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合欢 (一) ...

  •   临近除夕,燕祈城中街道两旁的屋檐早已挂上了红色纸灯笼,一些卖炮竹对联的商贩们摆出了摊子,街上的行人也比往常要多上一些,熙熙攘攘,热闹非凡。

      突然,明正大街上原本步履祥和的行人们被一匹穿街而过的快马吓到惊慌失措......

      “诶——天呢,吓死我了“

      “什么人呐,在城里骑马这么快?”

      还没反应过来,又有个身影再次穿梭过人群,只见他身姿轻如云中燕,紧随纵马之人其后,惊起行人们的又一次叫声。

      “诶,这不是殷家的小七吗?”

      “嘿,还真是殷小少爷。”

      人群中有人认出了后来的人,大声兴奋的喊道。

      原来此人正是殷府排行最小的少爷殷怀锦,今年方及束发,身着红衣,玄纹云袖,眉眼青涩秀丽,脸上是未脱的稚气。

      行人们只见他靠近马匹后,身姿矫健的飞身上马,抓住马上之人的肩头,展颜笑道:

      “嘿嘿,停,快停下,我赢了”

      “好了好了,你快下去,我这匹骏马就输给你了,”驭马之人回身想将这个黏在自己背上的人揪下马去,这才看清马上的人原来是京中兵部尚书宋濂之子宋摘星,年龄与殷怀锦相仿,两人从小玩在一块,新春佳节将至,为了准备给圣上的贺礼,兵部马场前几日纳进了几匹良驹,不知怀锦这厮从哪个没口风的人那听说这事儿,硬是要宋摘星牵一匹来给他过过瘾,宋摘星拿他没办法,就与他打了个赌,怀锦若是能靠双腿追上纵马的自己,便将此马赠予他。“我这四条腿的宝马,也比不上你两条腿的殷怀锦啊......”宋摘星口气无奈,嘴角却是掩不住的笑意。

      被称赞的那个却不以为意,“本少爷自然是厉害,只是我这功夫跟我大哥二哥,还有我爹比起来还是差远了......”怀锦摆摆手,似乎很惭愧的笑道。

      “少爷...哎哟...小少爷啊,你跑这么快,小的这腿都快不是自己的腿了......”这时候才匆匆追上来的雪平拼命大口呼吸,上气不接下气的拉住怀锦,“方才...方才前线来报,过不了两日老爷和大少爷他们就能到燕祈了”。

      怀锦听罢,眼睛一亮,放开宋摘星,翻身下马,“真的吗,我们这就回府,去通知娘亲他们。”怀锦领着雪平几欲转身离去,突然想起什么,回头对宋摘星说道:“这马先给我留着,我过几天再来取。”

      宋摘星本想说什么,忽然被他眼中闪烁的喜悦一时间撞得说不出话,只是点了点头。

      殷怀锦与雪平刚回到殷府,内堂走出来一位夫人,身穿藕色绸衫,约莫四十五六岁左右的年纪,仍旧仪态端庄,姿容秀美。

      “娘,我回来了。”怀锦见到殷家大夫人谢芸,大步流星的上前说道,眉梢眼角,皆是喜色。

      “又去哪胡闹了,瞧这一脸灰头土脸的,快下去洗洗”谢芸将他拉到跟前,看着自己最小的儿子,语气宠溺的责怪道。

      “我一会儿去洗,雪平从兵部那听说,父亲和哥哥们再过几日就能回城了。”怀锦却对自己身上的尘土不以为意,只冲谢芸露出大大的笑容,“过几天正是除夕,刚好给爹他们接风洗尘。”

      “我知道了,你先去”谢芸似乎也是刚听到这个消息,对小儿子笑着说,拍了拍他的肩膀,让他赶紧先去洗干净了

      “嘶......母亲这手劲,不知道爹和二哥能挡得住你几招......”怀锦说完笑着趁谢芸回过神之际先溜走了。

      “夫人,听说老爷他们快回来了”此时从后院走来一位较为年轻的妇人。面相上看年纪不过四十,只见她凤眼含春,清丽秀雅,能看出几分殷家小六的影子,此女子正是殷家三夫人,殷怀泱的生母。

