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1、战赤壁 ...

  •   醒来的时候,自觉精神已经好了不少,唤来适才送汤药的侍女问了兵士,这才晓得孔明已经请命去了江东向孙权借兵。

      向孙权求援,当不会有什么大问题。听闻在长坂时,鲁肃便和我军会合,并向刘将军传达了孙权愿意发兵的意思,且告诉孔明他是诸葛瑾的朋友,故而借兵江东,应该是孙权和江东的各位商量已久的结果。此番之所以需孔明前去,想来一是顾及江东孙氏的颜面,二来,莫非孙权想将孔明留在江东?

      思及此,我虽素知孔明的秉性,却不禁替他忧心。孙权不是没有办法将他强留在江东。但想来诸葛瑾在江东也深得孙权器重,若诸葛瑾出面,孔明也能平安,至于诸葛瑾长兄之心,我倒无需忧虑过甚,这才稍稍放下心来。

      又七日,身体虽尚弱,却也能下床走动,遂去探望了甘夫人和阿斗,阿斗看起来很好,倒是甘夫人瞧着面白体虚,我粗通医术,为她请了脉,竟有几分行将就木之相。

      “我本以为我和斗儿命绝,却没料到赵将军前来相救。”我为夫人盖好被子,服侍她躺下,听她轻声向我说那日的经过。

      “当时在乱军之中,我一个妇道人家,又刚刚产下斗儿不足一年,自然是不能、亦不会骑马。本欲让赵将军带着斗儿离开,可赵将军竟一定要把妾身一起带回。”她轻轻咳了几声,已经有些虚脱了。

      “夫人还是少讲些话罢。”我为她抚着胸口,出言相劝。她摇摇头,继续说道,“很多事,我已经很久没有同人说过了,怕今日不说,日后,便没人愿听了。”

      我看向她,她也看向我,微微扬起了唇角,而后目光便移开了,却没有归处。

      “我遇见夫君的时候,也不过及笄罢了。那时他二十余岁,也是赵将军这般英姿勃发。那年月,匪徒众多,我出身寒微,父兄在战场上阵亡,和母亲相依为命,本就不易。”她静默了许久,继续说道:“那天一伙大汉闯进我家,打了我娘,还想要强占我。就在我万念俱灰想要求死的时候,他却一剑将那人刺死,而后将他的袍子递给我,又安抚了我娘,便转身出去了。”

      “我打听了好久,才知道他叫刘备,是一位将军,领兵驻扎在小沛。于是我去寻他,却发现他已经离开了小沛。”

      “这年冬天,母亲也去世了,老人受了那样的惊吓,熬不过冬天也在意料之中。我寻不到刘备,只能委身于当地的一位夫子,这才得以将母亲安葬。那夫子其实年岁已长,我二人虽名为夫妻,他却并未与我有夫妻之实,娶我也只是想着能有一人为他养老送终。他把我当女儿养着,还教我读书识字。”

      她又咳了几声,叹了口气。

      “大抵这世上总是好人命不长,夫子待我那样好,却旧疾复发,在我娘去世之后又一年,也撒手人寰。于是我又葬了夫子,想着再另寻一户婆家,好歹活下去。”

      “可乡里已经没有人愿意要我了,他们说我天生薄命,活该孤寡。”她淡淡一笑,却尽是些凄凉意味,叫人看了心里难过。

      “也算是缘分使然,那年夏天,夫君又回到了小沛,我别无他法,只有寻他,求他收留。”

      “夫君那时已经有妻,是糜竺的妹妹。他说他前几日险些让夫人命丧吕布之手,说即使我嫁他,也只能作个妾室。”

      “我同意了,甚至很欢喜。”她看向我,眼中含着笑意。

      “军师下山的时候我便听说了你们的故事,实话说,我有时候真的很羡慕你。”

      “幼时父母疼爱,吃穿不愁;婚后夫妻恩爱,相约白头。你也许不明白为什么我给夫君作妾都能那样开心,但以我的身份,能嫁给当年喜欢的他,我已觉得是上天恩赐。我和你不同,你或许一出生便想着觅得一心人,但我只求能安安稳稳地活下去。”我听着她的话,想着一路所见,内心感慨万千。

      “所以后来夫君愿意让我管理家事,产下斗儿,我已经觉得此生完满。至于逃难之时他不曾相救,我又怎能苛责呢?”她像是知道我在想什么,缓缓道出这句话。

      “我这样平凡的女子,在乱世本就命如草芥。我的眼里只有夫君和孩儿,但夫君的眼里,却有着家国天下。我不能苛责他对我这样一个妾室惜重,他娶我的这些年,在我看来,已经是我偷来的岁月了。”我听着她讲述自己的一生,而后长久地静默下去,合上双眼,似乎已经很是疲惫。这些话让我心中几分沉重,又几分感激,几分悲叹,五味杂陈,一时不知如何言语。

