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9、雷电起时大夫现 ...


  •   雷电起时大夫现

      今天夏至,明天端午。雨后明媚的阳光在天地间游走,给人一种神清气爽的感觉。

      昨晚闷热的天气,终于招来一场长时间的急风暴雨。洗完澡后,我站在阳台上,触碰着削面的凉风,观览着天空的忽暖忽暗,蓦然间想起了《雷电颂》。那一道道裂空破夜的电,久久的留恋着尘世的张望;那一个个惊天动地的雷,远远的滚动以探测着人世的高低。一刹那的错觉,屈大夫还在关切着中国大地的一丝一毫变化?

      闪电照亮了不远处的一个池塘,波纹起伏,依依而前。光影中那一个首戴头巾,穿一套蓝布衣裳的,不就是三闾大夫屈原?旁边那一个俏丽玉立娥眉淡扫的,不就是湘夫人?他们竟光临到我家乡来了?哦,欢迎欢迎!

      凉风扑面,惊雷走电,天空沸腾,一锅的黑暗从内部给透出光亮来。雨轻飘飘的下着,屋内仍闷热。睡至中夜时,醒来,听着外面如黄河奔腾一样的雨势,想像着外面的河涌在愉快的欢腾着,便仿佛看见了十数只悍武的龙舟在箭一般飞行着。梦中,便不知不觉的背诵了学校时的作业《雷电颂》。

      时代已经变得很美丽了,政治已经变得很清明了,机会也已经变得很均等了。我在梦中对屈大夫说,先生,你放心吧。屈大夫言,不,只要人间还有一点的不公平,我还要唤雷引电而来。我佩服屈大夫的执着。屈大夫于是便在我梦中远去了。

      一觉醒来,窗外阳光洒晒,地下清气蒸浮,绿树一身的鲜亮。翻着《离骚》,念着《山鬼》,历史倒退到那个风起云涌的时代,脑海中活灵活现着那一个忧国忧民的楚国大夫徘徊在汨罗江边。众人皆醉而他独醒。空有满腔的救国策,而不能实践。这是一种如何的苦闷与孤独的心情!

      汨罗江水清呀美呀,濯足则足净,浸体则体净,放眼楚国大地,能理解自己的唯有这悠悠前行的水!皓之白白的屈大夫一定多次在江边照着怀瑾握瑜的自己了。两个自己的合一,便完成了人生在世的所有追求!

      两片云的相遇,擦亮了黑暗的天空。匆匆时世,一瞬间则是永恒。

      蝉蜕于秽浊,以浮游于尘埃之外。屈原以其悲剧与理想性的人生,固有地成为所有中国人与生俱来的基因。这是一种挥之不去抹之不掉的情结,无论你在国内还是国外,面对的是文化、经济还是政治,当你作出选择时,屈大夫的精神都无一例外地影响着你。

      农历的五月初五,屈大夫怀石投江,并不是随波而逐流,而是破浪而独行:“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大夫一去,天地咽呜。端午节便是屈平节。粽子以抛江河为保大夫肉身,龙舟以竞渡为追大夫之生命。

      一个人的一次人生之旅足足影响了他以后的整个中国,这已经不能以平常的价值观来计算了。

      夏至之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屈原所居的祖国等到了一年之中最长的白昼。可惜政治上的黑暗,却是如此的漫漫长长。漫长到大夫都失去了耐心与信心。

      楼下父母在裹着粽子,我不懂。曾经,我也试着包裹过几只粽子,可是水平都太差了,不是米漏了,便是苇叶破了。于是放弃,只等着吃。这得多谢屈大夫了。他不能吃到的东西,却惠泽了后人。

      记得小时候,跟随父亲去看龙舟比赛,只是感受到了热闹与新奇。兴致来时,还会抱着一棵蕉树跳进水中,把之作龙舟来坐来划,倒也高兴自在。现在想来,这真有点对屈大夫不敬了。

      一个悲哀的日子,演变成一个欢乐的日子;一个严肃的日子,演变成一个轻松的日子;我想,这不正是屈大夫所期盼的吗?

      如今端午节的味道是有点淡了:粽子不必等到五月初五才能吃,龙舟不必等到五月初五才能划。这是不是以证明我们每天都在过着端午节了呢?

      好在屈原的爱国精神时时刻刻在保卫着我们的头脑。我想有了这一种精神,形式上的东西可有可无。

      近闻有一外国想把端午节作为其文化遗产以申报,初惊愕之余,后觉得可笑。他们就算申报成功了,那也只是一种端午形式,而屈原精神仍留在中国人子子孙孙心中的。一场闹剧。大夫听了也会莞尔。

      鼓声传扬,那已经不是战斗的号角了;豆米传输,那已经不是战争的粮草了;勇士劈波,那已经不是战场的炮灰了。中国已在腾飞,但是仍然需要屈大夫的精神照耀着国人的向前。

      隔了半天接续此文时,天气已是大变。如今外面又像昨晚一样的情势了:雨声淋漓,电闪纵横,雷声滔滔。哦,屈大夫又发现了尘世的不平事了?

      凌扬/2004.6.21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