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2、晏和春 ...

  •   “婶娘,你看看乔儿做的木鸟,它嘴巴怎么合不上呀?”我在临烝的中郎将府邸后院里缝制着家人过冬的衣裳,乔儿按我前日教的法子做了个木鸟,只是嘴巴怎么也合不上,于是他十分疑惑地举起来给我看。

      我看了看,点点他的小脑袋,说道:“你看看你这嘴巴上的木螺母,是不是拧的太死了?这让它怎么合上啊小鬼!”他恍然大悟,连忙把螺母扭松,鸟儿的嘴这才可以灵活的开合,他也开心地笑了起来。我看着他玩得开心,不禁也微微一笑。

      诸葛乔到家里不过一年有余,虽是过继给了我和孔明作为嫡子,但乔儿却始终没有改口,依然唤孔明叔父,唤我婶娘。我和孔明觉得总要孩子认可了才能改口,便也不强求。

      过继乔儿前向白楚去了一封书信,果儿对于这个年岁与她相当的小弟倒是十分期待,嚷嚷着要来找乔儿一起玩耍,不过我同白楚说让她在益州山水间多游学些时日,这才答应了明年回来。果儿离开的这段日子,我才体会到我当年出门时母亲的挂怀,幸而有她外公外婆相伴,还有师父护着,我才放心不少。而且乔儿也在身边,这孩子很懂事,我有他陪着,也很是欣慰。

      孔明从官署中办完事匆匆回来,便看见我二人在院中的场景,不由笑开。孔明很是喜欢乔儿这个孩子,对他的课业要求虽严厉,但是平时亦十分温和,我想,若是没有荆州的兵祸,他对我们的孩子大抵也不过如此了。

      “叔父。”乔儿看见孔明回来,收敛了玩耍的步子,上前行礼。

      “嗯,今日的课业都完成了罢?”孔明问道。

      “今日的早课已经给小叔背过了,也习了十张字,下午婶娘布置的课业就是这个。”他举起了手里的木鸟,一脸骄傲地给孔明看。孔明看着他做的木鸟,点头道:“虽是做了出来,但做工还是不甚精巧,乔儿还能有所进益。”

      他点点头,童稚的声音回道:“乔儿受教。”

      孔明挥挥手,乔儿便欢呼着出门去邻家找他的小伙伴了。我放下手里的针线,和孔明到了屋内卧房,帮他解了斗篷。我二人倚在窗边,孔明懒懒地坐着小憩,我边缝着衣服边笑。

      “阿月你笑什么?”他问。

      “我笑你啊,明明自己小时候也皮的不行,到了孩子面前,偏偏就一副严肃的样子。”

      “子不教,乃父之过。我这样也是为他好,男孩子嘛,迟早要独当一面的。”他睁开眼,拿起桌上的鲁班锁把玩着,好看的手指没多久便把这锁解开了,而后又一点点拼起来。

      “依你看,乔儿这孩子心性如何?”我问。

      “这孩子颇有几分兄长的风度,虽说没有恪儿那孩子聪明,但心性可要强过那孩子太多。可惜他小时候染过恶疾,身子向来容易生病。”他看向窗外,说道,“我小时候啊,比他顽皮不知多少,父亲常常想责罚我,都是大哥求情,我才能免于皮肉之苦。我那性子,倒教果儿仿了个十成十。我有时候觉得果儿比我还淘气,那小丫头,人是不大,鬼点子倒不少。真是伤脑筋!”

      “你且说吧!果儿的性子是谁惯出来的我还会不知道吗?捧在手心像宝贝似的时候就不说淘了?”我二人闲聊着,享受着这难得的片刻悠闲。

      我知道,按照他在隆中时计划的,下一步应该是向益州发展,只是这段时间要在荆州暂时稳定下来,立住阵脚。不过这些日子总算是将疫情稳定了,下一步就是将荆州的百姓安置妥当,并且要安排好田地的耕种,为进攻益州做好保障。

      稍晚些时候,均儿回来,后面跟着乔儿,我们用过晚饭,乔儿听话地早早回房睡下了,均儿便向我们说起今日在田间看到的种种。

      “二哥,嫂嫂,今日我在田中和农人们聊了聊,他们说起今年的收成,只觉得大不乐观。”诸葛均担忧地说道。

      “你且说说。”诸葛亮认真听着。

      “其一,便是荆州的疫情,带来了很多农耕人口的损失,但这还不是最严重的。最要命的,是在疫情稳定之后,这临烝一带又有很多牲畜得了怪病,这就使得耕牛的数量不断减少。现在正值秋收时节,需要大量的耕牛拉粮食,可事实上现在很多家的粮食都得靠人力拉回,人力不及运回,粮食便沤在田里,白白浪费。”

      “木牛流马,或许可解。”诸葛亮道。

      我思量了一会儿,摇头道:“木牛流马好用是真,但是机括造起来太过费时,况且这临烝的木工人数又不多,一时半会儿,也不可能在全城推广。”

