远没有中国舞和民族舞流行,被认为是高雅贵族艺术,不接地气,难以欣赏,多亏近几年各大城市举行各种艺术节,引入大量优秀国外舞团进行演出,芭蕾才慢慢走出象牙塔,被更多人了解。这几年来,国内也开始有媒体平台与洛桑赛事组委会合作,对洛桑比赛进行全程直播,还有跟拍记者和志愿者。除了中国的,这次入围洛桑的亚洲选手还有12名日本学生和9名韩国学生,此外人数较多的还有巴西,智利,美国和欧洲选手,瑞士本土选手也有不少。
芭蕾可能是所有舞蹈艺术之中最最看天赋条件的,能通过网络视频初选进入到第二阶段比赛的,基本都是有优秀的身体条件。放眼望去,满教室都是细脖子长胳膊长腿的少男少女。教室里被81名参赛选手和众多家长老师挤得人头攒动,靠窗坐着几位格外高挑的少女,面色淡定,中间那位头发花白的老太太一看就是随行教师,正在说着语速极快的俄语;教室后方,一位看面容像拉美裔的长腿大帅哥,斜靠在行李箱上,懒洋洋地与一群美国选手聊天;组委会注册登记台前被一堆日本选手围着,他们的随行翻译正在帮他们逐条翻译健康审查表上的内容——洛桑大赛对于选手的健康以及饮食习惯相当关注,在报名时他们就被要求请医生填写生长曲线表,身体健康表和饮食习惯表,进入大赛之后,如果评委会与大赛医生认为选手的状况与健康不足以支持他们完成整个比赛,会随时要求选手退赛。
“诚然,古典芭蕾的审美要求舞者有苗条的身体,但舞者的健康也是我们必须时刻考察和关心的一部分——生理与心理上都是。”这是洛桑写进赛程中的要求。长久以来,外界对芭蕾舞者产生了极其瘦弱的错误认识,这些认识与“跳芭蕾伤脚”,“男生跳芭蕾太娘了”,“跳芭蕾是吃青春饭”等等,成了业内人士不屑一顾,而外行却认为是金科玉律的讹传。
这次给中国选手做翻译志愿者与跟拍记者的姑娘孟小薰,是芭蕾圈的熟人。国外欧洲几大名团的芭蕾舞剧排练演出信息,首席变动,主演升迁等等一手芭蕾资讯,基本都是她在报道,围脖号叫薰衣草小熊。区小鸥不太玩围脖,只关注了一些同学老师,不过小熊姐在国内芭圈可谓是资讯一姐,自从确定了她入围洛桑后,这些人就统统围脖互关,并拉了个微信群。
说是翻译志愿者,其实只能帮选手在赛前这种注册会说明会上翻译,以及如果不幸落选,评委一对一点评选手时帮忙翻译。四天的大师上课和排练是没有任何翻译陪同的,有语言障碍的话,就只能尽量靠肢体动作和眼神来交流沟通了。听不懂指导老师的话?那没办法,谁叫你英语不好呢?比比划划总会吧?再不行靠眼神沟通,还不行只能自己去悟了。以后如果进了外国团,听不懂老师说什么就不跳舞不排练了吗?成为其他国家剧院里的客席演员,难道还要把自己团里的排练老师一同带过去?没那个条件,有困难自己克服。
语言不通,是亚洲学生在洛桑大赛上面临的除了时差之外的第二个困境。
幸好,这个困境对区小鸥而言不存在。她庆幸地想,担忧地看了一眼身边抿着嘴的舒绍盈。这是个面容近乎有几分严肃的美丽姑娘,她一面仔细听着孟小薰给他们翻译比赛时间安排,一面卷着手指上的那两张号牌。
她151号,小鸥149号。
看见她手里的号牌,小鸥戳戳她,低声说:
“我们又是单数。”
“素数。”她纠正道,声音极低,只有她自己听见了。
她们与素数有缘。
情节需要,对比赛做了大幅改动。真正的洛桑比赛中,选手编号其实是按照分组与年龄大小来编的,女生A组编号以1开头,男生A组以2开头,女生B组以3开头,男生B组以4开头,所以小鸥与绍盈分组不同,不可能编号都是1。除了舞台预选赛与决赛,其他课堂比赛,大师课与排练等皆是不公开也不直播的。洛桑比赛地点是在鲍利尤剧院,只有两年因为该剧院装修,在斯特拉文斯基剧院比赛。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章 第 1 章
下一章
回目录
加入书签
看书评
回收藏
首页
[灌溉营养液]
昵称: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你的月石:
0
块 消耗
2
块月石
【月石说明】
打开/关闭本文嗑糖功能
内容: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