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0、第 10 章 ...
-
阿泰地区在“雄鸡”的尾巴尖儿上。
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得这里夏季干热、冬季严寒。
只刮了一天的风雪,县里的温度就降到了零下十度。看到房檐上刚融化的雪水,很快凝成了一串串的冰溜子,滴水成冰这四个字,在此刻变得具象化了。
第二天中午,雪下得小了,可刮起的风却比昨天还要凛冽。
再过两个月就要过年了,想着布县的建造任务还没完成,向扬不敢多耽误时间,趁着中午这会儿温度上来了,便赶紧让人收拾东西,准备开车回去。
冬天,从西伯利亚吹来的寒流宛如千军万马,不断地向着南部推进。
在南下的路因为风雪肆虐而变得危险时,西行的路线却要安全很多。
开车去布县的路上,程菁见到了完全与昨天不同的景色。
同样是被狂风卷起的雪,其中却没有沙土石粒,偶尔有几缕从窗户缝隙钻进来的风,也感受不到严厉的肃杀,反而还掺杂了些许的青草香。
比起昨天要用寒冷扼杀人类的大自然,这里却像是大自然的另一张面孔,它用寒冷包容着这里的万物。
开了四个小时,终于赶在天黑前来到了布县。
踮起脚尖看向那一眼就能望到头的街道,这里的情况,确实刷新了程菁对于“条件差”的认知。
与其说这里是县,倒不如说这就是一处只有两条街的村落。
这里似乎被历史遗忘了,一切都停留在六十年前:
房子是土和木头垒起来的,最高就只搭起两层,没有像样的商店、小卖部,只有一个不起眼的供销社,售卖着这里居民们衣食住行所需要的一切。
人们身上的衣裳样式也十分简单,几乎没有什么明亮的花纹样,只有一些简单的手绣图案。
向扬:“布县大部分都是哈族,哈族世代在北边的山麓附近游牧,所以县里现在只有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在住。”
带着程菁往营房的方向走,路上,向扬向她解释了这里的情况:
第十师一八六建设团,除了要维护阿泰地区的边疆稳定之外,还有帮助边疆人民建设发展的任务。
而目前留在布县的一连和二连部队,则是要建造新式的楼房,让游牧的哈族人民结束“靠天吃饭”,逐步进入到现代化的生活。
向扬洋洋洒洒说了许多,程菁没太听懂,只记住了他们要盖房子的事。
跟着向扬走进一间屋,拉开电灯时,橘黄色的灯光让程菁不禁悠长地舒了一口气。
终于能好好休息一下了~
可正当她快步走向靠墙的床铺时,又觉察到了一丝不对劲。
等等,这……好像是向扬的房间?
床铺上叠得四四方方的被子上放着一顶军帽,一旁的衣架上挂着几件洗干净的衬衫,几双黑色的皮质军鞋整齐地摆放在床下,即使冬天不常穿,表面也被擦得锃亮。
房间里的一切都被收拾得整整齐齐,但随处可见属于向扬的痕迹。
难道他是要让自己住他的房间?还是要一起……
“我已经让人去安排了。”
程菁正想着,向扬就打断了她的幻想:“等会就会有人来接你。”
程菁:“???接我去哪?”
