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第 2 章  ...
            
                
                
                    - 
                          周小毛听他这么一说觉得真有道理,喝道:“把李钱光衣服给拔掉在打!。”范友上去扯掉了李钱光的衣服,这个天晚上还是很冷的,李钱光冷得直哆嗦。偏又赶了巧,这会外面吹起了塑风。呼啦啦呼啦啦越吹越大,天空乌云把月光遮住了,风吹的山林里的松树哗哗直响就像海里的波浪,树枝被风吹得一阵一阵的此起彼浮。
  李小富趴在山顶的石头后面一直看着下面家里,先听见父亲在叫骂,后来又看见院坝前生起了一堆火,就听见在打他父亲,只能咬牙忍着,知道这要是出去就是一个死。李小富忍不住用拳头在石头上狠狠的锤了几下。虽然有些疼痛但是也不觉得,心里只恨不得下去把这个张克生周小毛,碎尸万断。可是自己手里没有枪,就是有枪也打不过,他们人多势众。
  李小富正一边咬牙切齿的恨,一边继续趴在石头后面看动静,这时候吹起大风来了,远远看见把院坝里的火吹得四散开来,点燃了门口堆着的柴草,火势越来越大,几间房子瞬间就被火吞没了,下边吵闹的声音也被风声掩盖了。耳朵里只有风吹在松树林发出的哗哗声。李小富想回去救火,但是想到如此大的风,火这么大怎么救得了呢。也不知道父母和朱红平的情况,到底怎么样了,几间房子烧起的火光在风的作用下,火苗窜出老高,接着天空开始下起了雨,三四月的天气下的正是春雨来了,接着瓢盆大雨就哗哗的下了起来,李小富趴在松树底下,不觉得雨有多大,远远看见下边屋子的火被雨水浇灭了,心里稍稍安慰了些,他从石头上后边站起来,右手抱在松树上往下观望,由于火光熄灭,满天乌云,也没有了月光,雨还越下越大,举目往下看时,只有黑漆漆的一片,什么也看不到了,就是侧耳细听,除了雨点打在周围的树林里和石头上发出的哗哗声在也听不到一点其他声音,他屏住呼吸想能听到点什么动静或者声音,远远天空传来了隆隆的雷声,心里正有点着急想知道家里的情况,只见一道亮光在天空划过。
  李小富由于是在山顶,抱着的那棵松树又是山顶上最高的一棵,一个闪电劈下来,松树就把电流导了下来,李小富整个人在哪里被闪电击中了,本来就会被击死,事情又有凑巧,李小富地下的石头里蕴含着一种宇宙中的特殊物质,这个物质里面质子十分活跃,在闪电的高电压从李小富身上传入大地,和这种物质里的活跃质子发生剧烈碰撞。爆发的能量瞬间打开了一个时光遂道,李小富被吸了进去,用于能量的衰竭,隧道在打开一秒后就关闭了,一切又恢复了原来的常态。
  阳光照耀在山上,晒得松树柏树和山崖上的灌木叶子有些焉了,知了鼓足了劲声撕力竭的鸣叫,正是日中时分,远远望去远处的山林被烈日晒得一晃一晃的,好像透过火光看东西那样,从光学角度来讲就是空气被加热以后上升,影响了光线的传播。李小富穿着一件黑棉衣躺在地上,被这四十多度的高温天气热醒了。他睁开眼睛,赶忙用手扯开衣服扣子把棉衣脱了下来,心里纳闷了,这是在哪里呢,怎么这么热的天气我还穿件棉袄。我是谁?我为什么睡在山上,这是哪里,无数的问题在脑海里闪现,用于被闪电击中,然后吸入了时光隧道,大脑经过了剧烈的能量场,导致失去了记忆。所以过去的事情完全不记得了。