      “夫人有什么法子吗?”诸葛亮知晓我自小学习机括,便期待地看向我,我摇摇头,“暂时还没想到,且容我思量。”

      孔明点点头,又想到了什么,说:“虽然造木牛流马来不及了,但是我明日会命人将城里的木工召集起来,将你我在荆州造的灌溉水车大幅推广,等到来年春耕,自然有用。在临烝推广之后,还要写信给刘将军,让他看看能否推广到荆州的其他地方。”

      我颔首。

      入夜,我想着如何造出器械方便运送的法子,也没个头绪。

      半夜,忽有想法,连忙点灯坐起,认真画起图来。一个斗型的车身,下方一个木轮,后面是手柄和车立。这样的车子看着简单,实际上人力的耗费会更少些。正画着,却听到身后传来称赞:“阿月这法子倒是很好。”原来孔明不知道什么时候起身了,正在看我的图。我便细细同他讲了我的想法和构思,他稍加改动。次日清晨,我二人一同到了官署,我换了一身男装,稍加化妆,假说是孔明的朋友,一起来安排独轮车的制作。

      不出三日,独轮车便做了出来,带到田中后,农人运送稻米的速度果真快了不少。算是解决了眼下最严重的问题。农人连声道着感谢,孔明微微一笑:“倒不必谢我,都是我身边这位的功劳。”于是农人便纷纷向我行礼,我微笑着看了孔明一眼,他也在含笑看着我。半月之后,我们在荆州改造过的人风二力翻车也造了出来,一时间百姓纷纷来围观,却不知这水车的用途,所以只是谨慎观望。

      我便向孔明说想要试验给百姓们看,他命人张了榜,带着我到了一处水渠,附近便是日常用于灌溉的翻车。手下帮着把我们的水车架好,水车便借着今日的风缓缓动了起来,我踩上水车,向大家示范了人力的用法,他们啧啧称奇,而后便蜂拥而至,到了木匠铺子中预订了这新的水车。由于价钱没有变化但是功效却提高了不止一倍,几乎家家户户有些余钱的都订了,若是实在贫穷的,便由孔明出面安抚,相邻两户共用一架水车,并安排好时间和顺序,大家定了合约,都很是满意。

      建安十六年,春日。临烝城外的湖边樱花盛放,孔明因为益州遣使来访去到刘将军身边,我则扮了男装,带着均儿和乔儿出城踏青,顺便看看百姓们春耕的场景。

      到了城外,过了樱花林,便看见了大片的农田。陇上的水车正在春风吹动下慢慢运转着,农人们脸上都洋溢着几分笑容。他们中有许多人认识我和均儿,看见我二人的身影,便迎上来笑着问好。看到乔儿的时候问是谁家的孩子,均儿就介绍说这是军师的嫡子,于是他们便夸起乔儿可爱。乔儿得了称赞很是开心。均儿看着农人们一派欣欣向荣,不禁感叹:“嫂嫂和二哥真是造福了一方百姓啊!”

      “均儿能够深入农户之中,发现问题,这也很好。只是在机械制造一途上仍需精进,同时,也要多多走走,开阔视野。”

      乔儿也在乐呵着,我便问他:“你是在高兴什么?”

      他笑起来,道:“有人夸赞乔了,婶娘!”

      均儿蹲下,柔声问道:“乔儿,你可知道他们为什么夸你?”

      乔儿挠挠头,说“不知道”。

      “因为你二叔和婶娘做了造福他们的事,而你是他们的嫡子,在他们看来,你是造福他们的人的孩子,所以值得称赞。”均儿看着他严肃道,“但是你自己其实并没有做出什么可以让他们赞许的事情,所以这称赞,其实有些过于夸张了。”

      “乔儿知晓了。”乔儿恭敬行礼。

      “那你知道该怎么做了吗?”均儿又问道。

      “依二叔父教的,认真读书,静心学习,而后通达,而后可以济百姓。”他有板有眼地回道。我点点头,看来这孩子是真听进去了这些话。

      又一月过去,孔明照旧没有回家,倒是白楚带着果儿来了临烝。果儿进门,便一把扑进了我怀中。我抱着许久未见的女儿,也有些鼻头发酸,好在白楚将她养的极好。不多时,乔儿也走了进来,果儿见到乔儿,马上从我身上跳了下去,笑着扑向乔儿:“你就是诸葛乔吧!叫阿姐,我比你大三个月呢!”乔儿正想要给白楚行礼,被这一扑搞的愣在当地,而后倒真是按着果儿的要求,唤了她一声“阿姐”。

      白楚在我对面坐下,看着两个孩子一个正经一个淘气,不禁笑道:“没想到这孔明教出来的两个孩子完全不一样呢!”

      我哭笑不得地看着乔儿被果儿拉出去玩,回道:“我说他呀,就是太惯着果儿了!”

      白楚吃着桌上的果子,问道:“对了,孔明还没回来?益州来使那边怎么样了?”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12章 晏和春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