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6、第 16 章 ...

  •   雍宁二年三月,雍宁帝册封锦王长女纨王主为东果公主,指婚东胡首领舒格。禁军卫尉百里炽繁、骠骑将军师庆英等人护送东果公主及东胡使臣团出京。
      东果公主的护送仪仗队伍刚刚离开京城,蒲州传来噩耗:太上皇年前指婚的昌邑翁主夭亡,年仅十岁。
      昌邑翁主陈茂,宁训长公主之女,温婉如水、娴雅高贵,是太上皇为禁军卫尉百里炽繁认真挑选的正妻人选。
      宁训长公主是太上皇仅存的四位皇女中最年长的一位,昌邑翁主乃当之无愧的天子娇女,钟灵毓秀,出身显贵,匹配白衣出身的百里炽繁绰绰有余。
      太上皇的指婚诏书一下,人人都夸赞这是天作之合的御赐良缘。
      不成想,昌邑翁主没过半年便突发急病,猝然过世。
      这个时代的孩童夭折率居高不下,不论是宫廷还是民间。只是翁主身份特殊,刚刚得到皇帝指婚,偏偏又在确定婚事之时夭亡,难免有人会私下揣度这桩婚事的不妥,暗暗传出一些“百里炽繁克妻”、“昌邑翁主福薄”、“两人八字不合”之类的流言。

      太上皇显然很懊恼。
      他对从出生到如今一面也没见过的外孙昌邑翁主有几分伤感有待商榷,恐怕更多的还是对于失去一个牵制百里炽繁的人选而头痛。
      百里炽繁此次出使东胡不仅是送东果公主和亲,还有辅助组建西域西域护军都尉等更加重要的军事任务。
      若是顺利,与国有功,论功封赏无可避免。
      百里炽繁十岁时入宫做了烛烈的武童,脾气秉性与烛烈极为契合。十二岁起追随着烛烈辗转西域、塞北、东越、南疆四大军营历练,与烛烈并肩而战出生入死,立下累累战功,是如今武将年轻一辈中最为精悍的人才。
      广德年间百里炽繁清剿西海沿子的海寇、平定锦王叛乱都功不可没,然而封赏时被当时的太上皇有意压制,只赏赐金银财帛没有加封官阶。
      烛烈登基时便有意加封百里炽繁为军侯爵位,却被太上皇以“资历过浅功勋不够”为由阻止了。
      等东胡一事了结,百里炽繁的擢升便顺、理、成、章。
      昌邑翁主是皇族宗亲,地位尊荣。如若今后还要为百里炽繁指婚,那么女方的条件便绝不能比昌邑翁主逊色。
      翁主之上有帝姬,但以烛烈的皇女许配,也并不实际。
      一来拉低了百里炽繁的辈分,将来烛烈与百里炽繁君臣相处会极为尴尬;二来如今宫里的帝姬年纪均太小,没有一位与百里炽繁适龄,将来出生的帝姬就更加不合适。
      那种搬起石头却砸了自己脚的复杂心情想必太上皇深有体会。他最近忧思过度,饮食减少,连谈锦宁被晋封成从二品荣华这样的恩典都不甚在意了。

      谈锦宁入宫不到两年便连升三级,迅速成为内廷屈指可数的高位嫔妃之一。
      雍宁元年第一次大选时,烛烈一次性挑选了二十四名中意的秀女,统一加封正九品掖庭待诏。
      如今其中已有四人身怀龙嗣,可最高分位不过嫔、姬、媛这类的低位小主,谈锦宁的超然提拔更加显得引人注目。

      “区区一个二品荣华,与你我何干?”敬训用细长的指甲弹了弹桌面,淡然反问。“今日需辨认药材二十味,不能拖延。”
      闻言我顿时苦了脸色。
      马钱子、生南星、生川乌、生草乌、三棱、茂术、文术、归尾、葶苈、归尾、红花、丹皮、附子、大黄、桃仁、官桂、莪术……
      黑漆描金的长案上素黄方纸盛放着各种草药,或根须,或枝叶,或研磨成粉末,或炮制成干品。
      身为皇族,我为何一定要熟知药材?阿愈、韫欢趁着明媚春光去东內苑放纸鸢了,阳光灿烂,桃红柳绿,莺歌蝶舞,东內苑的风景定然美不胜收。
      敬训静静道:“因为九安与她们不一样。这些东西,或许将来用得着,或许永远也用不着,谁能预料得到?”
      她与之前的琼夫人竟然说了一模一样的话,我不由悚然一惊。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