在山顶坐了很久觉得肚子饿的不行,就站起来准备下山去找点吃的,把棉衣脱了,这么热的天气也用不着就扔在了山顶的石头上,刚往前没走几步,就是些灌木林,被荆棘拦住了去路,只得去搬了根小树,去掉枝叶,拿在手里做个棍子,用棍子一路打着荆棘前进,出了这片灌木林往前走尽是些茅草丛,走不上几步,看见茅草从里有个马蜂窝,就往旁边山崖边绕开,却看见山崖的黑石头边上有个鸟窝,走近一看,里面还有两个蛋,估计是猫头鹰或者老鹰的蛋,才会这么大,有鹅蛋大小,形状也很像鹅蛋,只可惜身上没带火柴,要是有火柴岂不是可以煮着吃了。先不管那么多,拿起一个蛋对着阳光看有一个已经被孵化的有了小鸟的形状了,另外一个只是蛋黄中间有些黑影,就把这个蛋,尖的一头在石头上磕破剥去壳留出拇指大个洞,仰着头把蛋倒进嘴里。李小富之所以用倒的方式来吃这个蛋,而不是把嘴唇贴在蛋壳上对着洞吸,那是因为他一直觉得蛋毕竟是从□□里出来的,蛋壳上还是会带上些不干净的东西,所以嘴唇还是不要沾着蛋壳比较好,他这种思想在哪个年带的人来说还是比较前卫的,他数钱从来不会用手指在舌头上添一下在去数,他觉得钱,这个东西每个人都用手去拿,是最不干净的,用手指数了在去舌头上摸,这还不把多少不干净的东西弄进嘴里去了。
  李小富喝了一个蛋,仰着头张着嘴,等着蛋里最后一滴蛋清慢慢流进嘴里,感觉脖子都有些酸了,晃了晃脑袋,把蛋壳拿在手里摇了摇,往里边看了看,就把蛋壳随手扔了,把另外一只蛋拿在手里,因为天气太热了,他先是把棉衣脱了放在了山顶的石头旁,继而感觉棉裤穿在腿上下半截发烧的不行,就把棉裤也脱了,挂在了松树林的枝丫上,现在下边就穿了件短裤上身穿着件白色的棉布褂子露出两只胳膊,刚才站着喝蛋的时候下边腿肚子被什么东西叮咬了一口,有些痒有点红,估计是被山里的蚊子或者是纳,本地方言叫没蚊,体型极小,大概就一颗芝麻大,有些比芝麻还要小一点,被它咬了以后皮肤瘙痒。
  李小富吐了一口唾沫在巴掌上然后对着瘙痒的皮肤搓了搓,据说唾液里有很多酶,这些酶能溶解掉细菌的表皮组织,所以就有了消毒的作用。这种观点只是李小富的个人看法,但是确实有些作用。或者就是心里上的安慰。
  继续往山下走了一里多地,到了山下的小溪边,他潜意识里还记得前边有个水进,但是这个山沟里已经没有一户人家了,山上的田地里都是些碗口粗细的松树,和柏树,小溪两边的道路长满了一种叫狗屎腾的荆棘,这山沟里好像已经绝迹了人的踪影。
  他走到水进边,浇水把脸洗了洗,感觉井水真是清凉无比,然后在用两只手捧起些水来喝了几口,真是舒服极了。潜意识觉得这个地方很熟悉,虽然失去以前的记忆。他走到小溪边在水沟里捉了几只青虾掐去虾头,放进嘴里就吃了起来咸咸的感觉很熟悉的味道。这会正是中午,在溪水里站着挺凉快的,突然在他脑子里闪过一个念头。我是哪里的人,从何处来的,为什么这个地方这么熟悉。但是又想不起来,到底是怎么回事,那我今天晚上在哪里过夜呢?想到这里决定先得找个附近的人问问,或许有认识我的人也不一定呢。毕竟附近的人或许和我是邻居,可能知道我的来历,可是顺着小溪下山的路以经被狗屎藤遮满了,如果用棍子打那恐怕今天晚上都别想走出去,只得从水井上的小路上行,到了原来的乌家大院前,现在已经是一片松树林,向右有一条小路向北行一里多路翻过垭口,在下走一里多路就是小河庄,李小富一直走到了小河庄的大堰塘边上,看着周围的楼房全是青砖砌筑的二层三层楼房,环境熟悉又陌生。堰塘里几只鸭子在水里洗澡,由于鸭子拉了很多屎在岸边,发出一阵阵刺鼻的味道。堰塘边上的小路上都有不少鸭屎。李小富走到堰塘边,小心的看着路上走,生怕一不小心踩一脚鸭屎。堰塘旁边就住着几户人家,竹林掩映,李小富想走过去问问,走到堰塘边上只见下边一条公路,路面特别干净,他没见过这么好的路,兴奋的跑到公路上用脚在路上跺了跺脚,这路面真结实。
