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第 3 章 ...
-
三天晃眼即过。这日下午韩宝驹教郭靖金龙鞭法,蓦然间她劲力一个用错,软鞭反过来刷的一声,在自己脑袋上砸起了老大一个疙瘩。韩宝驹脾气暴躁,反手就是一记耳光。郭靖不敢作声,提鞭又练,却屡屡出错,额头、手臂、大腿上已到处都是乌青。往日韩宝驹见郭靖这般咬牙坚持,倒也心生歉疚,又怜惜她是个姑娘,反不好发作,只做勉励。只因三日前奠基张阿生,令他近日里忆及往事,想他兄弟七人远赴漠北,其一人客死异乡,十年来悉心传授,却只教出这么一个蠢材来,心生不甘,呵道“朽木不可雕!”上马而去。
郭靖感到脸上一片麻辣,羞愧异常,喃喃道:“我真的是块朽木,学什么也不成……”
她蓦然想起三日前的那个道士来:“我学不好本事,莫说报了杀父之仇,就是回到中原日后行走江湖也怕堕了师父们的名声,倒不如孤注一掷,就是粉身碎骨也认了。”
她望着崖顶,忽然间生出了一股狠劲,咬牙道:“他能上去,我为甚么不能?”奔到悬崖脚下,攀藤附葛,一步步的爬上去,只爬了六七丈高,上面光溜溜的崖陡如壁,寸草不生,哪里能再上去一步?
她咬紧牙关,勉力试了两次,都是刚爬上一步,就是一滑,险险跌下去粉身碎骨。她心知无望,吁了一口气,要想下来,哪知望下一瞧,只吓得魂飞魄散。本来的落脚之点已给凸出的岩石挡住,再也摸索不到,若是涌身向下一跳,势必碰在崖底山石上撞死。
她处于绝境之中,忽然想起四师父说过的两句话:“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心想左右是个死,与其在这里进退不得,不如奋力向上,当下拔出短刀,在石壁上慢慢凿了两个孔,轻轻把足搬上,踏在一孔之上,试了一下可以吃得住力,于是又把右足撇上,总算上了数尺,接着再向上挖孔。这般勉力硬上了一丈多高已累得头晕目眩,手足酸软。
郭靖定了定神,休息了一会,正要举刀再去凿孔,忽听得崖顶上传下一声长笑。
只见一根粗索从上垂下,垂到眼前就停注不动了。又听得那道人的声音说道:”把绳索缚在腰上,我拉你上来。”郭靖大喜,还刀入鞘,正要将绳索在腰间绕两圈,脚下原先嵌入崖壁的碎石蓦然一松,跌了下去。郭靖惨叫一声,心脏猛缩,耳边风声赫赫,吓得六神无主。那道士未料得如此,他身在崖顶也施救不及。
郭靖绝望下闭紧双眼,却落入了一对宽厚的臂膀之中,惊诧地睁眼,原来是华筝在崖底稳稳地接住了她。郭靖紧靠着他胸膛,感受到滚烫的心跳,霎时落了泪。
华筝的双臂皆已脱臼,强忍下巨痛,反安慰她道:“你别哭,我不疼的。若是没有接住你……我更是要痛千倍百倍的。”想抬手用衫袖为她拭去泪痕,双臂却动弹不得,牵扯到筋骨反而吃痛地叫了一声。
郭靖忙从他怀中下来:“华筝,你怎么了?”
“你别动他!”那青袍道士不知何时下了悬崖,上前察看华筝的胳膊,他托住上臂和肩膀猛一折,将两只胳膊一一复位。折下树枝,斩去藤蔓,做了简易的固位。
郭靖问华筝还疼不疼,华筝性格坚毅倔强,敷衍道:“不过是胳膊脱位罢了,用不着这么大费周折。”
那道人自然听得懂蒙古话,心想“大费周折”的是我,和郭靖有什么干系,忍不住抽了抽嘴角:“既然这位小兄弟不碍事了,那我便按三日前的约定教你功夫。”
郭靖听罢大喜,也不顾华筝,纳头便拜:“请师父赐教。”
道士笑道:“你不是我门中人。我不是你师父,你也不是我弟子。”郭靖惶然,却又听他道:“你的师父是武林中的顶尖高手,你十年来进益却是不多。只因教而不明其法,学而不得其道。武功我不能传你。你一番诚心,总算你我有缘,我就传你一些呼吸、坐下、行路、睡觉的法子。”当下传授了呼吸运气之法、静坐敛虑之术。
华筝见那道士传授她功夫,倒静坐一旁,心中也为她高兴。那道人瞥见他神色,暗暗摇头。原来华筝以为道士来历不明,怕他诓郭靖,这几日暗里留意郭靖的行踪,一早便到她习鞭的地方的等候,怕韩宝驹发现,不敢发出太大动静,身上落了不少积雪。但道士从崖顶望去,自然是一清二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