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第二节 ...

  •   我们认识不过是前几年的事情——我大二,他大一。

      每年新生入学一个月后,某个傍晚的操场上会支起一座座蓝色方形商用伞,各个社团在伞下拉桌摆凳,用霓虹灯扯出名字,有多少人就多少人一起喊出纳新的口号。

      常日里足球如流星般飞来飞去的草坪,那一晚满是攒动的人头,宣传员游走其间,从黑压压的人群里,拔来一棵又一棵大一“青苗”。部长提前交代过:“我们的原则是来者不拒,只要报名了,我们就让进。”

      招新人入社,就是招财进宝,一棵青苗就是一张绿色领袖头像。“今年我们要招这么多。”有人用大拇指和食指掐出一个向左开口的“n”,随后又扩成了“c”,笑着说得这样才行。

      夏日的暑气在十月份的傍晚都已消散,夜风一阵一阵地卷来,舒缓着,沁人心脾。人群在饭后向操场涌来,草坪上越来越拥挤,人群的密度曲线如同道路银杏的树叶不断迈向金黄。

      夜空朗阔,黑幕表层还有淡淡的蓝色,草坪上的人脸在白色照明灯下,幽幽的如黝黑枝桠上淡粉桃花,幽幽的将一切无谓的吵闹与烦恼都淡化,幽幽的把音乐社弹奏的专属年轻人的哀歌认做欢乐的夜曲。在一片人的海洋之中,我看见李跃向我们社团驶来。

      我们就是这样认识的。李跃兴冲冲地带来三个新生,拉着其中一个向我们介绍:“怎么样?够帅吧!当话剧社的门脸没问题。”

      他好看,但不至于不凡,是一切篮球场上健硕男生的浓缩,或是他们群体中的一个分身。李跃分发表格让他们登记,他写下“孟放”,笑着说自己毫无表演经验。

      李跃第一次叫出他的名字,“孟放——这只是个兴趣,高兴了就玩玩。”

      小胖—总是叫他小胖,叫到名字都没了印象—也填了表。他站在旁边不填,李跃看他,他笑着谢了她,说不了。

      “你当时为什么不填?”后来我问他。

      “我不喜欢演,我喜欢看。”

      “来了又不一定要去演,你看我一次都没有演过。”

      他从我饭里挖了一勺,吃了起来。

      李跃又问了他要不要写下自己的名字,他还是摇头,说他喜欢跑步。见他脸上被问的红红的,我说:“李跃,不要逼他了,大家兴趣不一样。”

      我对着李跃,余光看到他笑着的脸僵住了,隐约听见他说谢谢学长,我轻微点点头,抓起桌上的登记表看了起来。听到他们说走,我也不抬头,盯着一个字辨识,再放下表,人群依然熙熙攘攘。

      “不要逼他了,大家兴趣不一样。听见这话,我还以为你讨厌我。”他把饭咽了下去说,“现在我知道不是了。”

      “我们浪费了一年的时间。”我抱怨过好多次,既然在他大一的时候我们就已经认识了,为什么没有在那个时候就进一步发展呢?

      那一年,我们见面不多。我忙着话剧社的活动、应付作业和兼职挣外快,也不经常想起到还有这么一个人,只有见到的时候,对他好感又慢慢涌上来。

      有时候去他宿舍找孟放和小胖,看到他只穿了内裤,坐在凳子上带着耳机看电影、打游戏、写作业,我偶尔上去问在看什么电影,有什么好玩的游戏,有时候则见不到他。中午去图书馆翻杂志也能碰见他,他拿着一本大西洋月刊或者时代周刊,头也不抬,点头微笑都做不到。晚上七点在操场,也能看见他不停跑,他说“跑步要用尽全力,使自己的脑袋不再思考,进入一种空白”。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