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9、番外-路远莫致之(二) ...

  •   薛远道公然违抗军令,屠杀同行的郎官,私藏贺兰靖远,就像当年贺兰靖远藏起薛东湖一样。
      而更糟糕的是,从各地传来的暗报看,此人的行动轨迹一直在向京都逼近。
      京都的郎官们马上进入了一级戒备状态。
      江东薛氏的嫡系后人,燕山贺兰氏的关门弟子,武力为郎官之首,擅长追踪、暗杀、刑侦,冷血残暴,杀人无数。
      太可怕了。
      皇帝看到薛远道悄无声息站在自己面前时,却一点也不意外。
      你回来啦。皇帝没有停下批阅奏折的朱笔,仿佛薛远道只是去出了一个简单道任务,回来述职。
      旁边的安如海已经挡在皇帝与薛远道之间,殿内暗处的郎官也全部现身,几十柄剑指向薛远道。
      你们退下。皇帝摆摆手。
      陛下!
      安如海着急,却摄于皇帝抬眼时的威严,慢慢退开了一点。周围的郎官面面相觑,但在皇帝的一句“退下听不懂吗?”责问后,也都消失。当然,只是回到了原先警戒的暗处。
      薛远道握着那天皇帝亲手交给他的长剑。他问:为什么?
      为什么偏偏要我去杀老师?为什么不告诉我,要杀的那个奸细是我的老师?
      皇帝刚写完了一行字,放下朱笔。
      从什么时候开始,郎官杀人还要问这么多问题?皇帝淡然道,你身为执剑郎,执行任务难道不是你的天职吗?
      皇帝见他许久不说话,站起来走到他面前。安如海见状要扑过来挡在前面,被皇帝瞪回去了。
      外人都觉得薛远道没有原则,没有底线,只是一柄善于杀人的长剑,但皇帝知道,薛远道是把原则看得太重,甘愿自身堕入地狱,也要用沾满鲜血的手去守护原则。
      说得难听点叫呆板木讷,说得好听点叫矢志不渝。比如这次的事,换了个人,要么弑师,要么直接反了。而薛远道呢?他傻乎乎地跑回京都找皇帝对峙,要一个解释。
      这多天真。
      皇帝想,薛老爷子那种性格,养了一个这样的孩子倒也不奇怪。
      远道,你单独来,想必也已经查清楚了事情原委。贺兰靖远通敌叛国,确有其事。皇帝说,叛国是诛九族的罪行,朕已经开恩了。
      朕知道,你并不忠于哪一个人,你只是忠于这个国家。皇帝说,但现在掌国的人是朕,你要学会忠于朕。
      再给我一点时间……薛远道冷静地说,这其中一定有内情,我去查清楚……
      皇帝锐目如电:你要怎么查清楚?贺兰靖远难道跟你喊冤了?
      没有。
      贺兰靖远一心求死。只是没想到来的是自己的得意弟子薛远道。
      薛远道站在那里,牙关紧锁,浑身冰凉。
      执剑郎,皇帝唤他的官名,你还记不记得自己的职责?
      大梁内朝官员就职的仪式感还是很重的,即使是偏向暗杀的、见不得光的郎官,正式上任的时候也会有一套礼仪流程。上司会把象征官位的信物递交给下属,下属宣誓:
      肃肃兔罝,巍巍皇极。
      干城腹心,永不相叛。
      这段誓词,薛东湖当年说过,贺兰靖远当年也说过,只是轮到薛远道说的时候,他没预料到这短短几句话里暗藏这么大的痛楚。
      皇帝看他沉默,心里并没有怜惜。
      君子可欺之以方,对付薛远道这样的人,就要用他的责任感压垮他。至于这对薛远道公不公平,皇帝并不在意。
      薛远道资质很好,既然是臣子,当然早日驯服为佳。皇帝耐心地用了数年,今天是最后一击了。
      七年前,朕下达了击杀薛东湖的命令。皇帝说,你知不知道是谁去执行的?
      薛远道猛然抬头。
      能在皇权威压下留薛东湖一个全尸,能给薛东湖最后的宽限,让他与孙子告别,让他在家人的环绕下死去,过程短暂痛苦降低,对外还能以寿终正寝的姿态发布讣告。答案呼之欲出。
      即使如此,你还要包庇他吗?
      薛远道闭了闭眼睛。他再度睁开眼时,目光里的动摇已经少了很多。他说:陛下,臣在当值时,曾经用手上的权限查过当年的卷宗。
      这是他千方百计入京都的原因——找出当年的真凶。
      卷宗里面只有“薛东湖,妻柔然大长公主。乾宁元年,柔然秋犯,薛东湖与之通,被诛”。
      太简短了,简短得可疑。
      首先,以薛东湖的人品,他绝对不会做出里通外国的事。怀疑这个还不如去怀疑符氏是不是要拥兵自立。薛东湖辞官之后就断了一切与朝堂的往来,柔然秋犯的消息他估计都是大梁在边境起兵后才知晓的。
      其次,薛东湖的亡妻是柔然大长公主,这连薛远道也不知道。他只是从小听说自己的奶奶去世后,爷爷守着她的灵位没有再娶。可家里从上到下,从来没有一丝柔然人的影子。由于父母早逝,家里只有薛远道、薛东湖爷孙俩和十几个忠仆家人,薛东湖避世隐居,连往来朋友也没有几个,哪里来的柔然人千里迢迢和他通信?
      如果说是皇帝要他死——皇帝为了什么?皇帝登基都快十年了,要弄死薛东湖早就该动手。
      当年的事迷雾重重,饶是薛远道百般求索,也无法找出缘由。一切线索都在郎官系统当中,可是薛远道混迹了三四年,把全国的郎官系统摸了个遍,却无法找到任何蛛丝马迹。
      你调出卷宗的时候,朕就已经知道了。皇帝说。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39章 番外-路远莫致之(二)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