向扬解释说:“连队里都是男人,留在这里对你来说不太方便。我让人去找了附近的一个村长,你可以暂时住到他家。”
向扬让人联系的是村长是哈族人。
他们住的不是县里的楼房,而是住在北边牧场附近的毡房。
向扬和村长关系很好,村长一家都是热心肠,让程菁住在他们家,他们一定能帮忙照顾得好。
“放心,我和村长认识了十几年,算是过过命的老相识了。而且他们一家都会说汉语,不用担心交流问题。”
程菁嘴唇微翕,本来想要直接拒绝,但还是把话咽了回去。
她还没有住过毡房呢,从前只在课本里见过。
既然住在连队里不方便,与其在县里找个条件不怎么样的楼房,倒不如去熟人家的毡房试试。
见程菁没说话,似是有些不太高兴,向扬又说:“有空的话,我会去看你。需要什么就跟我说,我会让人给你送去。”
听他这么说,程菁脸上终于露出了淡淡的笑意,“那好吧。”
说着,向扬又从口袋里拿出了程菁还给她的那沓钱。
“我不要。”
向扬还没开口,程菁就赶紧拒绝道。
这是他之前给的彩礼,既然还给他,就没打算再要回来。
“你的行李还没找回来,想要买什么,身上总得有钱才行。”
向扬的这句话让程菁没办法拒绝。
有理走遍天下,没钱寸步难行。
她现在何止是没有钱,连一套换洗的衣服都没有。
衣服还好说,向扬刚才让后勤部去找了几件新的棉袄,丑是丑了点,可远要比自己行李箱里的衣裳更抗风、更暖和。
但就像是他说的,不知道还要在这儿住多久呢,以后要买点啥,身上总要有点钱。
伸出手,程菁没有把他递来的钱全部收下,只是从里面抽出了二十块钱。
“当我借你的,等我行李送回来了,我就还你。”
想来自己也没什么能花钱的地方,二十块就够了。
只要没把钱全收回来,那这就不能算是自己收下了彩礼,他们也就不算是订亲关系。
她这么坚持的样子,像极了上小学时,在桌子上划“三八线”的同桌。
一点亏不吃,一点便宜也不占。
于是,向扬只是抬了抬唇角,便把剩下的钱收了起来:“好吧,那就听你的。”
简单交代了几句后,向扬便去开会了,让程菁可以先去外面买些生活必需品,等着村长从牧场来接她。
穿着一件军大衣从连队出来,一路上,程菁引得了不少人的侧目。
即使她戴着围巾和帽子,别人也能一眼认出她不属于这里,因为这里没有人会穿一双像她脚上那样漂亮的红皮鞋,走路的姿势也不会像她那样轻柔。
快到晚饭时间了,程菁来到县里的供销社时,这里没有别的客人,负责售卖的销售员正在理货。
木质的柜台、手写的标签、廉价的小商品,到处都透着一股不属于这个年代的落伍。
销售员正更新着商品的标签,除了汉字和拼音之外,还备注了哈族的语言。
程菁本来还想着,这二十块钱可能花不了多久,直到看见标签上的价码,才发现是自己想多了。
五分钱一包的皮筋,一毛钱一个的发卡,还有不到十块钱的棉鞋……这里简直比豫市的小商品城卖得还要便宜。
程菁买了镜子、皮筋,又挑了毛巾、水杯,还拿了一只暖水袋,十几样的东西加起来才花了几块钱了。
可惜没找到牙膏和牙刷,连一盒像样的雪花膏也没有。
“嘿,姑娘?”
见程菁在柜台前转悠了好几圈,似是在寻找着什么,对面那间卖面条的店里,店老板拍了拍手上的面粉,朝她招了招手,“没你想要的东西?要不来我这儿看看?”
程菁看向了供销社的销售员,他并没有阻拦,只是说:“他家亲戚经常去外头走货,东西多,你可以去看看。”说到一半,又压低了声音,“但是价格有点贵,买之前……还是得仔细挑挑。”
贵?这里的物价这么低,再贵能贵到哪去?
于是程菁便拎着买好的东西,走进了对面的面条店。
店老板是张汉族面孔,看他的面馆挂着“张记”两个大字,想来这就是他的姓氏了。
走到用来收钱的柜台前,他弯下腰把最下面的抽屉拉了出来,一瞬间,一股浓浓的甜香瞬间从其中涌了出来。
口红、雅霜、粉饼、雪花膏……清一色全部都是化妆品,有的甚至连在豫市都买不到。
再拉开下面的另一只抽屉,里面还有耳环、项链、戒指各种亮晶晶的配饰。
“瞧瞧,有你想要的不?”
里面的东西不少,看得程菁眼花缭乱,混合在一起的花香味更是呛得她打了好几个喷嚏。
不过她没有像刚才那样大采购,只是挑了一盒雪花膏和一罐洗头膏。
毕竟她现在只有二十块,得省着点花才行。
“等一下!等一下!(哈语)”
程菁刚要准备付钱,就被远处传来的一个高亢的声音给打断了。
噔噔噔,噔噔噔……
循着声音看去,程菁看到了一匹朝这边疾驰而来的骏马,还有坐在马上那个英姿飒爽,挥舞着皮鞭的少女。
骏马的脖子上系着一串铃铛,奔跑时发出着清脆的铃声。
少女的头上戴着一顶厚厚的兽皮帽,身上穿的也是用羊皮缝的衣裳,一路踏雪而来,能看到溅在身上的雪水反射出的晶莹的光。
她仿佛并不属于这个时代,而像是从画里跑出来的古人,浑身上下都散发着一股原始而又淳朴的野性。
快到店门口时,少女及时拉紧了手里的缰绳,从马背上下来时,她并没有在意程菁那张陌生的面孔,只是赶紧看向了她手里刚要买下的雪花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