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永安府 ...

  •   我一身华服,伫立在正殿高高的台阶上抬头仰望,晴空万里。我踏着红毯一步步走下汉白玉台阶,路过的一品以下官员纷纷行礼,我微笑着点头答礼。远远地,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我的嘴角微微有些上扬,心里暗道,公爹大人,好久不见啊。

      “府夫人,恭喜您了!”礼部侍郎崔明翰笑脸相迎,和我那一脸铁青的公爹成了鲜明的对比。“哈,这宫里最近真是越来越没有规矩了,也不看看自己是什么身份,竟胆敢到这殿前大堂来了。”右相轻蔑的看了我一眼。我微微一笑,公爹大人的脾气真是一点没变啊。“大人,这是新受封的正一品永安府府夫人!”崔明翰连忙小声提醒道。

      “右相大人,多年不见,您的气色还是那么好啊!”我率先低头,微微鞠了一下身子,崔明翰连忙弯下了身子。我那从一品的公爹依然昂首,纹丝不动。擦肩而过,崔明翰急急的在后面说:“大人,府夫人的品阶可是高过我们的啊,您......”什么府夫人,不过是我府里被赶出去弃妇,哼!”“大人!”

      我淡淡一笑,依旧温文尔雅,不远处一些臣子正私下指指点点、议论纷纷。走出侧门,我猛地转身,远远地看着那位大人的背影,心底暗暗冷笑。我直起身子,目光像刀子一样冰冷,公爹大人,我之所以到了今天还这么隐忍,不代表我怕你,而是为了让群臣看到永安府府夫人的胸襟和你的狭隘。愚蠢的人啊,总有一天你会葬送在你的自大和无知上......

      -----------------------------------------------------------------------------

      “今天摄政王来了,请旨想为皇上完婚。”我望着窗外绵绵细雨,直到太后喊了我好几声,我才回过神来。“心妍?”太后看着我恍惚的样子,有些疑惑。“呵呵,那堂姐是怎么答复他的?”我笑着问。“摄政王说皇上和绵阳何氏的女儿自幼定亲,青梅竹马,我也就答应了。”太后乐呵呵的说,我微微怔了一下。

      大景惯例,皇帝未成年时,可由太后垂帘听政,一旦完婚,就可以亲政。当年,我的祖姑母明辉皇太后垂帘二十余载,使得大景帝国达到鼎盛,待到皇帝大婚后,立刻归政皇上。虽然群臣苦苦哀求,甚至百姓上万民书,请求太后推迟还政,但祖姑母毅然拒绝,用的就是“遵循惯例”的理由。“怎么了,心妍,我做错了吗?”太后无措的看着我,我注视着太后多年来依旧无暇的双眼,轻轻的握住她的手,微笑着说:“堂姐没有做错什么,放心吧。”一旁的孟姑姑微微皱了皱眉,忍不住想开口说写什么,我悄悄对她摇了摇头。

      深夜,我伫立在听徽堂外,整个宫廷除了守夜的宫人再也看不到一个身影。灯火慢慢熄灭,摄政王从里面走出来,平日里神采奕奕的脸上也掩不住一丝疲惫。“王爷真是辛劳,批阅奏折到现在。”我微笑的看着他。“夫人在等我?”他笑了笑,坐在了旁边的石凳上,我也顺势坐了下来。“王爷这么急着为皇上完婚不觉得有些仓促吗?”我笑着看着他。“呵呵”他抬头看着天上的月亮,大声的笑了几声。“府夫人,你我说话就不用兜圈子了。”他看着我,眼里满是深意:“你很清楚我要什么。”我深吸了一口气,初冬的寒意迎面袭来。