  李小富走到公路边的竹林下,坐在路沿上,一阵阵清风吹的竹叶沙沙的响,拂过身上留下一阵清凉真是一种享受。就在竹林公路旁边住着的李国,正把上午去田里收回的牛皮菜用猪草刀剁成细末,然后拌上玉米面喂猪,他自从99年老婆向英害肺病去世以后,独自把三个孩子带大,还好两个女儿都去深圳打工,都找了男朋友,儿子也跟着二女儿,在一个工厂里上班,家里就是他一个人每天喂猪,种田,05年的时候刚盖的新房子,两间正屋,三层高,旁边是猪圈和厨房,虽然粪坑就在厨房边上,时不时的飘出些粪便腐烂的味道,也丝毫不会影响他吃饭的食欲。早上去田里砍了一背篓牛皮菜,因为自己个头不到1.55,所以背不了太多,每次背回来的,也就刚好够当天的食料量,儿子也因为遗传了他的基因,个头不到一米六,而且很瘦,所以到现在也没娶媳妇。李国只会在晚上一个人躺在床上看电视的时候才会去思考这些。现在整个小河村,虽然家家都盖了新房,但是都没什么人在家里住,所以房子都空着。很多人到年底才回来住几天,年轻人都去了城里打工,老年人带着孩子在镇上租房子,这样方便孩子在镇里的学校读书。原来的村小学现在已经废弃了。改做了村办公室。
  李小富在竹林坐了会,走到李国家门口,满脸堆下笑来,问道:“这个大哥,你知道今天是什么日子了吗。”李小富因为失去了记忆,感觉有些茫然,所以才这么一问。
  在剁猪食的李国,手里的刀只是约莫停了一下,看眼前的李小富也不认识,很面生。处于对陌生人不能轻易相信的态度,所以装出一副不以为然的样子。继续一边剁猪食,开口说道:“今天好像是6月20号。”
  “那一年。”李小富追问道
  李国半笑半不笑的斜了李小富一眼,觉得简直不可思议,你说就是你健忘了,不知道日子,但是这个日子还可以好忘记,这年怎么会记错了,毕竟一年,不是一晃眼就能过去的吧,所以他只把眼睛瞟了一眼李小富,就赶紧集中注意力在手里的刀上,毕竟剁猪食的时候稍不留神把手指砍伤也是常有的。然后李小富又问了几次,李国被问的不耐烦了才道:“2008年”
  李小富思考了一会,脑子里一团乱麻。李国觉得眼前的李小富,很奇怪,为什么会不知道今年是那一年。觉得想不通,把猪食剁完了,他才问道:“你是那里的人哦。我没见过你呢。”
  “我是哪里的人,我也不知道啊。”李小富努力的去想这个问题,但是在脑子里找不到一点答案。李国又问了他的名字,只有名字还记得,还能认识字,这些还没有忘记。经过一番问询之后,李国最后得出一个结论,他说道:“你肯定是失去了记忆了。”李小富觉得这个结论也挺靠谱的。李国就一边喂猪一边和他讲现在社会的事情,晚上李小富看电视从电视上知道了好些新鲜事情,夜里,李国就让李小富去儿子的房间睡觉休息,因为天气炎热,也没有空调,就用一个电扇对着床吹风,因为没有蚊帐,就在床下点了一盘文香。
  躺在床上的李小富光着上身,电扇呼呼的吹着,不知不觉就睡着了,到早上太阳光透过窗户的玻璃直接照在他脸上,才被灼醒了,起身揉了揉眼睛,下楼来,四处没看见李国的人影,一大早上李国六点就起来去田里看看秧田里的禾苗,看看里边的水位如何,差水了去把小溪里的水引到田里,这几年村里的年轻人都去了城里打工,所以没人在种水稻了,只有李国还在继续种,现在也不像以前家家都来抢水,现在也没人跟他抢水了。他放完了秧田里的水,就背着背篓去了菜地,开始用镰刀割牛皮菜,割了一半厢估计有一背篓了就停下来,把刘皮菜装进背篓里。
