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7、率土之滨 ...

  •   静泉宫内,太后寤宿榻间,殿外传王辇至。
      秦王上殿,恰逢阳泉君向太后起身告退,二人略道寒暄,阳泉君便就此辞去。
      问及太后,方知安国君近来略感身体不适,于是思及立嗣一事,便教阳泉君请与太后议。
      “此子名异人,本为庶子,现为华阳姬膝下养子,少即出咸阳,今已质赵近十年。”
      言罢,太后望向秦王,“若公子异人为太子嗣子,则不可令其滞于赵,须召其返秦。”
      如今,秦王次子安国君,因其兄折断无嗣,故立为王嗣。
      秦赵连年交战,早晚终是要一役定乾坤,胜之即可取九州入囊中,败则民生涂坠,再无称霸天下之力。

      秦王不语,太后叹道,“出为质子,其境凶险,朝不保夕,”太后抚额,难掩衰态,“王嗣乃国本也,还望王上慎思当断,勿令悼太子当年一事重演。”
      闻言,秦王神色骤变,不抵太后低声哀求,终是默允。

      攻克南阳后,白起自韩班师返秦。
      至蓝田大营,有人来传,说是应侯来访。
      应侯范睢入帐,向诸将道,“各位将军有劳。”诸将忙不迭还礼,“相国谬赞。”
      “君去咸阳数年,如今新立太子为安国君矣,” 待他人皆退下,范睢道与白起, “此玉符乃安国君所立嗣子之信物,今托付与将军。”
      只见他从怀中取出一刻符,令白起接过,“我王口诏,待太子嗣子离赵返秦之时,速迎其入咸阳宫中面王,此事不可与他人知晓。”

      应侯正禀报王龁攻克上党一事,“如今上党已克,赵国门户大开,然赵将廉颇闭垒不出,我与赵军胶持于长平一带。”殿上,秦王阖目道,“传令务必夺下长平,丞相代为拟诏。”
      半响,嬴稷似有所感应,传左右上前,“武安君何在?”
      “禀王上,已至咸阳。”

      雍宫内,一人徘徊于庭下,见白起至,拱手道,“吕不韦在下,见过武安君。”
      白起见吕不韦乃堂堂七尺男儿,鹰目蚕眉,气宇轩昂,不似市肆间寻常经商之人,“吕先生一路奔波,毋须拘礼。”
      少顷,有人出殿,吕不韦迎上去,“公子,此为武安君。”
      “子楚久仰君之名,今日方得幸见君。”这位自称子楚的公子,却是温文尔雅的谦谦君子状,想必就是安国君那位质赵之子异人,如今已赐名为子楚。

      庭前湖畔,秦王倚栏而立。
      子楚与吕不韦已伏地而拜,秦王似醉心于眼前湖光山色,悠哉踱步,却迟迟不落声。
      白起立于秦王身后,见地上二人未敢多言,便道,“启禀我王,公子与吕先生来了。”
      “来人,赐座。”手中饵料撒的所剩不多,秦王才将目光转了过来。
      吕不韦觑觎着面前的秦王,白服玉冠,华而不奢,虽然年数愈高,却是矍铄凛凛,仪表威严;而为六国谓之杀神的白起,站在秦王身后边,玄服束巾,平淡无奇,并无咄咄逼人之态。
      这迥乎不同的君臣二人,此时并立一处,却颇有默契地融为一体。

      寥寥数语后,秦王似对吕不韦起了兴趣,“先生贵为豪商,遨游列国,家富万金,为何来我秦国?”
      “昔年张子曾云,天下熙熙,皆为利往,庙堂蝇营,皆为利来,”吕不韦坦言道,“敝臣不敢欺瞒我王,此番入秦,确为名利而来。”
      秦王抚掌而叹,“依先生所见,此番入秦,可得利几倍?”
      “无数利。”
      “如今六国眈眈视秦,只怕先生此行一无所获。”敛裾起身,秦王漫散而道。

      吕不韦屈身向前,“敝臣久慕公子良善之名,为母国出赵为质,而后幸得与公子会于邯郸,愿舍家资助公子返国,便如同昔年豪贾漪蔚助张子入秦一般。”
      秦王眺望着栏外碧水,“先生真乃义商也,然天下人却会以先生所行皆为图名利耳。”
      “敝臣以为,先天下而后声名,乃秦之国策也,敝臣不过是入乡随俗罢了。”

      云阳万丈,映着庭院满池的波光粼粼,秦王顿首,凝视着那道伏地的身影,双目灼灼,其中略作探究,“此行不易,委屈公子与先生了。”
      有侍人捧巾帕上来,却停在十步外,躬身以候,见此,公子楚便起身离座,为秦王奉上拭帕,嬴稷擦过手,不经意间瞥见子楚眼奁泛青,面带苍白,问及方知其于太后病榻前侍奉,彻夜未眠,故而略显憔悴。
      待他二人退下,白起上前附耳道,“王上,近日华阳宫处,公子傒与高陵君、泾阳君的人多有来往走动。”
      嬴稷蹙眉,“盯紧他们,若高陵君与泾阳君欲离封邑,尔等拒其于函谷关外,不得放行入内。”说罢便拂袖而去,走向雍宫主殿。

      帐内,太后俨然转醒,闻王辇已至殿外,宣其入殿。
      “近日太后染疾,儿臣来迟,今来请罪。”
      “久恙在身,不便面王。”一道慵懒之声从帐后传来,“王上今有应侯与武安君辅佐,文武双治,朝政在握,振翼欲鸣,本宫略有耳闻。”
      “待太后病愈,亦可参言廷政。”秦王恭谨而道。
      帐帘泛起涟漪,是太后在屏退旁人,白起欲退下,却听得一句,“白起留下。”

      “白起可知罪?”
      面对太后突然疾声发难,白起不解, “私涉王孙内斗,窃谋王嗣之立,武安君可知,此于秦律所书为何罪?”
      眼见太后发难,秦王未自乱阵脚,“武安君所为,皆是遵寡人之命。”不过轻描淡写一句,便让帐中怒气渐渐平歇,“如此,王上真乃器重武安君也。”
      “自然,助秦得天下者必得吾之欢心,此乃寡人之大欲也。”
      嬴稷所言,字字似有千钧之力,回响于殿内,白起俯身于地,未尝观其神情,只觉太后闻言似缓和了些,只嘱咐秦王须勤勉于政务,不必费心于后宫琐事,便无多言。

      一日午间,白起正阅览公文于府,闻宫中钟声响起,魏姬来报,称是太后殁。
      芈氏初为楚女,后充秦宫,封八子,王之生母,后为太后,临朝三十载,享年七十有五,谥号宣,葬于骊山芷阳。
      魏姬欲言又止,逼问下方知穰侯魏冉亦病危,恐不久于人世矣。
      “闻太后殁,王之弟请入咸阳为母披孝,却为王上所拒。”魏姬似有愁容,“王上年事渐高,愈发猜疑臣下,左右之人亦未能幸免,君安得不患?”
      此言似醍醐灌顶,白起想起当年渑池赴会,听闻乐毅奔赵,便是因其为燕王猜忌弃用,乐毅恐招致杀身之祸,故而离燕。
      魏姬之言,大有深意。
      功成身退这个道理,白起不是不清楚,然而他还未来得及想明白,便再次被传召入宫。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7章 率土之滨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