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同梦 ...
-
听谢生这样说,莫烛才隐隐觉得不对劲。
是啊,既然建的房子没人住,那为什么建这么多房子?
如果每家每户门口都要种花装饰,那为什么只有姐姐家没种?
为什么没人住的房子外边也需要装饰?
“......在我有记忆的时候,村里的人好像就很少。至于花......从我出生起就有了。”莫烛回忆了一下,将自己知道的说出。
“那为什么只有姐姐家排除在外?”谢生反问道。
“……”莫烛没说话。
对啊,为什么只有姐姐家里有人,为什么只有姐姐家没种。
姐姐家里到底有什么与众不同,让她们被所有人排除在外?
“我想我们得回去一趟了。”谢生果决道。
不多时,青年人就站在了女人的家门口。
大门没关,里边传出女孩的笑声还有母亲的笑骂声。妮儿最先看到谢生,她甩了甩手上的水,哒哒哒跑过来。“漂亮哥哥,你怎么又来啦?”
她妈妈端着碗饭,后脚就追了过来:“你这孩子,吃饭乱跑什么——哎呦,警察同志,怎么又来啦?正巧赶上饭点儿,要不要进来吃饭呐?”
“不了不了!”谢生摆手拒绝。“姐姐,我就来问几个问题,一会还着急回去做报告,就不进来了——”
他顿了顿,“姐,我就想问问,你知道今天村里人为什么都出门了吗?”
女人把碗递给妮儿,示意女儿回屋吃饭。她习惯性的用围裙擦了擦手,回忆道:“我不清楚哎,不过隔壁大婶走之前跟我说——说要进城参加什么活动,是关于村子的事情,村里边人都得去。”
“我嘛,您也看到了,我家里两个孩子还要照顾呢,实在不方便,就没让我一起去。”
谢生拿出笔,装模作样的在纸上记了一下。“那为什么村里每家每户门前都种花了,就您家没种呢?”他抬头,认真的问。
出乎意料的,女人脸上笑意淡了。她皱眉,问:“警察同志,你问这个干什么?”
“只是看到了就问一下,您别着急。”青年人看到她这幅表情,顿时觉得不太对劲。“姐姐,是不能说吗?”
“不不不......”女人有些为难,她双手扯着围裙,似乎在做心里建设。半晌,女人往后看了一眼,确认孩子们都在屋子里后,才道:“哎呦,这个习俗,据说是为了纪念蒋君。”
“但是关于这蒋君,我也不太懂。之前大婶说要给我们家种点,可以保佑妮儿健康长大。我丈夫拒绝了,说是自己花粉过敏,不让我种。”
“妮儿也不太喜欢,刚拿到种子就丢了,晚上还哇哇哭,于是家里就没种上。”
谢生往侧边看,以思考作掩饰瞄了一眼莫烛。后者对他摇了摇头,示意自己不知道。
“丈夫说不让我跟外人讲这些,不要跟村子外边的人说这个习俗。我刚刚想了想,警察同志左右不算外人,就说了。”
“不过我也就知道这些,不知道能不能帮上忙。”
谢生在本子上记下“蒋君”二字,起身道谢,“那我先回去了姐,有机会再来找你。”
“唉,不再坐会儿吗?”女人站起挽留。
“不用了姐,谢谢姐。”青年人对她点了下头,婉拒了女人的好意。“姐你快去忙吧,妮儿还在等您呢。”
屋里头适时的传来一声“妈妈——!”,姐姐也不再说些挽留的话,只道了句“路上小心”,便回屋里照顾女儿了。
谢生快步走了出去。离开这座村子前,他在莫烛家门口摘下一朵红花。
头顶的阴云终于将太阳让出,已是黄昏时间。西边射出些许阳光,印照在旁边的云朵上,如火一般,壮大而又热烈。
在火落下后,便是灰烬洒满夜空。
莫烛抬头看了眼天,道:“先进城吧。”
“嗯。”谢生应到。
马上就要黑下去了,时间不够再去案发现场了——农村的夜晚可不适合散步。
他要赶在夜晚降临前到达上车点打车,然后进城。
青年人体力不算太好,一天的奔波劳累几乎耗费了他的所有精力,此时已无力气和莫烛讨论,闷头赶路。
莫烛飘在他身边。他张了张嘴,最终还是一句话没说。
二人踏着夕阳,往城区赶去。
城区的路灯已经亮起,黑夜吞噬着封里市。
“啊——”躺倒在松软的沙发上,谢生长叹了一口气。
“你在封里市居然有房子。”莫烛穿过防盗门,问。他已经习惯了谢生的随手关门,熟练的穿门而入。
“院长说是父母给留的,老小区了,我在正式成为入殓师前都在这住。”谢生从沙发上一跃而起,钻进了卧室。“后面工作了为了方便买了那里的房子,想着这里是父母给的就没卖,放长假了也方便回来看看朋友。”
“你父母都不在了吗?”少年人随口问道。他围着客厅飘了一圈,好奇的观察着。房间的装修显然是谢生一手建造的,有些杂乱,整体呈暖黄色色调,非常温馨。电视柜上放着一张照片,莫烛拿起来瞧着,正面是一张大合照,背面写着“2008年一月一日封里市幼儿园留”。
“不清楚。我在孤儿院长大,从没见过他们。”青年人抱着浴巾和睡衣从房间里边钻出来。“连照片都没有。”
“哦。”莫烛坐在沙发上。“你的手机我可以用吗?”
“用吧用吧,没密码。”谢生打开了浴室门,“我先去洗澡,你一会要去吗?”