  李小富在家里楼上楼下转了几圈没看见李国的人影,去厨房洗衣台,拧开水龙头,本来他也不会使用水龙头,因为昨天看见李国这么用了,李国做晚饭的时候拧开水龙头,拿瓢接水倒在锅里煮面条的,李小富就学会了,他拧开龙头,看着水从龙头冲出来,就用双手去接了两捧来洗脸,洗了脸在关上龙头。也不知道李国去了哪里,觉得十分无聊之极,看了看墙上挂的钟,正指向10点30分,感觉肚子里有些饥饿,咕咕直叫,好像是在抗议,该要发工资了,在走到厨房,看看有什么可吃的,拉开冰箱,里边还有昨天晚上没吃完的半碗面条,端出来,拿了双筷子就准备把吃了,又一想,这毕竟是别人家里,万一李大哥回来,看见我未经过他允许就吃了,岂不是有些尴尬,想到这里又把面条放回了原处,把筷子在嘴里咬了两下,放回去了。正坐在厨房的板凳上胡思乱想的时候,李国背着牛皮菜回来了,李小富从板凳上起来,帮他把背篓接下来,就去拿来猪草刀,解开背篓上困牛皮菜的绳子,学着李国的样子开始宰猪草。
  李国见李小富这么勤快心里挺高兴的,就去厨房煮午饭,把米淘了,放进电饭煲,削了一个红薯用刀砍成几截放在里面。然后去二楼的阳台上把挂着的腊肉用刀割下巴掌大一块,他割肉的时候才发现,上面有好些小洞,好像是被什么东西啄的,仔细一想,怪不得这几天老是听见几只大麻雀在楼上叽叽喳喳叫,还打闹,原来是在这里偷我肉吃,嘴里骂了好些难听的话,大概意思就是要和这些麻雀的妈妈和祖母,还有这些麻雀中雌性的发生□□上的交流关系。下楼来把肉洗了,切成小块在把土豆去皮,他们管土豆叫洋芋。把土豆切成小方块一起放进高压锅里,和腊肉一起,在加了些花椒和辣椒,就是没放盐,因为腊肉就很咸,所以不用放盐,盖上盖子,现在因为也用上了天然气所以不用在烧柴火。只用轻轻把开关打开在灶上炖了三十分钟。李小富的猪食也弄完了,用桶提着去喂猪,把猪食倒进食槽里。两头白色的肥猪,都在长膘了。李小富站在猪圈外看着猪吃食。李国就在厨房喊他吃饭了。他把桶提进来放在厨房,看见桌子上饭都盛好了,去洗衣台用水洗了手,坐下来吃饭,李国给他夹了几块腊肉,半肥半廋的,看着李小富狼吞虎咽的样子,李国说道:“明天跟我去镇上赶集去,我也正好要买点化肥,家里的洗衣粉这些也用完了,你呢这记忆一时没恢复,就住在我这里,当我是你大哥,别见外,该吃就吃,不要跟我客气。”
  李小富一边口里答应一边大口只顾吃饭。吃了饭也没什么事情可干,中午红日当空气温炎热,李国就去卧室把电扇开着脱掉T恤,只穿了件黑色的短裤,躺在竹椅子上睡午觉。李小富也上楼在床上躺着吹了会电扇,感觉无聊透了,想到外面去或者山上,自己最开始醒来的地方,看看,可是望着这外面的烈日只得打消了这个念头,走回到床前,打开电扇躺在床上望着房顶发呆,因为晚上睡的好,早上九点多才起来,所以这会怎么也睡不着。这时候外面知了嘶声裂肺的鸣叫,几只麻雀又飞到阳台上来吃肉。李小富从床上坐了起来,他去到一楼拿了只背篓,在找到了一根细细的尼龙绳子,把一根指头粗的松枝,用刀砍的整齐,只留三十厘米长短,然后来到二楼阳台,把上面挂的几块腊肉都取下来拿进屋里,只用刀切下来几块,去米缸里抓了半碗米,先把背篓倒扣在地面,用松枝支撑在背篓的边缘,把米和肉放在背篓下边,在支撑的木棍上系上尼龙绳子,手里逮着绳子,捋直了,藏在屋里门边。
