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2-1 ...
-
屋内一片寂静。
少女让宫女替她布菜,也不挑食,吃相很斯文,细嚼慢咽的模样极有教养,神色亦庄重沉静,简直不像原来青涩稚气的模样──
嫁入宫中那天,她穿了厚重华丽的吉服,头顶镶珠嵌玉的凤冠,一整天又站又跪又拜的;他掀开盖头时,小小的少女一脸苍白倦态,全无新嫁娘该有的羞涩。等他从筵席中带着三分微醺回来,她早已在大红喜床上沉沉睡去。
年纪如此幼小的少女,本来就跟个孩子似的,她比他的长子不过大上几岁,又是这般弱质纤纤的模样,他自然十分体恤,本就打算等她及笄再圆房,因此也不介意她迳自睡去之事。
然而隔天醒来,却看见少女坐在他身边哭泣。
少女哭泣的声音细细碎碎的,像小动物受伤似的哀鸣,眼泪淌在秀美难掩的面容上,竟有几分惹人怜爱之感。他甚至可以从她口中隐约听见“爹”、“娘”、“我想回家”之类的琐碎话语。
他坐起身,正想稍加安慰,谁知她陡然看见他起身,竟哭得越发厉害,也不肯让他稍微接近,没多久就哭得睡过去。
他无奈之下请了太医来看,虽说没诊出什么问题,她只是劳累过度,好好休息几日便可;他还是遣人去向父皇母后并威远侯府报信,说她身子微恙,拜见并回门之事恐需顺延两日,以免她承受不住。好在父皇体恤她年幼,当即便下了恩旨。
他心知肚明,她是思念家中父母,才哭成这凄惨模样;然而他纵有心,也无能为力。此时迎娶她,正是他亲自下的决定。不顾她年方十三,尚未到能为人妇的年龄,就这么硬生生把她带进这九重宫阙之中。
此时不娶,更待何时?
只因她是威远侯府的嫡女──父皇母后本来有意为他定的是她的长姊,谁知她长姊福泽不厚,不过长到八九岁上便夭亡;退而求其次,只好改而定了那时出生不久、尚未晓事的她。
近来北面风云诡谲,恐怕战事将再起;父皇有意从军中提拔新进将领,以免有尾大不掉之害。威远侯当初以军功封侯,可谓战功彪炳,在军中亦有极高威望,其人至纯至忠,颇得父皇赏识。
然则即便其忠君至深,一旦功高,便有震主之虞。父皇当初为他定下这门亲事,正是为此。承朝旧例,外戚不得掌兵。父皇此举恩威并施,欲解了威远侯的兵权,亦安了威远侯的心。
他选在此时迎娶,一则为此,一则却是为嫡嗣计。当初父皇母后为他定下这门亲事,并不在意嫡妻年纪过幼,只想与他多纳几个妾室,子嗣便不成问题。却不曾想:若他在嫡妻进门之前先有庶子,庶长而嫡幼,将来必祸起萧墙。庶子有无皆可,只是须生在嫡子之后,才是正理。
当年他被算计而有了瑾儿、瑜儿,虽是震怒难忍,但看在那贱婢确实怀了他骨血的份上,只在孩子出世后,一杯毒酒赐死便罢了,事后也不曾对外声张。
因了这事,他对瑾儿、瑜儿并不亲近,除心有芥蒂外,也是为了断他们的日后可能会有的念想。当初既允了他们出世,好好教养自是理所当然,更要紧的,是要他们明白嫡庶之分,日后循规蹈矩,不至于做下错事。
眼下终娶了嫡妻进门,虽然她年纪尚幼,仍不晓事,但宫中自有母后教导她为人/妻、为人母之道,再过一两年,也堪为东宫太子妃。
太子浅尝了一口甘醇美酒,便将酒杯放下。
此时梓卿已用毕膳食,拿了手绢拭嘴的模样漫不经心,似乎什么也不放在心上。太子瞧着她,微感有异,忍不住道:“梓卿可知,明早须前去拜见父皇母后?”
“知道。”梓卿点头,又道:“殿下可有什么要吩咐的?”
太子便把拜见的规矩细述一遍,见梓卿听得十分认真,知其用心,颇觉安慰。起先以为她稚气难褪,但现下一看,也并非不识大体之人。若好生教导,日后大有可为。
梓卿将拜见的规矩记住了,自己又复述一遍让太子指正,她记性好,太子只说一遍她就能将繁琐的规矩记住。
太子想了想,又道:“明日所著衣饰、所上妆容亦有规制,你身边的宫女俱知晓,命她们替你妆扮便是。”
“是。”梓卿恭敬应道,标致小脸上满是认真神色。
太子瞧着她,忽想到:这般端肃规矩如对大宾的模样,她是打从心里把他当成君上,而非丈夫。
夫君夫君,自是先夫后君,他虽为太子之尊,却也是她的丈夫。
她年纪小,恐怕还不解男女情事;这般表现,也无可厚非。日后需适度调/教,免得好好一个妻子,却成了一个总管似的无趣人物。
太子不由微笑道:“时辰已晚,孤便在梓卿这歇了。”
却见梓卿一瞬间仿佛被吓到似的,随即勉力镇定了神色,强笑道:“是。”
──她果然还畏惧着他,甚至不愿接近他。
一个不知世事的小姑娘,难免会对陌生男子心存惧意,即便对方是自己的夫君,亦不能免;一旦拜堂成亲,有过肌肤之亲,自然而然便能亲近起来。世间女子,莫不如此。
梓卿年幼,未能与他圆房,眼下只能藉近水楼台之便,令她对自己日久生情,往后才能夫妻和美,生活顺遂。如今已是夫妻,日后更要同床共枕一辈子,梓卿虽惧他,他却不能在此事上放纵她。
太子想着,心头忽有些软,便宽慰道:“你年纪尚小,身子承受不住,且等及笄才能圆房。既已嫁了孤,你便是孤的妻子,东宫的女主子。在其位而谋其政,东宫诸事日后都需由你主理,可不能像从前在闺中时,无所事事。”
梓卿眼里似乎闪过一丝庆幸喜色,恭声应是的声调里也带着轻快。
太子瞧见了,只想:真是个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