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37、[博君一肖]凭直觉生活 ...
-
工作室里弥漫着松节油和颜料的味道。肖战放下画笔,揉了揉发酸的后颈,退后两步审视着刚刚完成的作品。画布上是黄昏时分的天台,暖橙色的天空与远处模糊的城市轮廓交织,而画面的中心,一个背影依靠在栏杆上,风吹起了他额前的碎发。
这是一幅未完成的画。就像他此刻的生活,看似完整,却总觉得缺少了什么决定性的东西。
手机在画架旁震动起来,打断了他的思绪。是经纪人发来的消息,提醒他明天一早的航班和拍摄安排。他简短地回复后,瞥见了角落里堆放的那些旧画稿——那是他出道前的作品,青涩却充满了一种他现在偶尔会怀念的直白。
肖战的生活在旁人眼中堪称完美。作为当下最受欢迎的画家之一,他的作品一画难求,展览邀约不断,社交媒体上拥有数百万粉丝,每天都有无数人分析他画作中的笔触和色彩,解读其中蕴含的情感。
但他总觉得有什么地方不对劲。
那种感觉像是画布上一处不协调的色彩,或是构图里一个微妙的失衡点,不明显,却足以让创作者寝食难安。
“未完成什么我会考虑我的直觉,感觉不错生活在世界。”他轻声念出这句写在自己最新画作下方的歌词,嘴角泛起一丝苦笑。这句看似不通顺的话,却精准地描述了他这段时间的心境——在那些未完成的、悬而未决的事情上,他决定更多地信任自己的直觉。
门铃响起,打破工作室的寂静。
肖战有些惊讶地看着站在门口的人。王一博,当下最炙手可热的舞者兼编舞师,穿着一身黑色训练服,额上还带着薄汗,似乎是刚从练习室跑出来的。
“抱歉突然来访,”王一博微微喘气,“我路过这附近,看到你工作室的灯还亮着...”
这是个站不住脚的借口,肖战知道王一博的工作室在城市的另一端,根本不可能“路过”这里。但他没有戳破,只是侧身让这个不速之客进来。
“我在完成新作品的编舞,”王一博走进工作室,目光扫过墙上的画作,“遇到了一些瓶颈。”
肖战挑眉:“所以来找我?我以为我们不算熟。”
的确,他们只在两个月前的一个艺术颁奖礼上有过一面之缘,交换了联系方式,却从未私下联系过。那天晚上,王一博找到站在露台角落的肖战,说了一句莫名其妙的话:“我看过你的画,它们和我跳舞时的感觉一样。”
然后他就被经纪人叫走了,留下肖战一个人琢磨那句话的意思。
“我们是不熟,”王一博坦率地承认,他的眼睛直视着肖战,“但那天晚上我就觉得,你可能会懂我在找什么。”
肖战沉默地看着他。王一博的身上有一种他熟悉的特质——那种对完美的偏执追求,那种在创作中不断自我质疑的痕迹,那种明明已经站在顶峰却依然感到不满足的眼神。
“是什么样的瓶颈?”最终,他问道。
王一博没有立刻回答,而是走到画架前,注视着那幅未完成的天台画作。他的目光长久地停留在画中人的背影上,仿佛能从那模糊的笔触中读出什么。
“我的编舞,”他终于开口,“缺少一个核心,一个能让所有动作连贯起来的情感内核。技巧上无懈可击,但没有灵魂。”
肖战轻轻点头。他懂这种感觉。
“所以你为什么来找我?”
王一博转过身,眼神坚定:“因为我看过你的画,它们有那种灵魂。而且...”他顿了顿,似乎在斟酌用词,“那天晚上和你简短交谈后,我回去创作了一段即兴舞蹈,那是我这几个月来最满意的部分。”
工作室里一时寂静,只有窗外隐约传来的城市噪音。
“未完成什么我会考虑我的直觉,”王一博忽然念出肖战画作下方的那句歌词,声音很轻,“我的直觉告诉我,你能帮我完成这支舞。”
肖战感到心脏猛地一跳。这句他自己写下的歌词,从这个几乎陌生的人口中念出,竟有了不一样的意义。
“你需要我做什么?”他问。
“来看我跳舞,”王一博说,“然后告诉我你看到了什么。”
#
第二天晚上,肖战站在王一博私人练习室的镜子前,看着他完成那段六分钟的独舞。
没有音乐,只有舞者的呼吸声和脚步摩擦地面的声音。王一博的身体时而舒展如流水,时而紧绷如满弓,每一个肌肉的收缩与放松都控制得精准无比。技巧无可挑剔,但肖战确实感受到了他所说的——缺少某种核心,某种将所有这些动作串联起来的灵魂。
当王一博以一个极富张力的姿势结束舞蹈,胸膛因喘息而起伏时,肖战依然沉默着。
“怎么样?”王一博走向他,拿起水瓶喝了一口。
肖战摇头:“我不确定。”
“什么意思?”