  李小富出去取腊肉进屋,和准备这些东西在阳台上走了几圈,麻雀都飞到屋子前边的竹林里去了,李小富把这些都弄好了,藏在屋子里门口边等麻雀上勾,等了有半个多小时,麻雀们看见阳台上久无动静又飞过来找肉吃,当它们飞到原来挂腊肉的地方发现腊肉已经不见了,几只麻雀在哪里叽叽喳喳叫个不停,好像是在咒骂一般,正是鸟有鸟语,兽有兽言。
  乱叫一阵后,众麻雀发现了地上的背篓和下边的米,还有几块腊肉,一只大胆的麻雀先从晾衣杆上飞下来去背篓边缘啄了几颗米,见没有危险,就连蹦带跳的进入了背篓下边,站在中央,边啄食米粒边叽叽喳喳叫,好像是在告诉同伴,很安全没事,不一会儿,其余的几只也都进入到背篓底下吃米,依然打闹嬉戏。一只胆小的始终在背篓边缘探着头吃米。李小富躲在门后手里攥着绳子,看到进去了三只,可是这一只始终不进去,想到,如果在不拉绳子,一会儿几只麻雀吃饱了,就全飞走了,想到这里,把手里绳子一拉,支撑背篓的木棍就被拉飞了,背篓扣在了地上,三只麻雀这才发现中了圈套,被背篓扣在了里边,外面这只麻雀吓得惊慌的飞走了,在远处的树枝上叽叽喳喳一阵乱叫,像是在咒骂,又像是在呼喊。三只麻雀在背篓里更是乱叫不跌。他看见背篓里的三只浑身褐色羽毛的大麻雀抑制不住喜悦,脸上露出笑容,先来到楼下找了一个床单,把床单盖在背篓上,因为背篓有四十厘米高,如果直接把手伸进去捉,这些麻雀看见背篓揭开一条缝肯定顺着缝隙就乱窜出去了,为了万无一失,先把床单盖在背篓上,四周用砖头压住,把手从床单边缘伸进去,几只麻雀果然看见背篓揭开一条缝全往外钻,都钻到外面被床单盖住,在里边乱扑腾,好像没头的苍蝇。一只只被李小富按住,抓了出来。用绳子捆住翅膀和脚放在盆子里了,收拾完了床单,在把背篓陷阱依旧设置好,躲在门后,一直等到下午五点多也没有麻雀来光顾了。李小富等得不耐烦。把捉到的三只麻雀拿道厨房拔掉了羽毛,几只麻雀还在张着大嘴乱叫,好像是在咒骂,和抗议,他用刀一只一只挨个抹了它们的脖子,鲜血流尽,断了气,用开水在烫过,去掉内脏,
  切成小丁块,去坛子里用筷子夹了几个泡椒和泡姜,炒了一碟子,泡椒麻雀肉。又把中午的剩饭热了,因为这两天看见李国做饭的时候他就在留心观察,火怎么开怎么关,鸡蛋在哪里,调料在哪里,所以这会儿才这么得心应手,李国听见厨房里锅碗的响声,午觉也睡醒了,又闻到泡椒和鲜辣味,起来喝了口冷开水,走到厨房,看见李小富炒的麻雀肉,不觉得舌头口水直冒,刚吞了马上又涌上来,好像喷泉一样,笑着说道:“这是炒的什么美味这么香。”一边说一边用大拇指和食指尖着拿了一块肉放进嘴里,连声说道:“真美味。”李小富道:“这是麻雀肉,我今天下午看见麻雀来吃楼上的肉,我就把他们抓了,抓到了三只,跑了一只。”一边说话一边用锅铲在锅里翻炒米饭。
  李国觉得真是不可思议,去角落里拿出一个塑料白色的四方形,上面有个把手的酒壶,里边装的是散装白酒,有这么好的下酒菜不喝上两杯简直是暴遣天物,李国没读多少书,这样的成语他还说不出来,意思就是这么个意思吧,李小富把饭热好了,盛了两碗,把中午的腊肉汤热了用一只海碗盛了放在桌子上。才坐下来吃饭,李国给李小富也倒了一杯白酒,举杯道:“来咱哥两走一个。”
  李小富小小的砸了一口,感觉辣的舌头喉咙痛,就像火烧一般,赶紧夹了一口菜压压。
  “我猜你以前肯定是个厨师。”李国斜着醉眼,红着脸,嘴里正在嚼一块麻雀肉。
  李小富看着李国道:“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你做得一手好菜呀。”
