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8、番外-路远莫致之(一) ...
-
薛远道是一个被藏起来的小可爱。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薛远道小时候严肃死板,不苟言笑,是一个老实听话木讷寡言的好孩子。他很早就知道了自己家族背负的耻辱和荣光,前朝公族的骄傲使他刻苦学习,加上他天资聪颖,过目不忘,不足十岁的时候文采和武艺就已经胜过许多成年人。
变故发生在一个早春的夜晚。百岁高龄的薛老爷子过世了。
薛老爷子就是大梁历史上很有名的薛东湖。他年轻时性格随和,老了之后更是老顽皮,他临终时还在和子孙们开玩笑:哎呀,晚于符崇山这么久才到地府去,恐怕他们那群人早就忘记我啦。到时候见面,他们一个个年轻壮实,红颜乌发,我却垂垂老矣,鹤发鸡皮,真是不公平呀。
薛远道跪在薛东湖床前涕泗横流。
薛东湖虚弱地笑着:都说远道长得最好看,可是还没有我年轻时一半好看呐。
一大家子人围在床边,哭泣着,一点没有被逗笑。
薛东湖又吐了一口血。他声音微弱下去:我都一百岁啦,活到现在已经赚翻了,高兴点嘛。
薛远道嘶哑地咆哮:为什么?!为什么阿爷要喝那瓶药?是谁要阿爷死?!
他双眼布满血丝,脸上爆出青筋,一张清秀小脸,显得狰狞可怖。
薛东湖爱怜地望着他:远道啊,你这么较真,以后要吃亏的。这个家……苟全就很好。以后……辛苦你啦。
薛东湖去得很快。
毕竟百岁高龄,而且又是剧毒的狠药。
但是他的死亡,保全了薛家剩下的十几口人。皇帝派来的郎官等在门外,见了薛东湖的尸体,确认他的确死亡后,便离开了。包围着薛家的几千官兵也撤离,一切仿佛没有发生过。
薛远道头上缠着白布条,第一次感受到了权力斗争的冰冷无情。
数年后,他从藏身的江东来到了京都。师父贺兰靖远不同意他这种找死的行为,但徒儿叛逆一意孤行,贺兰靖远只能费尽心机,让皇帝看到了相貌出众的薛远道,以此为契机,顺势让他成为了一个不计入册的郎官。
简单点说,就是皇帝暗中操纵的杀手。
这一年薛远道十四岁。
薛郎不恨朕吗?皇帝问,听说你与你爷爷的感情很深。
薛远道平静地说:恨有用么?我又不能杀您。
薛家已经背叛了一个朝代,有幸苟全至今,不能再背叛另一个朝代了。否则真的会是屠族灭门之祸。届时不止是薛家,贺兰氏与符氏也会受到株连。
皇帝笑道:是啊。没有用。可是你也可以远远地逃开,从此带着薛氏远离这漩涡。这样其他的世家也许就会放过你们,再过几十年,就不会有人记得你们了。
我爷爷试过了,逃也没有用的。薛远道说着,非常平和自然地帮皇帝整理了一下案前的书册,上面密密麻麻写着他暗中调查过、跟踪过、杀过的人名。
皇帝招手让他凑近,将他散在额前的一丝头发掖在耳后。
你很聪明,也很能干,像你的爷爷。皇帝说,你爷爷当年辞去了内朝议书郎的职位,先皇不得不将这个职位交给了夏氏,结果数十年过去,养出了一群白眼狼。
薛远道低着头。
朕不能再养一群没心肝的东西了,薛郎明白吗?
薛远道点头。
他成长得很快,手底下的人命越来越多,受过很多伤,好几次性命垂危。时常奔波在边境,协助当地驻军清理奸细,作为突击队长歼灭小股零散的敌人,屠杀秋季南下抢劫的流寇。在敌国刺探情报,拷打虐杀那些不合作的人,偶尔会杀一些老弱妇孺,对此薛远道已经毫无感觉。他遇见过几位符氏的将军,但当时他自己蒙着面,又不肯透露真实姓名,只是与对方公事公办地有过交接。
符氏,你们比我幸运。薛远道常常想。
这样过了两三年,皇帝突然把他召回到京都,赐予他执剑郎的职位。
薛远道内心并无波澜,恭顺地从皇帝手里接下了象征首席内朝武将职位的长剑。
皇帝看他沉稳,颇为满意,顺手摸了一下薛远道的头发。
硬剌剌,皇帝笑道,还以为你的头发会很柔顺呢,可惜了。
臣内心柔顺就好。薛远道说。
皇帝有些意外。
薛郎以后愿意留在京都,还是依旧外派地方?皇帝体贴地问。
但凭陛下安排。薛远道说,从里到外表现得很忠诚。
那就外派地方吧。皇帝说完了正经事,让安如海带薛远道下去。
路上安如海对薛远道说:薛郎可惜了。为什么不向陛下请求留在京都呢?按照您的身家相貌,即使不做武将而做文官,只要留在京都,封侯也是指日可待……
薛远道没答话。
安如海叹气说,希望薛郎在外,平平安安。
在一次边境歼敌的任务里他遇见了老师,许久不见,贺兰靖远已经满头白发。
远道长大了。老师欣慰地说。
薛远道握着长剑,颤抖着无法下手。
一定是哪里弄错了,他喃喃,怎么会……老师怎么会是奸细……陛下一定是弄错了……我去京都求他!
贺兰靖远有些心疼地握住他的手。也许在外人眼里,薛远道早就是个能独当一面的刁滑悍将了,但在贺兰靖远眼中,他还是那个行事一板一眼的孩童。
远道,老师教过你,身为武士,不可畏惧逃避,身受君王委托,不可徇私枉法。贺兰靖远握住薛远道的手,不顾他的抗拒,强迫他将手里的长剑一寸寸移到自己脖子上。
远道,动手吧。