      许久,在我以为她已经睡着打算悄声离开的时候,她忽然轻声说道:“黄夫人,我知晓自己命不久矣,唯一放心不下的,便只有斗儿。夫人命贵,想来定能长命百岁,待我去后,斗儿便劳你多多照管了。”

      同为母亲,我自然明白甘夫人的忧虑,也知道她所言非虚。我与她虽相交不深,但她将阿斗托付,慈母之心,我却不忍不答,便起身恭敬行礼,回道:“唯。”

      夫人虚弱地点点头,便再不言语。我轻手轻脚出门,回房时只觉心情沉重。

      未到屋中,便看见均儿急匆匆行来,看见我欣然道:“嫂嫂,二哥回来了!”我听见孔明回来,便知晓孙权定然已经出兵相助,便问均儿:“你可知道孔明和哪位将军一道来的?”

      “我听几位兵士兄弟说,好像是和那位叫周瑜的将军还有当时在长坂见到的鲁肃一道回来的。那周将军早在两三日前便到了。”均儿挠挠头,说道。

      听说是周瑜为主将,我便放心下来,诸葛均却在旁愁眉苦脸道:“只是这江东才派来三万人马,曹操那里兵力虽不及他吹嘘的八十万,想来二十万还是有的。这如何应付得了?”

      我摇摇头,说:“既是周瑜来,三万人足矣。”

      诸葛均一脸不相信地看着我,我便让他回去好好想想为什么孙权会同意援助我们,以及周瑜只带三万兵马便可胜出的原因。他便思考着踱回自己的房间去。

      我回房用了药,休息了一会儿,听到脚步声便醒转了。

      孔明进到屋中,看我气色好了许多,便放下心来。问了侍女我这几日的用药情况,便让她下去了。他说他在江东时托朋友去寻了白楚,白楚来信说果儿和父母都随他到了山中居所,让我们不必忧心。孔明想着我身体虚弱,便回信让白楚先暂时教养着果儿,白楚应下了。

      听到果儿和父母无事,我便放下心来。

      “你去江东,孙权可有为难?”我问道。

      他颔首,回道:“孙权本想着让我留在江东,还以大哥和继母作为挽留的说辞。后来大哥去见了孙权一面,也不知讲了些什么,他竟放我回来了。想来大哥自有自己的说法。”

      我点点头,同他讲了今日和甘夫人的一席谈,他听罢亦是长叹一声。而后有人来唤他,说刘将军相邀,他匆匆换了外衫,便又离开了。

      十一月,父亲自江东来信,说将和白楚带着母亲和果儿一道去蜀地拜访几位老友,顺便长住些时日。刘琦也为诸葛家寻了一处院落,我就和均儿搬出了馆舍。为方便议事,我们的小院邻着刘将军府,我想着将军府中议事吵闹,忧心甘夫人病情,也常去探望,可甘夫人还是日渐消瘦下去了。

      这年是闰年,闰十二月,天大寒,风凛冽。

      我在夏口静养,孔明则随着刘将军与周郎一同去了战场。虽未能亲眼目睹这一战的盛况,却在日后从无数人口中听过对这场战役的讲述。

      据说曹军未战即遭遇瘟疫,加之北人不习水性,曹操便将战船以铁索相连。时周瑜部将黄盖诈降,以十艘艨艟载着的稻草为引,借着猎猎东南风,将赤壁烧成了一片火海。白衣将军临岸而立,风华绝代,仿佛整个赤壁尽在彀中。甚至有些夏口的百姓,还说在夏口便看见南方天空一片赤色,想来是赤壁的大火,烧红了漫天的云彩。

      孔明回到夏口,说起同周瑜告别的时候。

      周郎十分欣赏他,同他道别时,说有机会应当听他弹一曲《梁甫》的,可惜没能到府上拜会,又说若是他见到孔明估计也会十分欣赏罢,可惜倒不能得见了。孔明说,不知周瑜为何知道他会弹奏《梁甫》,第二句话也不知周瑜是在向谁说,只是说话的时候,那人的目光远远看向对岸的江东。

      我听得此言,想起昔日种种,轻轻一叹。

      甘夫人到底没能活过建安十四年的春天,她于四月病逝,留下两岁的阿斗。五月,刘琦也突发疾病,卒于荆州刺史位。

      其时依樊大夫所言,我已经不可再生育,孔明亦不愿纳妾,便与我商议将大哥的次子过继来做嫡子教养。于是我们在这年的七月把诸葛乔接到了夏口。念及阿斗年幼,我便请求将他接到身边一并教养,刘将军答应了。

      建安十五年,周瑜请兵进攻益州,未料在还归江陵的途中病倒,最终逝于巴陵巴丘。消息传来,我想起昔日故人饮酒畅谈,恍然昨日一般。

      而周瑜的病逝,倒让荆州的将士送了口气。孔明虽惋惜周郎的才华,但也为获得荆州而喜悦。士人纷纷归附,刘备的势力一时壮大起来。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11章 战赤壁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