  “哦,也许吧。”
  “自从我媳妇过世以后,这么多年了,还是第一次有人做饭给我吃。”说道这里他端起酒杯把里边的半杯白酒全喝了,咬着牙,夹了一块土豆送进嘴里。
  “你女儿,和儿子多久没回来了。”
  “今年吧,今年过年可能会回来。”说完叹了口气,或许这话说出来自己也不太相信。
  第二天一大早5点20分,李国起来赶紧去田里砍了些牛皮菜,菜地不是很远,离家大概也就两百米样子,顺着公路下走,就在秧田旁边,早上秧田里的禾苗叶子尖上都挂满了露珠。走过秧田坎上,脚上穿的胶鞋和小腿肚子都被露水弄湿了,田里的青蛙呱呱呱叫,好像在开演唱会一样。这声音伴随着和谐的晨风,让人心里格外的清凉。
  看了田里的秧水,今天不用灌田还够,赶紧去到旁边的菜地砍了半厢牛皮菜。风急火撩的背回家,拿起猪草刀开始宰起来,每次宰完猪食要花费20分钟。在楼上上睡觉的李小富被宰猪草的声音吵醒了,起来关掉了电扇,因为昨天晚上被李国劝着硬喝了二两白酒,早上起来头还有点疼,不是好严重。去厨房用冷水洗了洗脸,上了趟厕所。一切弄完,李国把猪食也喂了。就去堂屋里把一辆咖啡色的人力三轮车从里边推出来,从家里的地坝用水泥铺成的公路直接连到村里的公路上,李国骑上车,让李小富坐在三轮车的后面。从家里到镇上的公路全是水泥路面,有五公里左右的距离,才开始这一段路都是下坡路所以不费劲,李国用右手捏着车把手稳定方向,左手压着刹车把手,控制车速。因为是下坡路,不压刹车,会越放越快,到后边必定翻车了。三轮车经过了30几分钟的颠簸,来到镇上,虽然是赶集的日子,但是因为年轻人都出去打工去了,基本上没有几个人来赶集的,有也是几个老头老太太。
  先去农资店买了五十斤尿素,在旁边的超市买了些盐和洗衣粉等日用杂货。该买的东西都买齐了,李国决定带着李小富到龙贸市场去逛逛,街上的气车来来往往,李小富感觉很陌生,东张西望看个没完,一边看一边拉着李国问东问西,这是什么那是什么。李国一一给他讲解,把自己知道的都告诉他,还要附上自己的观点,这一刻,李国感觉自己学识真是太丰富了,就像大学里的教授在给一个小学生上课。因为农贸市场旁边紧挨着一所高中,进进出出的女学生,穿着五颜六色的衣服和裙子,着实让李小富眼前一亮。李国只顾看美女了,竟然忘了手里还推着三轮车,径直,把三轮车的前轮怼进了前边走路很慢的老大爷用来排出代谢废渣的出口处,因为车速很慢,也没有什么受伤,被老大爷好一顿训斥,李国赶紧赔礼解释,说自己没注意到,十分对不起,之类的说了几大框好话。继续往前走,看见市场上有卖鱼的摊位,李小富问他鱼怎么卖,这个鱼多少钱一斤那个鱼多少钱一斤,李国以为他是想吃鱼了。就买了一条,白鲢,看见他布鞋也有些旧了,就在鞋摊上买了双胶鞋,让他试试,换了两次,选了双40码的穿着,把布鞋丢了。又给他买了件黑色的T恤。李小富坚持要那件白色的中间有个豹子头的。李国觉得白色的不经脏,干脆就一下买了两件,好换洗着穿。
  李小富问他为什么要买两件一样的,李国说是为了他好换洗着穿,李小富随口说道,那你鞋子为什么只买一双,难道就不用换洗了。李国又买了一双一样的胶鞋。在街上逛了好久到下午一点多了,两个人才往家里走,因为回来的时候很多上坡路,李小富下车在后边推着车走,这时候一辆摩托车从旁边经过,李国和李小富羡慕的看着摩托车绝尘而去,李小富一边推车一边问道:“刚才过去这东西是啥?”
  李国咬牙的用力蹬着踏板,说道:“这东西叫摩托车。”
  “ 什么车?”