“你的舞蹈...很完美,但就像一幅只有技巧没有情感的画。”肖战斟酌着用词,“我看不到你。”
王一博皱眉:“我看过你的画,每一幅都有你。即使在最克制的笔触下,也有你的情感。”
“所以?”
“所以也许问题不在舞蹈本身,而在你。”肖战直视他的眼睛,“你在害怕什么?”
练习室里的空气似乎凝固了。王一博的表情有一瞬间的僵硬,然后慢慢放松下来。
“害怕不够完美,”他终于承认,声音低沉,“害怕让所有人失望。”
肖战点头:“我的经纪人总是说,我的画太过‘私人化’。但那些最私人的,反而是最被观众接受的。”他走到窗前,看着窗外流动的车灯,“未完成什么我会考虑我的直觉——我写下这句歌词,就是因为意识到,当我过度思考时,反而会失去作品中最珍贵的东西。”
“直觉...”王一博轻声重复这个词。
“再来一次,”肖战转身看他,“这次不要想着完美,不要想着编舞。只是跳舞,凭你的直觉。”
音乐再次响起,这一次,王一博闭上眼睛,深吸一口气,然后开始移动。
起初,动作与之前并无二致,但很快,肖战注意到了不同。某个转身更加急促,某个伸展更加随意,某个停顿更加长久。不再是精准执行编排的动作,而是真正地用身体表达着什么。
当舞蹈结束,王一博睁开眼睛,额上的汗水沿着脸颊滑落。
“这次我看到了,”肖战轻声说,“孤独。”
王一博的表情有一丝震动。
“还有渴望,”肖战继续说,“和...某种等待。”
练习室里只剩下两人的呼吸声。王一博走向肖战,步伐缓慢而坚定,直到他们之间的距离不足一尺。
“那天在颁奖礼,”他的声音低沉,“我看到你站在露台的角落,看着城市夜景。你的背影...就像你画中那个人。我当时就想,这个人懂得什么是孤独,什么是渴望,什么是等待。”
肖战没有后退。他能感受到王一博身上的热气,能看清他睫毛上细小的汗珠。
“我的直觉告诉我,”王一博的声音几近耳语,“你和我,我们在寻找同一种东西。”
“什么东西?”肖战问,声音比自己预想的要轻。
“一个能看穿所有表演和伪装,直抵核心的人。”
肖战感到自己的心跳在加速。这句话太过直接,太过危险,却又太过诱人。
“我们才见过两次面,”他说,试图保持理智,“你根本不了解我。”
“我了解你的画,”王一博回答,“而画不会撒谎。”
这句话击中了肖战。因为那是真的——在他的画作中,确实有他从未向任何人展示的部分。那些未完成的、粗糙的、直白的情感,全都摊开在画布上,等待有人能够读懂。
“未完成什么我会考虑我的直觉,”他轻声重复自己的歌词,然后微笑起来,“感觉不错生活在世界。”
王一博也笑了,那是肖战第一次看到他真正放松的笑容,不再有舞者在舞台上的完美面具。
“所以你的直觉告诉你什么?”王一博问。
肖战没有回答。取而代之的是,他向前一步,缩短了最后一点距离,抬起手,轻轻擦去王一博下颌将落未落的汗珠。
这个动作比任何言语都更有说服力。
#
一个月后,肖战的工作室里多了一组新的画作。这些画不再追求完美的构图和色彩,笔触更加自由,情感更加直白。批评家们称这是他“最大胆的突破”,而观众则在这些作品中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共鸣。
与此同时,王一博的新编舞《直觉》引起了轰动。评论写道:“在王一博的这部作品中,我们看到了技巧与情感的完美融合,每一个动作都不再只是动作,而是成为了语言,诉说着人类共通的渴望与孤独。”
首演当晚,肖战坐在观众席中,看着舞台上的王一博。当灯光暗下,掌声雷动,他的手机震动了一下。
是一张照片,王一博发来的——肖战那幅终于完成的天台画作。画中人的背影不再模糊,而是清晰地呈现出王一博的侧脸,他正转头看向画面之外,眼神直接而坚定。
照片下方是一行字:“未完成的都已完成,从此只凭直觉生活在有你的世界。”
肖战抬起头,正好对上从后台方向投来的目光。穿过拥挤的观众和喧嚣的掌声,他们的视线相遇,无需任何言语。
走出剧院,夜晚的空气凉爽而清新。肖战站在台阶上等待,不一会儿,感觉到一双手从后面环住他的腰。
“你怎么知道我会从这边出来?”王一博的声音在耳边响起。
“直觉。”肖战微笑,转过身,面对着他。
城市灯火在夜色中闪烁,如同无数未完成的画作,等待着合适的色彩和笔触。但此刻,肖战觉得自己的生活终于找到了一种完整的可能——不是完美的,但是真实的;不是预设的,但是正确的。
王一博的额头轻轻抵着他的,呼吸交织在夜晚的空气中。
“感觉不错,”肖战轻声说,“生活在有你的世界。”
然后,他闭上眼,凭直觉吻了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