      关玥是二十年前殷彦带兵在外征战,路过一个被战火席卷过的村庄时带回来的,当时她的年岁还不及现在的怀锦,怀中却抱着一个尚在襁褓中的婴儿,听其诉说后,原来是蛮夷在洗劫村庄时,她的丈夫为了掩护母子二人逃出,被无情杀害,现如今两人无处可栖,当年殷彦年轻气盛,对着二人心生怜意,将女子和她的孩子带回府中,给了她一个名分。而谢芸听闻关玥的遭遇之后,心知丈夫并无二心,也可怜这对母子无家可归,殷府上下也接纳了他们。怀泱虽不是殷彦和原配夫人亲生的儿子,这么多年来,也早就是骨肉不可分的一家人。

      “关玥来了,快帮我看看,过年想给怀宁他们做身新衣裳,不知什么颜色的布料合适”,谢芸见关玥来,拉着她去看堂内前几日城里远近闻名的布行云岫阁送来的新布料。

      “夫人选的布料,定是最适合大少爷他们的,”关玥温婉的笑着对谢芸说道,忽而想起什么似的,面色有些凝重起来,“只是这几天二夫人总是一个人呆在房中,我见她神色哀愁,郁郁寡欢的样子,有些担心”

      谢芸听罢,也长吁了一口气,“老五离家这么多年,每年的这个时候,她心中最是不痛快,记挂着在外漂泊的怀青”。

      年关将至,家家一派团圆欢聚景象,连在外征战多年的殷彦他们也快回家来,自己的亲生骨肉却不知在什么地方受苦,人又怎么容易振作起来。曲菁瑶因此常常总是一个人待着,也不想外人打扰,心中既恨自己当年一时昏了头,又有些责备怀青对生母的无情。

      曲菁瑶是当朝丞相曲青平的亲妹妹,早在儿时便与殷彦定下了娃娃亲,正经过门比谢芸还早,只是当时殷彦和谢芸已是恩爱两不疑,曲菁瑶知其感情深厚,也甘愿做小,在谢芸诞下四子后,哥哥曲青平当时还只是个刑部郎中,想借殷家这棵大树往上爬,便教唆妹妹给殷彦下药,当年曲菁瑶年纪轻轻,表面上不争不抢,心中也有了遭冷落的忿恨,虽殷家人平时待她温和可亲,一时鬼迷心窍,在谢瑶归省那几天往殷彦的茶里下药,这才有了殷家五少爷怀青。殷怀青懂事后,得知自己是在母亲采取了这样卑劣的手段后降生于殷家,心中怨恨,觉得即使殷家待自己不薄,也并非真心实意,便在六年前离家出走了,至今,音信全无。

      “殷望,之前兵部宋大人托人送来的血燕,吩咐下去,让厨房与新鲜的木瓜一起炖,每日一碗,送到二夫人房里,”谢芸将在外面张罗年货的殷望叫进来,他是殷府的老管家,比殷彦还要虚长几岁,伺候殷家多年,一直忠心耿耿,尽职尽守。

      “好嘞,夫人,我这就吩咐厨房去准备。”殷望得令后便往厨房去了。

      两日后的燕祈城内,除夕夜的十里长街,灯火辉煌,热闹异常。

      此时殷府内,“夫人,老爷他们的马已经到城门口了,说是要先去兵部交付此次军报,这会儿估计马上就到家了”,伺候殷府多年的冬生疾步走进殷府大门,口中哈着白气,白净的脸冻的通红,向殷府的大夫人谢芸面露喜色的说道。