  “摩托车!”李国加重语气说道
  “摸头车。这名字取得真是有点意思。为啥叫摸头车啊。”
  “我那里知道,反正大家都叫它摩托车。”
  因为四川话:“摩托”两个字,都喊“摸头”不用笔写出来,根本傻傻分不清。
  所以为什么要叫“摸头车”这个问题李小富在脑子里思索了好久都解释不通,居然取了这么个怪名字。
  两个人头顶着烈日,推着三轮车走上坡,又累又热,这会就是吹来一点风,也是热的。太阳烤的两人脸上好像刚喝了半斤白酒,红红的,满身都是大汗。经过了这烈日的煅烧,两点半才到了家,回家第一件事就是喝水,两个人一人喝了一大杯,用盆子去打了盆水洗过了脸。李小富等不等李国的盆子,用手在洗衣台龙头处,把水捧了直接往脸上浇。洗完脸,在门前竹林吹来的阵阵清风吹拂下,才觉得盛夏最好的东西就应当数这清风了。
  在李国家住了四五天觉得很无聊,一整天除了李国,就没见着其他人了,早上起来对李国道,我准备今天去山上转转,在从那边小溪直到河边,那天在市场上看到鱼,感觉很熟悉。
  李国道:“说不定你原来是个打鱼的或者卖鱼的也有可能,那你去那边转了,早点回来吃中午饭。”李小富答应了一声,在李国家借了把镰刀,就出发了,向上走翻过垭口,看见满山的松林和小路两边的荆棘,即是那么熟悉又是那么陌生,树林里野鸡发出咕咕的叫声,顺着小路走到乌家水井,井里是厚厚的青苔,和淤泥,一两只青虾看见有人来躲进了青苔里,李小富蹲下身子用手捧起一汪清水醮在脸上,感觉很熟悉的味道。回顾四周,除了松林就是荆棘,和茅草。丝茅草,这个顺着小溪下山的路两边的狗屎腾已经把路完全封闭了,李小富挥舞着手里的镰刀把狗屎腾砍断,慢慢前行,不知不觉用了几个小时,到中午十二点多了,出了山沟。李小富来到了公路上,两边是村子,都是两三层的小楼房,小溪穿过公路下的涵洞流向河里,河边的麻柳树长的郁郁葱葱。李小富沿着小路往河边走,穿过了一片稻田,和西瓜地,来到了河边的麻柳树林,看着河里的水被日光晒得金光灿灿。知了密密麻麻的趴在麻柳树上尽情的一展歌喉。
  肚子里又在咕咕叫了,早上也没吃东西,这李大哥,总是不做早饭吃,哎,心里埋怨了一顿。走到河边把T恤和鞋子脱了,把裤子也脱了,反正四周也没人,就下河里游了会泳,真是清凉极了,河水不是很深,最深处刚好齐脖子,以仰泳的姿势在河里漂浮着,就有鱼来身上撞来撞去,李小富想为什么自己在水里感觉这么熟悉呢。在水里躺了好一阵子架不住肚子饥饿难耐,看见岸边有一从竹子,他来了主意,就游回衣服这里,上案把裤子和衣服穿好,用镰刀去竹林处砍了一根老竹子,这个竹子不是很长,也就2米多点,把上面弯曲的去掉用镰刀划破20公分用一根木棍嵌在中间,去旁边割了一根麻,去掉枝叶把麻垮下来,用皮绑住木棍,这样子一根1米五左右的鱼叉就做好了,前端的竹子被削的很锋利,用小棍子撑开以后就有三个竹子尖,大大增加了杀伤力。
  李小富手里拿着鱼叉,站在水里全神灌注的注视着水里的情况就像一只饥饿的老虎时刻准备追捕猎物,就这样一动不动的在水里站了十几分钟,一条三十厘米长的翘壳鱼游了过来,这种鱼生活在水的上层,吃小鱼小虾为生,刚游到李小富面前就被他用鱼叉一叉子插在了背上。看着这条翘壳,足有半斤,喜悦的从叉子上把鱼取下来,用镰刀割开肚子去掉内脏,在旁边弄了些干草在地上又捡了些枯枝。从短裤兜里掏出打火机,点起一堆火来,把鱼用一根竹枝,穿起。在火上烤,一边往火里添加枯枝,右手拿着穿鱼的竹枝在火上烤。鱼肉比较嫩,十几分钟就烤熟了,外面被烟熏得有点发黑,他闻了闻,鱼肉的香味瞬间就通过鼻孔钻进了脏腑,勾得垂涎欲滴,李小富坐在麻柳树下享用刚猎获的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