      “虽说是惯例,但我们要是不还呢?”这种被动的感觉我从来不喜欢。看着他微微有些变色,我在心底悄悄笑了。“呵呵,我和摄政王开玩笑呢。还政可以,不过我们也要一样东西。”知道了对方的底牌和自己的筹码就好。“你想要什么?”他逼视着我。“我要新皇后姓淳于。”我也直视着他。夜色中,四处静的连一颗针掉下都会听到声音。“可以,不过我还有一个条件。”他的声听不到一丝波动,彷佛是意料之中一样。“我可以立你们淳于家的女子为后,条件是你从今往后必须远离政治,不准过问朝政半分。”“成交,”我毫不犹豫的答应,没有半点迟疑。我起身离开,从背后传来了他深沉的声音:“淳于心妍,那个位置对你来说就那么重要吗?”我停住了脚步,回头望了望远处的凤仪宫,尊敬中也有一点点的恍惚,“你看,我的先祖们正在看着我呢。”

      你不是我,你没有经历过被扫地出门、沦落街头的羞辱,你也没有经历过无家可归、走投无路的绝境,所以你不能理解那个位置对我的意义,对我们家族的意义。对于一个皇后世家来说,那个位置就是家族的荣誉,就是家族复兴的希望。其实你多虑了,我对政治根本没有半点兴趣,从头到尾,我都是为了我和堂姐的尊严而战,为了我淳于家的荣誉而战。
      -----------------------------------------------------------------------------

      又是一个五年,我拨动着手中的玉佛珠,耳边时不时的传来杏儿唠叨的声音,这个丫头的心性过了这么多年还是沉不下来。这三年里,我除了进宫看看堂姐和皇后,几乎大门不出,只是偶尔去淳于家的私家书堂看看颂儿的学业。现在大景的皇后是我的亲侄女淳于敏,哥哥照顾了我这么多年,立他的女儿为后也算是我还他的人情。

      记得当初立后的时候,嫂子还大闹了一场。她的本意是要立她宠爱有加的大女儿淳于云为后。淳于云倒是长了一副好面容,但心性却和她母亲一样浅薄,送这样的女子入宫我简直是自找死路。于是,我挑了从不入她眼的小女儿,也就是现在的皇后淳于敏。生敏儿的时候,嫂子难产,差点送命,于是她自小嫌弃这个小女儿,间接养成了敏儿柔弱娇小,犹见犹怜的性子。摄政王对我已是诸多防备,这样的皇后才能让他消除芥蒂,所以敏儿是最合适的人选。即使这样,摄政王还是不放心,依然将绵阳何氏的女儿立为淑妃,其他美人、才人无数,一时间后宫姹紫嫣红,繁华不已。之后,宫人严氏产皇长子,美人吴氏产长公主,淑妃又有了身孕,可怜皇后虽然名义上有太后撑着,但又怎么敌得过摄政王撑腰的淑妃,后宫的那些女人又岂会忌惮,于是越发不把皇后放在眼里了。然而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帝后的感情却日益深厚起来,说起来这还要感谢摄政王。太后在帝后完婚后放弃了垂帘听政,整个朝政由摄政王把持,且久久不见归政的迹象。皇帝小还好说,可是皇帝毕竟大了,虽说是父子,也难免产生间隙。在朝堂上受了欺负的皇帝遇到在后宫被人欺负的皇后,可谓同病相怜,惺惺相惜,真是人算不如天算。想到这里我不禁在心底大笑了几声,摄政王恐怕怎么想也想不到这一层。然而即便如此,皇后无子也成为了我的心病,纵观历史,自德庆皇太后之后,明辉皇太后、贞懿皇后、堂姐、我都没有孩子,“淳于无子”仿佛一个魔咒一般笼罩着我,笼罩着整个淳于家族。如果皇后再不能生下孩子,那么我们淳于家将再也没有东山再起的希望,没有哪个王朝会一而再、再而三的选择无嗣的皇后。

      杏儿还在一旁念叨着吴美人如何嚣张,何淑妃如何跋扈,然而我的心思却早已不在这里,我拨动着从不离手的玉佛珠,慢慢的闭上了眼睛。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