      谢芸正在吩咐着家里的下人把大厅门口的灯笼点起来,听到冬生的话后回头笑着,“他们倒是赶巧,你吩咐下去,厨房可以上菜了”,忽而见到冬生的脸色后,表情透出一些无奈“等等,”她上前去摸了摸冬生的脸,“你这孩子,跟你说了多少回,他们到城门口,兵部自会派人迎接,再说这自家大门口,他们又不是找不到在哪,你不必回回都在城门口等他们,瞧这小脸冻得,去厨房顺便喝碗姜汤,免得着凉了。”谢芸忍不住唠叨。

      “诶,知道了夫人”,冬生知其将自己视如己出,笑着应和着,躬身后往厨房去了。

      “走吧,我们去门口等他们,”谢芸回身对厅堂里的两位夫人说道,而怀锦方才听到消息,在冬生说话的功夫已经到了门口站着。

      众人在门口往道路的尽头张望,只见被等的五人在见到家人后脸上露出笑意向家门口走来

      他们早已写下盔甲,此时身着便装,在熙攘的人群中看着,倒是与寻常百姓无异。

      “母亲,”兄弟三人看到谢芸后叫道,“我回来了,娘”小六怀泱挽着亲生母亲关玥的手说道。

      “回来了,老爷,”这边的二夫人曲菁瑶率先出声。

      殷彦点头示意后,望向自己的原配夫人,“这段时间,府中多亏有你”。

      “辛苦了,”谢芸也一脸温婉的看着他,再看了看自己三年未见的儿子们,“都有些瘦了,快进屋来,菜早就备好了。”说着伸手搭在老三怀钰的肩上,招呼他们进屋。

      众人落座后,殷彦举杯,“今日是除夕,家人团聚,我们先喝一杯”,大家纷纷举杯相视一笑。

      “二哥,等下吃完饭后,咱俩切磋切磋,三哥,你一会儿考考我,这几年武艺和学业我都没有荒废,”小七怀锦兴奋的跟自己的哥哥们说道。

      “你先消停会儿吧,你哥哥们长途跋涉,路上劳累,这刚到家,凳子还没坐热,又要应付你这小祖宗,”谢芸见小儿子积极,含笑的嗔怪他。

      “可是过几日,他们又要回军营了......”

      “怀锦,现如今西北那安定了许多,我们年内这几日都会待在家中,不着急往那边赶,我过几天检查你的功课也不迟,”三哥怀钰安抚自己最小的弟弟。老二朝他笑着点了点头,示意确是如此。

      “等过两日,我带他们上朝向皇上禀报此次战况后回来,再让他们好好辅导你几天,”殷彦也如是说。

      怀锦得到保证后,这才满意的点了点头,开始好生吃饭。

      “这怀宁也老大不小了,这次回来待的时间长,夫人啊,可得帮他好好物色一下哪家的姑娘了,”话锋一转,关玥忽然看着老大怀宁提到他的婚事。

      “.....关姨...我常年在外打仗,寻常女子若是嫁给我,岂不是要独守空闺...再说,我娘都不急,您也就别挂心这个了......”怀宁听到这个真是一个头两个大,婚嫁之事简直是逢年过节长辈谈资里必备的。

      “是啊,你自己都不急,我急啥,”谢芸听到此处,笑开了眼,忽而说道“孩子们都大了,此事他们自己有自己的安排,我也不愿多插手管他。”

      “母上英明,”几个兄弟听到谢芸这么开明,纷纷举杯敬她,老二怀川更是心中松了口气,听母亲这么说,下一个有可能被问此事的自己也逃过一劫。

      “祝我们殷家,年年有今日,岁岁有今朝。”怀宁说完,仰头先喝完杯中酒,众人也一脸喜悦的应和道。

      殷府内是一家人其乐融融,畅快痛饮的景象。

      府外是一片火树银花,人声鼎沸,忽然,哨响声飞鸣,炮声大作,天空中绽放出让人眼花缭乱的烟花,原来是子时已到,漆黑的天幕变得亮堂堂,一时间让人应接不暇,如同冰盘落日,金蛇乱舞,点缀山河大地。

      此时此刻,普天同庆,真是风光无限。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