“我只是个虚影……应该不用吧。”
“好的。”他对着莫烛比了个“OK”的手势,随后关上了浴室门。
沐浴声淅淅沥沥的响起。
等谢生出来后,客厅的餐桌上已经摆上了一盘饺子,莫烛正将热牛奶端上。看到青年人略显震惊的目光,莫师傅的表情不由得带上些骄傲。
“冰箱里有些速冻饺子,我想着你还没吃过饭,就拿出来煮了一下。”他解释道,“我看过了,没过期。”
谢生短暂的愣了一下,随后将小熊睡衣的袖子挽上,快步走进了厨房。过了一小会,他端来一碗醋,悠哉地拉开凳子坐了下去。
芹菜猪肉的味道伴随着酸味在嘴里炸开,谢生幸福的眯起眼。可能是因为午饭没吃的缘故,这碗速冻饺子竟让他觉得像是山珍海味,比起佛跳墙有过之而无不及。
“我刚刚拿你手机查了一下蒋君的来历,百度说蒋君是东汉的一位常胜将军,骁勇善战,作了很多贡献,死后被安葬在了这里,陵墓就在蒋君县。”莫烛拉开谢生对面的椅子,坐下道。
“不过并没查到关于姐姐口中的习俗,只是说清明时会有人去祭奠蒋君,以此来求得平安。”
“你不是蒋君村的人吗,我记得你家门前也种了。”谢生咽下饺子,“你难道不知道吗?”
刚说完,房间里的氛围就变得不对劲了。谢生这才意识到自己说错了话,可往对面看,少年人已经把头低下去了。
他有些慌乱,放下筷子疯狂摆手:“对不起对不起,我不知道这句话会让你觉得伤心。”
死嘴,怎么什么都说。谢生在心里怒骂。
“我没事。”莫烛整理完情绪,抬头道。
“小时候我问过这件事,但家里人的答案一直都是‘求蒋君保佑’,再问就不说了。”他回忆着,“后面我也就没再问了,你说我才觉得不对劲。”
见莫烛没什么事了,谢生才拿起筷子继续吃。“那百度有说蒋君村这个习俗吗,总不能一点都没有。”他夹着一个饺子,放进醋碗里边沾沾。
“我没查到这个事,就去查了一下蒋君村。”少年人拿起桌上的手机,划拉了一下,然后递给了谢生。“只查到了这个。”
盘子里的饺子已经被消灭完了,罪魁祸首抽了张纸擦嘴,接过了手机。
“封里市蒋君村发生一起重大火灾事件,致二死一失踪……?”
“嗯。在此之前蒋君村就已经失踪了一个男孩,这次死在火灾里的是他的父母。”莫烛说,“至于另一个失踪的,好像是当天去他们家里做客的人。”
谢生往下翻了翻,看到新闻的最底下贴了三张照片。一张是火灾现场的照片,焦黑的一片,看不太清楚;一张是男孩的照片,大约十几岁的样子;最后一张则是一张四人全家福,最小孩子的脸被马赛克糊上了。
“这个小孩……好像是幸存者。那他现在在哪?”青年人仔细的看着那个男孩,平白生出一丝熟悉感。
“我查了后续,只说那男孩被他的亲戚接走了。应该正在别的地方生活吧。”莫烛起身收拾碗筷,转身走进厨房。
洗碗的水声传来。谢生靠在椅背上,放大看照片中的男孩。
“嘶……到底在哪见过呢……”他轻声呢喃,左右想不起来。
罢了,可能是在之前见过身形一样的人吧。谢生从椅子上站起来,把手机丢到沙发上,自己则摆烂似的躺倒上去。
吃饱了就想睡。
累了一天了,松软的沙发像对这位社畜下了什么魔咒一样,没过一会,谢生就困的直打哈欠。他眼睛一眨一眨,睁开的幅度一次比一次小。
少年人刚从厨房里出来,看到的就是谢生把头枕在左手上,几乎要掉下去的状态。他走过去,轻声喊道:“谢老师,去床上睡吧。”
谢生迷迷糊糊嗯了一句。
“起来,我们去床上睡。”
谢生没应,翻了个身,似乎已经睡着了。莫烛眼看着这位穿着小熊睡衣的家伙就要从沙发上滑下去,迫不得已伸手扶了一把。
“啊!”谢生猛的叫出来,一下子清醒了。他看着莫烛,惊魂未定:“怎么了?”
“……你快要掉地上了。”
“啊?”谢生懵了一下。
“你快要睡到地上去了,我扶你一下。”谁知道直接吓醒了。莫烛颇有些无奈,解释道,“去床上睡吧,你在这睡容易摔下去。”
“你的手太冷了。”谢生瞥了他一眼,起身往卧室走。走到一半,他突然回头问:“你要不要睡觉?”
“我睡哪?”莫烛反问道。
谢生思考了一下,房子不大,自然没有客卧,除了卧室的床外唯一能睡的只有客厅的沙发。
但是鉴于莫烛给他做了两次饭洗了一次碗的光荣事迹,谢生决定不把他流放到客厅睡觉。
“如果不介意的话,你可以和我睡。”
两个男人,睡在一起也没什么。
“我的是双人床,可以够两个人睡。不过你身上太凉了,你得盖冬天的棉被。”
青年人从床边的柜子里抱出一套冬季棉被,扔到了床上;然后又抱出一套春季的薄被子,给自己铺好。
莫烛站在门口,看着他忙里忙去。“其实我……”
“好了。”谢生已经把自己的被子铺好了,“你在门口顺便把灯带上,晚安。”他舒舒服服的钻进了被子里,指使着莫烛。
“……晚安。”
莫烛乖乖的把卧室灯关上,然后走出去把客厅和厨房的灯也关上。
其实他想说的是,他不怕冷,打地铺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